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口譯過程認知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口譯過程包括信息輸入、信息加工與信息輸出幾個基本的階段,每個階段下又分為不同的子階段,這些認知過程研究會最終揭示口譯過程語言轉換這個黑匣子,源語轉換到目的語的過程是語言認知的研究的核心內容,會為未來機器翻譯和信息技術發展提供科學的支撐。該書分為口譯過程的信息輸入理解、信息轉換加工即口譯的雙語轉換和信息輸出即口譯的表達三大部分。
王建華 ·語言文字 ·14.3萬字
宇文所安是美國當代著名漢學家和翻譯家,以中國古典文學和文論研究蜚聲國際漢學界。他長期致力于對中國古典文學進行深入且廣泛的編選與譯介,譯研緊密結合,成果豐碩且影響深遠。本書借助比較文學研究的他者視野理論,結合宇文所安的漢學研究特點,圍繞宇文所安的中國古典文學與文論英譯著作《諾頓中國文選》和《中國文論:英譯和評論》,從古典文學選集的編譯、古典文論經典的詩學翻譯與闡釋以及超越“文本細讀”的翻譯創新思想這三個層面展開,在譯本對比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他者視野”下宇文所安的中國文學英譯思想和實踐。
岳曼曼 ·語言文字 ·13萬字
本書分為文明傳播、文獻天地、漢學人物、馬可·波羅研究等專題,收錄了《從語言和知識體系的角度思考“國風文化”》《福開森的漢學評論生涯》《馬可·波羅文本的傳統》《唐代以前中國宮廷中的鶴》等文章。
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編 ·語言文字 ·19.6萬字
本書是針對專八考試人文知識與改錯部分的專項輔導書。人文知識大致從英美文學、英語國家概況、語言學等部分進行內容梳理;改錯部分分為典型錯誤分類、單句解析、篇章分析幾方面內容。后附近五年專八人文知識與改錯詳解及模擬題八套。
宮玉波 ·語言文字 ·4.9萬字
本書借助認知形態學研究了漢語類詞綴的構詞規律,證明了認知形態學和漢語構詞研究的適配性,為后續漢語構詞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強了近義類詞綴的構詞差異對比,從語義和認知角度豐富了漢語詞匯比較研究;挖掘了漢語類詞綴構詞規律的深層動因,提高了構詞研究的闡釋力和解釋性。
張未然 ·語言文字 ·19.2萬字
本書聚焦日本主流報紙媒體對平成時代(1989-2019)各類熱點社會現象的報道,自建“當代日本社會現象專題新聞語料庫”,基于批評話語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的理論及其分析框架,探討當代日本社會變遷與媒介話語建構模式之間的互動與共變關系。強調新聞話語在社會建構中的重要性,從話語層面理解和解釋平成時代的日本社會現實,重點討論了日本主流媒體如何借助新聞話語建構“中國形象”,以及如何表征和應對日本的國內和國際紛爭,實現其主張的合法化。
孫成志 ·語言文字 ·10.8萬字
專家編寫:作者教授應用文寫作多年,受惠對象遍及政府部門及教育機構。種類齊備:書信類應用文、管理類應用文、禮儀類應用文、告示類應用文、會議文書、新聞稿、演講稿、內地貿易文書。闡釋精煉:說明精辟易明,多羅列寫作要點,方便讀者應用時快速查閱。-比較性強:羅列中、港、臺應用文例子,不論內容或格式都有差別,讓讀者比較出三地的寫作文化差異。實例豐富:收入大量日常應用實例,并適度更新,富直觀性和參照價值。資料實用:收錄常用問安語、稱謂敬辭、署名敬辭、家族近親稱謂等表格,檢索方便,適用于寫作應用文;另附中國行政區域圖、中國行政機構圖、簡體漢字示例表、內地日常稱謂表,方便公務與商務人員認識內地基本行政體系與通行文書,便于中港溝通;又有中文標點符號表、中文校對符號表,作為延伸參考。適用對象:大中學生、公務員、文職人員、商貿人員
劉北 ·語言文字 ·4.4萬字
本書以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取向,將功能語言學理論與漢語實際相結合,探討篇章現象與句法整合現象、特殊句法結構的信息地位和篇章功能、元話語成分篇章功能的浮現、語體差異及其句法表現。將篇章功能與句法—語義規律聯系起來,揭示其間的內在聯系。關注交際因素對語法結構的塑造,揭示語法規律背后的功能動因。
方梅 ·語言文字 ·13.5萬字
語言生態環境是針對社會生活中所出現的語言污染、語言暴力等諸多問題而提出的新概念。本書厘清與語言生態環境相關的概念及其內涵;追溯語言生態環境的研究歷史;探索馬克思主義語言生態環境思想的來源、具體內容及發展目標;分析語言生態環境問題的表征、危害及成因;運用馬克思主義語言生態環境思想為當前語言生態環境問題提出治理對策,以達到優化新時代語言生態環境,拓展我國的國際話語權和增強文化軟實力之目的。
秦琳 ·語言文字 ·17.2萬字
本書主要關注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商務漢語這一話題,從四個方面對商務漢語教學和教材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探討,包括:商務漢語教學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商務漢語教材研究、商務漢語教學理念與實踐、商務漢語語法詞匯研究。本書作者作為商務漢語教學研究的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其意見和經驗對于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均意義重大。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來源于2014年11月第一屆國際商務漢語教學、商務教材研發暨商務跨文化交際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由波特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和我社聯合舉辦,有一百多位同行參加,對于商務漢語的教學和教材發展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道雄 劉美如 ·語言文字 ·12.4萬字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以刊登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國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要宗旨,發表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論文、書評和研究綜述等,以期推動國內學界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方面的進步。本書為第12輯,收錄了國內外學者關于西域歷史、語言研究的15篇文章。
烏云畢力格主編 ·語言文字 ·18.1萬字
本書為河北大學紅色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紅色文化研究叢書”之一。筆者通過搜集、整理和研讀大量一手日文資料,對茅盾小說在日本譯介與研究的歷史展開了詳細地考證、辨析與梳理,借助日本之“他山之石”闡釋了茅盾小說在域外文化語境下所釋放出的獨特文學價值及文化意蘊,最終整合完成了一部較為完整的日本茅盾小說譯介與研究史論稿。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為讀者了解茅盾小說在日本的傳播情況提供了迄今最全面、最直觀的史料參考。
連正 ·語言文字 ·18.5萬字
本系列是一套圖文并茂的故事書,用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和在學校學到的話題密切相關。每個故事后配有生詞表和練習。所配插圖畫面精美,生動有趣。每冊書為24開,不超過28頁,適合15歲以下學習漢語的孩子閱讀。
(新西蘭)Victor Siye Bao 曾凡靜 ·語言文字 ·0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前人關于交際失誤和語用失誤理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作者嘗試從認知語用的角度對交際失敗進行重新界定,提出交際失敗不同于交際失誤和語用失敗,繼而分析出交際失敗的本質特征、類型、產生原因及預防方法,建立了交際失敗的理論模型,從而更深刻地揭示言語交際的實質和規律,幫助人們認識交際失敗形成的根源和機制,有利于提高人們的語用能力與言語修養,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
曹陽 ·語言文字 ·9.3萬字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以刊登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國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要宗旨,發表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論文、書評和研究綜述等,以期推動國內學界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方面的進步。本書為第13輯,收錄了國內外學者關于西域歷史、語言研究的14篇文章。
烏云畢力格主編 ·語言文字 ·18.9萬字
本書為國際歐亞學者發表論文的翻譯文集,代表學界研究潮流。本輯主要內容有外貝加爾匈奴墓研究、德如尼灌溉渠中發現的古墓、公元6至10世紀阿爾泰突厥的冶鐵與鐵器制作、綜合視角下的漢代邊疆、蒙元帝國時期的一位色目官吏、元代中國的回回醫學和回回藥等。
余太山 李錦繡主編 ·語言文字 ·18.2萬字
本書是北京市高教學會研究生英語教學分會的論文集,從教學思想與教學改革、教學模式與測試、英語語言技能的研究與實踐、語言學與翻譯學、文學與文化等角度,探討在英語教學這個特定的教學領域中教學規劃者有著怎樣的思考和見地,教師在教學實施中有著哪些創新和感悟,學生在各種語言技能的訓練中如何得到有效的提高等問題。
吳江梅 彭工 鞠方安 ·語言文字 ·16.9萬字
本書基于語言類型學視角,在充分汲取國內外已有連動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從句法屬性、語義特征、語序特性、歷時發展以及詞匯化、構式化等方面,對漢語連動式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描寫、分析與闡釋,對漢語連動式在漢語語言體系以及世界連動語言中的地位和價值進行了論述與探究,為漢語連動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拓展了連動式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高增霞 ·語言文字 ·19.1萬字
本書為何自然教授主編的語用學學人文庫之一,本書采用批評語用分析框架,基于飯店商家的網絡評論回應語篇的一手語料,描述其中所使用的言語行為類型及商家通過這些言語行為建構的語用身份類型,分析其身份建構的動因,并從消費者訪談的角度來探討這些身份建構類型的適切性,最后從批評語用視角對其展開評價,以期弘揚禮貌、文明、適切的網絡互動交際方式。本書的研究成果對網絡用語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錢永紅 ·語言文字 ·13.6萬字
本書分為老年語言學、語言學理論研究、具體語言研究、語言應用研究、書評五個欄目,收錄了《論老年人語言能力評估在我國語言能力評估體系中的定位》《我國老年人話語多模態語料庫建設與反思》《歷史邊界對語言地理變異的影響——兼論邊界效應的測量方法》《尼雷爾與坦桑尼亞斯瓦希里語的語言規劃》等文章。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編 ·語言文字 ·1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