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以遠古神話和歷史傳說為題材而寫就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在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此書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象豐富。本書是魯迅先生最后的創新之作,書中有5篇文章寫于其生命的最后時期。整部作品體現出了從容、充裕、幽默和灑脫的風格。盡管文章依舊保有魯迅先生作品固有的悲涼底色,但讀者可以明顯發現或多或少的詼諧,可謂“莊嚴與荒誕兩種色彩并存”。
魯迅 ·名家作品 ·6.2萬字
《雅舍小品·一集》是梁實秋的代表作品,是梁實秋在重慶雅舍居住期間創作的系列小品文。雅舍系列共4集,本集是第一集。本集收入小品文34篇,另有1篇序文,為龔業雅作。書內小文每篇不超兩千字,寫的都是生活瑣事,如握手、理發、衣裳、下棋、寫字、旅行等,信手拈來,隨想隨寫,不拘一格。但這些文章幽默、有趣,渾然天成,雜合了世間百態,使人讀之發笑。《雅舍小品》是小品文中的佳作,朱光潛曾在給梁實秋的信中說:“《雅舍小品》對于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
梁實秋 ·名家作品 ·6.2萬字
這是一本彩插配圖版名家談吃散文集,一篇文章一幅手繪彩插,特邀插畫師根據書中出現的烹飪場景和菜品手繪全彩精美插圖,呈現原汁原味的當年的吃食。食物總是帶給我們溫暖和幸福感。美食既是生活的藝術,也是情感的紐帶。美食在作家的筆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代表。提到中國現當代美食散文家,必有汪曾祺、梁實秋、蔡瀾等,文學大師們愛吃、會吃,更會談吃。大師們的吃,更多的是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大師們談吃,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字里行間皆是生活里的踏實享受,讀來常有一種“酒足肉飽,酣暢淋漓”的感覺
梁實秋 汪曾祺 蔡瀾等 ·名家作品 ·6.2萬字
《三閑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27-1929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四篇。包括《無聲的中國》,《在鐘樓上(夜記之二)》,《述香港恭祝圣誕》,《柔石作〈二月〉小引》,《流氓的變遷》等。
魯迅 ·名家作品 ·6.1萬字
《秦淮之夜》是谷崎潤一郎1918年和1926年兩次造訪中國后創作的散文隨筆集。書中詳細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中國戲劇和美食的特色以及與田漢等上海新文學作家的交往細節,是展現當代中國風貌和了解中日文壇交流史的一手材料。
(日)谷崎潤一郎 ·名家作品 ·6.1萬字
《三閑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27—1929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四篇。包括《無聲的中國》,《在鐘樓上(夜記之二)》,《述香港恭祝圣誕》,《柔石作〈二月〉小引》,《流氓的變遷》等。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自傳性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初版于1928年,收錄魯迅創作于1926年的10篇散文。它們不僅回顧了魯迅的青、少年時代,也反映了晚清至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以及流淌其間動人的傳統中國的人情世故。《野草》初版于1927年,是魯迅唯一一部散文詩集,包含其創作于1924年至1926年的23篇作品。在自由體詩與散文詩的結合下,這些作品既自由隨意,又具有詩歌的凝練感,充滿對生命意義的哲學探索。相比《朝花夕拾》,《野草》中魯迅的個人情感更加強烈而深沉。“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死亡與朽腐,火速到來。”
本書收作者1936年所作雜文三十五篇,作者生前開始編集,后經許廣平編定,1937年7月由上海三閑書屋初版。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而已集》是魯迅1927年所作雜文集,1928年出版。面對反動軍閥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魯迅先生既憤恨,又無能為力,“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而已集》是魯迅1927年所作雜文集,1928年出版。面對反動軍閥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魯迅先生既憤恨,又無能為力,“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本書收錄了聞一多經典作品,內容包括詩歌、散文和講演稿,風格炙熱濃烈、沉郁頓挫,生動再現了一位民主戰士的光輝形象,他那火熱、激蕩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值得讀者學習。本書收輯的圖書,包括傳記、文集、選輯。我們想為勵志者提供心靈的營養,有如心靈雞湯那樣鮮美,有如粗茶淡飯卻為生命所需。無論直接或間接,我們定會從先賢們的追求和感悟中收獲一份驚喜。
聞一多著 穆洛編 ·名家作品 ·6萬字
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是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而已集》是魯迅1927年所作雜文集,1928年出版。面對反動軍閥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魯迅先生既憤恨,又無能為力,“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本書是魯迅先生最重要的散文集之一,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享有盛譽。其共收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作品十二篇,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并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嘲諷。其是以回憶為素材、用嫻熟的文學手法寫成的優美的散文珍品,備受一代代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和小讀者的喜愛。
《且介亭雜文末編》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6年所寫的雜文三十五篇。包括《記蘇聯版畫展覽會》《我要騙人》《寫于深夜里》《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等。附集《文人比較學》《半夏小集》《死》等。
吳興華既是詩人又是翻譯家,他創作的詩歌和翻譯的作品大都發表在三四十年代。本書《吳興華文集》收錄了吳興華《沙的建筑者》《從動物的生存說起》《記詩神的生病》《唐詩別裁》書后、《談詩選》《現在的新詩》《談田園詩》《兩本關于葉芝的書》《怎樣談話》《鴿,夜鶯與紅雀》《秋天的日記》《再來一次》《喬易士研究》《菲尼根的醒來》《記亡妹》《游夢者》《馬洛和他的無神論思想》等文章,吳興華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嘆。閱讀本書可以解讀吳興華作品的深刻蘊涵,了解他英年早逝的悲情人生。
吳興華 ·名家作品 ·6萬字
梁啟超《中國之武士道》一書寫于1904年10月。此時梁啟超32歲,因戊戌變法失敗遭到清政府的編輯,流亡日本。他寫作此書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民作為子孫后代的模范。他選取了70多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通過緬懷他們為了個人名譽或國家利益不惜以命相爭的犧牲精神,喚醒和革新國民的精神和思想。
梁啟超 ·名家作品 ·6萬字
《偽自由書》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四十三篇,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批判的戰斗記錄,包括《觀斗》《大觀園的人才》《從諷刺到幽默》《出賣靈魂的秘訣》《中國人的生命圈》等。<p>《偽自由書》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四十三篇,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批判的戰斗記錄,包括《觀斗》《大觀園的人才》《從諷刺到幽默》《出賣靈魂的秘訣》《中國人的生命圈》等。</p>
本書不僅完整收錄了《朝花夕拾》,更收錄了散文詩集《野草》,這些作品承載著魯迅的情感經歷和成長歷程,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散文,以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經歷為線索,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質樸善良的阿長、博學方正的私塾先生、嚴謹認真的藤野先生、熱血青年范愛農,“可怖而可愛”的無常……在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的同時,展現了作者對童年體驗的追憶和成年沉淀后的思考。散文詩集《野草》收錄散文詩二十三篇,這些作品包含著作者一生的人生哲學。全書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達了他對現實的失望和憤懣,其文筆深沉雋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佳作,同時,也是研究魯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資料。
《偽自由書》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四十三篇,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批判的戰斗記錄,包括《觀斗》《大觀園的人才》《從諷刺到幽默》《出賣靈魂的秘訣》《中國人的生命圈》等。
魯迅 ·名家作品 ·5.9萬字
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