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以社會學視角觀察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風云變幻的輕學術史學佳作。作者以正史史料為基礎,以三國權力分配與變遷的真實剖面圖,層層還原三國和三國英雄的本來面目。三國不僅是英雄輩出、充滿智慧和謀略的時代,更是承前啟后的時代,整個社會發生了結構型巨變,其中游俠、豪族與名士從民間力量發展成瓦解兩漢帝國秩序、重構新的社會秩序的主導力量。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三國爭霸,其實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的社會改造運動。
李亮 ·普及讀物 ·24.4萬字
一段“東方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傳奇,一部轟動歐美世界的歷史啟示錄,一本說透百年企業擴張邏輯的思想書。看懂了沙遜家族的興衰史,就能得到商業經營的至高智慧。本書記述了19世紀至20世紀,一個名為沙遜的猶太難民家族在流亡歲月中不斷進取,足跡踏遍亞歐兩洲,從兩手空空到建立龐大商業帝國的艱苦歷程。在書中,作者用小說的筆觸和翔實的史料披露了沙遜家族幾代人秘而不宣的往事,更揭示了沙遜家族在長達150年的世界史上的重要作用:從美國內戰到英國的衰落;從鴉片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原始的商品貿易到新興行業,他們都深涉其中,影響著整個世界的格局。本書更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政治、商業、戰爭和人文往事的迷人世界,是不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巨著。
(英)約瑟夫·沙遜 ·普及讀物 ·24.4萬字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梁啟超的史學代表作,原為其任教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時所編撰的講義,充分闡述了清代學術的發展狀況,及其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發展中的價值和地位。本書共分16講,以社會思潮、學派人物和學科發展為線索,展現了中國學術在17世紀至19世紀三百年間的變遷,內容翔實,觀點新穎。在學術史的研究和寫作上,本書具有開創性的價值,已成為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書目。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感受到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還可全面、系統地了解清代學術,以及中國歷史發展與思想文化的聯系。
梁啟超 ·史家名著 ·24.4萬字
希臘史研究入門》的主要目的是為有興趣從事或者了解希臘史研究的讀者提供入門指導,適于作為大學歷史學專業本科選修課和研究生專業課的教材。《希臘史研究入門(第二版)》章概述希臘歷史的基本線索和框架,第二章對史料做比較全面的介紹,第三章概述學術史,包括國外和國內的希臘史研究及其成果,第四章簡要評述一些研究熱點和重點問題,第五章介紹可資利用的學術資源。此外,章末開列了基本閱讀文獻,附錄提供了一些術語的解釋。第二版在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訂正和增補,努力吸收新近的研究成果。
黃洋 晏紹祥 ·世界史 ·24.4萬字
本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文獻選編”叢書之一,全書分為剛毅中正篇、忠孝節烈篇、敦仁慕義篇、明禮誠信篇、謙儉進取篇、謹恕能容篇、智勇廉恥篇、進德修業篇八個篇章,選編了我國傳統經典中有關倫理道德的精華,冠以解題,加以注釋,以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世價值之目的。
黃樸民 白效詠 白楊 ·中國史 ·24.4萬字
張曉校著的《羅馬近衛軍史綱》以王朝更替為時間線索,系統地梳理了300余年間,近衛軍發展流變的歷史,考察了近衛軍的來龍去脈,對近衛軍生成發展的歷史予以評說。全書由八部分構成,側重研究了近衛軍與王位更替之間的關系,由此考察近衛軍在羅馬帝國歷史上的地位。在近衛軍存續時段內,羅馬帝國大多數時間各種紛爭、內亂此起彼伏,許多動蕩與近衛軍有直接關系,不僅是動蕩的參與者,有時甚至是始作俑者。帝國社會發展的曲線與近衛軍流變的曲線相吻合:帝國強盛時,近衛軍也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種吻合所反映出的是皇帝對近衛軍治理有方。反之,帝國歷史上那些昏庸無能的皇帝當政時,近衛軍則肆無忌憚。皇帝對近衛軍治理及其成效,與帝國安寧成正比。近衛軍在帝國歷史上好事無多,惡名遠播,消極影響遠大于積極作用,對近衛軍的總體評價不應過高。
張曉校 ·世界史 ·24.4萬字
本書從中國王朝時期戶籍賦役制度在地方社會實施過程入手,嘗試探索一種關于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社會變遷和國家轉型的解釋路徑!
劉志偉 ·史學理論 ·24.4萬字
北朝與隋朝是中國歷史上動蕩的時代,崛起于北中國的政權,經過南北對峙,隋代終于重新建立起統一大帝國。作者對這一時期的歷史重新梳理,以紀事、傳記、志、表四個部分敘述這一段歷史。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24.4萬字
《南京傳》是中國歷史的別傳,一部以南京為基點的中國史,讀懂南京,就是讀懂中國歷史。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以史為綱爬梳剔抉南京城市歷史,從211年孫權遷治,到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作為一位公認的文章大家,葉兆言對他寫了四十年的南京有著獨特理解。在這部集其四十年寫作大成的《南京傳》中,葉兆言以史為綱爬梳剔抉南京歷史:從公元211年孫權遷治秣陵,到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歷經東吳霸業、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國風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來?秣陵、建業、石頭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稱有何歷史意義?從竹籬笆到明城墻,城市建制怎樣演變?孫權、蕭衍、李白、顏真卿、李煜、王安石、辛棄疾、朱元璋、朱棣、利瑪竇、張之洞、孫中山,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樣不朽的傳奇?……葉兆言南京人立南京傳,文學家亦史學家,“透過南京這扇窗戶看中國歷史”,抽絲剝繭、細細道來。在這里,南京不僅是一個敘事空間,更是一個極目遠方的平臺,而《南京傳》,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為基點的中國史。
葉兆言 ·中國史 ·24.4萬字
曾國藩為什么不做皇帝?曾國藩是漢奸賣國賊嗎?曾國藩是如何識人用人的?曾國藩晚年位極人臣時為何深感痛苦與無奈?梁啟超向曾國藩學習什么?……唐浩明四十年來隨筆精選,解讀歷史上真實的曾國藩和他的朋友圈,揭秘歷史小說的創作心得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唐浩明 ·隨筆 ·24.4萬字
《浮動的海岸》是首部關于白令海峽——從俄羅斯到加拿大的北極陸地和海域——的綜合性歷史著作。自19世紀以來,人類在白令陸橋這片極北之地開啟了一場極具現代意識形態的試驗。作者通過講述白令陸橋動物和礦產資源的歷史,揭示了一百五十多年來人類如何將這一偏遠地區的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增長與國家力量的過程。作為一部講述人類開發與北極生態之間關系的開創性著作,《浮動的海岸》打破了以往人們所熟悉的環境史敘事,而以一種新鮮的視角重新審視了白令陸橋這一被忽視的景觀。在本書中,德穆思根據自己與當地人一起生活的經歷,并利用對當地人的采訪資料及相關檔案,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深刻而迷人的故事,揭示了人類的巨大需求與野心給這個資源有限的星球帶來的且將繼續帶來的動態變化和無法預見的后果。與許多環境史學者一樣,面對人類對地球系統所造成的影響,德穆思不再認同英國歷史學家柯林伍德在20世紀30年代所提出的觀點,即自然和人類必須擁有不同的歷史。在德穆思的筆下,自然與人類的歷史是相互交織的,人類及其觀念與地域、動植物、礦藏資源等非人類部分彼此互動,相映成趣。
(美)芭絲謝芭·德穆思 ·專業史 ·24.4萬字
楚漢相爭,為何最終劉邦坐擁天下?指揮千軍萬馬尚游刃有余的韓信,竟死在一個女人之手!兩朝棟梁的周亞夫,為何落了個”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書生難開國,草莽卻成英雄,這又是什么道理?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時代,兩漢歷史蘊藏了無盡的智慧,其中有關謀略、有關人性、有關處世……
冷成金 ·普及讀物 ·24.4萬字
《中國鄂倫春族》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簡要概述了鄂倫春族的族稱、族源、人口狀況、歷史沿革、語言文字及所處的生態環境、民族區域自治等。第二章,通過生產、飲食、服飾、居住、交通等習俗,介紹鄂倫春族的物質文化。鄂倫春族是典型的狩獵文化。在漫長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民族長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飲食起居、語言服飾、交通等諸多領域,創造凝練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無論是物質文化不是精神文化幾乎都同狩獵有關,表現在物質文化方面是:衣食所用均從野獸身上出;房屋是生活需要的便于拆建的“斜仁柱”;交通是便于山林中行走的滑雪板,自己發明使用的水上之舟“樺皮船”及鄂倫春特種馬。第三章重點介紹了鄂倫春族民間文化,涵蓋了教育、科技、醫藥、文學、工藝、體育、游戲、造型藝術、歌舞藝術以及非物質遺產等。
關小云 王再祥 ·民族史 ·24.4萬字
本書對秦人族出東夷特別是西遷以來至德公都雍之前的早期歷史進行了系統研究。運用歷史文獻和考古新材料與多學科方法,圍繞贏秦的起源與族屬,贏秦始祖事跡鉤沉與贏姓封國探尋,五次西遷與贏秦入居西垂,中潏歸周與秦人興起,非子封秦和襄公建國,文公入關與秦人崛起等歷史謎團和重大問題,通過多方向挖掘、多角度分析和多層面探究,梳理了秦人由東夷部族到贏姓封國再到秦人形成和興起建國的發展線索,揭示了秦人曲折艱辛而又波瀾壯闊的崛起軌跡和演進過程,初步構建了秦人早期歷史發展的時空坐標和邏輯框架。
雍際春 ·中國史 ·24.4萬字
王鍾翰先生(1913—2007年)是中國現代著名清史、滿族史專家,該書對王鍾翰學術道路、史學成就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揭示了其治史風格既植根于中國傳統史學,又受到近現代史學思想與方法的熏陶;既有時代特點,又富有個人特色。該書不僅是對王鍾翰個體的研究,更可以通過個案進一步探視中國近現代史學發展的脈絡與規律。
李春保 ·史學理論 ·24.4萬字
本書敘述了17-18世紀大批歐洲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深入到北京和中國的其他城市,與中國士大夫階層密切接觸,對中國文化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撰寫了大量的書信、報告和著作,翻譯中國文化典籍,向西方廣泛地介紹中國文化。特別是他們對孔子儒家思想的介紹,給歐洲思想界很大的啟發,成為正在發生的啟蒙運動的一個重要思想資源。
武斌 ·史學理論 ·24.3萬字
公元960年,趙匡胤踐祚登基,大宋帝國肇造。大軍入城之際,東京汴梁“市不易肆”,針對刁民趁亂打劫則“索得數輩斬于市,被掠者官償其貲”。對于私有財產的尊重和保護預表了一代圣君將要開啟傳統中國最絢爛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趙匡胤的“帝王時間”,歷史迎來了百姓富足、兵強馬壯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間,他篤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終懷揣未竟之志于斧聲燭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國之初,趙匡胤在懷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際,先后征潞州、平揚州,采納宰相趙普錦繡良策“侵削藩鎮”,收兵權定禍亂,以至升平之世……
金綱 ·中國史 ·24.3萬字
盛唐長安的國家樂舞機構分為兩大系統:一是太常寺(“南衙”系統)所轄的太樂署和鼓吹署;二是宦官(“北司”系統)職掌的宮廷教坊與“皇帝梨園”。太常樂舞具有鮮明的政治禮儀性質,主要配合國家“五禮”儀制使用。盛唐宮廷教坊容納娛樂性“俗樂”(百戲),樂伎服務的對象首先為皇帝、后妃,次及于王公貴族、文武官員。而“皇帝梨園”為御前音樂機構。作者對上述機構做了詳細和系統的解讀。
穆渭生 張維慎 ·中國史 ·24.3萬字
美國是一個歷史很短的國家,少有東方和歐洲的巍峨古跡。可是,一路漫游走得多了,覺得也有它特別的韻味。它的開拓者中有一批來自歐洲的思想者。他們從歐洲傳承的思想,到了北美的荒原上,褪盡精美修飾,卻有了實實在在的精神。隨著他們留下的足跡,一邊行走在樸素的土地上,一邊閱讀著他們留下的紙頁發黃的字跡,同時把看來讀來的一些體會,試著與大家分享。
林達 ·隨筆 ·24.3萬字
由《元魏寇齊》《蕭衍篡齊》《南北交兵》《魏伐柔然》四篇組成。通過元魏寇齊、南北交兵等歷史事件,記敘了南朝與北魏的兩次戰爭——齊明帝至齊殤帝年間,以南齊雍州為中心的南北朝交界地區所發生的北魏與南齊之間的戰爭,南朝齊、梁嬗代之際,南梁與北魏之間的戰爭。通過蕭衍篡齊事件,敘述南朝齊梁嬗代的歷史背景及過程。通過魏伐柔然事件,記錄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與柔然部落的軍事互動,以及北魏和柔然的興衰歷程。
袁樞 ·中國史 ·2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