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市的泰恩河畔,晚晴時期,它是清朝中國海軍軍艦重要的設計、制造廠家。本書以大量保存于英國各機構的檔案為基礎,以當年引進的各型號軍艦為經,以清朝中國各級機構和官員的相關活動為緯,詳細敘述了清朝中國海軍建設過程中從戰艦型號的設計、修改、確定到如何接引戰艦回國、戰艦的服役、戰斗經過直至最后結局的歷史過程。
張黎源 ·軍事史 ·48.4萬字
轉戰陜北是我西北野戰軍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書寫的中國革命史、世界戰爭史上最為精彩的一筆!為全景式地展現這一戰爭奇觀及其歷史細節,作者把當年轉戰陜北的路線重走了一遍,在獲取并激活紅色記憶的基礎上,以毛主席率中央機關走過的12個縣38個村莊為依托,以每個縣為單元,圖文并茂地還原了轉戰陜北期間毛主席、黨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重要會議、重大戰役以及十二個縣對革命的歷史貢獻,許多細節為此書所僅見或獨有。此書重在重拾紅色元素,從源頭上尋找優良傳統,再現黨群、軍民水乳交融的真情,借以加深后人對“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和“陜甘寧邊區對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縱深了解和立體理解。此書可作為青少年紅色勵志讀本。
李敬寅 ·軍事史 ·25.2萬字
本書描寫人民空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紅軍時期一架繳獲的飛機,發展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世界第三大空軍的光榮戰斗歷程。以厚重的歷史感、恢宏的氣勢,呈現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空軍故事,體現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
李峰 ·軍事史 ·26.6萬字
本書時空縱橫,氣勢磅礴,非常具有歷史性、資料性、權威性和真實性,史事詳盡,圖文并茂,非常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很好總結和隆重紀念!
馬夫主編 ·軍事史 ·10.7萬字
《東線:1945年的春天》承接上部《東線:大崩潰》,主要講述了1945年春季的東線全景。包括在波蘭、東普魯士、匈牙利境內的戰役。德軍波蘭集團崩潰,東普魯士集團也在掙扎中走向滅亡,布達佩斯被蘇軍占領。為了挽救敗局,德軍集中最后的精銳裝甲部隊,在巴拉頓湖地區發動反擊,卻以慘敗而告終。蘇軍隨后占領了維也納。
朱世巍 ·軍事史 ·13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現代空戰中的突擊手、戰斗機、垂直起落飛機、空中加油機、電子對抗飛機、水上飛機、反潛機、預警機、教練機、反潛巡邏機、無人駕駛飛機、螺旋槳飛機、雙翼機、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軍用運輸機、航天飛機、氣墊飛行器、直升機、反潛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美國海軍F7U“彎刀”艦載機、印度LCA輕型戰斗機、F-22“猛禽”戰斗機、F-15戰斗機、TU-22M“逆火”變后掠翼超音速轟炸機、B-1超音速戰略轟炸機、B-2A隱形戰略轟炸機、B-52“同溫層堡壘”、F-14“雄貓”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7.6萬字
1943年6月至12月,盟軍合力攻克西西里島、迫使墨索里尼垮臺,從而進一步收緊對納粹德國的包圍圈。而隨著戰爭形勢的逐漸明朗,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雛形初步形成。追蹤再現了盟軍戰勝意大利的全過程,觸及了美英法等盟國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4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講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從1943年初到當年夏天,蘇德戰場南部的戰爭進程。1943年初,德軍在東線南部遭受連續慘敗,直到在哈爾科夫反擊之后才穩住陣腳。蘇德戰場因此迎來較長的平靜時期。而隨著戰局的改觀,交戰雙方都在考慮以何種方式結束戰爭。因此需要一次戰役來檢驗新的力量對比。1943年夏季,德軍集中了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發動了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進攻,但很快失敗。紅軍乘機收復了哈爾科夫和奧廖爾地區。
朱世巍 ·軍事史 ·21.5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1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39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2.1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命運——斯大林格勒》承接上部《東線:1941年的冬天》,主要講述了:1941年德國進攻莫斯科失敗,希特勒決定改變戰略,采取局部重點進攻方針,制定出以奪取高加索油田和切斷蘇聯中南部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1942年夏季攻勢計劃。同時,蘇軍在哈爾科夫再次慘敗,德軍乘勢實施夏季戰略,一舉推進到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蘇德兩軍在意義重大的斯大林格勒展開激烈爭奪。巷戰過后,冬季來臨,蘇軍再度反擊,合圍并殲滅了德軍第6集團軍。
朱世巍 ·軍事史 ·43.9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2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0.6萬字
《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是一部獨特的二戰史,大部分來自李德·哈特在紐倫堡對德國高級將領的審訊記錄。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將與布盧門特里特、倫德施泰特、托馬、克萊斯特、海因里希、一曼陀菲爾、施圖登特等德國將領的談話匯集起來,刪繁就簡,并在記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結論。他讓德國將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敘述者,這就是所謂的“山的那一邊”——指代德軍在二戰中的心理和各項軍事方針,由此本書記錄的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直接的證據,讀者也能從德國將領的描述中感受當時的真實氛圍、領略戰爭的成敗細節。本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精彩程度不亞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英)李德·哈特 ·軍事史 ·25.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中美洲馬雅文明形成、阿茲特克人國家形成、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西班牙征服秘魯、智利阿勞坎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英國在弗吉尼亞建立殖民地、北美馬薩諸塞殖民地建立、馬里蘭殖民地建立、巴西伯南布哥反荷革命、荷蘭人被逐出巴西、紐約殖民地建立、新澤西英國殖民地建立、英荷兩國爆發第二次戰爭、北美印第安人的“腓力普王”之戰、培根領導弗吉尼亞反英起義、英法爭奪北美殖民地的“安妮女王之戰”、巴西伯南布哥發生反葡暴動、墨西哥恰帕斯省印第安人起義、北美南卡羅來納黑奴暴動、桑托斯領導秘魯人民起義、七年戰爭、墨西哥印第安人起義、英殖民者制造“波士頓慘案”、北美相繼建立“通訊委員會”、波士頓傾茶事件、首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美國獨立戰爭、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約克敦會戰、大陸會議通過《聯邦條例》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0.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常規武器概述、冷、熱兵器不會被淘汰、成本昂貴的高技術兵器、常規武器更新換代、坦克、大炮不斷更新、飛機、艦艇科技含量提高、機器人武裝部隊、火炮、火炮的問世與發展、迫擊炮、加農炮、榴彈炮、加農榴彈炮、火箭炮、無坐力炮、高射炮、自行火炮、自行高射炮、電磁炮、海岸炮、現代榴彈炮中的新秀、新穎靈巧的迫擊炮彈、輕武器、輕武器的發展、左輪手槍、勃朗寧手槍、毛瑟手槍、手槍中的佼佼者、無殼彈步槍、無殼槍彈、箭彈、小口徑槍風靡全球、M16A1步槍、不斷改進的沖鋒槍、后起之秀兩用機槍、偽裝巧妙的間諜槍、以激光瞄準的警備槍、戰車、戰車的問世與發展、坦克、主戰坦克、水陸兩用坦克、掃雷坦克、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飛機、軍用飛機的問世與發展、軍用運輸機、預警機、電子對抗飛機、空中加油機、水上飛機、作戰飛機、隱形飛機、電子干擾飛機、偵察機、無人駕駛飛機、武裝直升機、氣墊飛行器、航天飛機、空中指揮所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8.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著名戰役、古代戰術、軍事趣話、古代武器概述、兵器、長兵器、短兵器、投擲器、火器、護身甲、攻城器、戰船、麥斯米倫風全身盔甲、德國黑白相間半身盔甲、德國十字弓、德國雙手刀、西班牙左手短劍、意大利長劍、歐洲長柄武器、歐洲轉輪槍、德國火石槍、彈丸及模具鉗、波斯頭盔與盾、波斯護臂甲、印度鎖子甲、印尼蛇形刀、菲律賓半身盔甲、土耳其匕首火石槍等。
本書綜合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專家和部門的指導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大戰的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全景式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恢宏畫卷。本套叢書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戰史卷”,包括起源背景、序幕爆發、全面展開、相持轉折、最后結局等內容;第二部分為“戰場卷”,包括歐洲戰場、大西洋戰場、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非洲戰場等內容;第三部分為“戰役卷”,包括空戰、海戰、陸戰;第四部為“戰將卷”,包括領袖、元帥、將領、英雄、元兇、悍將、梟雄、傀儡、間諜等內容;第五部為“戰事卷”,包括盟國秘密和納粹陰謀。本套書系時空縱橫,氣勢磅礴,非常具有歷史性、資料性、權威性和真實性,史事詳盡,圖文并茂,非常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很好總結和隆重紀念!
李飚主編 ·軍事史 ·11.4萬字
瓜島戰役讓太平洋戰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而該戰役的慘烈戰況也成為無數老兵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包括參戰老兵的回憶資料),還原了瓜島戰役如火如荼真實戰況,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6萬字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的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甲胄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脈絡,對代表性的甲胄裝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龔劍 ·軍事史 ·3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