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張華夏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在書中建立了一種規范倫理學方法體系并將之應用到科學實踐中的倫理問題,運用交叉的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力圖闡明現代科學及其方法為價值理論與倫理學說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和辯護;又從現代倫理的視野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哪些主要的倫理問題和面臨哪些倫理約束。作者的道德哲學立場既不是道義論的也不是功利主義的,而是整合多元主義的。張華夏教授本人對此書頗為看重。
張華夏 ·理論流派 ·36萬字
所謂第一哲學,即哲學的哲學,或稱元哲學,這是哲學的根基,西方哲學把形而上學作為第一哲學。第一哲學的核心,公認有笛卡爾的“思”和黑格爾的“存在”,作者此著提出并論證,誓學還需要“行”作為事的世界。
趙汀陽 ·理論流派 ·21.8萬字
陽明學是中國哲學史和宋明理學專題研究中的大宗顯學,每年都有數部研究專著問世。三聯曾出版過陳來先生的《有無之境》這部當代陽明學的奠基之作,還有張衛紅有關陽明后學(如羅念庵)的研究,以及溝口雄三有關日本陽明學的研究,秦家懿的《王陽明》和杜維明的《青年王陽明》更是三聯的常銷書。陳立勝先生的《入圣之機》是近年陽明學研究的力作。陳先生由現象學返歸宋明理學和儒家修身學,從比較宗教和比較哲學的視野對陽明學有別具一格的深入理解和闡釋,曾出版過廣受好評的《“身體”與“詮釋”:宋明理學論集》與《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前者處理陽明的“親民論”和“四句教”問題,后者則處理陽明的“萬物一體”論。
陳立勝 ·理論流派 ·24.6萬字
“哲學史方法論”是武漢大學哲學系三十余年來的經典課程,由哲學系老前輩蕭萐父、陳修齋、楊祖陶等人創立。該課程的學術信念是,按照德國古典哲學的傳統,把哲學史和哲學看作是一致的(即歷史和邏輯的一致)。作者在授課過程中將這一古典哲學傳統與西方現代哲學,特別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新思路進行了融合,并致力于使學生們意識到,現代西方哲學并未與“古典”哲學脫離,而恰恰是它的存在使古典哲學中的精華得以展現自身生命的全部潛能。本次再版,作者對全書進行了整體修訂,并補全了原“第十三講”中未完成部分,使講稿擁有了更完整的面貌。
鄧曉芒 ·理論流派 ·43.7萬字
孤僻怪異的少年,畢生的自殺準備,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與車禍的神秘啟示……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樣豐富、迷人又充滿爭議:童年時期對同班男孩的別樣情感;大學時期屢次的自殺嘗試;初入學界,對籠罩學界的大哲薩特的反對與批判;在德里達當場批評《瘋癲與文明》時的一言不發;對政治運動曖昧不定的靠近與遠離;對伊朗革命的矛盾態度;與德勒茲的學術同盟及其日后的解體……在米勒的這本《福柯的生死愛欲》書中,福柯的這些經歷,都與他的思想——對法國科學史與認識論傳統的繼承,對現代人道主義的反對,對非理性、異常、區隔的關注與考察,對現代社會中權力關系的揭示,對結構主義的抗拒,對死亡主題的迷戀——相互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呈現出福柯的生與死、愛與恨、行動與思考、體驗與激情。——“從存在中取得最大收獲和最大樂趣的秘訣,就是過危險的生活。”
(美)詹姆斯·E.米勒 ·理論流派 ·46.3萬字
在理論主題和思想方法上,“西方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呈現出一種“文化的轉向”,從一定意義上可以稱之為“文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的轉向》一書集中探討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這種文化轉向,著重分析了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霍克海默、阿多爾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薩特、阿爾都塞、威廉斯、霍爾、伊格爾頓、杰姆遜、拉克勞等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及其文化批判理論,凸顯出“文化”在他們的理論重建中的核心作用,同時也討論了這種“文化主義”的理論取向及其思想價值。其中,特別關注了英國新左派的“文化研究”和后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政治理論,從一定意義上拓展了國內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視野。
歐陽謙等 ·理論流派 ·40.1萬字
本書是已經出版的《存在與實體———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Z19)》(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的姊妹篇。《存在與實體》是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前9章的一個研究,但是,也擴及《范疇篇》第1~5章,《形而上學》Δ7—8、Γ1—3、E1,以及《物理學》A卷。它是對亞里士多德的實體理論循著存在問題線索的一個處理,表明體現在Z卷中的實體理論是對亞里士多德的存在問題研究的合乎邏輯的進展和深化,它將存在問題的解決確定為實際上是對首要的、核心的存在亦即實體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聶敏里 ·理論流派 ·26.6萬字
形而上學問題是西方哲學中的核心問題,深入研究形而上學問題無論對理解西方哲學還是對研究中國哲學以及當代中國哲學的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書以梳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為主旨,概述了形而上學的概念、問題和歷史演變,分別討論了柏拉圖的形式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中世紀的形而上學、近代早期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康德對形而上學的貢獻、黑格爾與古典形而上學的終結、20世紀語言哲學視野下的形而上學、海德格爾與形而上學以及形而上學與后現代主義,大體上概述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哲學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和表現形式,并且重點分析了在形而上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哲學理論,比較全面地梳理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過程。
張志偉 ·理論流派 ·26.9萬字
本書主要反映西方左翼學者(其中既包括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后馬克思主義思潮與流派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諸多西方左翼“馬克思學”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全書共分十四章,作者從西方左翼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闡釋及其立足馬克思主義立場對當代西方社會的批判兩個層面,分別介紹和評析了西方左翼學者關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關系、馬克思與列寧的思想關系、“兩個馬克思”的爭論、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思想關系等問題的觀點,以及西方左翼學者的實踐觀、認識論思想、歷史唯物主義觀、意識形態理論、異化理論、剩余價值理論觀、階級觀、社會公正觀、資本主義觀、社會主義觀。本書既匯總了各個流派和代表人物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的不同觀點,也注意了他們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的完整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傳播、發展及其面臨的挑戰。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左翼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課題批準號:12JJD710003)的最終成果。
黃繼鋒 ·理論流派 ·47.5萬字
本書從詮釋學的概念、詮釋學的早期發展、19世紀的普遍詮釋學、當代詮釋學的形成、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和爭論等方面全面系統而歷史地展現了詮釋學這門哲學學科的豐富內涵。本書特別指出理解從來就不是一種對于某個所與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屬于效果歷史的,詮釋就是陌生性與熟悉性、過去與現代的綜合。當代詮釋學的最新發展是以理論與實踐合一為任務的哲學詮釋學,或者說是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這種詮釋學既不是一種理論的一般知識,又不是一種應用的技術知識,而是綜合理論和實踐的一門嶄新的人文學科,這門學科本身就包含了批判和反思。
洪漢鼎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對基督教入華一千三百余年的歷史,采當時普遍的四階段法,分二十二章逐段進行了講述,“系貫串今古,作綜合的系統的研究,一掃以前某宗某派零碎記述的缺點,而又能馭繁就簡,綱舉目張,來說明歷史的演化,使我們翻閱一遍,便可了然中國宗教思想的大概情況”。
王治心 徐以驊導讀 ·理論流派 ·20.8萬字
本書在掌握康德關于因果性的主要文獻和國內外基本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對康德的因果性理論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關于康德因果性理論劃分為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和目的因果性三個層面,尤其是關于目的因果性的劃分,有其獨到的見解。本書資料翔實、論說充分、結構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
劉鳳娟 ·理論流派 ·20.9萬字
《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力圖以評論的方式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本輯設置了“熱點評論”“專題評論”“學術書評”“議題述評”“思想對談”“佳作短評”等欄目,每個欄目有不同的定位,如“學術書評”欄目主要是對國內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的著作所作的評論;“議題述評”欄目主要刊發對某個產生較大影響的議題進行評論,比如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歷史進程中有影響的論爭、人物或事件等。
陳新夏 楊生平 黃志軍 ·理論流派 ·25.1萬字
《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是由國際價值研究學會(ISVI)與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共同主編,以價值論和倫理學前沿問題為研究旨趣的集刊,刊載價值論和倫理學原理以及中西倫理思想史、現代生活的價值或倫理反思方面的文章。2016年上半年卷針對當代道德體系建構、倫理問題與不同領域內的實踐之關系等問題展開專題研討,也對秦文化、孟子群己價值論等中國傳統價值與倫理,以及柏拉圖的正義觀、康德的分配正義等西方倫理與價值展開研究。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 國際價值研究學會 ·理論流派 ·22.7萬字
享譽世界的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所著《象征交換與死亡》是后現代社會研究最關鍵的學術論著之一。本書既忠實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融入了作者延伸的理解。本書比較好地處理了“照著說”和“接著說”的關系,對原著既有基礎性的解釋,又有創新性思考,為正確解讀原著、把握鮑德里亞思想精髓提供了有力工具,指明了入門路徑,對于科學理解西方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以及正確看待我國發展中的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王曉升 ·理論流派 ·45.3萬字
一個日益分化和顯現個性差異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尋求溝通、理解、認同和共識的時代。不同利益主體能否達成共識,不同價值取向如何達成共識,如何在利益與價值的通約中,承認差異、尋找共識,始終是困擾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難題,也是古往今來智者追尋“多樣性統一”的哲學問題。這不僅涉及“差異性共識”的本體性存在、方法論轉換、共識困境與實現途徑,也必然涉及利益多元和價值沖突的意識形態問題。本書即是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王志紅 ·理論流派 ·20.6萬字
本書著重梳理和分析了活躍在英美地區的分析馬克思主義、生態馬克思主義、世界體系的馬克思主義、文化馬克思主義以及后馬克思主義重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在整體敘述上遵循了“具體的總體”研究方法,在總體層面,分析了英美學者重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之心路歷程、研究方法、理論特征和學術影響;在具體層面,分析了五種思潮重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之個性化內容。
吳苑華 ·理論流派 ·28萬字
本書結合中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思想,結合科學文化和生活實際,對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方法論在體系結構上作了較為合理的安排,在思想內容上作了新論證、新表述并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見解,在本體論和辯證法上作了新解讀、新論述。本書旨在深化理解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方法論,為做一名堅定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奠定堅實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從而于科學文化和生活實踐有所裨益。
馬光華 ·理論流派 ·22.2萬字
本書分為思維與語言關系研究、認識與真理關系探析、學術研究與學術創新三大專題,書中從發生學的視角提出了人類思維的發生先于語言的獨到見解,進而闡明了語言對人類思維發展的促進作用;探討了真理與認識的關系和真理有無階級性問題。闡明了真理,包括相對真理均不包含錯誤。用真理的科學性論證了任何真理,包括社會科學的真理都沒有階級性;從哲學的角度論述了獨立思考之于學術創新的重大意義。
張浩 ·理論流派 ·30.9萬字
《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由湖北大學哲學學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國際價值研究學會共同編輯,以價值論和倫理學前沿問題為研究旨趣,刊載價值論和倫理學原理以及中西倫理思想史、現代生活的價值或倫理反思方面的文章。2017下半年卷針對農村社區倫理、西方價值與倫理、傳統價值觀的現代轉換等問題展開討論。
江暢 戴茂堂主編 ·理論流派 ·2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