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青少年對李清照的最初印象大多源自于她的詩詞。每個讀者心中都有對這些辭句背后身影的想象。書稿講述的是歷史上的李清照。這個李清照是一個完整的人,生活在一個劇變的歷史節點。她的生命中有風格變幻的詩詞,也有美滿而又走向破滅的家庭、幾近淪亡的國家和壓抑而欲奮起的民族。
張世杰 ·歷史人物 ·3.7萬字
班超的故事回腸蕩氣,氣概豪邁。本書在史料的基礎上,適當填充內容,努力還原漢代西域的迷人歷史。在出使西域、絕域建功的英雄史跡上集中筆力,力求寫出雄渾、昂揚的西域英雄贊歌。寫作中著意突出對西域地理、風光、人文的介紹,以增加知識性和可讀性。
薛林榮 ·歷史人物 ·4.7萬字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明代鄭和的故事,也許只有七次偉大的航行。本書希望通過對其一生精彩片段的講述,給讀者展示一個人擁有怎樣的信念和毅力,才能支撐他走完這萬里航程。本書以鄭和成長軌跡為線索,以構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為主旨,介紹航行之中的諸國風情為點綴。力圖通過史料和故事,使讀者能夠管窺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之初,中國航海家鄭和堅毅頑強的精神品格。
林遙 ·歷史人物 ·4.9萬字
本書除了正面闡明烈士的思想光彩和為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勛外,也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討了烈士在追求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曾沾染到的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雜質(如互助論、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和經歷過的思想彎路。
呂明灼 ·歷史人物 ·33.4萬字
在古今中外的軍事史上,衛青堪稱不世出的天才。本書擬從衛青生平的一些事跡簡單勾勒其短暫而輝煌的一生。本書不是傳記,僅按時間線索摘取其一生中重要片段進行勾連,使讀者對其平生有簡單了解,同時還從這些事跡中見出其軍事才華和過人品格。
胡輝 ·歷史人物 ·5.1萬字
本書擬用十二個故事,敘述玄奘西行到印度取經的全過程。每個故事獨立成篇,整本書相互關聯。玄奘是我國唐代著名的佛教翻譯家、西行印度的取經高僧、漢傳佛教唯識宗的創立者。當年,為解決漢傳佛教各派學說中存在的分歧,玄奘偷渡出關,孤身西行5萬里,以“決志出一生之域,投身入萬死之地”之堅強意志,歷經艱辛,到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求取佛教經典,從長安到印度,西行求法途中,玄奘一路面對的有磨難、挫折與艱辛,也有驚喜的發現和意外的獲得。本書擬以玄奘西行求法為主線,再現他光大佛法、傳承文化的遠大理想,回報祖國、利益人民的愛國情懷,為法忘軀、普度眾生的擔當精神,追求真理、一絲不茍的求實精神,不畏艱險、矢志不渝的頑強意志,體現中國人的智慧、自信和學習域外文化的卓越能力和堅韌精神。
馬明博 ·歷史人物 ·5萬字
這本小書六萬余字。截取一代文宗歐陽修生平最為動人的一些小故事,細加描述,并由此展開,表現他由一名懵懂少年,成長為文化巨擘的人生經歷。刻畫一代文宗的同時,對宋代的制度、文化、風物、習俗等多有介紹,展開豐富而細致的歷史畫面。
吳梅影 ·歷史人物 ·4.5萬字
南朝學者任昉在做人、為官、著述等方面皆有突出表現。他歷官宋、齊、梁三代,為時流所重,曾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秘書監、郡太守等職。任昉擅長載筆,為“竟陵八友”之一,與“一代詞宗”沈約齊名,其詩作被鐘嶸列為中品。任昉藏書萬卷,校國家秘書,編四部書目。任昉為人視親至孝,好交友朋,獎掖士友。任昉為官清廉,能抑惡扶弱。本書對有關任昉的史傳材料進行了梳理,涉及內容有:任昉的生平和履歷;與任昉相關人物考析;任昉筆體作品藝術;任昉詩歌藝術;任昉在文獻學上的貢獻;任昉年譜等。
張金平 ·歷史人物 ·14.4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宋子文,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本書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幾近一氣呵成地述說了歷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等職的宋子文在26年從政理財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又濃墨鋪寫了宋子文發跡于廣州、雄起于武漢、運籌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韜晦于香港、暴斂于上海以及折沖樽俎于美英之間的樁樁史事;同時揭示了國民黨高層人物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橫征暴斂的事實,以及四大家族間錯綜復雜的恩怨糾葛。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2.4萬字
本書系南宋名臣余玠的傳記性著作,全書共分四個部分,系統介紹了余玠的生平,包括余玠少年時代在芳山故里的生活經歷,青年時代轉戰淮東,中年守蜀十年,建立山城防御體系。最后一部分是關于其的身后評說。全書尤為詳細地介紹了余玠經營巴蜀、抗擊蒙古入侵的前后經歷。
潘玉光編 ·歷史人物 ·12.6萬字
明末清初之際,風云變幻,戰火不斷。吳三桂、李自成、張獻忠、多爾袞;明軍、起義軍、清軍……幾多英雄、幾多勢力,互相殺伐不斷。吳三桂其人,仕明叛明,聯闖破闖,降清反清,但無論如何,在明清歷史大轉折中,吳三桂都是一位極其重要、非常關鍵的人物。吳三桂十七歲血戰救父,經歷松山大戰,大戰山海關,擊敗李自成,成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在民族矛盾、集團利益沖突中,他高高舉起反清大旗,自立為王。吳三桂一生打了無數勝仗,最終卻敗在了“劃江為國”的美麗夢想中。
千江月 ·歷史人物 ·20.4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劉伯溫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尤其是他在大明朝初建階段所獻諸般奇謀妙計。書中以自然流暢的寫作風格,再現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動人形象,刻畫了他懲惡揚善、足智多謀、博古通今、功勛卓著等特點。書中文字輕松、幽默、通俗易懂,注重從人性化、個性化的視角著手。讀者可從歷史人物的生命歷程中領悟到一些道理,以期在事業發展、人生成長中提供很好的幫助。
寒江獨釣 ·歷史人物 ·16.1萬字
《五百年來王陽明》結合兩千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史,生動講述了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的傳奇人生,講述了王陽明在千磨萬擊的人生困厄中創建心學的歷程,系統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開了卓有見地的闡發。
酈波 ·歷史人物 ·20.8萬字
本書介紹了中國古代契丹族及其所建立的遼國的歷史。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源于鮮卑,發軔于唐末,曾臣服于突厥、回紇等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并以州縣形式,長期受中原中央政府羈縻節制。公元九、十世紀是中華大地群雄紛起的時代。在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領袖耶律阿保機及其家族的領率下,契丹族從一個原本弱小的族群,歷經坎坷、勵精圖治,從遼河流域向四方拓展,最終實現了包括中原之“燕云十六州”在內的北中國的統一,建立了綿亙兩個多世紀的遼朝。遼朝和后續的西遼王朝,在中古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仍有一些國家和民族語言,用“契丹”來指代中國”。
李強 ·歷史人物 ·17.6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歷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開創“萬歷新政”的張居正(1525年-1582年)的生平傳記。
墨香滿樓 ·歷史人物 ·11.8萬字
本書中介紹的這些人物在國家遭受外國侵略之際,致力于維護中國社會,堅忍地回應時代挑戰。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所服務的機構,為重建中國社會以促進戰后中國復興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貢獻。本書介紹的這些人士不僅以他們自己的言語和行動,更以他們的人格品德祝福了他人。我們希望,他們的事跡能夠對今天的人們有所啟發和激勵。
李可柔 畢樂思 ·歷史人物 ·15.1萬字
改革家歷來受人民仰慕,因他們有雄心壯志,要改造所處的社會。他們有卓識遠見,洞察到社會問題的癥結,并以他們的博學、睿智與毅力,革除種種弊端。他們勇往直前,不怕保守勢力與反對派的阻攔,以無比英勇的氣概,敢于赴湯蹈火。改革家是時代的精英,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人。作者立旨于此,參考眾多歷史典籍,以“變革革新”為主題、歷史進步為脈絡,將歷代有影響的改革人物編撰為譜。本書為哲學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專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也可為黨政干部、科技人員閱習。
丁芬編著 ·歷史人物 ·9.2萬字
遠古時代,黃帝率領族人戰勝惡劣的自然條件,得以安居樂業。又與炎帝結成聯盟,打敗了叛亂的蚩尤,最終成為天下共主,促進了華夏部族與東夷、九黎的融合與統一。黃帝在位期間,任人唯賢,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讓治下民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被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
趙志明 ·歷史人物 ·2.8萬字
《炎帝》敘述了炎帝輝煌燦爛的一生。文章著重敘寫了炎帝的八項偉大發明:傳授漁獵、親嘗百草、培植五谷、發明耒耜、麻桑織布、制五弦琴、作陶為器、開辟市場等,贊揚了他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文章主體框架以基本文獻記載為參照,用小說敘事筆法,簡略介紹了這位上古人物。
賈墨冰 ·歷史人物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