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世界武器大全:火炮》以火炮發展史上一些最為的經典作品為框架,對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和火箭炮等火炮類別中杰出、典型的代表分章進行闡述,內容涉及間瞄、直瞄火炮發展的某些歷史背景,對炮兵武器的基本要求以及對不同武器系統的比較,并重點闡述每種武器的設計特點。每部分結尾還會對這些炮兵武器的發展前景或技術影響進行解析?!妒澜缥淦鞔笕夯鹋凇肥菍槟切┫肓私饣鹋谥R的讀者撰寫的。
鄧濤 ·武器裝備 ·31.2萬字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于海戰史及海權理論的作品,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出了“海權”的概念,將控制海洋提高到國家興衰的戰略層面。他認為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洋利益對于一個國家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和商港。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家疆域、人口數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了“海權至上”的觀點。作為一部海權名著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客觀而生動地再現了歷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表達了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了海權在歷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的世界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了制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該書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后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自馬漢去世以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了海權論的觀點。
(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軍事理論 ·47.2萬字
本書是一部歷史紀實作品,講述了二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女子服務隊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這群年輕女性沖破偏見桎梏,積極投身于驚險的大西洋海戰,在幕后的作戰指揮室中發揮聰明才智,利用前線戰報、巨幅地圖、旗子與記號筆,在一場場兵棋游戲中模擬戰術推演,為盟軍研究出制勝戰略,最終幫助海上艦隊擊敗納粹德國的U型潛艇,扭轉大西洋戰局,同時深刻影響了二戰的整體走向,促成了德國的戰敗。本書作者以生動的敘事,融合扎實的史料、精確的數據和廣泛的采訪,書寫了二戰史上的這段女性傳奇,以電影般緊張激烈的場面調度與充滿戲劇色彩的人物刻畫,講述一個關于勇氣、堅毅和智慧的戰斗故事。
(英)西蒙·帕金 ·軍事史 ·22.6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講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從1943年初到當年夏天,蘇德戰場南部的戰爭進程。1943年初,德軍在東線南部遭受連續慘敗,直到在哈爾科夫反擊之后才穩住陣腳。蘇德戰場因此迎來較長的平靜時期。而隨著戰局的改觀,交戰雙方都在考慮以何種方式結束戰爭。因此需要一次戰役來檢驗新的力量對比。1943年夏季,德軍集中了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發動了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進攻,但很快失敗。紅軍乘機收復了哈爾科夫和奧廖爾地區。
朱世巍 ·軍事史 ·21.5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命運——斯大林格勒》承接上部《東線:1941年的冬天》,主要講述了:1941年德國進攻莫斯科失敗,希特勒決定改變戰略,采取局部重點進攻方針,制定出以奪取高加索油田和切斷蘇聯中南部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1942年夏季攻勢計劃。同時,蘇軍在哈爾科夫再次慘敗,德軍乘勢實施夏季戰略,一舉推進到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蘇德兩軍在意義重大的斯大林格勒展開激烈爭奪。巷戰過后,冬季來臨,蘇軍再度反擊,合圍并殲滅了德軍第6集團軍。
朱世巍 ·軍事史 ·43.9萬字
《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是一部獨特的二戰史,大部分來自李德·哈特在紐倫堡對德國高級將領的審訊記錄。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將與布盧門特里特、倫德施泰特、托馬、克萊斯特、海因里希、一曼陀菲爾、施圖登特等德國將領的談話匯集起來,刪繁就簡,并在記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結論。他讓德國將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敘述者,這就是所謂的“山的那一邊”——指代德軍在二戰中的心理和各項軍事方針,由此本書記錄的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直接的證據,讀者也能從德國將領的描述中感受當時的真實氛圍、領略戰爭的成敗細節。本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精彩程度不亞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英)李德·哈特 ·軍事史 ·25.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日軍攻陷南京、三十萬生命血流成河、日寇犯下的滔天大罪、公然的強盜、南京大屠殺是有預謀的行動、硫磺島戰役、周密的戰備、在地獄中戰斗、蘇聯對日宣戰、戰前準備、突破日軍邊境、關東軍投降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20.9萬字
戰爭的發展牽引著軍隊的建設。有什么樣的戰爭就有什么樣的軍隊。今天的這種“常規”戰,客觀上要求作戰部隊要與之相適應,也即要向這種超“常規”方向發展。于是,各國的軍中“寵兒”——特種部隊,被自然地推上了前沿戰略位置。擴充編制,增設機構,更新裝備,加強訓練……全力打造適應高技術特種戰的軍隊新“寵兒”,已成為各國的一種新的戰略選擇。什么“綠色貝雷帽”、“哥曼德”、“三角洲”、“阿爾法”、“野小子”、“邊防軍第九旅”等等,毫無疑問地已成為世界軍事舞臺上的“明星”。這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目光的同時,也激起了人們探尋的濃厚興趣。在21世紀初的今天,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綁架、暗殺、自殺性爆炸、劫機、劫持人質事件接連不斷,已成為影響世界安全的一個主要因素;反恐怖斗爭已成為各國面臨的一項重要軍事任務。以反恐怖、爭奪資源為背景的戰爭,日益呈現出小規模、無規則、高技術的特征,作戰也呈現出非線式、非接觸、非正規的特點。這在過去被稱作“特種戰爭”或“特種戰”,在今天卻變成了“常規”戰。
李一新編著 ·世界軍事 ·21.4萬字
本書以國防基本知識、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和現代戰爭知識等方面的內容為框架脈絡,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軍事思想和黨在領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以及軍事斗爭準備的偉大實踐中所形成的科學體系,跟蹤軍事高技術在軍事領域應用的發展趨勢。
國防大學大學生軍訓教研室 ·軍事理論 ·22.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超級潛艇大戰、殺人越貨的“狼群戰術”、獵殺“狼群”、潛艇遭遇克星、“閑逛的安妮”、盟國與“納粹”的科技交鋒、第三帝國的沒落、發生在中立國的戰爭、強占奧斯陸、里夫的計謀、卑爾根淪陷、納爾維克港的爭奪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22.1萬字
瓜島戰役讓太平洋戰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而該戰役的慘烈戰況也成為無數老兵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包括參戰老兵的回憶資料),還原了瓜島戰役如火如荼真實戰況,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6萬字
威廉·麥克尼爾在《競逐富強》這部集軍事、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歷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類在上一個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們其來有自的發展路徑,讓我們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當今不得不面對的可怕窘境。本書首先從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使用青銅武器和盔甲說起,談到前1800年武器變革,前1000年出現職業軍隊。然后分十章重點敘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東西方主要國家工業進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會秩序演變,歐洲人戰爭業務、戰爭技藝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帶來的壓力,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對軍事的影響,簡述了20世紀的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以來的美蘇軍備競賽和計劃經濟。本書的核心論點是:自11世紀出現的世界范圍的商業轉型導致了軍事行動日益屈從于市場力量的調遣和統治者的指令。麥克尼爾認為,只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計劃經濟才開始取代市場力量對大規模人力活動的操縱。本書直面公元1000年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的發現、假說和廣博的學識足以令讀者重新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為我們未來更明智的決策提供堅實的理據。
(美)威廉·麥克尼爾 ·軍事史 ·28.9萬字
《第十八軍抗戰風云》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淞滬戰場抗倭寇;第二部分,武漢外圍血染衣;第三部分,輾轉萬里赴戎機;第四部分,湘鄂境內建功勛;第五部分,雪峰山上顯神威;第六部分,老樹新苗齊抗戰。全書生動描述了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抗戰期間(1937.7-1945.8)與日寇浴血奮戰的經過,從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鄂西會戰、宜棗戰役到雪峰山戰役,全程展現了第18軍不怕犧牲、抗擊日寇、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央視軍事評論員,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少將對該書進行了高度評價,并為該書作推薦語。稱該書史料性、文學性俱佳,可凝聚中華兒女愛國情懷。
張隼 ·軍事史 ·33.3萬字
目前,由于缺乏信息化實戰經歷,我軍在作戰評估研究領域很大程度上仍處于空白狀態。為了借鑒美軍在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優勢,剖析其存在優點與存在的問題,本書通過全面梳理、歸納當前美軍近期頒布的聯合出版物、各軍種條令和相關指揮官手冊,以評估概念、指標要素為重要環節、以評估實施流程為活動主線,對美軍作戰評估理論及評估實踐全流程活動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概括。具體內容涵蓋美軍作戰評估的概念、評估指標制定、作戰評估框架、評估主體編組及評估工具運用、作戰評估實施步驟、戰斗評估等問題。對于我軍汲取外軍先進作戰理論,結合我軍當前由機械
毛翔 褚睿 邢鵬宇 ·軍事理論 ·20.3萬字
《戰爭論》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經典,是作者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尤其是拿破侖戰爭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經過數百年的歷史考驗,其中的核心思想至今日仍經久不衰。書中包含的智慧和思辨方式,被廣泛用于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作者克勞塞維茨直言,本書的科學性就在于探討戰爭的實質,指出戰爭同構成它們的那些事物之間的聯系。我們絕不想回避哲學的結論,但當它們不足以說明問題時,作者寧愿放棄它們,而采用經驗中相應的現象來說明問題。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軍事理論 ·43.9萬字
本書擷取了近數百年來國外那些最經典、最具特色,同吋也最引人入勝的精品,匯編成這部《世界經典著名戰役金榜》,以饗讀者。
賀年主編 ·戰略戰術 ·28.3萬字
1943年6月至12月,盟軍合力攻克西西里島、迫使墨索里尼垮臺,從而進一步收緊對納粹德國的包圍圈。而隨著戰爭形勢的逐漸明朗,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雛形初步形成。追蹤再現了盟軍戰勝意大利的全過程,觸及了美英法等盟國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德意橫掃西歐、德國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德軍征服荷蘭、比利時、德軍對法國發動“閃電戰”、意大利參戰、攻克巴黎、英國奮起抵抗、丘吉爾組閣、英國抵抗總動員、德國對英國開戰、英國轟炸德國、英德海軍激戰大西洋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22.9萬字
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關于軍功爵制的“封箱”之作。本書1980年曾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30年間經過三次修訂,此次是本書第4次修訂,作者已年過90,這也是他關于軍功爵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此次增訂,是作者經過認真詳細的審讀,發現《軍功爵制考論》中確有失誤和用詞立論不準確之處。如對軍功爵廢除時間問題、對秦時通侯有無封國問題,等等,在本次修訂中,作者都做了更正和詳述。作者提出,過去在軍功爵制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見和論點,都以本書為準;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作者對軍功爵研究的“封箱”之作。
朱紹侯 ·軍事理論 ·35.6萬字
本叢書從軍事專家的視角,深入介紹了上述武器裝備的總體結構、功能特點、著名武器裝備詳解、戰例和趣話等。語言通俗流暢、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及可讀性。是軍事愛好者,尤其是軍事發燒友不可不讀的武器百科。
張玉龍 嚴曉峰 ·武器裝備 ·2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