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里一些基層老兵的回憶性文章。這些文章均為其所親歷抗戰事件的經歷與見聞。當時他們或為剛剛投筆從戎參加抗戰的訓練兵,或為剛剛軍校畢業的小兵,或為下級軍官……他們抱著保家衛國之心,滿腔熱血投身抗戰。文章展現了這些基層軍人眼中的抗戰情形,記錄了他們在戰爭中所做的點點滴滴,反映了基層軍人的抗戰狀態,洋溢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激情,對于抗戰歷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抗戰:刻骨銘心的記憶》編委會 ·中國史 ·12.3萬字
本書討論了1933~1934年北平市參議會、1946年北平市臨時參議會和1947~1948年北平市正式參議會召開的背景、參議員的選舉過程和人員構成、參議會召開后議案提交和處理情況等,著重分析參議會的實際運作。作者指出,北平市參議會的運作一直處于異常復雜的派系環境中,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內部、國民黨內部的政治角逐對參議會的運作效果和議政特質產生了巨大影響。
肖守貿 ·中國史 ·19.6萬字
《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讀中國歷史,不可不讀《史記》。本書以幽默的文風和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介紹了《史記》的三十篇“世家”,即先秦和西漢時期重要諸侯大姓的家族史。姜太公果真是“偶遇”西伯?“三家分晉”有著怎樣的前傳?越王勾踐破吳歸的背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史記》里記錄的孔子事跡,哪些是在《論語》里看不到的?得了天下的劉邦,如何應對四面八方的威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訴說著他和韓信怎樣的工具人生?靠宮里姐妹上位的兄弟,怎樣沖破陰影活出自己?漢武帝的兄弟侄兒,為何出了那么多奇葩?這些古代的貴族為何有著如此奇幻的人生?中華民族又走過了怎樣的融合之路?本書將帶給你啟示。
陳正宏 ·中國史 ·10.2萬字
本書運用了大量考古學、歷史學的知識還原了從北京猿人的舊石器時代到西周王朝結束這段中華文明萌生時期的歷史,通過考古資料及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資料,深入發掘商、西周時代的社會,關注商、西周時代的禮樂制度是如何被儒家吸收并逐步形成中華文明的基礎的,是一部有助于讀者深入了解中國文化淵源的有深度、有廣度的暢銷級著作。
(日)水野清一編著 ·中國史 ·12.8萬字
呂劇是山東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由“山東琴書”發展演變而來,是我國戲曲藝苑中一朵散發著濃郁泥土芳香的藝術之花。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而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呂劇史話》從歷史淵源、藝術特征、代表性劇目和代表性藝術家等方面,系統而生動地向讀者講述了呂劇的形成、發展歷史,是一本簡明通俗的呂劇知識讀本。
王春燕 ·中國史 ·5.5萬字
漆咸道、彌敦道、廣東道,條條大道貫通九龍,但只要略為偏離大路則別有洞天,那就是充滿民俗風情的后街文化了……每張照片都如許的珍貴和真實,而任何細節都在訴說我們城市的過去,她的故事,她的傳奇。
鄭寶鴻 佟寶銘編著 ·中國史 ·2萬字
本書是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冊,圖文并茂,解說生動,主題為洋務運動,展示清政府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和鎮壓太平天國的經濟困境后,在經濟和科技上主動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并分析了為何同治中興并不能解決大量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張鳴 ·中國史 ·10.1萬字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對中國邁入現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洋務運動》以清新的語言、扎實的史料,簡明而不失其要地說明了洋務運動的來龍去脈。全書充滿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動人細節,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給人很強的現場感。
王立新編著 ·中國史 ·3萬字
本書采用圖文并茂、以圖釋文的方式,從帝王篇、政治篇、軍事篇、人口篇、經濟篇、衣食篇、營造篇、文化篇、工藝篇、科技篇、民族篇、外交篇等十二個角度全面而又精細地展現了明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的說明性很強,且言簡意賅,很好地達到了弘揚朱明二百年傳統文化精髓、并向大眾普及明朝歷史文化知識的目的。
蘇生文 ·中國史 ·9.4萬字
這是一段通過聊天改變漢末三國歷史走向的史實。在三國以前的中國歷史中,東西對決以絕對優勢勝過南北對峙——無論是周滅商,還是秦滅六國;無論是秦末的農民起義,還是隨后的楚漢爭霸……幾乎所有爭斗的表現方式都*終體現為東西對決。然而,當歷史之河拐到赤壁磯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從此之后,江東不再是揚州治下的一隅之地,而成為中原政權或者割據勢力的庇護所,長江則是他們的護城河。這一切是如何改變的呢?一場場聊天給出了答案。從張纮的“荊揚策”到魯肅的“榻上策”,從甘寧的“西進策”到周瑜的“巴蜀策”,如果說,諸葛亮的“隆中對”要實現的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上面那些聊天要實現的,則至少是二分天下有其一。那么,為什么最終還是天下三分了呢?咱們就一起來聽聽江東孫氏與眾謀臣武將們聊出來的那些事吧!
鋒云 ·中國史 ·19.7萬字
遼、金、元三朝作為中國歷史中少數民族執政的王朝,是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此,本書所編寫的遼、金、元三朝歷史故事不僅還原了歷史的精彩性,更對于歷史的進一步挖掘具有重大意義。
張逸塵 ·中國史 ·9.1萬字
本書從觀眾游覽服務、旅游公共管理、旅游綜合保障、社群關系優化四個維度出發,通過二十個專題剖析了故宮以游客滿意為根本,以綜合效益提升為方向的服務理念、舉措,為全國各類景區(點)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范本。
北京旅游學會 ·中國史 ·19.8萬字
商朝第十九個王陽甲死后,其弟盤庚繼位。為了擺脫混亂局面,鞏固奴隸制國家的政權,盤庚決定把國都遷到殷(今河南安陽)。雖然這個決定遭到了一部分大奴隸主和貴族的強烈反對,但盤庚最終沖破了大奴隸主貴族的種種阻攔,成功遷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盤庚遷都”。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5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
呂思勉 ·中國史 ·10.7萬字
本書以辛亥革命為核心事件,講述從1908年到1912年間的中國歷史和社會變遷;從宣統皇帝登基開始,結束于南京臨時政府北遷。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還有過改良派。改良派也應該有進步的一面。戊成變法在當時受壓迫,為什么?就是因為它有進步性,它受到頑固派的仇恨。孫中山比改良派又更進一大步,他公開號召實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和臨時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以后,誰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張程 ·中國史 ·18.4萬字
唐代衰落、滅亡的時候,原來臣服在天可汗周邊的諸多民族政權紛紛開始了自我野心的膨脹。漢代中原政權分裂為五代十國,雖經宋實現局部統一,但是也難以恢復盛唐的政治版圖。中原之外,草原、西域、遼東地區的政權各爭雄長,甚至顛倒過來對中原君主加封。此環境一直延續到蒙古族入住中原,重新收服四方,確立了以漢代為中心的大帝國格局。本書分為八章。從蒙古族的起源講起,粗略介紹了當時天下的政治環境、蒙古族的發展、壯大。重點講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帝國和忽必烈的元帝國的創建、發展與穩固。
班布爾汗 ·中國史 ·16.3萬字
話題不絕.增訂推出,將更整全的昔日游樂場面貌呈現眼前。著名攝影師梁廣福自八十年代起,走遍香港每個角落,四處拍下一幅幅的珍貴游樂場照片;“增訂版”除保留原書的珍貴游樂場相片,并增添現時仍然保留下來的傳統游樂設施圖片。
梁廣福 ·中國史 ·2.1萬字
看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歷史,用漫畫解讀歷史,開啟讀史新潮流。全網粉絲700萬的科普漫畫開創者陳磊(二混子)的全新力作!一到宋朝,梗就撲面而來!理清五代十國宋元史。僅僅通過手繪和段子,陳磊(筆名:二混子)就捋出了五代十國和宋元史的清晰脈絡:五代十國的歷史就像廣場舞表演,各小國輪番上陣;大宋打仗常吃虧,但經濟繁榮恢復快;元朝中期愛“宮斗”,38年換了9個皇帝……掀開紛繁復雜的歷史表象,略去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每一頁都有歷史段子,每三秒讓你笑翻一次,而手繪的帝王將相、豪杰梟雄總是丑萌又可愛:岳飛、趙匡胤、宋徽宗、忽必烈、成吉思汗,全都和你我一樣,有優點和缺陷,有朋友和敵人,他們在歷史關鍵節點迸發出的驚人能量鑄就了五千年的精彩中國史。翻開本書,在笑出腹肌的同時,不知不覺已經通曉歷史。
二混子 ·中國史 ·3.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介紹了豐功偉績的鄭和、鄭和下西洋的背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鄭和下西洋的歷程等。《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4萬字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諸葛亮竟然和呂布有同一個偶像?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不怕暴風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自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以來,中國開啟了“兩千年的帝國”時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專制,這樣的定式思維能否概括浩浩兩千年的歷史?中華帝國廣袤的領土上,有著塞北的馬策與刀環;有著“手把青秧插滿田”的中原農耕民族;有著西域絲綢之路上遍布胡商身影的龜茲、高昌;有著西南瘴氣密布的山林;還有槳櫓聲聲、門閥林立的江南水鄉……朝堂之上,暗流洶涌:儒生和方士、軍閥和世家、貴胄和官僚……錯綜復雜的勢力明爭暗斗帝國外部,強敵環伺:藩鎮、叛軍、敵國虎視眈眈……什么樣的統治者才能管理這樣復雜的帝國?什么樣的權謀智慧才能維系這個微妙的天下?這就是中華帝國的歷史——它比小說還要奇幻和精彩。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審視帝國的興衰榮辱,品讀帝國統治的藝術。本書從“人心”“霸業”“權謀”“興衰”四個層面,通過兩個主題并結合兩個時代,運用詳實的史料和專業研究,剖析中國古代兩千年“帝國時代”的歷史脈絡,探究帝國統治的藝術,以全新的思路書寫中華帝國的簡史,從帝國的興亡探求中國數千年來,歷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輝。
歷史研習社 ·中國史 ·1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