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普通地質學(第2版)
會員

《普通地質學(第2版)》內容簡介:普通地質學是地質學專業的入門課程,也是其他相關專業和地球科學愛好者所必修的課程。1988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地球推選為該年度的“風云人物”,把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普通地質學的教學越發顯示其重要性。普通地質學的教學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英國人A.蓋基將地質作用概括成外動力作用和內動力作用兩大類,并引入近代地質學奠基人賴爾“將今論古”的理論,使普通地質學成為一門較為系統和成熟的課程,至今也已有一百多年了,其結構和教學內容至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然而,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地球科學,其中也包括地質學的學科內容和體系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聯合國里約熱內盧環發會議上指出了人類21世紀所面臨的是“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和20世紀90年代的“國際減災十年”,地質學的任務也已從較單純地保障社會生存和發展及對水、能源和其他各類資源的需求,轉而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更多方面服務的軌道上來了。地質學科本身及其任務的深刻變化決定了普通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大幅度改變。為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研究組多次開會研究教學內容改革問題,并參考了美、英、俄等國的《普通地質學》最新教材多種,在此次課程建設中對普通地質學教學內容作了較大的改動。

吳泰然 ·地球科學 ·22.4萬字

地圖學史(第二卷第二分冊):東亞與東南亞傳統社會的地圖學史
會員

《東亞與東南亞傳統社會的地圖學史》為《地圖學史》叢書第二卷第二分冊,本冊中譯本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對以巖畫、宇宙圖、墓葬圖為主的亞洲史前地圖作一簡要概括;其次是東亞地圖學的總體介紹,對東亞地圖學的范圍、術語、內容、學術史、方法與手段以及地圖圖像與文本的關系等進行了高度概括。第二部分為中國地圖學史,從政治文化、度量、藝術、西方化幾個方面,對前人側重量化一端的中國地圖史研究模式作了反思和批評,提出了從其賴以產生的社會文化入手多視角探索中國古代地圖的新范式。這一部分還對前人少有涉及的中國古代宇宙圖式進行了探討。第三部分為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的地圖學史,以時間為線索,討論了不同尺度的地圖在各國產生和發展的概況,同時分析了相關的社會歷史背景。第四部分是東南亞地圖學史,分為宇宙圖、地理地圖、海圖三部分,從收藏和整理入手,對東南亞現存主要地圖的類型與地圖學特點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本書提供了國內難得一見的數百幅古舊地圖高清圖片,40余張各國古舊地圖收藏列表,長達百余頁的多語種參考文獻和術語詞條。出色的研究與翔實的資料使本書成為迄今為止研究本區域傳統社會地圖學史的經典之作。

(美)J.B.哈利 (美)戴維·伍德沃德主編 ·地球科學 ·83.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彩票| 菏泽市| 宝山区| 江西省| 沙洋县| 阿勒泰市| 三穗县| 靖安县| 古丈县| 曲松县| 郁南县| 长泰县| 隆回县| 留坝县| 黑河市| 镇平县| 毕节市| 兴仁县| 巴林右旗| 右玉县| 黎城县| 军事| 同仁县| 卫辉市| 叙永县| 信宜市| 汝州市| 和田市| 阜新市| 娱乐| 龙岩市| 秦皇岛市| 蒲城县| 五华县| 虞城县| 庄河市| 仁寿县| 汕尾市| 遂昌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