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加拿大既是美國在北美的安全伙伴,亦是美國在北約的重要盟友。迪芬貝克政府時期是加美安全關系史上最緊張最混亂的時期。本書以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創設、加美在軍工領域的合作、軍事演習和核武爭端以及1963年加拿大大選等事件為中心,研究約翰?G.迪芬貝克擔任加拿大總理時期加美安全關系的演變與矛盾,有助于重新認識加拿大在冷戰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深化國際冷戰史的研究。
張華 ·國際關系 ·23.1萬字
《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優秀研究成果文集(2021)》約45萬字。本書收錄了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2021年度優秀研究成果一等32個。這些獲獎的優秀研究成果,集中代表了中央企業在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實踐和理論成果,是中央企業不斷提升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體現。各單位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心組織開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實踐研究,繼續探索研究新時代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規律,努力形成更多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智力支持,作出新的貢獻。
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編 ·中共 ·38.6萬字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100年來,從一個50多人的小黨成長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執政70多年的大黨;從播下救亡圖存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是什么力量讓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百折不撓、革故鼎新,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種“偉力”來自堅守初心的意志力,來自理想信念的精神力,來自人民至上的感召力,來自興國之魂的文化力。這種力量,被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譽為“東方魔力”。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欲望,那種熱情……是人類歷史本身的豐富而燦爛的精華,是“興國之光”。
黃明哲 ·中共 ·20.5萬字
本書為作者的博士論文。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權力現象。權力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就權力的主體形態而言,有國家權力、社會權力和個人權力。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國家權力,而忽視了社會權力的研究。作者認為社會權力的存在與發展,不僅對國家權力起到有效監督與制約作用,防止國家權力的肆意與專橫,而且還有利于為政府拾遺補缺,成為國家權力管理社會的重要補充力量,是社會秩序的重要維護者,社會利益的公平分配者,人民意志的協同形成者。本書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論述了當代中國權力的問題。
王寶治 ·政治理論 ·27.6萬字
卡爾·施米特的一生幾乎橫跨20世紀,其人生與理論或可作為一而鏡子,從中可以折射出20世紀德國起伏跌宕的歷史,以及在這一歷史巾理論家的洞見、偏執與謬誤。冷戰結束以后,施米特的強勁復興幾乎成為最近幾十年來政治學與法學領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陳偉 ·政治理論 ·26萬字
本書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觀的發展,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來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的成果。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的主題,重點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元問題(包括科學內涵、產生和發展、基本內容和鮮明特征等)、共產主義理論與實踐、毛澤東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鄧小平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下篇圍繞馬克思主義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發展研究的主題,重點探討了確立并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馬克思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列寧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觀、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觀特別是毛澤東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的豐富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周向軍 ·馬克思 ·44.9萬字
本書稿的編寫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黨中央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精神。重點參照了《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以及《中國共產黨重慶地方簡史》《中國共產黨重慶歷史》(第一、二卷)等黨史權威著作的寫法,充分借鑒和吸收新史料和黨史研究新成果,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重慶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10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實踐和巨大成就。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 ·23.1萬字
本卷比較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期間,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圍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論述了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分析了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肖貴清 ·中國政治 ·46.5萬字
《中國政府概要》是作者多年致力于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和教學的結果。《中國政府概要》不單純是一部滿足商校相關課程教學的著作,而是具有明顯的研究、探索性質,很多地方極具啟發性。《中國政府概要》對中國政府的基本結構做出了清晰的界定,衡量和區分了中國政府結構中不同部分的功能和地位,重點研究和討論了中國政府的核心構成部分,使讀者能夠在較高的層面上本質性認識和理解中國政府。《中國政府概要》特別注意挖崛中國政府問題的學術層次,及時反映和評價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政府制度的最新變化,也是《中國政府概要》的重要特色。《中國政府概要》第二版對第二、三、四、六章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楊鳳春 ·公共管理 ·28.7萬字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之一。俄羅斯軟實力的研究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也是近幾年國際政治和國際傳播領域的熱點課題。跟蹤分析和比較研究俄羅斯軟實力建設的得失,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本書從邊緣層、中間層和核心層三個角度解析了俄羅斯的國際傳播力、國際動員力、文化吸引力、領袖形象、俄語推廣戰略等因素,剖析了俄羅斯軟實力的歷史文化基因、形象之困、戰略互疑等結構性制約因素,并把俄羅斯置于國際評價體系中進行橫向比較,以期全面和深入地呈現其軟實力的來源、構建、運用方式和實施效果等問題。
許華 ·各國政治 ·24.9萬字
1927年至193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以蘇維埃和土地革命作為主要內容。蘇維埃表現為工農兵代表大會形式的民主政權,土地革命則涉及農村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本書對這一時期的蘇維埃政權和土地革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土地革命早期從暴動到蘇維埃的進程。第二章到第十章,循歷史發展的脈絡,對各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土地革命和財政經濟做專題研究。第二章考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所在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章考察鄂豫皖和川陜西革命根據地。第四章考察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別考察中央蘇區的三個“衛星”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第八章考察華南的東江、瓊崖和左右江三個革命根據地。第九章考察北方的陜甘邊、陜北兩個革命根據地以及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第十章考察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的西北革命根據地。
王明前 ·中共 ·40.6萬字
如何認識中國政治,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重大課題。本書提出“大十字視野”,即從縱向的中國大歷史和橫向的世界政治的維度,歷史地分析中國政治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以及中國治理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比較優勢。在此前提下,本書嘗試對當代中國政治邏輯進行民主話語的闡釋:政治道路(國體)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政體)的民主集中制——政治過程的協商共識型民主——政治評價體系上的“可治理的民主”。這種“大十字視野”下的歷史比較和國際比較以及對不同層次的中國政治的民主理論解釋,是作者長期以來與西方學術界關于中國政治的觀念和認知的對話性產物。
楊光斌 ·政治理論 ·33萬字
童星教授的《中國社會治理》一書是一部聚焦社會治理、講述中國故事、總結中國經驗的精品力作,系統地回答了“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一重大問題。全書首先植根中國社會治理現實,提出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四大重點領域:一是風險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安全需求緊迫,應急、減災、維穩模式亟待創新升級;二是開放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融入需求強烈,戶籍制度、單位制度亟待改革;三是多元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公平公正需求強烈,整齊劃一的要求和利益傾斜的政策亟待更新;四是虛擬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表達和自我實現需求旺盛,網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亟待創新。在此基礎上,本書提出了中國社會治理的三大目標,即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會矛盾、培育自治社會,并強調實現上述目標必然要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最后,本書剖析了當前中國社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即做實決策風險評估,改革信訪制度,優化治理結構。
童星 ·公共管理 ·28.6萬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致力于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和教學的結晶,對中國政府的基本結構作出了清晰的界定,衡量和區分了中國政府結構中不同部分的功能和地位,重點研究和討論了中國政府的核心構成成分,使讀者能夠在較高的層面上本質性認識和理解中國政府。本書特別注重挖掘中國政府制度的理論根源,理論透視與制度分析相結合,提高了研究中國政府問題的學術層次。及時反映和評價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政府制度的最新變化,也是本書的重要特色。
楊鳳春 ·政治理論 ·37.5萬字
《利維坦》是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學巨著。本書是現代國家理論的奠基之作,不僅為洛克、盧梭等思想家提供了理論基石,更對后世政治哲學及制度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書名源自《圣經》中的海怪“利維坦”,借以象征國家。其核心思想圍繞國家起源與人類秩序展開。霍布斯認為,人在自然狀態下會因競爭、猜疑與榮譽陷入“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因此需要一個強大、依靠法治運轉、具有統一人格的共同體。本書系統闡述了國家學說,探討了社會結構,其中的唯物論、人性論、無神論、社會契約論,以及國家的本質與作用等對西方政治思想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英)托馬斯·霍布斯 ·經典著作 ·35.2萬字
本書是針對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一書的深入解讀。書中有導言兩篇,分別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術思想和《政治學》所存在的版本問題進行了論述。之后,作者根據自己的劃分理解,將《政治學》劃分為八卷,每卷為一章進行細致解讀。全書共40萬字。本書作者曾在我店出版過《細讀尼各馬可倫理學》,《尼各馬可倫理學》與《政治學》是亞里斯多德的兩種重要著作,堪稱姊妹篇。本書的出版,豐富了當代學者對亞里士多德學術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鄧文正 ·政治理論 ·40萬字
本書摘編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有關民主問題的論述,比較全面地收集、整理了經典作家在民主問題上的觀點和分析方法,對于讀者進一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民主問題上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與現實意義。
田改偉主編 ·政治理論 ·46.7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從黨際交往層面,敘述中國國民黨與越南獨立運動的歷史經緯;下篇側重從外交層面,將中越關系置于二戰后期及戰后遠東國際關系的背景下,通過中國關于戰后越南問題政策的演變,來透視作為戰時大國的中國在戰后亞洲秩序重建過程中的真實處境與地位。
羅敏 ·國際關系 ·20.5萬字
道義現實主義理論則通過借鑒中國傳統政治思想強調物質和觀念結合的觀念,發展出結合客觀利益與領導者觀念的二元論理論。該書匯集了閻學通教授近兩三年內對國際秩序變革、中國外交發展、中美關系等議題的而觀察與思考,是一部適合決策者、研究者和普通大眾理解國際秩序基本問題與中國外交的學術讀物。
閻學通 張旗編著 ·中國政治 ·20.7萬字
《論美國》是一部由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撰寫的美國外交史,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敘述了從建國時期的本杰明·富蘭克林到21世紀的特朗普,250年來美國與世界的互動。全書將美國外交歷程分為五個主要時期:孤立主義主導的建國初期至19世紀末,成為區域性強國的19世紀末至一戰結束,經濟上領先全球的戰間期,作為超級大國之一的冷戰時期,應對全球化時代新挑戰的后冷戰時期。書中以生動傳神的筆觸描繪了影響美國外交走向、在外交舞臺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外交家,如杰斐遜、亞當斯、林肯、羅斯福、杜魯門、威爾遜、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還原了一個個重大外交事件的現場,展現了美國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應對國際挑戰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作為美國外交的資深局內人,作者帶來了一個了解美國外交政策制定過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貴視角,他將畢生積累的一手資料和實踐經驗傾注筆端,使政治家的敏銳洞察與學者的深刻思考結合起來。書中梳理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演變軌跡,總結了美國與世界互動過程中遵循的實用主義精神,并辨析出五個關鍵傳統:對北美的重視,對國際貿易自由的重視,同盟關系的轉變,對公眾和國會支持的依賴,以及對美國承擔著宏大使命的想象。
(美)羅伯特·佐利克 ·世界政治 ·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