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許多人看來,人文學科是一種日益喪失力量和地位的職業。闡釋性的人文學科所倡導的專注而誠懇的閱讀,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樣的閱讀能否代表或生成一種倫理規范?本書匯集了一群杰出的學者和知識分子,探討人文學科對于公共倫理的承諾。他們的交流表明,人文學科中的閱讀訓練應當被引入公共領域:在一個思維和心靈日益被操縱的世界里,批判性地閱讀席卷我們的社會、政治和文化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必要。
(美)彼得·布魯克斯 希拉里·杰維特 ·倫理學 ·11.2萬字
在本書中,朱利安·巴吉尼巧妙地將休謨個人的傳記與思想史和哲學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休謨的完整人生觀。巴吉尼在本書中整理了休謨關于美好生活的145條格言,內容涉及成功的意義、友誼、休閑的重要性等多個方面,展示了休謨如何將自己的哲學付諸實踐,過上理性與激情、放松與享受相融合的生活,并證明以休謨為指南,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多彩。
朱利安·巴吉尼 ·知識讀物 ·16.7萬字
近年來,關于流行藝術家的不當言論和行為,甚至某些犯罪行為的揭露比比皆是。加上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的普及,公眾對曾經喜愛的藝術家隱藏的生活開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藝術家的道德生活會影響其作品的審美價值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失德藝術家?以及,還能欣賞他們的作品嗎?在本書中,作者運用哲學工具,為這一困擾我們的倫理問題提供了敏銳的洞察。作者認為,藝術家的道德生活不僅會影響公眾對其作品意義的解讀,而且還會影響作品的審美價值。藝術作品提供了強大的情感資源,使我們能夠在藝術世界中探索道德的復雜性,進而與不道德行為做斗爭。因此,我們不應該回避那些失德藝術家的作品,而應該更加深思熟慮地參與其中,并且做出判斷:當藝術家有不道德言行時,應該于何時何地在藝術和藝術家之間劃清界限。
(美)埃里克·豪陶洛·馬瑟斯 ·倫理學 ·9.8萬字
這本書收集了托馬斯·內格爾近年來對一些基本話題的哲學思考:倫理學、道德心理學、科學與宗教、死亡、大屠殺和心靈的形而上學。書中討論的哲學家包括彼得·辛格、阿爾文·普蘭廷加、克里斯汀·科斯加德、托尼·朱特、伊麗莎白·安斯科姆、菲利帕·富特、艾里斯·默多克、T.M.斯坎倫、羅納德·德沃金、塞繆爾·舍夫勒、丹尼爾·卡尼曼、喬納森·海特、約書亞·格林和丹尼爾·丹尼特。內格爾始終捍衛道德真理的現實主義解釋,并抵制將倫理學納入心理學和進化理論的簡化嘗試。他還捍衛道德內容的多元概念與功利主義相對立,其中包括義務論的要素,如權利和特殊責任。現實主義的觀點也反映了他對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問題的討論。這本書以內格爾對在職業生涯中認識的哲學家的敬意結束。本書的文章都是寫給普通讀者的,吸引所有試圖理解當下人類生活、人類價值觀以及對我們如何融入世界感興趣的人。
(美)托馬斯·內格爾 ·知識讀物 ·15.8萬字
技術哲學是哲學中一個年輕的分支,它是對技術的哲學思考,著重研究技術的本質、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價值,以及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如今,技術已經深入普羅大眾的生活,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日常。如何處理技術與人類的關系,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書探討了技術的種種定義,討論了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的關系,并著重介紹了技術哲學中主要的研究課題,包括對技術理性的討論,技術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技術專家治國論,技術決定論和技術自主論,現象學和解釋學在技術哲學中的應用,女性、非西方人和原住民等常被忽略的群體的技術貢獻,反技術思潮,以及技術的社會建構理論等。本書為讀者提供了關于技術哲學的整體而全面的知識,為批判性地研究技術的性質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美)瓦爾·杜謝克 ·知識讀物 ·15.4萬字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堪稱《擱淺的心靈》的姊妹篇,它既是緊緊圍繞《擱淺的心靈》展開的評述,又有自成一體的思想線索。本書首先從靈知傳統及馬西昂的學說入手,為馬克·里拉針對現代反動的思考引入了一幕參照背景。無論是對以陶伯斯和巴迪歐為代表的、從保羅教義中尋找靈感和支援的神學激進主義敘事的考察里,還是對以沃格林、羅森茨威格、施特勞斯為代表的激進反動派的思考軌跡的再分析中,林國華與里拉都構成了持續的思想對勘。與此同時,本書自身也形成了清晰貫通的脈絡。林國華以靈知傳統及其演變為線索,為我們展現了猶太議題在反動理念中扮演著怎樣的關鍵角色,古代靈知派的“拯救論”如何參與現代思想史,激進左派和激進右派又何以會在反動事業上產生交集。透過以上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希臘理性傳統、猶太律法傳統和基督教福音傳統為骨干的歐洲“正典”秩序與作為“異端負典”出現的靈知傳統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復雜互動與纏斗。
林國華 ·理論流派 ·8.2萬字
感冒應該坐公交車嗎?反抗極惡一定是正確的嗎?看前女友的照片有錯嗎?性別歧視比厭惡所有人好嗎?相貌不出眾者應該受到優待嗎?如何正確紀念你的貓?惡人自衛有錯嗎?本書挑戰你審視這些與道德相關的哲學問題。這些獨特的經典悖論集合會打破你之前慣有的觀念。作者將這些難題代入現代社會,并通過獨特的“道德晴雨表”對每個難題進行分析,介紹它們的哲學背景、可能的解決方案和這些解決方案背后的隱含意義。兩千年多來,哲學家們一直在構想道德難題。他們這么做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認為解題方式能讓我們加深對自己的了解,認真反思這些倫理問題有助于我們洞察自己的道德觀,甚至影響我們對現實生活中眾多爭議的看法。
(英)杰里米·斯特朗姆 ·倫理學 ·3.4萬字
尼采為什么說自己是心理學家?他如何給自己“看病”?他的“貴族情結”是怎么回事?他為何崇拜日神?他主張的“權力意志”“永恒回歸”“虛無主義”等概念與理論又是什么意思?尼采這位特立獨行的“瘋狂”哲人的理論與著作總是給人留下“難懂”的印象。現在,本書作者納塔內埃爾·馬賽洛帶你真正打碎這種“濾鏡”,讓你走進尼采的人生與世界,聽他如何“說”,懂他“怪”在哪兒。全書以尼采的34個個人特質為主題,細致地介紹了其人、其思想的不同方面。疾病、療愈、譜系學、自由精神、利己主義……通過逐一理解尼采人生中的這些關鍵詞,你將了解他為何在整個世界哲學史上都如此獨特,也能學會像他一樣,找到自己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每章結束,作者還會以專門板塊引導你獨立深入思考、培養你的哲學思維,并如心理測試般為你提供個性化閱讀路線。來吧,學會用尼采的態度面對生活,直面自己心底的聲音,正視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不完美”,活出真正的自我。
(法)納塔內埃爾·馬賽洛 ·知識讀物 ·6.5萬字
《妥協社會:今日之痛》:痛苦被看作虛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蓋或優化的東西,無法與功績和諧共存。苦難的被動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動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幸福絕不僅僅是眾多能帶來更高績效的積極情感之總和,它對優化邏輯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蘊含著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絕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載著幸福,使幸福長久。《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如今我們所說的增長,實際上是一種漫無目的的癌式擴散。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生產和增長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覺一般。它佯裝生機勃勃,掩藏著迫近的致命性災難。生產越來越趨同于毀滅。資本主義受困于死亡。對死亡的無意識恐懼驅使著它。死亡的威脅挾制資本主義不斷積累和增長。這種脅迫性不僅帶來生態上的災難,也產生精神災難。《沉思的生活,或無所事事》我們失去了對無所事事的感知。無所事事不是無力行動、拒絕行動,也不是簡單地在行動中缺席,而是一種獨立的能力。它有自身的邏輯和語言,有其自身的時間性,有自身的結構與氣勢,甚至有其自身的魔力。無所事事是人性的構成部分。
(德)韓炳哲 ·理論流派 ·13.9萬字
《山寨:中國式解構》:中國思想從一開始就是解構的,因為它與存在和本質從根本上決裂開來。在中國,不斷的轉化即是一種創造和創新的方法。山寨運動將創新解構為“從虛無中創造”(“無中生有”),那么山寨就是“去—創造”。它把同一性與變化的差異,即把同一性與主動的、積極的差異化對立起來,把存在與過程對立起來,把本質與道路對立起來。以這種方式,山寨體現著真正的中國精神。《不在場:東亞文化與哲學》本書為您介紹的是一種“陌生的文化”,一種“非本質/不在場的文化”。在東亞的想象世界里,沒有任何事物存在于世界的內在之外。如果說道避開了確定與指稱,那并不是它太高,而是因為它在流動,因為它像河流一樣曲折蜿蜒。它描繪著事物的不斷轉化,描繪著世界的過程性。《禪宗哲學》:本書得益于對禪宗的哲思,以及由禪宗而來的哲思,通過概念將禪宗蘊含的哲學力量闡發出來。文字或可描述禪之靜謐,禪之靜謐卻無須囿于文字。本書采用比較的研究進路,讓柏拉圖、萊布尼茨、費希特、黑格爾、尼采和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與禪宗思想的不同面向之間進行碰撞。行文中多有俳句穿插其間。讀者諸君不妨將它看作襯托畫作的畫框。
(德)韓炳哲 ·東方哲學 ·13.9萬字
本書為哲學書,目的不是教我們哲學知識,而是教我們思考日常生活的哲學本質,徹底改寫我們對哲學的看法。覺得不自在怎么辦?因錯失了好機會而懊悔怎么辦?為什么每個人都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我們要慢下來嗎?我們要積極地生活嗎?為什么我們總說“稍后回復你”?……每一天,生活里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哲學的靈光一現。從堵住的水槽到臉上的青春痘,再微不起眼的主題也值得我們的思考與解構……是一本很具閱讀價值和收藏的經典好書。
(法)熱拉爾迪娜·莫斯納-薩瓦 ·知識讀物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