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群令人稱奇又感到恐怖的動物,恐龍曾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在一場未知事件中它們全部離奇死亡、消失,只留下一些殘骸斷片作為生命的證據,令人浮想聯翩。《兒童恐龍大百科》這不僅對恐龍的出現、繁衍及分類進行了系統描述,同時詳盡介紹了來自不同恐龍家族的頗具代表性的恐龍;本書還涵蓋海龍與翼龍以及各類史前動物!全書采用寫實手繪圖,全景生動地展現了各種恐龍及其生活環境。不僅是大百科全書,更是典藏圖冊!
張玉光主編 央美陽光繪圖 ·生物科學 ·2042字
通過梳理記載的類人猿自然歷史,發現各類人猿之間,以及其與人類之間存在相似性,由此,發出人類從何而來的疑問。緊接著,利用胚胎學成果和“人類——大猩猩”解剖結構比較,推論出“人猿同祖”的結論,并借助古人類化石比較,試圖尋找到人類與猿類最接近的化石證據。以進化論為視角,使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類起源。當然,本書同樣強調,即便如此,“文明人與獸類之間”仍有巨大差異……
(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生物科學 ·12.3萬字
蛋白質組學是當前生命科學的新前沿,通過研究蛋白質的功能、結構、相互作用來系統地分析蛋白質,進而分析生命活動,成為熱點的研究問題之一。尤其是,從蛋白質網絡中進行多物種的關鍵蛋白識別、蛋白質復合物挖掘、以及蛋白質功能預測,對揭示蛋白質網絡的組成結構、預測蛋白質功能、解釋特定的生物進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書一方面講述利用蛋白質活性的動態性、蛋白質的亞細胞定位信息,構建精準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方法。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講述從新的角度研究生物信息學中與蛋白質相關的幾個重要問題,其中包括適用于多物種的關鍵蛋白識別、蛋白質復合物挖掘、以及蛋白質功能預測。
彭小清 ·生物科學 ·9.8萬字
將宇宙、地球、自然、科學、海洋、恐龍、武器等領域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未解之謎展現出來,全書四色印刷,精致耐用,能極大地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本書采用圖文并茂的新穎體例,精選了關于恐龍的未解之謎,配以珍貴罕見的圖片,將那瑰麗神奇的史前時代展現在他們面前,讓小讀者充分了解關于恐龍的知識,從而愛上科學探索,拓展視野,開啟心智。
青少科普編委會 ·生物科學 ·2.6萬字
本書精選了作者在熊蜂生物學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論文,對熊蜂的分類、生理及環境因子3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闡述。本書可供從事蜜蜂研究和生產的相關人員參考,同時可供中小型蜂產品加工廠技術人員、蜂產品自營店店主、蜂農和養蜂愛好者參考。
吳杰 李繼蓮等著 ·生物科學 ·10.8萬字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是北方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是北京和外地部分專業院校以及中小學校的定點實習或學習單位,被首批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淀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同時是北京市和海淀區旅游局的定點旅游單位。本書從植物學實習參考書和普通游客游園指導書的角度出發進行編排,收錄植物園各個科屬的500余種主要植物圖片和相關特征描述。本書作者力量雄厚,內容方面準確權威,圖片清晰。由于主要針對教學實習編排,實用指導性強,將成為廣大中小學生及植物專業學生及植物愛好者的必備參考書,在植物園普通游客中也會有很好的市場。
王英偉 ·生物科學 ·11.4萬字
隨著免疫學的飛速發展,抗體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在本實驗室多年從事抗體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參考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我們編寫了本書。本書分為八章,詳細地介紹了抗原、抗體的相關理論,三代抗體的制備原理、方法,抗體的處理,抗體在體外檢測及抗體藥物在定向治療中的應用。本書可作為生物學和醫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
馮仁青 ·生物科學 ·18.4萬字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觀察和分析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整理成書。《基因編輯嬰兒:小丑與歷史》是這個系列叢書的第一本。王立銘教授梳理了這一年當中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的26個生命科學大事件,重點剖析了其中8個。他用內行的專業眼光撥開迷霧,還原事件的真相,使讀者從這些生動事件中明白其中的科學邏輯,了解人類的生命科學探索已經達到何處,又將走向何方。
王立銘 ·生物科學 ·11.3萬字
本叢書對各種動物長期以來與適應環境生存的外形特征、吃住、活動等行為特點進行藝術創造,用繪本的形式妙趣橫生地展現在兒童面前。既滿足兒童喜愛動物的興趣,又能引導兒童了解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態,從小養成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心理品質,為其一生形成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打好堅實基礎。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7846字
即使你覺得自己對恐龍無所不知,這本書依然能夠為你帶來更多新內容。六千六百萬年前,全世界最兇悍的生物滅絕了……
利民·鄧 ·生物科學 ·2.6萬字
在《基因機器》中,獲獎記者邦妮·羅徹曼以故事形式、情真意切地深入探究了以上這些熱點難題。她從攜帶者篩查到基因組測序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前、產后測試出發,引導我們認識了基因技術是如何影響醫藥研究、生物倫理、醫療保健以及塑造家庭的因素的,同時敏銳地全方位探討了在基因組測序和干預時代,分享和解讀個體基因信息對醫療、生育以及社會結構的影響。本書是其摘要總結,為你快速梳理原書脈絡,掌握關鍵內容。
利民·鄧 ·生物科學 ·1.9萬字
恐龍為什么會滅亡?捕蠅草是如何吃掉昆蟲的?變色龍為什么可以變換不同的身體顏色?貓頭鷹如何在黑暗中捕食?鯨是怎樣唱歌的?人為什么會做夢?張光明編撰的《全景生物奧秘百科》以優美的文字、廣博的信息和大量的插圖,栩栩如生地講述一個又一個神奇的生物奧秘,為大家呈現出一幅神奇的生物畫卷:從陸地到海洋,從天空到地面,從海底世界到沙漠地帶,從熱帶雨林到盆地地區,將神秘久遠的史前生物、多姿多彩的植物、千奇百怪的水生物、種類繁多的昆蟲、各種各樣的爬行動物、精彩紛呈的鳥類王國、神奇復雜的人體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所配圖片張張清晰精美,各類風景、動植物、人體照片盡在其中,逼真再現真實的場景,將生物界演繹得生動而鮮活。生物世界的旅程即將開始,你會在這段神奇的旅途中收獲最多的知識與快樂!
張光明 ·生物科學 ·14.4萬字
本教材為野外生態學、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指導用書。全書系統地介紹了生態學和自然地理學野外調查研究和監測的常用方法。與傳統的野外實習指導不同的是,本教材更多地通過實習區——中國北方林草交錯帶的相關研究成果介紹,提出科學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教材為野外生態學、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指導用書。全書系統地介紹了生態學和自然地理學野外調查研究和監測的常用方法。與傳統的野外實習指導不同的是,本教材更多地通過實習區——中國北方林草交錯帶的相關研究成果介紹,提出科學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劉鴻雁 唐志堯 朱彪 ·生物科學 ·3.9萬字
編者用數碼相機如實記錄了紫金港校園145科830種(及種下分類單位),該書創新性引入了國際上最新APG分類系統,并對代表性類群的特征、識別要點、分布點進行了簡明介紹。本書的出版將為生命科學、大農學專業、藥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更好開展植物實踐課程提供指導。
邱英雄 ·生物科學 ·12.5萬字
群體感應(QS)是指微生物間通過分泌、釋放一些特定的信號分子,感知濃度變化,監測菌群密度、調控菌群生理功能,從而適應環境條件的一種信號交流機制。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QS的發現與概念提出;QS的分類;QS的功能(毒力分子,生物膜,抗生素耐藥,免疫逃逸等);QS的研究新進展;QS的應用(疾病發展,環境保護,養殖業等)。目前針對細菌群體感應,研究其抑制劑來抑制細菌生長研究正在廣泛開展。然而目前國內“群體感應”相關圖書甚少。本書將首次向大眾系統介紹群體感應發現過程、概念提出、分類和功能、研究新進展與應用等。選題緊跟科研前沿,內容新穎。申報人和團隊成員對于該領域內容非常熟悉,可望順利完成圖書的撰寫。
徐峰主編 ·生物科學 ·9.7萬字
從細胞和皮膚,到人體的骨骼系統、肌肉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你可以在這本圖文并茂的書中了解關于人體的一切。百余幅解剖細節圖使人體的結構視覺化,讓你對重要的人體結構和器官一覽無余,進而幫助你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人體的構造為什么可以被看作一個甜甜圈?法醫判斷窒息死亡的依據為什么是舌骨骨折?你手臂上的“麻筋兒”具體是指哪里?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將了解關于人體結構的秘密。這本書也是學習生物學科的有用輔助,視覺學習的方式更輕松無負擔,有趣的內容帶給你從未有過的學習體驗。
(澳)肯·阿什威爾 ·生物科學 ·242字
《武漢南湖藥用植物圖鑒》針對武漢南湖之濱的藥用植物進行普查,編寫成冊。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實習的前期準備;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方法;植物種類識別與鑒定技巧以及野外實習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載武漢南湖周邊高等植物284種,簡明介紹植物的名稱(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隸屬的科屬、形態與分布、藥用價值(個別植物未列出),并附有彩色圖片。本書中所包含的284種高等植物,隸屬于224屬,95科;優勢科為菊科(23屬26種)、薔薇科(14屬23種)、豆科(13屬17種)、百合科(9屬9種)、木犀科(5屬8種)等。《武漢南湖藥用植物圖鑒》可作為植物知識及其藥用價值的科普書籍,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學生用書。此外,本書可為華中地區有意進行植物普查的單位提供參考。
楊新洲 楊光忠 ·生物科學 ·13.3萬字
無論由于突發的氣候或地質災難、戰爭、傳染病,還是數十億年的太陽滅亡,地球上的生命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終結。為了避免滅絕,我們將不得不尋找一個新的居住星球,甚至可能是一個新的太陽系。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梅森教授認為,這樣做是我們的道義責任。他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詳細科學計劃,即人類500年太空基因計劃。梅森教授曾擔任7個NASA空間任務的首席研究員,通過對太空宇航員血液、骨骼、基因等變化的研究,以翔實的一手資料和前沿的生物科技為基礎,把科學家的嚴謹務實和星辰大海的愿景通過10年、20年、50年、100年、500年的跨度鋪開,鋪陳每一個階段面臨的生物科學、宇航科學和圍繞人類身體的諸多挑戰和應對之道,其中的挑戰遠多于科幻作品中描述的內容。這項計劃,不僅會對世代飛船中的人類產生深遠影響,也反哺著我們今天和未來的地球人類。本書知識密集而深刻,設想大膽而燒腦,你準備好接受一場頭腦風暴的挑戰了嗎?
(美)克里斯托弗·梅森 ·生物科學 ·15.6萬字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0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書可供藥物研究、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及科普等領域人員參考使用。
葉華谷 易思榮 黃婭 曾飛燕 ·生物科學 ·9.6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基于飛秒激光技術的生物光子學領域的部分研究工作,特別是基于飛秒激光的成像方法、精密手術和刺激方法、分子調控方法等,并簡要介紹了飛秒激光在實際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在盡量涵蓋基本技術原理、研究領域的基礎上,本書較為深入地探討了飛秒激光作為一種物理方法,對細胞和生命系統在測量、刺激過程中所帶來的變化和機制。由于任何測量手段對被觀測系統都是一種擾動,因此本書從物理、生物和分子的不同角度探討了飛秒激光在研究過程中與生命系統相互作用的物理與生物過程,希望引起讀者對這個本質問題的重視。特別是生命系統,它是一種非常精密而脆弱的、易受到擾動而變化的復雜系統,對這個系統的觀測、調控都比對客觀世界的研究復雜、艱難很多。本書介紹了飛秒激光一系列技術思路和研究進展,希望能以此為基礎,提煉整理出背后的研究思路,為此領域的初學者提供參考。本書適合生物光子學領域的學生、教師參考,可作為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光學工程等學科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參考書。
賀號編著 ·生物科學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