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原本終日在紫荊山中種田燒炭的蕭朝貴,是不該走入歷史的視野,留下他精彩的瞬間的。但洪秀全、上帝會、太平天國,改變了蕭朝貴的命運;蕭朝貴也改變了他們。本書引用可靠的資料論證了在太平天國早期歷史上存在一個“蕭朝貴時代”,太平天國得以迎來定鼎金陵的輝煌。而與此同時,肇端于蕭朝貴時期的太平天國權力斗爭和權力結構的異動也埋下了“天國”隕落的伏筆。本書附列的六篇研究習作,是作者近年來對蕭朝貴和太平天國早期史研究的后續推進。
劉晨 ·普及讀物 ·25.6萬字
《易傳·革》有云:“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如果將戰國七雄比喻成七匹猛虎,那么其中的趙、魏、韓三虎都是從春秋晉國的同名卿族演變而來。本書充分利用《左傳》等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的豐富材料,聚焦于春秋時期最強盛的諸侯國——晉國,以卿族政治為主線,不僅按時間順序還原了晉國卿官領導班子變遷、卿族興盛衰亡的壯闊史事,還逐一梳理了晉國十大卿族的演化簡史,生動清晰地展現出各大卿族化家為國的“虎變”事業和成敗殊途的歷史結局。
劉勛 ·普及讀物 ·38.1萬字
本書將通過講述大清皇帝的情愛秘史,把大清皇帝感情世界里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之謎展現在大家面前。
晨曉主編 ·普及讀物 ·22.2萬字
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站在世界歷史的潮頭,獨領時代的風騷。因此,我們學習民族的歷史,同時也要放眼世界,從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到我們民族的價值和不足,以找到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誠如偉人所說,不了解自己歷史的民族是一個失敗的民族。歷史有助于我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們建立民族的責任感。因此,我們在參考了大量權威性歷史著作的基礎上,將中國悠久歷史沉淀下來的豐富的圖文資料融為一體,直觀的介紹歷史發展進程,全書以豐富的珍貴圖片,配以深沉的文字敘述,全方位介紹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等領域,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不僅是廣大讀者學習中國歷史知識的最佳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蕭楓主編 ·普及讀物 ·26.9萬字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空前大分裂時代,群雄迭起,亂象紛飛。相對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朝,煙雨樓臺中的南朝,太過迤邐,甚至風流。
趙海峰 ·普及讀物 ·29.4萬字
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一共存續了405年,歷經29帝,創造了諸多歷史記錄,至今影響猶存。自“赤帝子”劉邦通過楚漢之爭建立漢朝后,漢初發生了白登之圍、諸呂之亂、七國之亂等重大歷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國力得到了恢復,強勢的漢武帝,因對匈奴的打擊永載史冊。兩漢一波三折,在經歷了王莽篡位后,也有光武中興,更有明章之治,但經歷戚宦之爭、黨錮之禍和黃巾起義之后,漢獻帝劉協被廢為“山陽公”,漢朝滅亡,留下的卻是不盡回響……
飄雪樓主 ·普及讀物 ·22.6萬字
吳晗先生編寫的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從北京猿人一直寫到北伐戰爭,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典章制度、文史常識、文物古跡、藝術創造。本書內容扼要,通俗易懂,是學習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32.9萬字
本書圍繞曹魏與西晉兩次皇權傳遞帶來的政治變動,從皇權的交接之際入手,探討短暫的君弱臣強局面為政治帶來的不安。魏明帝托孤與晉惠帝為太子時面臨的奪嫡之爭,是魏晉南朝歷史中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皇權傳遞。魏明帝顧命改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曹魏正始局勢的走向,甚至決定了曹魏最終為司馬氏取代。西晉武帝時期的太子地位以及圍繞皇儲話題形成的奪嫡之爭,曠日持久,直接影響到晉武帝對于權力結構的布局,對賈充的依仗與放棄和對楊駿的啟用,使西晉最終形成了政治和軍事上宗王與外戚結合的格局,而這恰成為西晉此后的變亂之由。
權家玉 ·普及讀物 ·21萬字
宜昌古稱“夷陵”,宋代于此設硤州,屬荊湖北路,是水陸通衢的軍事政治要地。本書以北宋慶歷新政為背景,通過北宋名臣蘇頌、范仲淹、韓琦、夏竦等人發生在湖北夷陵的重大案件,深入剖析北宋改革及對待遼、西夏的外交、軍事政策,力爭用更宏大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北宋仁宗一朝的歷史,以及宋朝的歷史。
吳蔚 ·普及讀物 ·35.6萬字
本書雖然寫的是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皇權的更迭,可總是離不開世態人情,離不開權謀權術,更離不開猜忌、傾軋、篡奪、勾心斗角,乃至腥風血雨。但本書并無意于教人們如何機詐權謀,而是著重描摹那些當局者驚心動魄的人性掙扎。從而揭露至高無上的皇權是怎樣扭曲人性,怎樣逼著人像困獸和囚徒一樣求生,怎樣一步步走向陰謀、走向善惡顛倒,怎樣制造冤獄、釀造血淚悲劇,怎樣讓人間變成角斗場和屠宰場的。同時希望通過這些權謀之爭,探尋人性中仍然存在的正義、正直、善與美的力量。
逾越編著 ·普及讀物 ·31.1萬字
鹽史研究歷來被作為中國經濟史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唐代鹽業發展上承漢魏南北朝,下啟宋元,并因安史之亂創建榷鹽法而全面推行專賣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鹽業和鹽政的發展與國家、社會整體變化相同步,鹽的運作涉及政治體制、方針政策的建構、方向,是影響國家命運的大問題。可以說,中古國家社會的變化是鹽政實施的前提,又導致鹽法改革不斷進行。本書分為上、下兩編,收入專論15篇,另附散記2篇。全書以鹽政鹽法為導從、為脈絡,展示它們與唐代國家財經政策及社會人文等各方面的關系。在寫作和立論方面力求轉換角度,觀察問題從國家政治經濟的整體立場與核心舉措出發,并力爭從鹽政和物價的分析中發現中古社會中已為前人認識和運用的規律。
吳麗娛 ·普及讀物 ·28.8萬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范仲淹們”就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北宋中期,內部“三冗”嚴重,天災不斷,對外與西夏交戰、向遼國納幣求和,政權搖搖欲墜。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刻,被后世譽為“天下楷模”的范仲淹橫空出世,率領歐陽修、富弼等一眾“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文臣挺身而出,挽救衰亡的北宋,并且將憂國憂民的儒家精神推向了巔峰。謚號“文正”的范仲淹,用一生詮釋憂國憂民;一代文宗歐陽修,是知人善任的千古伯樂;歷經三朝的重臣富弼,身處逆境亦不改君子本色;……翻開本書,領略真正的儒家精神!
白切玉 ·普及讀物 ·20.6萬字
《吳晗論明史》匯集了明史大家吳晗多部關于明史研究的作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編排整理,更加完整、精煉地向讀者展示出大明朝歷史的華卷。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政治大勢”“制度變遷”“世情百態”“風云人物”。涵蓋了明朝政治、制度、社會、人物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以真實史料為基礎,深刻揭示了明朝歷史的基本面貌和發展脈絡,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書中文字通俗易懂,可讀性極佳。
吳晗 ·普及讀物 ·37.7萬字
《統治俄羅斯:從革命到普京的威權主義》論述了俄羅斯政治制度從1917年至2015年的歷史演化。威廉·齊默爾曼借鑒熊彼特的標準,將政體類型分為民主、競爭性威權主義、完整威權主義和極權主義政體,并據此對蘇聯和俄羅斯政體進行評估和比較。全書通過蘇聯和俄羅斯時期領導人的政治行為(包括鎮壓、大清洗、動員、選舉和競選、選舉改革等),展現了蘇聯和俄羅斯的政體—社會關系的變化。
(美)威廉·齊默爾曼 ·普及讀物 ·28.4萬字
《兩漢魏晉南北朝史探幽》所收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來發表的主要作品,內容涉及兩漢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討論較為集中的是漢代《春秋》學、東漢政治、西漢王國和侯國制度、南北朝散官制度等問題。作者從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領域,既重史實層面的發掘考證,也努力探求各領域間的深層關聯。故其文章不僅在觀點和結論上有新意,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也有所創新。
陳蘇鎮 ·普及讀物 ·29.3萬字
本卷主要寫貞觀之治及唐與高句麗、倭國的戰爭。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開啟了貞觀之治,魏征、長孫無忌等大臣和英雄,共襄太平盛舉。大唐雄師繼兩漢后再次進軍西域中亞、白山黑水,四方威服,傳頌天可汗之名。其后,唐高宗李治終于將唐帝國的疆域推向了極致,而自隋煬帝以來風云激蕩的東亞局勢最終有了一個明確的定局,劉仁軌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一仗打出了數百年的和平,讓覬覦大唐的日本從此成為中國最忠實的學生。英雄輩出,盛世長歌——泰極生否,無論是的李世民,還是李隆基,都無法注定一世英名與輝煌……
士承東林 ·普及讀物 ·30.7萬字
《中國皇后全記錄》上起大漢開國皇帝劉邦正妻呂雉,下迄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集結了歷代皇后的小傳匯編成冊,力圖讓讀者對每一位知名皇后有所了解和認識,對她們在歷史中留下的縮影有所知曉和體悟。為了滿足讀者廣泛涉獵的需要,作者又特意整理了三十位曾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過驚鴻一瞥的嬪妃們的故事,作為對讀者的超值饋贈。翻開本書,一張張后妃們用一生描繪出的畫卷將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您眼前,她們入宮的曲折、生存的手段,她們經歷的坎坷與折磨、落寞或輝煌,她們留下的美名或罵名,她們同樣的身份和不同的人生,都將在本書中為廣大讀者鮮活地再次上演。
諸葛文 ·普及讀物 ·29.3萬字
三百年的歲月能積累下多少懸迷,十二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這部換一種說法的大清未解之謎。
周浩文編著 ·普及讀物 ·25.3萬字
構建皇帝制度的秦始皇,確立了“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的原則,因此每天要審閱120斤簡牘文書,歷代相沿不改。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平均每天批閱200件文書。其后的15位皇帝,雖然不像他那樣勤政,但在天下事定要皇帝專斷的制度下,還是要親自處理許多問題,因此留下許多御批案。御批案有大有小,大的可以驚動全國,影響后世;而小的則鮮為人知,卻體現皇帝對各種案件的態度,宣示其各種理念。在案件涉及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三教九流的情況下,明代皇帝發人深省的批示、出人意料的判決、鮮為人知的案件、令人驚嘆的權變、神威叵測的皇權,令人嘆為觀止。此書是在中央電視臺12頻道《法律講堂(文史版)》播講稿基礎上進行修訂的。
柏樺 ·普及讀物 ·38.6萬字
元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廣大的帝國,幾乎整個歐亞大陸皆入其版圖。可惜舊二十五史中的《元史》僅記述了蒙古本土及其在東亞境內各被征服國的歷史,而著名的四大汗國并未包括于內。新編《元史》彌補了這一缺憾,它從蒙古族遙遠的祖先起,一直到元朝和四大汗國的終結,使龐大復雜的蒙元帝國脈絡清晰、巨細無遺。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2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