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300年
大明,一個(gè)輝煌又腐朽的朝代,一個(gè)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個(gè)奇才輩出又奸佞頻生的朝代。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點(diǎn),他們或明或暗,或剛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懶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極好,有的風(fēng)評很差。在十六個(gè)皇帝中,甚至找不出兩個(gè)“雷同”之人。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國家層面上均守住了兩條原則:一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二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朝風(fēng)氣,雖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瀟灑,但自有一股凌厲之氣貫穿始終。無論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們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樣,身上流露出這個(gè)朝代的精神氣質(zhì)。這是明朝可以誕生于謙、王陽明、海瑞、張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滅后依然可以走出張煌言、史可法、李定國、顧炎武的原因。這,或許就是孟子所說的“氣”。
·26.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