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此書是葉嘉瑩在哈佛大學時所撰,也是作者學術研究的重大轉折點。中國近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先生以自沉湖水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這一令人驚愕的舉動留給后人頗多疑惑。正當五十一歲盛年的他,何以在學術研究如日中天的輝煌時刻,遽爾輕生?早期致力于西方哲學和文學研究的他又何以在治學后期轉而做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考證研究?對于這兩個令人百思難解的疑問本書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同時,本書還對其以《人間詞話》為代表的文學批評做出了恰切的評價。
葉嘉瑩 ·文學評論 ·22.2萬字
本書從近20年來500多篇關于閻崇年先生的書評、訪談、深度報道中,精選出41篇文章,以此展現閻崇年先生在學術研究和歷史文化普及上所做的貢獻。文章作者,包括鄭欣淼、馮爾康、卜憲群等知名學者、與閻崇年先生合作過的媒體人、出版人;書中還收入閻崇年先生與唐浩明、二月河等文化名人的對話。書稿囊括了對話錄、作品評論、人物專訪等多種體裁,立體勾勒出師友眼中的史學大家形象。
譚躍 李巖主編 ·文學評論 ·22.2萬字
漢唐小說在文體構成上“雜糅眾體”。目前學界多關注史傳、詩歌、辭賦等與漢唐小說之關系,公牘文、書牘文、祝文等文體則較少關注。本課題在對融入漢唐小說“眾體”統計、分類的基礎上,考察其融入漢唐小說的具體方式;以敘事學和文體學交融的視閾,剖析各“文體”在小說敘事中的功能,揭示其融入漢唐小說的原因、規律;最后比較“眾體”在漢唐小說中的組合方式,探討漢唐小說文體建構的特點,及漢魏六朝小說過渡到唐傳奇的深層原因。
何亮 ·文學評論 ·22.2萬字
上溯伏羲,悠悠七千年;追源黃帝,漫漫五千載。這其中中國古代文化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是舉世而公認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知識的積淀,精深博大;其名著眾多,汗牛充棟。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是這些傳統文化的統治者帝王將相的智慧精華。
秦榆 ·文學評論 ·22.1萬字
1.匯集了馮其庸先生數十年來紅學研究各方面的重要成果,是對紅樓的全面解讀。2.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為底本,以甲戌、己卯、列藏、蒙府、戚序等本為校本,并參以時賢新校注本。內容包括對語句、段落和每回的點評,對《紅樓夢》寫作的歷史背景、作者家世和特殊語句的箋釋等。無論是從詮釋的深度、評點的方式,還是從疏證的切實、校勘的確切等方面來說,均堪稱典范。3.不僅有馮其庸先生本人的評點,同時擇要錄入了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上的脂評,以便讀者參考研究。
馮其庸 ·文學評論 ·22萬字
本書分三篇,上篇“新變”從總體上梳理了網絡媒介介入文學傳播后,文學批評在主體、模式、話語、價值取向等方面的新變化與新特征;中篇“困境”從評價模式、媒介環境、文學觀念、價值尺度等幾方面對網絡時代文學批評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考察了網絡媒介給文學帶來的標準與價值尺度的變化,分析了文學作品的范式、話語等因媒介變革而發生的變化;下篇“求解與建構”對前述問題從技術、受眾、體系、范式、取向等幾方面進行求解,提出追求文學批評新理性與人倫價值取向的理論建構方向,為構建網絡時代文學評價新范式、新標準進行了必要的探索。
吳優 ·文學評論 ·22萬字
本書從“他者空間”的視角探討了美國非裔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妮·莫里森的小說創作,解讀了貫穿于莫里森小說的“家”、“社區”和“異質空間”等社會空間,探索它們在莫里森小說人物身份建構方面的重大意義,認為莫里森站在邊緣和他者的角度,利用空間敘事的手段,表達了強烈的種族和性別意識,再現了他者的歷史,并試圖以此重塑他者的主體性。
趙宏維 ·文學評論 ·22萬字
《重讀毛澤東詩詞》由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陳晉任主編,經毛新宇審定。書中所選毛澤東詩詞共計67首,是對廣泛流傳的78首版毛澤東詩詞所作的精選新編。作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毛澤東詩詞不僅展現了強烈的時代擔當、鮮明的時代精神,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思想支撐和精神力量。鑒賞資料方面,對詩詞關聯的原典進行了全面整理;詩詞創作背景方面,結合新的理論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了詩詞創作的歷史資料、文學資料;自注自解方面,重新整理作者第一人稱敘述的內容(答記者問、信件往來,訂正訛誤等情況),力求有據可考,出處可靠;詩詞賞析方面,以毛澤東詩詞為主線,凝練串講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發展史。此外,更有國內播音主持領域老中青三代名家獻聲,傾情誦讀毛澤東詩詞,以期讓廣大讀者能夠更加生動地感受毛澤東詩詞奇雄豪放的意蘊。
陳晉主編 ·文學評論 ·22萬字
本書通過對21世紀外國主要作家的研究,運用新的理論視角解讀2000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的文學作品。本書不僅研究內容新而且研究視角新,與時俱進,凸顯21世紀以來外國文學的發展趨勢。出版后該書將為外語學科專業的師生、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論參考和方法借鑒。
楊金才 張琦主編 ·文學評論 ·21.9萬字
吳小如先生愛雜覽,這次入選的百余篇書序書評,可以看到小如先生博極群書的影子。其中有一部分是先生30歲之前寫他那個時代的當代作品書評,如《說傳奇》、《說流言》等篇,見解精辟,文字優美,是不可多得的學術美文。
吳小如 ·文學評論 ·21.8萬字
碑志文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體,從東漢時期盛行于世,其創作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碑志文創作與中國古代散文創作的興衰更迭以及思潮變遷密切相關。碑志文批評發展演進的歷史,折射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發展的歷史,也折射了中國古代文學觀念和審美觀念的變遷。本稿將碑志文批評置于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歷史長河中,對其產生、發展、演進的歷程進行深入剖析,力求客觀、公允地梳理出一部碑志文批評發展的歷史。在研究過程中,不僅注重既有的理論批評資料,還深入、細致地從作家創作本身挖掘其文體主張與理論;不僅注重那些知名的學者,還發現了以往不被批評史研究關注的學者,如孫琮、儲欣、林云銘等,以及一些以曲論、詩論、詞論等名世的學者,如李開先、沈德潛、譚獻等,發掘他們獨到的文章觀念。因此,本稿不僅補充了中國碑志文批評史研究的空白,還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有重要的補充作用。
李貴銀 ·文學評論 ·21.8萬字
流散文學(diasporicliterature)是當前比較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之一。在諸多流散作家中,祖籍斯里蘭卡,現居加拿大的作家邁克爾·翁達杰(MichaelOndaatje)堪稱該群體中的領軍人物。特殊的人生經歷與文化背景使翁達杰的作品包含了母國或西方文學少有的多元文化因子,其作品在內容、體裁、寫作技法等方面均打破傳統小說的套路,優美的詞句在帶給讀者感官享樂之余,也留下許多空白,等待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和填補其中隱含的深刻寓意。本研究在細讀英文原版小說及其譯本的基礎上,借用后現代敘述學、解構主義、后殖民、新歷史主義等理論,將文本與理論相結合展開論述。與從前零散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嘗試從整體上把握翁達杰的小說,但在具體分析每部作品時又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力圖以更立體的方式展現翁達杰的小說藝術。研究既關照小說的內容層面,亦顧及敘述策略層面,將翁達杰在小說中體現的“后殖民批判”與“主體建構”這兩大主題置于流散語境中考察。
劉丹 ·文學評論 ·21.8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21.8萬字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問世數百年來,形成了廣泛的大眾閱基礎,至今仍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塑造了許多各有特色的帝王將相形象,本書以《三國演義》文本為基礎,分析在歷史大勢中,這些人物角色做出重要人生選擇的原因、心態、結局、影響等,并由小說人物聯系到普通大眾,提煉出其中對于大眾讀者人生的啟示意義。身份不同,道理相通,揭示《三國演義》一書在文學藝術之外更多的人生指導意義。本書內容由央視“百家講壇”相關節目文本整理而成。
韓田鹿 ·文學評論 ·21.8萬字
該書一共論述了馬華文學史上的12位重要作家,包括邱菽園、方北方、吳岸、王潤華、陳瑞獻、李永平、張貴興、林幸謙、黃錦樹、陳大為、歐大旭、黎紫書。該書不是簡單的個案文本細讀,而是在占有盡可能豐富史料之上的“一家之言”,很大程度上具有學科論述的示范意義。這里的“一家之言”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是對諸位選家的逐一精細描述,幾乎每一家都值得仔細探勘,而另一方面則是強調有關論述無論對錯都可稱得上一家之言,至少對于論述對象有著相對獨特而熟稔的認知。
朱崇科 ·文學評論 ·21.7萬字
本書試圖以一種開放的視野追尋鐘嶸《詩品》中核心概念其生成的具體文化情境和理論基因,并著重闡發它們所包含的美學意蘊與生命體驗,使其在與研究主體的對話中重新活躍起來,從而把傳統的詩學智慧與當下的生存體驗結合起來。因而,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主要將《詩品》中的核心概念放在中國美學和文論之縱向的歷史長河和魏晉六朝之橫向的文化氛圍中加以考察,在對具體概念的研究中體現出對象的時代精神和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在分析《詩品》核心概念各自內涵時考察它們之間的聯系,把《詩品》的諸概念看作相互關聯的理論整體,這樣即跳出單就某一個別概念進行研究的視域局限,避免割裂其理論的完整性與有機性。
孟慶雷 ·文學評論 ·21.7萬字
本書收錄了吳趼人點評過和編輯過的作品,考慮到吳趼人評點過的作品很難見到,同時為了幫助讀解吳趼人的評點,本書全部保留了原文,校以《新小說》和《月月小說》所載,并加以新式標點。這些作品包括偵探小說《毒蛇圈》,二十三回;《新庵譯屑》九十題九十四篇譯作;彈詞小說《賈鳧西鼓詞》;寫情小說《情中情》,五章,未完;《新庵諧譯初編》一、二卷,卷一收錄《一千零一夜》《漁者》兩篇,卷二收《貓鼠成親》《狼羊復仇》等十五篇。
(清)吳趼人 ·文學評論 ·21.7萬字
本書是一本以東北淪陷區童話為專題的學術著作。作者多年致力于東北淪陷區的童話研究,基于自身良好的學術訓練和學養積累,精心、細致地梳理了東北淪陷區的童話作品,以刊載的主要報刊和重要的代表作家為脈絡,兼顧長久以來被人們忽視的邊緣童話作品,從中透視出當時東北淪陷區的文化氣候以及人民的生存狀態、生活狀況和精神圖景。該作品無論是從學術價值還是文化的認知價值上看,都可堪稱一部資料翔實、論述扎實、具有洞見的學術專著。
陳實 ·文學評論 ·21.6萬字
本書從德里羅的整體創作歷程出發,不僅著力于德里羅小說創作中的文學審美維度,而且通過發掘作品的思想內涵,揭示文本背后的權力邏輯和政治指向。可以說,德里羅的作品有著多維特質,涉及性別、種族、階級、民族、意識形態等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有助于我們拓寬后現代主義小說的研究議題,彰顯后現代主義小說對現實和歷史的介入問題,凸顯德里羅小說創作中一以貫之的政治主題。
史巖林 ·文學評論 ·21.6萬字
本書以中外古今文學名作為對象,從讀者閱讀角度對所精選出的數十篇詩歌和散文藝術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索。全書分為“比較篇”、“見異篇”和“研討篇”三個篇章,共收集了作者30多年來陸續完成的53篇文學鑒賞心得。其中部分已在報刊公開發表,還有很大部分是應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作品欣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閱讀與欣賞”節目之約而撰寫,曾是廣大文學受眾熱切期盼的精神佳肴。它將是海內外廣大文學愛好者在文學園林尋幽訪勝的忠誠伴侶。
魏飴 ·文學評論 ·2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