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按照電子信息與電氣類專業“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本著深入淺出、通俗易學的原則而編寫的。
劉嵐等編著 ·物理學 ·14.9萬字
本書主要對智能交通、智能生活、互聯信息、節能減排、應急避險等領域的新科學技術進行普及。圖書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從科學技術本身、科學技術的行業應用范疇及科學技術在具體項目的實際應用三個維度對最新的科技成果及科技項目進行介紹,旨在將復雜、抽象的科技知識面向群眾進行傳播,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普及力度和市民的科學技術應用能力,達到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養的目的。
阿孜古麗·吾拉木 ·總論 ·6.4萬字
本書來源于作者長期以來開設的一個科普講座“從愛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作者用生動的演講語言,文理交融、科普性地介紹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研究前沿,以及科學研究的曲折經歷。內容包括愛因斯坦與相對論、彎曲的時空,量子論的創建與爭論、原子彈與核能的和平利用、黑洞、引力波和宇宙的演化等天文學的若干知識。本書針對高中以及高中以上科學水平的讀者,著眼于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和青年學子的科研創新能力。
趙崢 ·物理學 ·18.3萬字
本書以海洋經濟的發展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海洋經濟概況、海洋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海洋區域經濟、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工業、海洋生態產業、構建海洋強國的戰略選擇、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海洋災害經濟學、科技創新與海洋經濟的發展、海峽兩岸海洋事業發展比較、國際海洋經濟發展經驗等問題。
葉向東 陳思增主編 ·地球科學 ·29.3萬字
“浪漫”與“地理學”看似是一對矛盾的詞。地理學腳踏實地,充滿常識,亦是生存所必需。在過去,每個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尋找食物、水源和棲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須細心經營地球家園,使之更宜安居。當今的地理學著作缺乏戲劇性,地圖、數據、描述和分析比比皆是,卻沒有豪俠之舉,沒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遠的歷史中,地理學的確曾有魔力,并被認為是浪漫的。那是一個英勇探索的時代。探險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極地冰原,檢驗著自己身體和精神的忍耐力……作者指出,若是將精神視為人類存在的核心,或許人類需要將整個宇宙當作游樂場: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諸如光與暗、高與低、頭腦與肌肉等兩極化價值,皈依一些并不滿足生存需要,卻迎合熱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環境。全書以靈動的筆調,從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的角度講述人性與大地的互動,發掘地理學的詩性潛力。
(美)段義孚 ·地球科學 ·8.6萬字
全書分為4篇,第1篇介紹電子電路實訓基礎;第2篇介紹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主要性能及其使用方法;第3篇為電子電路實訓部分,第4篇為電子電路仿真,旨在培養學生電子電路的基本技能。實訓與仿真內容及難易程度覆蓋了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任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
許勝輝 蔡靜 ·物理學 ·11.4萬字
科學,絕非僅僅賦予了神秘色彩,而在于它是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學的小游戲,可以把孩子帶進科學的海洋,讓他們親自動手去體驗,思考問題,探索原理。本書所列舉的小游戲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內容,以好玩有趣的實驗,讓孩子們對科學神奇的力量充滿好奇,讓孩子通過探索去掌握知識,教會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每一個正在求知的孩子都可以來閱讀這本書,真正體驗一次科學的神奇。
劉杰 ·總論 ·6.8萬字
本書將微生物的無菌操作實驗與發酵食品、食用菌的種植有機結合起來,使青少年學生通過學習實踐獲得全面的知識拓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本書可作為中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教材。本書將微生物的無菌操作實驗與發酵食品、食用菌的種植有機結合起來,使青少年學生通過學習實踐獲得全面的知識拓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本書可作為中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教材。
石毅主編 ·生物科學 ·3.8萬字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的配套實踐教材。
鄭貴洲 晁怡編著 ·地球科學 ·11.6萬字
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從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到經典力學再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些偉大的人物不斷探索物質世界的規律,一次又一次革新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由此我們才得以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然而,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需要人類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書以時間為主線,通過一段段生動的故事展現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以歷史的眼光看待這些正確的理論以及已被拋棄的錯誤理論對物理學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同時,書中也介紹了一些物理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力圖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本書可供對物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汪振東 ·物理學 ·15.4萬字
這本書從孟德爾神父的“豌豆試驗”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轉合的文學講述手法,在全書中埋下層層伏筆,抖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學之樹下搖著扇子對基因編輯的歷史脈絡娓娓道來。其內容之深入淺出、講述手法之駕輕就熟,令人手不釋卷。這本書從解碼生命、開創全基因組霰彈測序法到合成噬菌體phiX174,從合成第一個完整的基因組,到把一個物種轉變為另一個物種,最終到合成第一個人造細胞,文特爾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王立銘 (美)克雷格·文特爾等 ·生物科學 ·65.5萬字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是地球獨有的嗎?我們應該怎樣尋找地外生命?它們都是天體生物學的核心問題。這是一門令人興奮的新學科,融合了微生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的研究成果。本書分析生命在地球上產生與延續的因素,介紹在探索其他星球宜居性時發現的跡象,從而為我們尋找外星生命提供線索。
(英)戴維·C.卡特林 ·生物科學 ·8.6萬字
本書把國外本世紀以來的科技創新活動作為考察對象,集中分析其在基因、蛋白質和細胞等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采用取精用宏的方法,對搜集到的材料細加考辨,實現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精心設計成研究生命基礎問題創新信息的分析框架。
張明龍 張瓊妮 ·生物科學 ·42.9萬字
本書集作者近10年來對基于晶體變形的壓電效應的研究而成,詳細介紹了基于晶體變形的壓電效應研究的歷史和意義,石英晶片拉壓效應的理論計算、實驗結果及典型應用,石英晶柱彎曲效應研究(純彎曲效應、懸臂梁彎曲效應、簡支梁彎曲效應)及逆壓電彎曲效應,方形和圓形石英晶片扭轉效應理論計算、電極布置、實驗結果及在傳感器上的應用,壓電傳感器的靜態標定裝置、標定方法及動態標定理論等。
高長銀 ·物理學 ·8.8萬字
本書第一件衣服是怎么出現的?第一杯子是怎么發明的?第一間房子又是怎么蓋起來的?……從我們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入手進行探究,這是房龍《發明的故事》與眾不同之處。在房龍看來,第一根繩子、第一座橋、第一把剪刀等,這些今天看來簡單至極的東西,最初卻是最不容易被發明的。正這些不起眼的東西,極大地延伸了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身體器官,使人體中蘊藏的無窮力量得到了發揮。或許這些東西的發明者已經無從考證,然而這些人才是真正造福人類的英雄。一如他在其他作品中的立場,房龍堅決反對發明被戰爭、專制所利用。本書另一特點是對書中出現的知識點進行解釋,并配有精美的圖片和房龍手繪的彩圖,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
房龍 ·總論 ·7.8萬字
本書在作者多年研究紫莖澤蘭的成果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紫莖澤蘭的防控和利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紫莖澤蘭的特征,紫莖澤蘭的分布和危害,紫莖澤蘭遙感監測,紫莖澤蘭防控技術以及紫莖澤蘭利用技術。本書可供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的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張錦華 ·生物科學 ·6.1萬字
本教材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相關專業崗位需求,闡述了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條件、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技術、植物器官培養技術、植物脫毒技術、植物組織培養苗工廠化生產、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主要應用。本教材注重引用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實用新技術和成功案例的采編,教材貼近組培科研、生產和管理實際,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針對性。本教材可供高等職業教育園藝技術、園林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設施農業技術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適用于職業培訓和本科院校的選修課程。同時也可作為從事植物組織培養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參考用書。
石玉波 劉和平 ·生物科學 ·15.2萬字
本書結合了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要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課程標準試驗·2010年版)》的規定以及中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力圖對新課程歷史學科高考能力標準進行解讀,并從宏觀、微觀學習歷史角度,總結出審題答題的方法、糾錯反思的方法,確立起現代歷史復習的思想、觀念,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窠臼,具有重要意義。
陳倩 陳德運 ·考試 ·8.8萬字
今天的講座是關于動物的語言與意識問題,而這也是心理學中研究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心理學為什么會研究動物?事實上,研究動物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因為人類的心理能力、發展狀況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就是動物。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既有動物又有兒童,今天,我主要挑了一部分主題,就是關于語言和意識的問題。
蘇彥捷 ·地球科學 ·1.8萬字
大自然豐富多彩,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小生命。它們和人類一樣,種群個體之間有獨特的交流方式,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生老病死,有出乎我們意料的頑強生命力。大力士螞蟻搬運食物、螳螂捕蟬、蜜蜂采蜜、屎殼郎滾糞球,這個小小的昆蟲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演繹著精彩的故事,讓我們化身科學家探索其中的奧秘吧!昆蟲記你不可不知的螳螂王國通過精彩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圖片,展現了魔花螳螂、枯葉螳螂、蘭花螳螂和非洲綠巨螳螂的奇妙生活,比如螳螂獨特的求偶舞、高超的偽裝技能、恐怖的血色婚禮及強悍的獵殺活動等。除了有趣的故事、豐富的知識外,zui后還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讀者在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螳螂的知識后,可以嘗試制作螳螂標本,這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打開書閱讀了?提醒一下,眼睛累了的時候可以掃碼聽取隨書附帶的音頻哦,“音樂劇式”的有聲故事將帶你一起探秘神奇的昆蟲世界!
企鵝童話 ·生物科學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