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拿破侖文選》,是拿破侖本人晚年辦禁在圣赫勒拿島時,由他口授而由別人筆錄的關于幾次戰爭的回憶,以及他的某些著作的摘要。本書詳細記述了拿破侖所參加和指揮的1793年圍攻土倫的戰爭、1796至1797年對意大利的戰爭和1798至1799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以及他在這些戰爭中向士兵發表的講話、命令,他向交戰國開展的錯綜復雜的外交斗爭等等。更確切地說,本書是拿破侖的一部軍事文選。
(法)拿破侖 ·軍事理論 ·27.3萬字
本書是艾·塞·馬漢將1887至1911年自己在海軍學院所講授海軍戰略理論的講稿整理并出版的書籍,相比之前所著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本書是一部更為成熟、詳細且系統的偉大著作。在這本書里,艾·塞·馬漢提出了海權學說及制海學說。在本書中,艾·塞·馬漢詳細敘述了海洋戰略的重要性——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國家強盛與貿易繁榮的首要因素就是控制海洋的交通線。本書的創作有著明確的目的——為了讓國家在和平時期牢牢掌握自己的制海權,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以保證國家的繁榮盛強。本書在出版后受到了各國的重視,無論是當時的德國皇帝霍亨索倫還是時任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都對此書連連稱贊。
(美)艾·塞·馬漢 ·軍事理論 ·15.6萬字
《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其名始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之際,編撰者不詳。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雖源于戰爭,但政界、商界亦可化而用之,適用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讀之啟迪心智。本書還增加了附錄部分,由《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組成,二者在中國軍事理論領域亦有相當高的地位,希冀汲取古人智慧,為當下所用。
(明)佚名 ·軍事理論 ·5.9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自空軍誕生以來所使用的各種武器,主要包括戰斗機、截擊機、攻擊機、戰斗轟炸機、轟炸機、直升機、無人機和導彈等,對每種武器都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制造廠商、服役時間、生產數量、使用國家、主體構造、作戰性能及實戰表現等知識。此外,還加入了不少與之相關的趣聞,以增強閱讀的趣味性。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對世界各國的空軍武器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本書不僅是一本空軍武器鑒賞指南,更是一冊空軍武器的百科全書,既適合青少年朋友作為科普讀物,也可以作為資深軍事愛好者的參考資料。
軍情視點 ·軍事理論 ·9.7萬字
中國有句膾炙人口的格言:“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之大集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遺產之一;《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宮本武藏的《五輪書》)。《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精華。西方花了2500年時間,經歷了無數戰爭,才認識到孫子的偉大和英明:三十六計更使無數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成名于天下。
成杰 ·軍事理論 ·18.2萬字
本書共10章,詳細講述了中國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各根據地、解放區,各大戰略區和一、二級軍區及有關軍、師等部隊創辦過很多通信學校和無線電培訓班,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通信戰士,建起了縱橫交錯的通信聯絡系統。無論是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還是在運籌帷幄的戰略、戰役、戰術指揮中,無論是在針鋒相對的談判桌上,還是在隱蔽戰線與敵人殘酷的較量中,正是這些通信戰士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朱仕樸 ·軍事理論 ·28.7萬字
保羅·科利爾結合扎實的實地考察研究及嚴謹的統計研究分析,跨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邊界,以宏觀的視角,推導政策建議,給全球最貧困的10億人開藥。本書對于國人了解全球最落后地區的貧困狀況、暴亂困境以及當前國際上有關干預的各種建議和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認識價值和指導意義。
(英)保羅·科利爾 ·軍事理論 ·14.5萬字
本書以國防基本知識、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和現代戰爭知識等方面的內容為框架脈絡,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軍事思想和黨在領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以及軍事斗爭準備的偉大實踐中所形成的科學體系,跟蹤軍事高技術在軍事領域應用的發展趨勢。
國防大學大學生軍訓教研室 ·軍事理論 ·22.8萬字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于海戰史及海權理論的作品,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出了“海權”的概念,將控制海洋提高到國家興衰的戰略層面。他認為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洋利益對于一個國家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和商港。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家疆域、人口數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了“海權至上”的觀點。作為一部海權名著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客觀而生動地再現了歷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表達了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了海權在歷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5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的世界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了制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該書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后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自馬漢去世以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了海權論的觀點。
(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軍事理論 ·31.8萬字
本書集合了八位著名漢學家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的細致分析,研究內容囊括了野戰與圍城、外征與內討、御侮與平亂,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漢、唐、宋、明各代,通過城濮之戰、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陽圍城、鄱陽之戰、土木之變、剿平倭寇等經典戰例,呈現出經常被忽視的古代中國的軍事風格和軍事傳統。
(美)費正清 小弗蘭克·A.基爾曼 ·軍事理論 ·20.8萬字
本書詳細記述了拿破侖所參加和指揮的1793年圍攻土倫的戰爭、1796至1797年對意大利的戰爭和1798至1799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以及他在這些戰爭中向士兵發表的講話、命令,他向交戰國開展的錯綜復雜的外交斗爭等等。更確切地說,本書是拿破侖的一部軍事文選。
(法)拿破侖 ·軍事理論 ·25.7萬字
《世界軍事未解之謎世界科學未解之謎》就是為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讀者精心編寫的,是一場傾心打造的知識盛宴。本書從軍事、科技兩個視角出發,精選出具有神秘色彩與探索價值的課題,展示給讀者不同領域的全新知識。全書通俗淺顯的文字、精美逼真的插圖、新穎獨特的版面設計,詮釋著豐富多彩的萬千現象,使讀者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飽覽撲朔迷離的軍事疑案及奧秘無窮的科學世界,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
文娟 ·軍事理論 ·28.8萬字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本質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里以‘劍’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于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的評價,并稱克勞塞維茨“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軍事理論 ·33.3萬字
本書選用近200個條目以問答的形式簡單梳理了中國古代軍事發展脈絡。在條目的選擇上遵循影響力原則,知名度原則,糾錯勘誤原則,通俗易懂,糾正了長期以來文藝和影視作品中對軍事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誤讀。知識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
趙志超 ·軍事理論 ·19.1萬字
本書梳理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美國蘭德公司、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莫斯科卡內基中心、歐盟安全研究所、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等全球112家著名智庫近年來發布的研究成果。涵蓋了國際秩序、美國霸權、全球安全威脅與挑戰;軍備發展、核態勢;海洋、太空、網絡、極地等安全威脅與應對;阿富汗戰爭、烏克蘭危機、中東和北非亂局等20個重大議題。收錄了專著、白皮書、備忘錄、戰略卷宗、工作草案、背景資料、證詞、講演、訪談、評論、書評、隨筆、博客、新聞稿等各類成果563篇,以及圖表132幅。
陳瑜 ·軍事理論 ·37.5萬字
戰場態勢認知是作戰指揮控制中的關鍵環節,是快速、準確做出指揮決策的前提。在新型作戰樣式和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的雙重驅動下,智能化戰場態勢認知的重要性已形成廣泛共識,急需一套理論和方法來促進該領域研究快速發展。本書作者及團隊是國內第一批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業隊伍之一,經過十余年在該領域的潛心深耕,匯集成了國內戰場態勢認知方向的專著。本書主要涵蓋了戰場態勢認知概念、基本原理、組成要素等理論研究成果,以及技術方法和實踐案例,可供指揮與控制理論與系統研發人員借鑒,還可以作為指揮與控制相關專業軍事人員、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參考書。
王珩等 ·軍事理論 ·21.1萬字
虛擬戰場是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的軍事仿真系統。近年來,隨著虛擬現實等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網格、普適計算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虛擬戰場的開發和應用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廣泛應用于軍事訓練與演習、軍事問題研究、武器裝備論證等軍事實踐活動,正成為21世紀不可缺少的軍事基礎設施。全書以軍事應用和技術開發為主線,側重于虛擬戰場的構建和工程實現,共分5章,除緒論外,包括硬件基礎、軟件實現、貨架產品、開發案例等內容。
龐國峰 ·軍事理論 ·31.5萬字
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關于軍功爵制的“封箱”之作。本書1980年曾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30年間經過三次修訂,此次是本書第4次修訂,作者已年過90,這也是他關于軍功爵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此次增訂,是作者經過認真詳細的審讀,發現《軍功爵制考論》中確有失誤和用詞立論不準確之處。如對軍功爵廢除時間問題、對秦時通侯有無封國問題,等等,在本次修訂中,作者都做了更正和詳述。作者提出,過去在軍功爵制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見和論點,都以本書為準;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作者對軍功爵研究的“封箱”之作。
朱紹侯 ·軍事理論 ·35.6萬字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于海戰史及海權理論的作品,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出了“海權”的概念,將控制海洋提高到國家興衰的戰略層面。他認為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洋利益對于一個國家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和商港。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家疆域、人口數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了“海權至上”的觀點。作為一部海權名著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客觀而生動地再現了歷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表達了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了海權在歷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的世界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了制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該書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后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自馬漢去世以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了海權論的觀點。
(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軍事理論 ·47.2萬字
《孫子》即《孫子兵法》,全書由《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組成,涉及戰略運籌、作戰指揮、戰場機變,是世界上現存z早的兵書,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z富哲理性和z具持久影響力的兵法。《孫子新注》為袁行霈先生主編的“新編新注十三經”中的一種,以中華書局1961年影印明代《道藏》本《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為底本,以《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和《岱南閣叢書》本孫星衍《孫子十家注》為校本,進行校注、疏解、辨證。注釋對前人成果擇善而從,并羅列重要異說;疏解是對注文中某些要點作展開說明;辨證則是對書中重要的概念與判斷以及學界的不同見解作適當評斷。
張文儒 ·軍事理論 ·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