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屬于歷史類讀物。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頗有分量的文章,如,“特稿”一欄有方子奮先生的“老戚——謹以此文紀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難友”;“記憶”一欄《重溫父親與羅曼羅蘭的交往》一文生動記錄了父親閻宗臨青年時代(1929-1937)在瑞士讀書、教書期間與羅曼羅蘭交往的點滴細節、有趣故事。影像專欄《淪陷區的城鄉風貌:一位日本軍醫的影像記錄》展示了秦風先生收藏的,抗戰時期日本一名軍醫拍攝的日軍占領區的一組珍貴照片。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5.6萬字
本書是歷史文化讀物。它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其中,《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后一年——黃杰日記問世的時代意涵》一文,刊出了1949年3月份黃杰的工作日記,真實再現了國民黨在大陸下臺前改朝換代的混亂情形,為史學界和一般讀者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是中國近代史研究非常珍貴的文獻資料。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4.6萬字
《溫故》,中國的年輪——從今天,回望中國。自2004年創辦以來,《溫故》擁有余英時、白先勇、章詒和、袁偉時、王學泰、邵燕祥、沈昌文、程巢父、陳丹青、張鳴、謝泳、邵建、范泓、傅國涌、吳興文、蘇小和諸多撰稿人。本輯特稿《我的父親劉文典》不一樣的“狂人劉文典”,冰云《陳獨秀與托洛茨基》兩個大起大落的歷史人物。
本書屬于歷史類讀物。《溫故》特稿“絕對孤本:一冊家國滄桑的佐證”作者亮軒為讀者展示了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甲骨學家董作賓為女兒董敏所作的一本小書“平廬紀念冊”,圖文相得益彰,從抗戰前到1959年,從重慶李莊輾轉到臺灣,附有董府親友大量珍貴的照片、簽名,其中有許多都是百年來學術界、藝術節的名流,比如:芮逸夫、勞榦、李霖燦、羅常培……,這個珍貴的“孤本”不僅見證了兩個小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是一本中國近代史的生動縮影,是“描述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之風格的最迷人的圖書”。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4.2萬字
本書以辛亥革命“甲種功臣”、武昌首義“八大金剛”之一的高振霄先生在中國近代風云變幻、腥風血雨的半個世紀中,始終忠于自己的民族,忠于自己的人民,忠于自己的祖國,忠于自己的信仰。面對舊中國封建勢力、清朝壓迫、外來帝國主義侵略、軍閥混戰殘酷爭斗、汪偽政權血腥殺戮及日本侵略者強暴行徑,他均表現出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強暴民族主義氣節。從最初的創革命團體、建報業、組織發動辛亥革命,到參加討袁護國、護法、北伐革命,后來轉入“實業救國”,最后投入抗日戰爭的歷次斗爭中,每當國家興旺緊要關頭、民族命運危難之際、革命處于低潮或逆境之時,高振霄始終以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為重,堅持真理,堅定信念,維護正義,出生入死,鞠躬盡瘁。為了紀念高振霄的事跡后輩們譜寫了高振霄史跡、文集、傳記三部曲。
裴高才 王琪珉 高中自 ·隨筆 ·24.6萬字
歷史,注定要重啟絲綢之路,這是人類的命運之行。但這條古道已然被風沙掩埋,于是,在今天,重新發現絲綢之路就成為首要之務。著名作家和文化學者徐兆壽帶著他的團隊,率先踏上這條茫茫古道,為人類重新講述一個個古道上的傳奇故事。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張騫如何鑿空西域、蘇武怎樣杖節牧羊、班超何以縱馬天山……在中華民族壯闊的歷史長河中,這些使者用他們的精神和英雄氣魄攻下了一個個歷史的關隘。
徐兆壽 金西源 ·隨筆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