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媒體與司法的博弈:近代中國媒體與司法重大案件研析
會員

司法過程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以及司法過程所顯示的刺激性,對于各國傳媒都具有永恒的魅力。民眾對法庭新聞十分關注,媒體在滿足公眾知情需要的同時亦反映公眾對司法的批評。本書將圍繞《申報》、《時報》、《晨報》、《大公報》等近代報刊所刊載報道的司法案件與評論,尤其是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而展開,通過楊月樓案、楊乃武案、姚榮澤案、宋漢章案、宋教仁案、章士釗案等一系列重案大案,力圖描繪出近代媒體與司法間的對抗與緩和,盡量描繪出司法對媒體的態度,同時對其間的變化進行分析,展現近代媒體關于司法的態度和理念通過報刊得以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報刊所代表的先進理念與司法機關所持有的傳統價值觀、所維護的封閉程序發生了沖突。但不可否認,近代中國媒體與司法關系的調整受到西方法制文明的影響,也得到近代時期各屆政府的關注,從而加速了相關法制建設的進程,從而步入了初步法制化的軌道。本書收集了清末民初時期十個重大案件作為研究對象,力求全面而又具體地介紹近代中國媒體與司法關系演進和發展的情況。研究重點是通過考察清末民初時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案件,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媒體與司法的復雜的關系。

牛錦紅 ·新聞傳播 ·16.2萬字

《密勒氏評論報》:美國在華專業報人與報格(1917-1953)
會員

托馬斯·F·密勒和約翰·B·鮑威爾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共同創辦了《密勒氏評論報》,從而開啟了美國專業報人在華辦報的歷史。《密勒氏評論報》是一份引領了中國周刊時代的“政治和財政之周刊”。在刊行的32年里,刊物歷經了密勒和鮑威爾父子三任主編。它一開始就宣稱自己遵循美國的以“公共服務”為核心的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刊物主編致力于將美式專業辦刊方式移植到中國,并使之逐漸適應中國本土的需求。編輯團隊還迅速培養起了一個包括中國年輕知識分子在內的國際讀者群體。刊物以在華“密蘇里新聞幫”為核心構建起了一支親美的跨國、跨領域、跨地域和跨黨派的新聞專業團隊。依靠這一團隊,刊物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在華的語言障礙和種種新聞封鎖,開啟了在華外報專業化辦報的新紀元。刊物還將包括客觀性報道、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等一些專業報道方式和深度報道手法綜合運用于其新聞活動之中,從而以鮮明的專業辦刊特色在在華外報中獨樹一幟。小鮑威爾主筆時期,刊物逐漸走上了美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的對立面,宣傳色彩也日益濃厚。它的財經特色和美式專業辦刊特色也逐漸褪變。1953年7月,《密》宣告停刊,成為最后一份離開中國大陸的在華外報。

鄭保國 ·新聞傳播 ·19.4萬字

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
會員

《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內容包括導論;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的主線;三研究方法;(一)文獻歸納法;(二)調查研究法;(三)案例分析法;(四)模型計量法;四研究的主要內容;五研究的主要結論;(一)國內食品安全輿情的研究文獻與研究熱點有新的增加;(二)輿情數量急劇減少,微博繼續成為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的重要平臺;(三)大部分網民對食品安全狀況滿意度不高,信心不足;(四)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對食品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五)網民對政府食品安全網絡信息接受意愿受到感知有用性、信任、感知易用性等因素的影響;(六)食品安全問題的媒體呈現對網絡輿情具有重要影響,應堅持客觀平衡報道并保持持續的關注熱度;(七)網絡意見領袖在微博謠言傳播過程中扮演著助推器的角色;(八)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引導需要引入善治之道;第一章2013年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總體分析;第一節相關研究說明;第二節主要熱點網絡輿情的熱度分析與等級分類;一網絡輿情熱度的計算方法;二網絡輿情熱度的等級分類標準;三主要的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四網絡輿情熱度的具體分析;第三節2013年主要熱點網絡輿情深度分析等等。

洪巍 吳林海等 ·新聞傳播 ·18.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上饶县| 凭祥市| 盘山县| 乳山市| 大方县| 安塞县| 房产| 三河市| 巴彦县| 永年县| 海兴县| 阿拉善左旗| 栾川县| 南和县| 安新县| 西林县| 斗六市| 马龙县| 华蓥市| 弋阳县| 礼泉县| 辉南县| 蓬溪县| 黑龙江省| 鹿邑县| 贵州省| 策勒县| 万全县| 铁岭市| 东阳市| 东明县| 高邮市| 来凤县| 诸暨市| 建德市| 五常市| 阳原县| 卓尼县| 榕江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