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介紹邏輯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圖書。它虛擬了18堂神秘課堂,每堂課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并挑選一位合適的邏輯學大師講授。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與大師們還有互動和交流。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并不是“聽話”的嘉賓,還會時不時說些自己的趣聞、趣事,如果你喜歡聽關于邏輯學方面的知識,可千萬別錯過了這本書!
董桂萍 ·邏輯學 ·11.5萬字
全書在歷時性分析近代知識觀念與知識結構的總體演化軌跡及其譜系變革的動態(tài)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知識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既從社會文化的“大視野”給出知識發(fā)展的背景性說明,又從知識“小視野”對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給出具有解釋力的闡釋。本書對近代史、知識學乃至國學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傅榮賢 ·中國哲學 ·18.5萬字
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yǎng)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伙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yǎng),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yè)。本書主題是探討施萊爾馬赫的柏拉圖研究。施萊爾馬赫是德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對德國哲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他的哲學工作很大一部分就體現在他對古代經典的翻譯和詮釋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柏拉圖的研究。研究施萊爾馬赫是當代西方古典學界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書收錄的文章是西方古典學研究專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書宜歸入哲學思想類著作。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19.6萬字
《孟子》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言辭尖銳,氣勢磅礴,其中的諸多思想閃耀著時代的光輝,蘊含著歷史的真知灼見,在我國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書的篇首部分列出本書中的名言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想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青少年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
稚子文化編繪 ·中國哲學 ·9663字
本書所說的“心”是宇宙社會中、人體全息的“心”,在生存、生活、生命、生死的方方面面,用散文敘事的味道,詩歌的意境,繪畫的心腦靈性美,調頻“這個時代的微語言”,用充滿哲理的小故事解釋了人養(yǎng)生的首要是養(yǎng)護心靈、心性,以達到豁達和寧靜,這樣才能真正超越肉體身體的健康而到達一種靈性美和身心靈合一的境界。在社會中學習,事業(yè)、愛情中的“智慧有約”穿越時空,帶我們進行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遨游。用我們熟知的生活:感悟先賢智慧,把現代文明的心理學、超心理學哲學智慧融合,體悟生活禪的踐行密意。
朱哲靈繪著 ·知識讀物 ·15.3萬字
本書是著名《易經》專家、國學大家、著名歷史文化學者、著名中醫(yī)學家楊力教授所著。楊力精通文史醫(yī)哲,國學著作頗豐。本書的特色是把《易經》哲學和中國歷史相融會貫通,進行升華、提煉和驗證。相信這部哲學和歷史相結合的國學著作會給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智慧啟示和聰明之悟,成為一部做人做事的智囊。
楊力 ·中國哲學 ·16萬字
《審美政治化:德國表現主義問題》是“德國學術”系列叢書的第三輯,全面呈現了前納粹時期德國藝術思潮對歷史的影響。德國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發(fā)生在德國和奧地利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一種對世界的全新感受方式及生活觸覺得以表達。藝術家汲取了強烈的時代危機意識,以尼采酒神式的審美精神,對抗自我標榜為資本主義的、機械論的、相對主義的時代,借此將現代人從內心的貧乏和苦難中解脫出來。作為一種激進的保守主義文化運動,表現主義是世俗化時代的哀歌,是對時代的否定,在這種否定中,產生出對一個祛魅的世界、一個分裂時代的洞察。表現主義者們期待,藝術將引領墮落的物質主義文化轉向偉大的精神性新紀元。本書在詳述這一運動的思想史圖景之外,甄選翻譯了該運動中的經典文獻,深度還原思想史現場,帶動讀者對政治、藝術等永恒問題的反思。
曹衛(wèi)東主編 ·西方哲學 ·18.1萬字
本書作者是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以卓越的才力,熱情描繪了烏托邦人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生活圖景,同英國十六世紀社會形成鮮明的對照。本書不僅是社會主義思想史和政治學術史上的重要文獻,也是西方文學領域的傳世佳作
(英)托馬斯·莫爾 ·經典著作 ·10.3萬字
只有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由笛卡爾編著的《談談方法》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tǒng),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
(法)笛卡爾 ·理論流派 ·7.5萬字
《懺悔錄》是奧古斯丁著作中傳誦最廣的一種。本書也可作為奧古斯丁的自傳來看。全書共十三卷,以內容言,可分為兩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記述他出生至三十三歲母親病逝的一段歷史。卷十至卷十三,則寫出作者著述此書時的情況。奧古斯丁在書中不僅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而且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成為晚期拉丁文學中的代表作,列為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18.4萬字
《人類知識原理》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tǒng),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輯印行名著460種。現繼續(xù)編印第十二輯。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xù)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得更好。
(英)貝克萊 ·經典著作 ·6.9萬字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重要代表之一,費希特的主要哲學著作。在費希特的哲學體系里,《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的地位和作用,約略相當于《邏輯學》在黑格爾的哲學體系里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構思成熟于1793年,當時費希特正在蘇黎世撰寫為法國革命辯護和爭取思想自由的政治論文。費希特自稱《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是上述政論文章的額外收獲。所以說,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樣,《全部知識學的基礎》表明德國古典哲學乃是法國革命在德國的反映。但是,由于種種歷史的原因,費希特只是作為德國的民族英雄為我國各界人士所熟知,他的哲學思想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更不用說對費希特哲學思想的深入研究了。
(德)約翰·歌特利布·費希特 ·經典著作 ·17.7萬字
康德的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和前兩大批判不同,“判斷力批判”是要消除前兩個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現象和本體、知識和道德的分裂與對立。康德在本書中確定了判斷力的先天原理對于聯(lián)結彼此獨立的知性立法和理性立法所起的作用和所處的地位,以此闡明批判哲學必須是由三個批判組成的整體。他從特殊去尋求普遍的反思判斷力按照“自然合目的性”來溝通知識和道德兩大領域,實現自然界的必然王國與道德界的自由王國的和諧。
(德)伊曼努爾·康德 ·理論流派 ·10.6萬字
《培根論說文集》薈萃了培根在政治、經濟、文化、社交、情感、論作偽與掩飾等各個方面的59篇文章,包括其《四偶像》和《所羅門院》等名篇。
(英)培根 ·馬哲 ·15.1萬字
本書為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中譯本分上下卷出版,上卷包括導論和審美判斷力的批判,表述美學思想;下卷是目的論判斷力的批判,把審美和道德聯(lián)系起來進行論述。
(德)伊曼努爾·康德 ·理論流派 ·14.1萬字
本書收錄海德格爾晚年的三個演講稿和一次討論班的記錄稿。篇幅雖小,但屬于海德格爾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書的書名體現了海德格爾思想的一個淵源。“面向思的事情”顯然是承接胡塞爾“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爾一生以“存在”為“思的事情”;而在本書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視為海德格爾存在之思的一個深化。
(德)馬丁·海德格爾 ·理論流派 ·6萬字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是我的《論數理邏輯和演繹方法》(該書1936年最初用波蘭文出版,又于1937年出版了確切的德文譯本,書名是:《數理邏輯和數學方法論導論》)一書部分修正了的和擴充了的版本。最初寫《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是企圖把它當作一本通俗的科學著作;其目的是向受過相當教育的普通讀者提供一一用把科學的嚴格性和最大的可理解性結合起來的方式一一集中于現代邏輯的強大的現代思潮的一個清楚的觀念。這個思潮最初是從多少受到局限的鞏固數學基礎的任務發(fā)生的。可是,在現階段它卻具有遠?廣泛的目的。因為它試圖創(chuàng)造出可為人類知識的整體提供一種共同基礎的統(tǒng)一的概念工具。此外,它有助于使演繹方法完全化和敏銳化,這種演繹方法在某些科學中被當作確立真理的唯一的允許的方法,而且,的確,它至少在一切智力活動的領域內,是從被公認的假設中推導出結論來的必不可少的補助的工具...
(波蘭)塔爾斯基 ·邏輯學 ·9.3萬字
《邏輯學講義》是一部由學生聽講筆記整理而成的康德著作,不過它在出版前曾經康德親自審定過,因而比起其他版本來更具有權威性。在該書中,康德在傳統(tǒng)的邏輯判斷分類外,又創(chuàng)設了模態(tài),開創(chuàng)了研究概念的內容實質的新局面,從形式邏輯發(fā)展到先驗邏輯。康德對范疇表的舊類范疇,都用正、反、合方式來闡明,從而對辯證法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德)伊曼努爾·康德 ·邏輯學 ·8.2萬字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一書是布魯諾的主要哲學代表作。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中葉先后被譯成德、英、法、俄、西、匈等多種文本。該書確證:宇宙即太一,它是無限的、永恒的、統(tǒng)一的,有無數可居住的世界在宇宙中運動,太陽系只是其中之一。從而有力地駁斥了地心說,發(fā)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它認為世界靈魂是形式本原,是萬物的真正作用因,但形式“內在于物質”,并“被物質所規(guī)定、所限制”,形式離開了物質便沒有存在。
(意)喬爾丹諾·布魯諾 ·理論流派 ·12.5萬字
《論隱秘的上帝》是庫薩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論文的結集,被公認是“否定神學”的珍貴文獻。庫薩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論述“隱秘的上帝”:上帝“既非被稱道,也非不被稱道”、“既不是無,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理”。“否定神學”的宗旨決不是消極的否定,而是要通過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真相”。這一點在庫薩的論文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從庫薩的否定性論述中,時時透露出“隱蔽的上帝”的一些肯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上帝“是絕對的純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說的真自身”;上帝“是對這甚么也不是的東西的完善性的比喻”;“上帝與一切事物的關系,就像視覺與可見事物的關系一樣”;“上帝在我們的領域里就像視覺在顏色的領域里”。
(德)庫薩的尼古拉 ·思維科學 ·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