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者力圖通過明確檔案資產的勞動價值、使用價值,以及有形資產的載體價值、無形資產的內容價值等價值發展線索,梳理檔案資產相關權利的發展軌跡以及檔案資產客體擴張的歷史脈絡,闡明檔案資產與信息資產、數字資產、知識資產等關聯概念的關系,分析檔案價值與檔案權利的實現對于檔案資產運營的影響,最終確立檔案資產論以及主要觀點。
王小云 ·圖書檔案 ·29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圖書館服務均等理論研究、文獻資源建設與文獻資源共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圖書館信息服務、圖書館廷伸服務與大眾閱讀、社區鄉鎮圖書館與少年兒童閱讀、館員素質與圖書館服務等方面。
萬群華 胡銀仿 ·圖書檔案 ·61.6萬字
北大中文系歷來有傳統:新生入學,分專業之前,各專業前輩學者都會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介紹專業情況、講述治學心得、對青年學生給予鼓勵和引導等等。本書匯集了北大中文系退休和部分在職教師在“靜園講座”中面向大學新生所做的演講,共21篇,內容涉及精神追求、學術志業、治學方法乃至文本賞析,從“務虛”到“務實”,整體呈現了前輩學者的大家風范和求是精神,可以說既是引導青年學子走入學術殿堂的入門書,也是一部中文系掌故舊聞集。
漆永祥 ·圖書檔案 ·28.4萬字
本書共收錄作者論文21篇,分編成三個專題,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做了細致的分析。作者通過對圖書館發展與創新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圍繞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關鍵技術、服務方式、工作模式等開展研究,不斷探索總結現代圖書館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經驗,有利于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理論創新,對推動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謝薛芬 ·圖書檔案 ·8.9萬字
本書對大數據及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相關理論、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能力影響因素、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實踐與問題、發達國家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實踐及啟示、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面向企業創新發展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等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采用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比研究等研究方法,資料較豐富,內容結構體系較合理,研究結論具有較好的創新性和參考價值。本書適用于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教師、學生及相關研究人員。
李敏 ·圖書檔案 ·14.4萬字
本期《北大德國研究》的主題是席勒研究,收錄了眾多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席勒及其作品進行研究和介紹的論文,涉及席勒作品的譯介與研究現狀、席勒作品的研究、席勒的美學觀、歷史觀、大學教育觀等;還包括兩篇席勒的譯文和幾篇書評;并收錄了兩篇德國領導人關于二戰結束的演講。
陳洪捷 ·圖書檔案 ·27.7萬字
本書是肖鷹教授批評文章的選集。作為一位學院派教授批評家,肖鷹教授的批評活動堅持文化批評的獨立性、學術性,并且以觀點鮮明、語言犀利的批評風格贏得社會廣泛關注。在這個自選集中,肖鷹教授采用三個原則編選文章:其一,影響較大的批評文章;其二,自認為學術性較強的批評文章;其三,自認為較好地表現自我批評風格和語言的文章。這個文集的編選系統而完整地表現肖鷹教授的批評活動歷程和批評風貌。
肖鷹 ·圖書檔案 ·29.9萬字
研究中國古代圖書史,既需要對涉及圖書史本體的具體方面如印刷、出版、收藏等等進行專門研究,更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對圖書事業發展的內因和外因進行整體把握和分析。本書即試圖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中國古代圖書史的研究,將圖書史的發展變化置于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研究它與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宗教,特別是與大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力圖構建一部以圖書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文化史。
陳力 ·圖書檔案 ·40.8萬字
本書立足于檔案工作實際,結合國家及湖北省頒布的檔案法律、法規、規范,對公文管理、檔案管理、檔案保護、檔案編研、檔案法規、檔案信息化建設以及文書、科技、電子、聲像、實物、會計、干部等類型檔案的基本整理方法分別作了專題性介紹。
高勤主編 ·圖書檔案 ·35.5萬字
《圖書館學基礎簡明教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圖書館的歷史沿革,圖書館思想史,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問題;現代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與專業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的基本性質、特征與服務內容;圖書館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微觀、中觀、宏觀組織原理;讀者權利與圖書館權利,包括讀者的五項基本權利和圖書館權利的內涵;現代圖書館基本理念,包括知識自由理念、民主政治理念、終身學習理念、公共物品理念和社會責任理念。
蔣永福 ·圖書檔案 ·19.1萬字
本文是一本原創文集,主要集中了2010年至2016年七年間《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圖書館簡訊》所刊載介紹各國法律圖書館的文章、有關師生的書評以及法學院學生優秀的法律文獻檢索報告。本書對我國法律圖書館的建設和法律文獻信息的發展具有比較重要的啟示作用。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圖書館編委會 ·圖書檔案 ·19萬字
《文化與詩學》是一本涵蓋了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化研究和文學類書評的論文集,關注學科發展中各種前沿問題,對之進行了細致的討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童慶炳 ·圖書檔案 ·20.1萬字
本書系《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本輯的主題是“州縣檔案與清史研究”。對清代歷史的研究,州縣檔案與正史、方志、族譜、官箴書、日記等史料相比,有其獨特的價值。充分利用州縣檔案不只是歷史研究的一個努力方向,亦會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若善加利用,可以使研究者獲得更加鮮活的文本,進而有可能得出更加貼近歷史真實的結論。
吳佩林 蔡東洲 ·圖書檔案 ·31.3萬字
《用戶畫像與博物館用戶體驗》一書探討了博物館從“以展品為中心”向“以觀眾為中心”轉變的背景下,中國年輕人作為主要受眾的參觀體驗與內在動機。本書通過服務設計方法,結合Bartle玩家人格分類法和參觀流程模型,采用快速民族志研究設計,從126名候選人中識別出社交者、探索者、成就者和攻擊者四種理想用戶畫像。通過參觀前、中、后三個階段的數據收集,運用觀察(服務旅行和影子跟蹤)、訪談(情境訪談)及體驗卡片等手段,詳細分析了用戶的參觀體驗。研究發現,每種用戶畫像在博物館參觀中展現出獨特的內在動機。本書不僅為博物館體驗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和方法,還旨在幫助博物館管理人員和用戶體驗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和細分參觀者,從而完善基于不同用戶動機的服務設計方案,提升博物館對公眾的服務質量與吸引力。
劉順利 席翠玉 ·圖書檔案 ·13萬字
本書首先研究了科技服務平臺的產生與功能,科技服務平臺的建設與運行,對科技服務平臺服務質量的評價與提升;其次研究了科技服務業的定義與分類,科技服務業的特點與作用,以及影響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因素和國內外科技服務業發展概況;最后提出了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戰略及推動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蘇朝暉 ·圖書檔案 ·19.6萬字
本書涵蓋了圖書館管理與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圖書館資源的組織與服務,古籍保護與特藏資源可獲取,圖書館的服務與創新,圖書館空間與功能再造,數字圖書館前沿技術研究,圖書館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楊國富 ·圖書檔案 ·29.2萬字
校勘學是研究古籍校勘的科學,其目的和任務是總結歷代學者校勘古籍的經驗,研究校勘古籍的法則和規律,為具體進行古籍校勘提供理論指導。校勘學理論是在校勘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具有指導校勘實踐的作用,同時又接受校勘實踐的檢驗,并在校勘實踐中發展。
倪其心 ·圖書檔案 ·24.6萬字
本書是《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中的“W1.世界與自然物”的升級版。書中列舉的中國創世神話母題(W1)數據目錄由原來的3級母題升級為5級母題,母題數量由原來的4607個擴展為12583個。根據此母題目錄可以對中國創世神話的多種類型進行系統分析,可以建設中國創世神話數據庫,也可以作為文學創作或相關傳統文化數據庫建設的參考。
王憲昭 ·圖書檔案 ·2.8萬字
《中國辭書學報》以促進中國辭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為己任,關注中外辭書發展,研究辭書理論和編纂實踐問題,以國際視野提升國內辭書研究水平,以理論創新推動辭書編纂創新。第一輯收錄有關《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研究論文37篇,內容涉及《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綜述、詞目研究、釋義研究、配例研究、凡例和附錄的研究,以及對詞典與規范問題的探討。
中國辭書學會《中國辭書學報》編委會 ·圖書檔案 ·24.4萬字
《縱心所欲:徜徉于稀見與常見書之間》所收文章都是作者收藏和閱讀古代典籍的心得。一部分內容是談論人所熟知的常見書,還有一部分是講述作者獨具特色的收藏品,但后者也是立足于常見基本典籍來闡釋稀僻書籍的特色和價值。作者認為,只有盡可能熟知常見典籍,才能把握歷史的背景和文獻自身的源流,以此為基點,更好地認識乃至發掘利用稀僻書籍的特色和價值;反過來看,只有盡量拓展對文獻史料的視野,充分了解各種類別和形式的典籍,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擺正常見史籍的基礎地位。
辛德勇 ·圖書檔案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