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作者多年研究紫莖澤蘭的成果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紫莖澤蘭的防控和利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紫莖澤蘭的特征,紫莖澤蘭的分布和危害,紫莖澤蘭遙感監測,紫莖澤蘭防控技術以及紫莖澤蘭利用技術。本書可供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的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張錦華 ·生物科學 ·6.1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浙江省種業發展環境(宏觀背景/產業政策/法制環境)、種業科技創新(專利、審定品種、植物新品種權等種業成果、種質資源收集與利用、主要農作物科研進展)、種子企業發展(總體情況、骨干企業發展狀況)、種子生產與推廣(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情況、使用情況、價格情況、推廣情況)、種業管理與服務(種子管理體系、品種區試審定展示示范管理、種子行政許可質量等市場監管、種子供需信息調度、種子行業協會)、附錄(2010-2015年種子大事記、政策文件)。
阮曉亮 ·生物科學 ·2.5萬字
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發現的鯨豚類動物已經超過了90余種。本書一共收錄了全球93種的鯨與海豚的卡通圖鑒,并重點介紹其中40種的簡要畫法和科普小知識。作者通過卡通圖鑒和漫畫教程的形式,希望大家能夠不僅從本書當中獲取知識,還能夠同時得到快樂。可以說這是一本合家歡類型的動物圖鑒,適合于0~99歲的朋友。
李墨謙 ·生物科學 ·2萬字
26種本草的前世今生,一本書帶你深入了解身邊的本草玉簪、芍藥、紫花地丁、玉竹……這些本草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在書中,作者借助古今中外的各類典籍和文獻資料,跨自然科學、歷史、醫學、傳統文化等多學科,詳細追溯了我們身邊的26種本草的前世今生。200余幅中外古籍復原、古風彩色繪圖,帶你領略本草的人文之美;高清實拍本草圖&植物標本,輕松閱讀并能學以致用,識別并了解本草的習性和價值。附植物科普知識&名家醫學典籍里的經典醫案,長知識、變博學每一章節的文后均添加了相關的植物科普知識,認識本草之余,還能學習有關植物的科普知識;《身邊的本草》是一本貼近生活的普及讀物。在書中,作者從文化、歷史、(中)醫學、自然科普等多角度闡釋了20多種目前我們身邊的本草,對這些本草進行了詳細的追溯,簡述了他們背后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它們在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學中的應用,并重點突出了它們深厚的人文價值,探究根植于中華文化中的生存智慧,借此繼承和發揚內涵豐富的本草文化。圖書視角獨特,兼具專業性和實操性,不僅能讓讀者學到關于本草的人文知識,更能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去辨識我們身邊的本草。
阿南 ·生物科學 ·7萬字
這是一本昆蟲學入門科普書。作者基于自己長期的昆蟲專業學習和野外觀察,結合拍攝的昆蟲高清圖片,為我們全面系統梳理了昆蟲的分類知識,昆蟲的形態,昆蟲的觀察、攝影和飼養方法。本書帶領那些喜愛昆蟲的小讀者們,亦或是有一定昆蟲學基礎的昆蟲愛好者們領略昆蟲之美。汪闐,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始人之一,昆蟲學研究者,野生動物生態攝影和保護工作者,自然博物科普工作者。擔任北京自然博物館外聘教師,北京四中等多家中小學外聘科學指導教師。主要研究類群為中國蜻蜓目昆蟲,著有《北京蜻蜓生態鑒別手冊》等科普圖書。
汪闐 ·生物科學 ·17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植物原色圖譜,重點表現植物的生物學習性、分布狀況、生境及生長狀況。共計包含了在寧夏全區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草原荒漠化等類型草地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初步摸清的46科165屬286種植物。
蔣齊等編著 ·生物科學 ·3.9萬字
這是一群令人稱奇又感到恐怖的動物,恐龍曾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在一場未知事件中它們全部離奇死亡、消失,只留下一些殘骸斷片作為生命的證據,令人浮想聯翩。《恐龍星球——肉食恐龍大揭秘》這不僅對肉食恐龍的出現、繁衍及分類進行了系統描述,同時詳盡介紹了來自不同肉食恐龍家族的頗具代表性的恐龍,并從生活時期、棲息環境、食性、化石發現點、獨特事件等方面對恐龍進行了全面、詳盡的介紹;全套書采用寫實手繪圖,全景生動地展現了各種恐龍及其生活環境。
張玉光主編 央美陽光繪圖 ·生物科學 ·3.7萬字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是北方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是北京和外地部分專業院校以及中小學校的定點實習或學習單位,被首批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淀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同時是北京市和海淀區旅游局的定點旅游單位。本書從植物學實習參考書和普通游客游園指導書的角度出發進行編排,收錄植物園各個科屬的500余種主要植物圖片和相關特征描述。本書作者力量雄厚,內容方面準確權威,圖片清晰。由于主要針對教學實習編排,實用指導性強,將成為廣大中小學生及植物專業學生及植物愛好者的必備參考書,在植物園普通游客中也會有很好的市場。
王英偉 ·生物科學 ·11.4萬字
《寧夏羅山苔蘚與真菌圖譜》是作者們經過五年多的辛勤工作,拍攝了大量原色圖片,采集了大量的苔蘚和真菌標本,共鑒定出苔蘚16科25屬36種,真菌30科43屬74種。圖文并茂展示形態特征,并對識別要點、食用價值、藥用功效進行了文字描述。《寧夏羅山苔蘚與真菌圖譜》的出版為羅山的苔蘚和大型真菌科學研究、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基礎資料。
李小偉 李濤 朱學泰主編 ·生物科學 ·3.8萬字
本書通過系統闡述生物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發展前景,引領讀者深入探索生命的奧秘與科學的魅力。首先,本書從結構功能觀、物質能量觀、穩態平衡觀到進化適應觀,逐一揭示了生命現象背后的統一性與復雜性,展現了生物學如何以獨特視角理解世界。其次,書中介紹了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邏輯與非邏輯思考方式,以及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學研究方法,幫助讀者理解科學家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書中展望了生物學的未來發展與就業前景,鼓勵讀者在生命科學的新紀元中探索無限可能,為生物學的繁榮貢獻力量。本書適合中學生和對生物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和淵 ·生物科學 ·8.3萬字
注意了,注意了!這陣子,森林世界有一些神秘的事情發生,請“小偵探”們快快動用自己的智慧去偵破!小松鼠家的果子被盜了,是誰偷吃了呢?小豬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哪兒去了呢?小螞蟻們去參加山野俱樂部的舞會,怎么都失蹤了呢?小白兔發現一條長長的、棕黃色的大尾巴,那是誰的呢?……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蘊藏了哪些奧秘呢?等待小朋友們去探索!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8439字
本書收錄了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年來觀察并拍攝到的野生鳥類。在全書共收錄古田山區域內分布的鳥類211種,隸屬于17目51科211種,其中白頸長尾雉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并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頸長尾雉之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鷴、勺雞、赤腹鷹、鴛鴦、斑頭鵂鹠、仙八色鶇等26種鳥類。書中給出了每個種的中文名、拉丁學名、俗名、分布范圍及生態習性。本書可供從事鳥類學教學、科研以及從事農業、林業、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使用,是觀鳥愛好者野外觀鳥的重要參考工具。
汪長林 錢海源 余海平 ·生物科學 ·4.7萬字
無論由于突發的氣候或地質災難、戰爭、傳染病,還是數十億年的太陽滅亡,地球上的生命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終結。為了避免滅絕,我們將不得不尋找一個新的居住星球,甚至可能是一個新的太陽系。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梅森教授認為,這樣做是我們的道義責任。他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詳細科學計劃,即人類500年太空基因計劃。梅森教授曾擔任7個NASA空間任務的首席研究員,通過對太空宇航員血液、骨骼、基因等變化的研究,以翔實的一手資料和前沿的生物科技為基礎,把科學家的嚴謹務實和星辰大海的愿景通過10年、20年、50年、100年、500年的跨度鋪開,鋪陳每一個階段面臨的生物科學、宇航科學和圍繞人類身體的諸多挑戰和應對之道,其中的挑戰遠多于科幻作品中描述的內容。這項計劃,不僅會對世代飛船中的人類產生深遠影響,也反哺著我們今天和未來的地球人類。本書知識密集而深刻,設想大膽而燒腦,你準備好接受一場頭腦風暴的挑戰了嗎?
(美)克里斯托弗·梅森 ·生物科學 ·15.6萬字
生物世界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機制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是基因。億萬年來,細菌在與病毒經久不息的鏖戰中,演化出了一套適應性免疫系統:CRISPR。換言之,細菌會“記住”病毒的DNA序列,等后者再次入侵時予以反擊,切斷其DNA。億萬年后,生物圈的后來者——人類——認識了基因,解析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會了“閱讀”基因。現在,有了CRISPR這把利器,人類又更進一步,可以輕松“編輯”基因了。這意味著,在未來,理性設計將逐漸取代自然選擇,成為生物演變的動力。人類已經有了重塑生物圈(包括人類自己)演化的驚人力量,但我們要如何承擔這份責任?CRISPR的發現與發展,是生物學進入21世紀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故事,沒有之一。CRISPR技術的先驅杜德娜與親歷者斯滕伯格,回顧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史,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并梳理了相關社會與倫理議題。本書值得所有關心生物技術與人類命運的人閱讀。
(美)珍妮佛·杜德娜等 ·生物科學 ·14.1萬字
摩爾根的《基因論》,為生物學實現新的理論綜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但推動了細胞學的發展,還將生物學研究從細胞水平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基因論》的出版問世,使得遺傳學向生物學的其他學科滲透成為大趨勢。
(美)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生物科學 ·15.2萬字
本書稿整理記錄了寧夏西吉縣黨家岔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16目40科82屬138種。書中介紹了保護區的自然概況、保護區鳥類的群落結構及區系、鳥類野外識別及分類知識等方面的知識,圖文并茂。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也是鳥類愛好者、自然保護區工作者的重要學習參考書。
張大治 趙紅雪 楊貴軍主編 ·生物科學 ·7.7萬字
《昆蟲記》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1.什么昆蟲永遠不會迷路?2.螢火蟲靠什么來發光?3.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昆蟲是誰?4.喜歡住在壁爐里的是什么昆蟲?5.誰是會自制水泥的天才建筑師?6.蟬為什么要在泥土里呆四年?......通過《昆蟲記》,我們會發現:沒有比好奇心更好的老師,生命的奇妙在每一只昆蟲身上閃耀,是科普巨著也是“昆蟲世界永恒的史詩”,愛看螞蟻搬家的孩子會在《昆蟲記》里找到學習生物的快樂!
(法)讓-亨利·法布爾 ·生物科學 ·4.7萬字
本書共配有198種鳥類的生境照片198幅。并首次描述了六盤山鳥類組成狀況和分布情況,是研究六盤山鳥類的基礎資料。六盤山鳥類資源豐富,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多年來的監測調查中,共觀察記錄到鳥類17目47科198種,其中還記錄到寧夏鳥類新紀錄1種。
王雙貴 宋森 袁海龍 ·生物科學 ·7.4萬字
女人在懷孕生產、做母親這件事上,是不是過分依賴所謂的專家建議,而忽視了自己的本能直覺?生孩子、做母親,本該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旅程,卻因為外界有太多的信息告訴女人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而讓這一經歷變了味。在本書中,琪琪?漢薩德將探討有關分娩和為人母的五大奧秘,提供簡單明了,并得到事實驗證的信息,相信會讓讀者對于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事實擁有全新的認識。
(英)琪琪·漢薩德 ·生物科學 ·6.5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昆蟲的變態與發育、昆蟲變態的相關調控激素、保幼激素調控昆蟲變態發育的分子機制、昆蟲激素類似物及轉基因技術與害蟲防治。書中涉及昆蟲生理學、昆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昆蟲遺傳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可供生物學、昆蟲學領域的科研教學人員、研究生,以及植物保護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推廣人員等參考。
何倩毓 ·生物科學 ·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