登錄???|???注冊
本書以明清印章款識文獻為研究對象,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明清印章款識中的印學文獻整理與研究”(15YJA760001)的最終研究成果。關于明清印學中的款識文獻的整理和類編,國內外迄今還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研究成果,本書無論是在研究內容還是在研究方法、成果結構、資料運用、觀點論述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創新。在研究方法上,本書打破學科界限,綜合運用了歷史學、文獻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于豐富明清印學理論具有重要價值。
陳國成等 ·書法篆刻 ·39.9萬字
建水紫陶是指生產制作于云南建水,具備書畫、刻坯填泥、無釉磨光工藝特征的陶器制作技藝及其制品。對之進行研究多凸顯“就物論物”、“就藝談藝”的研究方式及目的。本書以物的人類學為研究徑路,“透物見人”、“透物窺史”,以建水紫陶制作者及其身份變動為軸心,對促發建水紫陶從孕育到誕生到工藝成熟再到風格漸變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因素進行呈現與分析。從制陶人持有的“文化的”與“技藝的”分類觀念及其變動入手,探究紫陶工藝及風格延續與變化的深層邏輯。
馬佳 ·工藝美術 ·24.1萬字
《偉大的電影3》是世界知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偉大的電影”系列的完結篇。在本書出版十六個月之后,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書中收錄的100篇影評,被作者視為構成“偉大的電影”框架的最后基石,也見證了伊伯特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階段重啟隔周一次的影評寫作。在追問“究竟什么樣的電影,才稱得上偉大”的過程中,伊伯特重溫了伯格曼的四部經典,重拾對喜劇電影興致,甚至對一些爭議作品重新下了判斷。入木三分的驚鴻一瞥帶來了更深的愉悅和更大的反思。
(美)羅杰·伊伯特 ·媒體藝術 ·29.4萬字
本書系作者歷年在各大知名媒體發表的科幻電影影評精選結集。作者在學界開創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將科幻作品納入科學史研究視野,同時將科學史研究方法應用到對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給科幻影評帶來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本書內容植根于作者對科幻作品的學術研究,而寫作風格則與作者廣受歡迎的著作《科學外史》系列一脈相承——淵博流暢,雅俗共賞。并附全書所論及影片索引。
江曉原 ·媒體藝術 ·22.6萬字
本書是“諾頓音樂斷代史”系列之一,通過周密詳實的史實論述了中世紀音樂的發展背景及音樂特征。作為本系列圖書的開篇,本書以深入地道的音樂剖徐和視野廣闊的文化詮釋,奠定了“諾頓音樂斷代史”在音樂學術研究領域中的權威地位!本書亦屬于美國研究生中世紀音樂課程的必修教材之列。本書長期以來是都西方音樂學界有關歐洲中世紀音樂的標準論著,資料豐富、條理清晰,基本上概括了這一研究領域的全貌。
理查德·霍平 ·音樂 ·47.8萬字
此書以豐富而詳實的內容,巧妙地追溯了二十世紀藝術音樂的眾多流派。作者的探討從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和德彪西這類標志性的人物開始,接著涉及了查爾斯·艾夫斯和沃恩斯·威廉斯為代表的民族主義運動,勛伯格、貝爾格、韋伯恩和法國六人團所體現的哲性運動,以及自成一體的巨人如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此外,對于各類“主義”——序列主義、簡約主義、偶然主義、新浪漫主義和多元主義,也都做了清晰地闡釋。本卷分為三個部分——超越調性:從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重構與新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創新與分裂: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每一部分開頭都單列一章介紹當時的社會與思想環境,這是理解那時音樂現象必不可少的背景。
羅伯特·摩根 ·音樂 ·41.1萬字
該書為2015年古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內容涉及面廣,從琴論、琴學、琴樂、琴譜到與古琴相關的戲曲、文物甚至涉及文獻學、翻譯學、傳播學、美學、史學等。匯集了古琴研究領域專家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作者們多年來在古琴領域學習研究與實踐,集眾家之長,并融會多種流派,收集、整理了大量傳統琴曲,對推進古琴的學術研究,傳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質,引導古琴的發展,起到極為積極的作用。該書的出版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史料價值。
耿慧玲等 ·音樂 ·25萬字
本書共22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先向大家介紹對產品經理與設計的認知。第1章主要強調產品經理的思維方法。第2章從傳統零售業中提煉電商的理念,從整體上概述電商的核心產品架構。第二部分(第3~21章),主要從實戰的角度詳細描述電商平臺各關鍵子系統的產品設計,不僅從設計構想、思維上告訴大家如何進行思考,還給出了詳實的原型參照,以幫助大家快速上手。第三部分(第22章),則強調了產品經理應如何為應對未知的領域做準備。
王丁 ·設計 ·24.2萬字
《偉大的電影》一書精選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評論和鑒賞的提煉,是熱愛、分析和歷史的糅合,它們讓讀者以嶄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熱情回味所評述的影片。伊伯特的影評廣泛覆蓋各種類型片、各個時代和各個國家,從電影藝術史上至高無上的經典作品到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娛樂作品。在文章中,羅杰·伊伯特成功地將學者淵博深刻的電影知識、純美學的判斷力與明白曉暢的鑒賞文字融為一體,再配以現代藝術博物館電影部負責人瑪麗·科里斯精選的珍貴劇照,使本書成為所有電影愛好者與觀眾的珍寶庫、無可匹敵的觀影指南。
(美)羅杰·伊伯特 ·媒體藝術 ·29.8萬字
侯孝賢四十年電影人生全記錄,賈樟柯特別推薦:在中國人的世界里,只有侯孝賢能這樣準確地拍出我們的前世今生。《煮海時光》按創作年序,收錄了侯導從影四十年來,每一部作品臺前幕后的珍貴回憶。對侯孝賢這樣的創作者來說,電影這門藝術既有其傳承的美學譜系,又不可磨滅地打上了他獨特的人生烙印。錢鍾書先生嘗言:“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但在這個山寨橫行的世界,真正的雞蛋和母雞都越來越稀有。本書是靈光消逝的年代里,一次難得的保證相遇:與一個依然擁有靈光的創作者,與一段曾經屬于你我的最好時光。
(美)白睿文編訪 朱天文校訂 ·媒體藝術 ·24.3萬字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照相機伴隨著槍?炮來到中國。當時,照相館是中國攝影的主體,而在早期中國照相館的發展過程中,香港曾經是一個最主要的策源地。照相館不僅僅是當時每個個人或家庭影像的第一個自覺塑造者?,也首次成為中國社?會變遷視覺文獻的主動記錄者。照相館創造出的影像,不僅代表了攝影師的技術水平和藝術追求,更展現了中國人自我觀看的前因后果。
仝冰雪 ·攝影 ·29萬字
本書按照時間線索和文化脈絡,記錄和闡釋從史前到當代西方歷史上具有紀念碑意義的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和建筑,以及現當代的新媒體和觀念藝術等。幫助讀者理解藝術,解答“什么是偉大的藝術”“如何理解這種藝術風格”等諸多問題。
邵亦楊 ·各國藝術 ·33.2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討論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內涵,考察象征主義戲劇的思想淵源及其在理論建構和文本創作層面的探索,帶領讀者走進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藝術世界。下編論述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外延,即影響和當代價值,旨在引導讀者跳出象征主義戲劇的世界,重新審視20世紀這一戲劇流派在藝術領域內外所體現的價值。
姜訓祿 ·戲劇藝術 ·23.2萬字
本書史論結合、以論為主,在敘述歷史時著眼于歷史過程所積淀的理論形態,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分述早期工業時期的藝術設計、現代派藝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對藝術設計特別是藝術設計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學校、功能主義和樣式主義、后現代藝術設計、波普設計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組織;二是根據“創作-作品-欣賞”的系統闡述藝術設計按其自身邏輯發展的理論,包括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人工智能與創新設計、藝術設計的心理學、藝術設計管理、民族民間設計、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藝術設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藝術設計等。
凌繼堯等 ·藝術理論 ·25.9萬字
再“高冷”的藝術品,都能聊得接“地氣”從入門到精通,一套書帶你跨進藝術殿堂風趣文筆、嚴謹考據重新認識眼熟的藝術名作,零距離欣賞大師真跡,一起圍觀名家創作經歷,精準定位各大美術館中值得一看的名家杰作,揭秘內行人才知道的小眾博物館和大師真跡。看懂藝術第一步:打開大門《如何看懂藝術》,看懂藝術第二步:邁過門檻《如何看懂藝術2》。
翁昕 ·各國藝術 ·24.8萬字
套裝包含:《審美與表現》、《觀察與發現》、《光線與色彩》、《構圖與取舍》。“攝影必修課”叢書旨在撥開攝影看似簡單的外表,將其內核呈現在讀者面前,幫助讀者獲得對攝影的清晰理解,并掌握攝影這門語言。
李沐熙 崔承誠 李東遙 高覺 ·攝影 ·22.3萬字
《音樂評論的視域》集結了音樂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田可文近年來撰寫的音樂評論文章,具有“學院樂評人”的理論深度與專業素養,也不乏“社會樂評人”的隨性、率意與活潑風趣。作者精通音樂酷愛文史,用靈動的文字記錄著身邊的音樂,讓閱讀這些文字的你仿佛從字里行間“聽”到了那一首首經典作品。作者還將這些音樂投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參照比對,讓你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這對于想要學習撰寫音樂評論的你來說,無疑是一本絕佳的經典文集。
田可文 ·音樂 ·22.7萬字
這是年過古稀的評書名家連麗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評書宣南書館現場評說《三國演義》第一部分的合集,共30回。從孔融之死起,到橫槊賦詩止,包括火燒新野、長坂坡、魯肅吊孝、舌戰群儒、智激孫權、誦賦激瑜、臨江會、群英會、蔣干盜書、草船借箭、打黃蓋、闞澤下書、龐統獻連環等經典回目。
連麗如口述 李濱聲插圖 ·戲劇藝術 ·26.1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8篇有關中國歷史上重要朝代的禮俗音樂研究,關于包括北朝禮樂觀念的探析、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的文化研究、唐宋教坊音樂研究、明代北曲的探究、聊城鼓吹樂研究等一系列禮俗音樂研究。通過從人、制度等層面切入,結合史料的輔佐,進一步探析各朝代禮樂的發展脈絡、職能、身份特征和承載的音聲形式。
張詠春主編 ·音樂 ·21.1萬字
《人物》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人物禮贊,探討人物發明的靈感源泉,并為塑造你的才華奠定基礎,以創作出具有超級想象力的虛構人物。第二部,人物創作,闡述見所未見的人物創作,從“由表及里”的方法開始,過渡到“從內到外”,拓展到多維度和復雜性,最后以最為極端的角色作結。第三部,人物宇宙,書寫類型人物、表演以及讀者/觀眾/人物關系。第四部,人物關系,通過鋪陳五部散文、戲劇和影視作品中的“劇中人物”來闡明卡司設計的原則和技巧。
(美)羅伯特·麥基 ·媒體藝術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