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擷取文學大師親筆自述,還原真實的中國知識分子典型,再現其多彩而絢爛的一生;2.從童年回憶到求學經歷,從文學成就到為人處世,從家國情懷到人生理想,描繪四位名人的個人奮斗成長史;3.影響賈樟柯、侯孝賢的經典傳記,寫給所有不安于現狀但又渴望改變生活的年輕人,提升自我修養,收獲精彩人生。
老舍 沈從文 季羨林 徐志摩 ·自傳 ·63.8萬字
全書共分三集,以談話的形式,將梅家舊事、學藝經過及登臺演出、創作等情況娓娓道來,讀來有與之圍爐夜話、對坐閑談之感。時間上來說,前兩集集中在梅蘭芳早年學藝、嶄露頭角,及1913—1917年間藝術創造實踐的歷程,對創作時裝戲《孽海波瀾》《鄧霞姑》《一縷麻》等的嘗試有較詳細的記載;第三集則記述了他從1917—1923年間演出《奇雙會》,編演《天女散花》《童女斬蛇》《霸王別姬》等戲的情況,以及同余叔巖合作時期、楊小樓合作時期、承華社時期的藝術活動。本書還述及梅蘭芳對唱腔和表演的創造、伴奏樂器的增加和舞臺裝置的改革,以及觀摩前輩或同輩名演員表演的心得等。
梅蘭芳 ·自傳 ·59萬字
在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回憶錄里,斯蒂芬·茨威格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他生活過的城市和國家的文化風貌。是“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茨威格不再只是代表個人,而是歐洲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作品先對19世紀末生于維也納的年輕猶太藝術家進行了描述,又穿過世紀的大門,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描述故事的同時,運用第一人稱將很多名人軼事穿插進去,讓讀者對當年歐洲的文化藝術有了一個全面嶄新的認識,同時也向世人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真正原因以及一個法西斯時代的結束。
(奧)斯蒂芬·茨威格 ·自傳 ·52.9萬字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激勵幾代人的勵志經典!高爾基誕辰150周年全譯典藏紀念版!俄語翻譯家郭家申完整譯注,還原百分百俄羅斯文學風情!新增人物關系表、名家導讀!5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杰作!激勵幾代人的勵志經典!他偉大的一生就是普通人征服苦難的經歷!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被廣泛認為是描寫成長極為感人至深的文學經典之一。馬克西姆·高爾基用驚人的細致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鮮感,描寫了他在沙皇俄國貧窮殘酷的成長經歷。
(蘇)高爾基 ·自傳 ·52.9萬字
本書為傳記文學,年屆九旬的老作家、老革命馬識途,用他生動的筆觸記錄了他在白區從事地下工作近二十年的經歷。其內容曲折、驚險,動人真實。
馬識途 ·自傳 ·51.6萬字
這是張治中先生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這份自述,記下了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種種活動,反映了他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長期置身于國民黨最高決策之列,自述中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對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特別是國共關系問題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份自述侃侃而談,娓娓動聽。讀了使我們看到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看到了他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由來和基礎,也從一個側面看到我們國家這一階段的歷史風云。
張治中 ·自傳 ·50.6萬字
《懺悔錄》是盧梭的自傳。全書分為兩部,主題是通過盧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會對人的某種殘害和壓迫。在作品中,盧梭講述自己“本性善良”,古代歷史人物又給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會環境的惡濁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平等,使他受到了侵染和損害。盧梭回憶了他孩童時代所受到的遭遇,入世后社會對他的虐待和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平,指出社會存在著“強權即公理”的不平等現象。在這部被稱為“文學史上的奇書”中,盧梭把自己作為人的標本來剖析,他把自己的靈魂真誠地、赤裸地呈現給讀者,其坦率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由于作品中所體現出的個性自由的精神,該作品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先兆。
(法)讓-雅克·盧梭 ·自傳 ·48.6萬字
納爾遜·曼德拉: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世界最著名的精神領袖和政冶領袖之一,20世紀最傳奇的自由斗士,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前主席。199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自2010年起,聯合國為表彰曼德拉對和平與自由作出的貢獻,將其生日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曼德拉并非生而渴望自由,但當他逐漸認識到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的不自由之后,他的一生從未停止過為自由而斗爭。他加入非國大,創建秘密武裝組織“民族之矛”,領導南非人民反抗白人專制,反抗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40多年史詩般的斗爭歷程中,即使是漫長的27年鐵窗生涯,他也從未片刻停止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從未放棄過勝利的希望。
(南非)納爾遜·曼德拉 ·自傳 ·48.1萬字
《懺悔錄》記載了盧梭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全書共十二章,分別于1782年、1789年出版。盧梭的這本書坦誠而深刻,講述了自己孩提時代寄人籬下的生活,青年時代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平,這一段的記述,有對廣袤自然的描繪,帶有浪漫主義色彩。本書還回顧了《社會契約論》《愛彌兒》等書的寫作與出版,講述了盧梭一生遭受的打擊與迫害,帶有反思。簡而言之,《懺悔錄》是一部坦率的自傳,盧梭在書中自稱“我以同樣的坦率講述我的美德與罪過……完全按本來面目把自己表現出來”。
(法)讓-雅克·盧梭 ·自傳 ·47.6萬字
盧梭的《懺悔錄》堪稱整個西方文學史甚或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自傳作品,是盧梭在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與早期基督教神學家圣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具有同樣經典的地位,對后世直至今天都有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作者晚年處于悲慘地時的悲憤自省、嘔心瀝血之作。整個自傳是在顛沛流離、四面受敵的逃亡生活中斷斷續續完成的,主題是想通過自己歷經坎坷的一生反映社會對人的殘害和壓迫。盧梭滿懷感情地講述自己的“本性善良”,古代歷史人物又賦予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會環境的惡濁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平等,卻使他受到了侵染和損害。盧梭歷數他孩提時代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社會對他的虐待和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公……
(法)盧梭 ·自傳 ·46.3萬字
《懺悔錄》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盧梭于晚年撰寫的自傳體小說。這是一部別開生面、獨具匠心、無出其右之作,盧梭在書中以驚人的誠實、坦率的態度和深刻的內省,敘述了自己從出生到1766年離開圣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為和內心世界。小說的問世,開拓了浪漫主義文學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歐洲思想和文學的發展。
(法)讓-雅克·盧梭 ·自傳 ·45.7萬字
本書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撰寫的認罪書整理而來。在本書中既可見他復雜曲折的心路歷程,也可見他身邊諸人的千般面孔;既可見波瀾壯闊的政治變革,也可見文化變遷之細微毫末……是了解溥儀思想轉變與中國時代變遷的珍貴史料。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44.6萬字
本書是建筑或設計大師當中,非常罕見的長篇自傳。全書文字流暢而不乏抒情、幽默,有大量人物的行為、對話等細節描寫,接近于自傳體小說,模仿賴特自己所崇拜的偉大作家雨果的筆法。以外祖父舉家從威爾士移民來到美國開篇,接續自己的童年、少年,初戀、進入建筑領域,以及成年后的婚變、破產、事業低落和晚年的復興,情節跌宕起伏,內容極為豐盛。
(美)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自傳 ·44.2萬字
柏遼茲不是那種典型的音樂家,因此會以文學回憶錄的形式表達一生。他以感性而熱烈的語言寫道,他如何自小對旋律和文字有著雙重的敏銳,如何經歷坎坷和榮耀,如何像浮士德、哈羅爾德一樣在大地上浪游,結識各種各樣的人。柏遼茲不經意地就把時代的樣貌編織進了個體的生命中,他是那個藝術與文學緊密結合時代的真正代表。在本書中,柏遼茲回憶了自己作為藝術家的一生,從童年的藝術啟蒙、青年時代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到中晚年對藝術創作的堅持,其中也穿插了他的家庭生活和愛情經歷等等,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藝術家傳記,也是一部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書;另外,柏遼茲講述了他與許多文藝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歐洲各地的游覽經歷。
(法)埃克托爾·柏遼茲 ·自傳 ·42萬字
汪曾祺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頗有成就。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和民間文藝也有深入研究。本書選入汪曾祺自述生平、交往、創作的文字,按生命時序排列,展示一代文學大家的豐富人生。是自敘傳,是回憶錄。
汪曾祺 ·自傳 ·41.5萬字
九項奧斯卡金像獎電影《末代皇帝》原著,唯一為自己做傳的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根據此書改編的電影《末代皇帝》榮獲最佳影片、導演、攝影、劇本等全部九項奧斯卡大獎,成為當之無愧的影史經典。該片由意大利、英國、中國合拍,意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得·奧圖爾、英若誠、坂本龍一、陳凱歌等人主演,是第一部被允許在紫禁城拍攝的影片。《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全書按時間順序展開,從家庭背景寫起,回顧了自己在三歲時入宮做了皇帝,后來遭遇辛亥革命、退位、民國成立、北洋軍閥混戰、出宮、客寓天津、做偽滿洲皇帝、逃亡等,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全部歷史。全書真實地呈現了溥儀在獄中接受改造的精神風貌,對了解溥儀的思想轉變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其內容未做任何刪減,保持了原汁原味。這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本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從中,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見特定歷史環境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凝聚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41萬字
全世界都知道她是偵探小說女王,熟識她筆下的名偵探、有趣的故事,以及曾神秘失蹤兩星期。而身為善于描繪的作家,她如何講述自己的一生?作為女性:從淘氣兒童到魅力少女,從女兒妹妹到妻子母親,從對愛失望到重獲幸福。阿加莎那些優雅的建議如今聽來依舊時髦、實用。作為作家:從興趣愛好到職業,作品漸漸暢銷,并開創新的創作領域。阿加莎對立志入此行的年輕人的教誨句句發自肺腑。作為旅行愛好者:與愛人周游世界,獨自踏入東方,不同心境的阿加莎開出超個性攻略。作為一個英國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阿加莎,對祖國懷有深情的守護、對戰爭心懷入骨的憎恨。讀過她的書,再認識這個人。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自傳 ·40.6萬字
本書由英國戲劇、傳記學者,奧威爾研究專家彼得戴維森(PeterDavison)選編,輔以詳盡的編者注釋,并配有20幅奧威爾親筆繪就的示意圖。所選日記從1931年8月至1949年9月,充滿了引人入勝又令人唏噓的細節描寫,拳拳之忱、赤子之心纖毫畢現,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學甚至文化價值,極富閱讀性、研究性與收藏性。
喬治·奧威爾 ·自傳 ·39.9萬字
本書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側面反映了那段巨變的近代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溥儀作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歲登基,合法在位三年,1912年2月,他跌下皇帝寶座的時候年僅六歲,之后又任偽滿洲國皇帝13年。溥儀從自己的家族背景寫起,回顧了他入宮做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清朝皇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北洋軍閥混戰、出宮、客寓天津,做偽滿洲國皇帝、逃亡,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接受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全部經歷。這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定歷史中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體現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39.6萬字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系列。本書是他以第三人稱寫成的自傳體作品,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傳記,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經典與歷史文化名著。本書運用自傳與德式教育小說相結合,對一個時代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它要說的不是本書所講述的歷史,而是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因此,亞當斯希望人們這樣來看他這本書,把這本書當做一個歷史哲學的思辨過程。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傳閱的自傳,后來成為20世紀的美國青年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時代的必讀教科書。1919年,即亞當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該書獲得了普利策獎。
(美)亨利·亞當斯 ·自傳 ·3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