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不再追求!策展人和藝術家以邊緣身份,努力營造社會基礎,保障中國當代藝術的常規展出。從故宮博物院到當代私人美術館,從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到2019年“星星1979”,《展覽》一卷,呈現私密把玩的雅好如何蛻變為現代性的公共空間陳設。逾界,蛻變!藝術品、藝術家、策展人和觀眾之間的界限不斷被打破,展覽的社會意義不斷被拓展。我們作為獨立個人的愿望、決心和使命感得以不斷生長。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2.7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著重探討當代中國油畫現狀,并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收錄陳彥平的《“謹毛失貌”論》,另有王惠《“常理常形”說與中國畫的寫意特質》《“龍脈”理論——中國畫內部的自身表征視覺語言系統》《唐棣生卒年新考》《中國寫意畫的象思維觀念及其對寫意繪畫創作的啟示》等。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38.6萬字
自民國以來,書法史著已經出版不少,甚至不乏大部頭的著作。但本書有自己的特點:一、本書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書法研究,并在書法藝術上頗有造詣的學者型書法家,所以,本書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識與藝術相結合,這與不從事書法實踐的純學者談書法史是大不相同的。二、本書作者長期受教于啟功先生,故本書也貫穿了啟功先生對于書法藝術的真知灼見。三、作者具有在故宮博物院從事書法文獻研究的獨特優勢,本書不僅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也收集了大量圖片資料,圖片豐富,便于讀者直觀了解書法藝術發展脈絡。四、以往的書法史,在“史”的敘述上多有缺憾,相對于東晉的十六國時期、遼代和金代的書法介紹多付闕如,本書作者對此作了深刻挖掘,盡量做到敘述完整。五、以往的書法史,大多只作“史”的介紹,本書則對漢代以后各個歷史時期的書法理論辟專章介紹,使讀者便于了解書法觀念、時代風氣與書法創作之間的關系。六、本書學術性與知識性并重,力求對書法愛好者學習和理解書法藝術有所助益,并為書法史研究者提供新內容和新觀點,是高校書法教學以及相關專業師生的重要參考書。
張志和 ·書法篆刻 ·38.5萬字
本書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美術史專著。里格爾考察了從古代到現代的藝術史,以獨特的視角闡明自己對藝術理論的理解,指出了造型藝術中的核心元素:圖像產生的目的、主題以及平面和形態之間的基本關系,這些元素根據地點和時間的不同而變化。里格爾的觀察從藝術史延伸至世界觀的發展史,因此,本書不僅為理解藝術提供了新穎的方式,還給斯賓格勒、德勒茲、帕諾夫斯基等哲學家帶來了啟示。
(奧地利)阿洛伊斯·里格爾 ·藝術理論 ·28.1萬字
甲殼蟲樂隊解散—1970年—《東方紅》電波響徹寰宇:破碎的世界,不缺席的音樂。列儂被槍殺—1980年—羅中立作巨幅油畫《父親》:個體再小,廢墟般的滄桑如紀念碑。曼德拉釋放—1990年—劉小東開個展:人心脆弱,但實驗性地創造歷史。首批航天員登上國際空間站—2000年—楊福東拍攝《第一個知識分子》:世界控制著人,但人在互動中超越。維基解密揭露世界性的丑聞—2010年—中國藝術品進入億元時代:人犧牲了自己,須重訪為什么出發。新冠病毒全球爆發—2020年—蔡國強爆破煙花《悲劇的誕生》:多線條的力量,完全本土,完全世界。50載光陰,時間點前端的事件,你我耳熟能詳;但時間點后端的事件(中國當代藝術的概念、歷史,以及它作為全球當代藝術一支的特殊條件、經驗和性格),需一卷《潮流》帶我們回望。沒有這些錯過的后端,你總以為只有你,被涌向心頭的欲望和緊迫感,弄得惶惶不安……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0.2萬字
藝術起源本質上屬于人類遠古史研究,但不是時段史研究,而是問題研究。本書對藝術起源問題從學術選題到學術方法,從思維方式、材料運用到具體的觀念進行了全面的懷疑,對“起源終極論”觀點,什么是“藝術”?什么是“起源”?藝術起源研究的思維方式提出懷疑。對藝術起源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史前考古材料、民族學材料、語言文字學材料、文獻材料、動物和兒童的行為與心理材料等提出質疑,對幾種主要的藝術起源說包括“勞動說”、“游戲說”、“宗教說”、“摹仿說”、“符號說”等進行了全面的檢討。本書的“懷疑論”不同于實在論和獨斷論。懷疑論并不是反理性,它是比理性更高一層次的準認識論。懷疑論是一種重要的思想和學術模式,它只是提出問題并不解決問題。懷疑論外表是否定性的,內在卻是肯定性的,具有建設性,可以說是積極悲觀主義。
高玉 ·藝術理論 ·22.8萬字
曲體研究,是對曲的聲樂因素的構成形式與內在規律加以探討與研究。有關曲體的研究,是我國古代戲曲理論的重要內容。本書在前人基礎上有所開拓與深入,主要在三個方面做出了創新:一是在研究的視角上,不局限于文人律曲的曲體。二是力求深度,不僅考察曲體的外在形式,而且探討其內在規律,加強理論深度。三是用動態的視角來審視和考察曲體的沿革與流變,通過對曲的發展流變過程的考察,尋繹出其中的規律。全書視角獨特,論證翔實,資料豐富,多可借鑒。
俞為民 ·音樂 ·27.8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書畫理論》由教育部主管下的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所收集論文涉及美術考古研究、書畫理論研究、古代繪畫史研究、近現代美術研究、藝術設計研究等方面的課題。本書稿是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有助于促進中國藝術研究發展與交流。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9萬字
林華老師的又一力作,以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對話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述“音樂思維”,包括和聲思維、復調思維、結構思維、音色思維和現代音樂思維等。正如桑奇喬什所說,“世界所以繽紛,皆因人各大腦不同,若想事業出眾,思維就得下番苦功”。這本應是每個音樂學習者在成長道路上首先關注的核心問題,只是分科式的教學體制無法在整體上幫助學生們有這樣的自我關注,本書彌補了這一空缺。
林華 ·音樂 ·21.8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為本專輯的特色,內容包括《當代人物畫創作與當下問題》《如何以優秀作品融匯新時代: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管窺》《重提繪畫性:對于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的一點反思》《論“主題性”美術創作與大眾審美接受》。作為美術學研究的專業科研單位所主編的專業學術研究系列,該出版物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藝術專題,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優秀藝術作品,在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6.8萬字
作者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對從事具有學理價值的創作、展覽研究人才進行思考,通過新帖學、新碑學、閱讀書法、書法展覽研究、榜書巨制創作五個方面對書法創作進行全面解讀分析,每個專題均由幾篇文章構成,形成一個系列的立體研究。對新時代下“創作”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它不僅僅關系到學術研究本身的高度與品質;它還更直接決定著從事展覽與創作實踐的書法家們的行為選擇與思想觀念定位。沒有理論指導的創作實踐,肯定是非常盲目的、缺乏追求的、沒有藝術品質的。本書架構合理,語言文字規范,在2012年已出版的《創作是什么:陳振濂書法創作思想檔案》一書基礎上做部分增減。
陳振濂 ·藝術理論 ·27.8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展示了筆者對勝浦山歌多側面的研究心得。“下編”是筆者研究勝浦山歌的資料匯編,有歌手自寫的小傳和對歌手的采訪記錄,有筆者搜集整理的勝浦山歌唱詞和樂譜。筆者搜集了約170首唱詞,另有歌手吳敘忠搜集的自唱山歌近40首。樂譜部分,集中展示了筆者記寫的勝浦山歌演唱中常見的富有代表性的曲調近10首,這些用簡譜記寫的曲調可以與正文中引用的五線譜樂譜互相參照印證。最后還附有筆者于2009年起撰寫的與勝浦山歌相關的論文和評論摘要共9篇。
王小龍 李恩忠 ·音樂 ·22.5萬字
《和達·芬奇共進晚餐:中西名畫藝術賞析》(套裝共3冊)包括《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中國繪畫史》和《藝術哲學》。《和達·芬奇共進晚餐:中西名畫藝術賞析》(套裝共3冊)通過對中外經典名畫的解讀,娓娓道來畫家的故事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藝術畫卷。書中既梳理了歷代畫史脈絡、技法沿革、題材變遷以及重要的畫派、畫家等,還對所涉及的美術作品進行精到的分析,涵蓋哲學、文學、音樂、歷史背景等,全面豐富讀者的藝術修養。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達·芬奇共進晚餐:中西名畫藝術賞析》(套裝共3冊)為讀者開啟了一扇窗戶,一扇考察人類藝術本質的窗戶。
傅雷 陳師曾 (法)丹納等 ·繪畫 ·43.1萬字
本書是對陜北民歌的詮釋與總結,共分為民歌概述、文化特征、音樂特點、調查走訪、傳承發展5個版塊,從民歌存在的基本形式出發,體現社會不同層面對陜北民歌的理解和述說,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傳承與呈現,展現了陜北民歌新的研究成果。收錄的有從事音樂、語言、文學、民間藝術研究的學者、民歌演唱家與愛好民歌、關注民歌的一線基層文化工作者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從調查研究和多次的學術討論以及國內外陜北民歌的對外交流過程中,搜集、整理、積累、沉淀的上百件學術研究文稿中篩選出來的。
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 ·藝術理論 ·25.2萬字
本書為2010年度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藝術品經濟學》研究成果。以經濟學、管理學為技術手段和分析工具,以美學、藝術理論、行為學、社會學、營銷學、金融學等為價值發現依據,以“藝術語言說”出發,解讀藝術、藝術品與藝術市場,初步構建起《藝術品經濟學》的學科體系,為分析藝術市場提供一個初步的理論依據和學術分析框架。
董濤 陳靜 ·藝術理論 ·23.3萬字
從50000年前的洞穴壁畫講到40年前的后現代藝術!一部縱貫五萬年、橫跨六大洲的人類藝術史!從舊石器時期的洞穴壁畫到今天的觀念藝術,對世界藝術進行了完整的介紹。從非洲人俑、美洲裝飾、古希臘瓶畫、印度佛像、伊斯蘭建筑、日本浮世繪、中國山水畫,到浪漫主義、印象派、立體主義、野獸派、攝影藝術……近距離感受藝術品魅力的同時探索藝術品背后折射的人類思維方式,人類與世界的關系,人類的創造性沖動。通過人類如何開始創造、為什么要創造等問題引導讀者思考人類與藝術的關系。翻開本書,跟隨英國藝術史學家約翰-保羅·斯通納德,理清50000年人類藝術史的脈絡和變遷!
(英)約翰-保羅·斯通納德 ·藝術理論 ·35.2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漢畫像研究》為本專輯的特色,內容包括《重論南陽西關漢畫像石:不是嫦娥奔月,而是女媧捧月》《試論早期祠堂畫像中西王母與羿(后羿)的組合》《論漢畫像石孝行圖的“通行”與“泛化”》《漢代石刻畫像內涵再思:讀《象生與飾哀——漢墓石刻畫像研究》》。作為美術學研究的專業科研單位所主編的專業學術研究系列,該出版物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藝術專題,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優秀藝術作品,在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蘇軾一生的宦游呈現為宏大的文化地理結構,相關的書法作品是這一地理結構的表征。“蘇氏題刻幾遍天下”,具有高度自發性的眾多題名、題字及詩文題刻,是北宋士大夫在文化上的“天下”意識-樂觀的文化態度與遠大文化抱負的體現。以山水賞會為基本主題的題刻是蘇軾將客觀自然人文化的重要方式,與其時作為探索外部世界成果的繪畫再現高峰的出現,具有互文性。作為文化領袖,蘇軾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書法作品,如唱和詩、尺牘、題跋等,在時空建構上呈現為一種“唱和詩文本”,是北宋發達的書法交游網絡的鏡像。就書法的終極價值而言,蘇軾對“書寫不朽”有明確的意識,在一個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時代,他的書法活動有著強烈的言志意味,以及傳達獨特審美經驗的意識。
劉鶴翔 ·藝術理論 ·22.4萬字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照相機伴隨著槍?炮來到中國。當時,照相館是中國攝影的主體,而在早期中國照相館的發展過程中,香港曾經是一個最主要的策源地。照相館不僅僅是當時每個個人或家庭影像的第一個自覺塑造者?,也首次成為中國社?會變遷視覺文獻的主動記錄者。照相館創造出的影像,不僅代表了攝影師的技術水平和藝術追求,更展現了中國人自我觀看的前因后果。
仝冰雪 ·攝影 ·29萬字
《2014全球名表拍賣年鑒》是專門針對收藏投資人士精心打造的一本精美且實用的名表鑒賞、購買指南。書中詳盡收錄了9大拍賣行在世界各地上百個拍賣專場的5000款精致名表,并附有詳細的拍品信息及精美的高清圖片,是反映名表價格走勢的重要窗口,亦是拍賣場及收藏市場中的實戰指南。
《2014 全球名表拍賣年鑒》編輯部 ·收藏 ·2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