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蔣廷黻寫給普通讀者的中國近代史,以極簡的文字講透了中國鴉片戰爭后近百年間歷史的演變、文明的沖撞、重大歷史事件和關鍵人物,波瀾壯闊、通透全面,卻又簡潔流暢、不偏不倚,學術價值極高。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林則徐到李鴻章,從洪秀全到孫中山,本書將鴉片戰爭后近百年間的歷史演變和人物故事娓娓道來。書中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曾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為后來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蔣廷黻 ·中國史 ·15.7萬字
第一部始于《史記》作者司馬遷。從司馬遷的宮刑原由到李陵的家族“傳說”,引出了自隋至唐的王朝易代戰爭,以及隱藏于歷史背后的“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糾纏數百年的恩怨興替。本部以唐玄宗的安史之亂結尾。
唐島漁夫 ·中國史 ·7.9萬字
五代十國是唐宋變革之際的過渡時期,為唐末藩鎮割據之延續,開北宋基本統一局面之濫觴,在中國古代史上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建立于今湖南地區的馬楚政權是十國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是十國歷史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書分析了馬楚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以及對外政策方面與其他政權的共性和差異,對其興廢存亡的歷史過程和內在原因進行了探討。本研究對深化認識五代十國的歷史、對研究中國古代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的歷史變遷,探索古代中國政治體制的發展變化,細化對藩鎮類型的研究及藩鎮權力傳承制度的認識具有一定意義。
彭文峰 ·中國史 ·19.4萬字
馳騁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貴族,憑借著金戈鐵馬,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成為第一個人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廣袤的東亞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元王朝》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詳細解讀了元朝的歷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順帝、耶律楚材等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今人的面前;將蒙古軍西征、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以及蒙元歷史上的各種歷史事件娓娓道來。為今人繪制出一幅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蕩氣回腸的精彩歷史畫卷。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9萬字
本書是對北宋從宋仁宗到宋神宗時期的歷史進行的一次梳理。作者融合對比了正史和古代筆記的內容,詳細解讀了宋代從創業到守業的歷史。用豐富的史料和嚴謹的推理,厘清了多年來人們對宋代的一些看法和成見,令人耳目一新。文本通俗易懂,同時兼具了可讀性和學術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眾史學著作。
王佳 ·中國史 ·16.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賈南風毒計除太子、陸機兄弟屈死、嵇紹以身捍惠帝、段氏臣服石勒、石勒假降殺王浚、劉粲聽讒除太弟、靳準弒君造反、荀灌女搬救兵、祖逖北伐、王敦陰謀篡奪皇位、蘇峻被逼反叛、張淳不辱使命、父子兄弟相殘、陶侃運磚勵志、怪人王猛輔佐苻堅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3萬字
魏晉士人的獨特風姿及其精神面貌,史家稱之為“魏晉風度”。從思想史的角度,運用歷史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方法,按照自成體系的理論框架(”兩次變革”說,四種模式說等),對”魏晉風度”進行了一番正本清源的總結和闡釋,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崩潰篇》,下編為《重建篇》。
馬良懷 ·中國史 ·11.2萬字
作者此項研究涵蓋1844年至1945年,通過認識碼頭苦力的生活和工作,檢討這些華人低下階層如何與政府發生互動,尋找認識華人社會的新角度。以碼頭咕哩群體為研究對象,是基于現存的香港史論著缺乏相關的論述。自開埠以來,海港貨運行業與香港經濟發展的關系密切,戰前的貨物運輸倚賴人力,是不少缺乏謀生技能的基層華人賴以為生的行業,因此對觀察華人社群在港的情況具相當的代表性。本研究用社會史的角度,通過香港碼頭咕哩群體看華人和殖民地政府的歷史,為香港史作補充。作者采用微觀歷史的考察,通過搜集和整理大量零碎的史料重構下層群體的歷史,從而達到反思香港人的價值觀的目標。
姚穎嘉 ·中國史 ·11.2萬字
本書是“第四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書中收錄與會論文13篇,就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社會文化史與社會史、日常生活史的關系,以及中國近現代婚姻、家庭、女性、兒童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具有較高水平,充分展示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彰顯了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態,也為今后社會文化史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余華林 ·中國史 ·15.1萬字
結合歷代關鍵文物、重大事件、史家觀點、思維導圖等內容結構,按時間脈絡清晰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精粹,以簡練故事呈現中國古人的卓越智慧。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涵蓋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常用的歷史知識。
桑宜川主編 ·中國史 ·15.1萬字
唐代衰落、滅亡的時候,原來臣服在天可汗周邊的諸多民族政權紛紛開始了自我野心的膨脹。漢代中原政權分裂為五代十國,雖經宋實現局部統一,但是也難以恢復盛唐的政治版圖。中原之外,草原、西域、遼東地區的政權各爭雄長,甚至顛倒過來對中原君主加封。此環境一直延續到蒙古族入住中原,重新收服四方,確立了以漢代為中心的大帝國格局。本書分為八章。從蒙古族的起源講起,粗略介紹了當時天下的政治環境、蒙古族的發展、壯大。重點講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帝國和忽必烈的元帝國的創建、發展與穩固。
班布爾汗 ·中國史 ·16.3萬字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三位異姓藩王的總稱。三藩問題是清史、滿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課題,涉及滿族與漢族、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關系等諸多方面。《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三藩之亂》將歷史活生生的重現在讀者面前,對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進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質問題、滿洲貴族的民族壓迫政策問題以及有關人物的歷史評價問題。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7萬字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書以軍事與政治事件為主軸,減去了繁雜的枝蔓,簡明地勾畫了中華史上一個龐大帝國的興衰榮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的,以少數民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蒙古族以其強大的武力,不僅征服了中原及長江以南地區,還將其控制范圍擴張至整個西亞地區,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
孫欽柱 ·中國史 ·13.8萬字
本書書是姜鳴先生繼《天公不語對枯棋》之后的又一部詳細寫晚清政局和人物的作品。晚清,是中國新舊時代的交替,在這變化中,既有對舊事物的執著,又有對新生事物的渴望和好奇,在這個時代不論是文化、思想、體制、技術等都在不斷的變化,隨著掌權者的思維變化著、碰撞著。正是這種碰撞給這了這個時代的人物以特別的關注,關注著時局和人物的細微變化,值得每一位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一讀。
姜鳴 ·中國史 ·18.3萬字
清史洋洋灑灑近三百年,三百年間怪事、奇事、慘事、恨事迭出,三百年年年都精彩,年年都有重口味,年年都有揮之不去的喜怒愛恨。整個清朝三百年,幾乎囊括了人性中一切的極端面,三百年,道不盡的風云愛恨。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騎兵,建立了后金,身后留下了無數的尸體,最終倒在寧遠城下,栽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書生袁崇煥手中,就此郁郁而終,這是上天對一個暴力征服者的最大諷刺。隨后,努爾哈赤諸子開始斗智斗勇,最后皇太極靠謀略成為老大。皇太極窮其一生精力都在與明朝對抗,不幸暴斃后,大清國的統治陷入危機之中,多爾袞與豪格之爭最終便宜了順治。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后,成為皇父攝政王,將全國軍政大權操于一手,順治完全被架空。此時,孝莊和順子母子隨時都有性命危險,危難關頭,孝莊舍身保大清,穩住多爾袞,終于使大清逃過這一劫。
鹿鼎公子 ·中國史 ·12.3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清代監察制度的斷代史,作者以《欽定臺規》《清實錄》及清代筆記和野史為主要材料,以時代為線索,以監察機構的設置、監察制度的指導思想、監察官員的人事制度和一些涉及監察官員的重要案件為框架,穿插清代監察制度的重要變革,對清代近三百年的監察制度之形態與沿革進行了整體性的梳理。以期為我國當前的監察體制改革提供歷史經驗與教訓。
劉社建 ·中國史 ·18.7萬字
本書以辛亥革命為核心事件,講述從1908年到1912年間的中國歷史和社會變遷;從宣統皇帝登基開始,結束于南京臨時政府北遷。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還有過改良派。改良派也應該有進步的一面。戊成變法在當時受壓迫,為什么?就是因為它有進步性,它受到頑固派的仇恨。孫中山比改良派又更進一大步,他公開號召實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和臨時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以后,誰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張程 ·中國史 ·18.4萬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曲折而厚重,其問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使得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很難找到讀史的入門之徑,對中國歷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是李碩主編《畫說中國》的初衷。
李碩 ·中國史 ·8.3萬字
本書收錄了基層抗戰老兵的回憶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親歷”“親見”“親聞”原則甄選的絕對一手資料。全書共八章,并以川軍、湘軍、桂軍、鄂軍為劃分標準,將全部內容歸為四篇。文章皆從抗戰老兵視角,多以第一人稱口吻,對其親歷的抗戰事件進行憶述,語言樸實耐讀,從平民化的側面讓讀者窺探史實真相,對于抗戰歷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抗戰:刻骨銘心的記憶》編委會 ·中國史 ·9.7萬字
本書對遼代前期政治史、制度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給予新的闡釋,突破了既有研究對遼代歷史的整體認識,從而為“漢化”問題在中國史研究中提供了一些新的線索。本書揭示出,自遼初開始,太祖至圣宗六位君主,契丹政權從傳統部族體制向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的轉變是始終不變的方向,即便在對外趨于保守的穆、景、圣宗三朝,其政治制度的演變也完全承襲了遼初的方向,漢化不斷走向深入。遼代前期的漢化程度,要遠比學者們此前認識到的深入許多。
林鵠 ·中國史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