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后,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集以獨語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詩性的想象與升華,深化了中國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魯迅 ·名家作品 ·10.1萬字
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學研究的先驅,首任教育總長,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在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本書主要包括四部分——華工學校講義(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中學修身教科書上篇,中學修身教科書下篇,關于國民之修養本書是一部百年罕見的公民道德實踐之書,放在現在意義非凡。今天的青年,若想要從我做起,培養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中國人的修養》實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蔡元培 ·名家作品 ·10萬字
“蕓齋”是孫犁晚年的齋號,在他晚年的文字中,多以“蕓齋小說”“蕓齋瑣談”“蕓齋書簡”“蕓齋斷簡”“蕓齋短簡”等冠名。《蕓齋瑣談》是孫犁談論文學與人生文字的結集。其中有對人情世態的感悟,對小說創作的見解的文字,如《吃粥有感》《小說是美育的一種》等;對散文、通俗文學、游記、傳記文學等不同文學體裁的寫作心得,如《關于“鄉土文學”》等;對自身所經歷的文壇風雨的描述,如《文字生涯》等。長短不拘,自由灑脫,文筆穩健而不乏犀利,體現了孫犁嚴肅對待文學、勇于直面現實一貫主張,既是孫犁的文壇隨感錄,也是孫犁的創作經驗談,對于當下的文藝創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編選者每篇以題注方式注明發表情況,對于文中明顯的訛誤加注說明。
孫犁著 劉運峰編選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本書是百花文學獎得主朱成玉的散文作品集,重點收錄入選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高考語文閱讀試題的精彩篇章,同時收錄部分全新作品。當我們的生活陷入一潭死水中毫無波瀾時,朱成玉的文字就像一把巨斧,劈開幽暗的水面,讓你的心透進點點光亮,讓無助的個體,得以循著希望汲取一往無前的力量。每一篇文章都干凈、溫暖,有極強的治愈力。給你足夠多的勇氣去面對風,面對雪,面對隱秘的詆毀,面對鏗鏘的號角。無人做你的光芒,就自己照亮遠方。
朱成玉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朱生豪,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學名森豪,筆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興人。朱生豪自1933年與宋清如相遇,至1944年英年早逝,十年之中,鴻雁不絕,留下了數百封情感真摯、文筆高妙的情書。本書是中國著名詩人、翻譯家朱生豪的情書精選集。在這些情書中,朱生豪從不掩飾自己對宋清如的愛意,從人生理想到詩詞歌賦,甚至日常生活瑣事,無所不談,一字一句之間,盡是生活,盡是情趣,盡是思念,盡是愛慕。朱生豪和宋清如之間那至真至純之愛情傳奇,至今讀來,仍令人動容。醒來覺得甚是愛你。一字一句,都充滿了生活的情趣,細細咀嚼,滿口生香。
朱生豪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本書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啟蒙讀物,提綱挈領地解讀了《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等國學典籍,并論及諸子、辭賦、詩、文等的特色。敘述客觀平實,見解精辟,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0萬字
《立春以前》,無序,有后記一篇,收文三十三篇(《幾篇題跋》分作八篇計),“差不多全是半年中所寫”,也差不多全是和別的“正集”內容一樣的“正經文章”。文章內容包含對婦女兒童、人的修養、文章寫作的議論,包含對草木魚蟲的記述,包含求知求學的經驗教訓,更有優美書話,均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周作人 ·名家作品 ·10萬字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郁達夫的創作風格可謂是獨樹一幟。他富于浪漫主義的感傷氣息,筆調灑脫自然,語言清新優美,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的素材,解剖自我,毫無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與窒息,率真灑脫,不拘形式。沉吟家國之傷,亦嘆生平落寞,因而筆下時時流露出濃郁的感傷。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本書中收錄了許地山、周作人等作家關于佛道方面的文章。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出佛道家的精神,體現出作家們寬容的心態和尋求理解的愿望。書中關于弘一法師、曼殊法師的描寫,更讓人對這些傳奇經歷的高僧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帶來一種寧靜淡雅的感覺!
許地山 周作人 豐子愷等著 陳平原編 ·名家作品 ·10萬字
“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譯,收入長篇小說、中短篇作品、詩歌、散文、童話與畫作,全面展示黑塞創作生涯。《在輪下》是黑塞的早期作品。小說敘述的故事是:主人公漢斯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被大家視為神童。他被送入一個神學院學習,受大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他功名心切,在與世隔絕的學校里拼命學習,沒有半點空閑,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同學赫爾曼生性倔強,蔑視功名,為學校不容;而漢斯覺得只有赫爾曼才是知己。漢斯用功過度,身體衰弱,成績倒退;學校把這些歸罪于赫爾曼。赫爾曼被學校開除,漢斯更感孤單,不時受到老師的訓斥和同學的恥笑,之后得了神經衰弱癥,使他無法繼續學業,只得返回家鄉當鉗工為生。社會的歧視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覺得仿佛跌在無情而龐大的車輪下。這是一部控訴德國舊的教育制度的小說,被認為有濃厚的自傳色彩。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10萬字
“活在當下”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是一種全身心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只有放下內心的負擔,才有更多的力量去和未來較量,發現人生的更多可能。本書是老舍的經典散文集,書中他寫自己的生活,也寫世情、風俗,忠誠地記錄下一個時代的真實圖景,他在平凡的小事中發現生活中的趣味與詩意,體悟百味人生,慢品煙火人間,用生命和見識的厚度,給當代年輕人以生活的啟示。老舍先生雖歷經山河,但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愛,用幽默抵擋眼前的困頓,帶領讀者去發現日常生活被忽略的美好。
老舍 ·名家作品 ·10萬字
20世紀20位文化大家的美食散文集。一本書讀完,成為半個美食家。豐子愷的黃酒、唐魯孫的熱切丸子、王世襄的熘鱖魚、汪曾祺的咸鴨蛋、梁實秋的酸梅湯、張恨水的烤肉、周作人的苦茶、蘇青的紅燒鰻、金性堯的蝦餃、朱自清的白水豆腐……聽大師介紹品嘗過的美食,講述美食背后的故事。末代皇叔教大廚炒菜?蔣介石愛吃餛飩攤?臘八粥喝咸的還是甜的?日本羊羹的祖宗是誰?……津津有味漲知識,學做大師私房菜,拾回似乎被遺忘卻永遠難忘的昔日味道。如果你感到疲憊、孤獨,不妨翻一頁書、品一杯茶、喝一碗粥。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豐子愷等 ·名家作品 ·10萬字
左手散文右手詩,一世鄉愁兩地書。中國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臺灣散文領軍人物余光中的散文經典。余光中除了廣為人知的“鄉愁詩人”的身份,也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稱自己的的散文為“左手的繆思”,其作品“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時浸淫著一種詩意和古典神韻,將中國的文化底蘊與現代意識有機地融為一體。本書既有余光中過去的經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書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軌跡及其對生命、對世界的認識,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對親人、友人的大愛,對世界萬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風趣,甚至不羈的一面,讓你通過這些經典作品,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余光中。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本書為梁啟超經典散雜文選集。全書分為修身寄語、知性教育、家國情懷三個部分,擷取其講究學問、人生、趣味、教育等相關主題的文章,意趣盎然,發人深思,且兼具思辨性,有益于青少年讀者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其中《少年中國說》統編入選教育部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
梁啟超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的第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享有極高的評價。“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本書除了《朝花夕拾》,還收錄了《故事新編》全部篇章,以及《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集外集拾遺》部分篇章。
魯迅 ·名家作品 ·9.9萬字
1895年,王爾德與昔日愛人波西的父親昆斯伯里侯爵對簿公堂,被判入獄,身敗名裂。在獄中,王爾德給波西寫下這封文學史上的著名長信《自深深處》,歷數波西給他帶來的痛苦,也探討了耶穌、愛情和文學,又似對兩人的未來有所期待。
(英)奧斯卡·王爾德 ·名家作品 ·9.9萬字
《又是一年芳草綠》是老舍先生的散文精選集。全書分為“處處是故園”“又是一年芳草綠”“物是人非”“神的游戲”四輯,全方位展現了老舍散文的精華。老舍作為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他的散文無論寫人、寫景、寫情、寫事,感情真摯,且耐人尋味。只要看看他是怎樣描寫小動物的,怎樣描寫孩子的,怎樣滿心歡喜繪聲繪色地描繪一切他感興趣的家庭瑣碎的,你就知道他有多么熱愛生活。閱讀老舍的散文,給你人生的力量,熱愛生活的勇氣。
老舍 ·名家作品 ·9.9萬字
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周作人說應該把生活當作一種藝術,微妙地美地生活。《日常生活頌歌》是周作人閑適文風小品文的精粹,喝茶飲酒、賞雨談天、故鄉美食、各地風物,以及世上無一不可言的草木蟲魚在他筆下盡是情意綿長,雋永淡遠。周作人談吃也好,言物也罷,重要并不在于所說之事物本身,而在于談及此時對待生活的那種長閑逸豫的況味和風度。生活的美是一種近似無用的閑情。愿你也能得半日之閑,抵十年塵夢。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9萬字
這是托爾斯泰在1910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寫下的日記,從1910年1月2日寫起,到11月3日結束,共計266篇。82歲的托爾斯泰,記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開心或者不開心,還有他計劃了40年的離家出走,“為要使自己一輩子的最后幾天在孤獨和靜寂當中過去而隱遁于世外”。1910年10月28日,托爾斯泰給妻子留書一封,而后離家。路途中生病,11月7日,逝世于離家出走途中的一個小車站。
(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 ·名家作品 ·9.9萬字
美即治愈,紫圖唯美文學系列。《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所有愛情都有表達的權利,而當你有話想對深愛的人說,聶魯達的詩自然會為你找到準確而美好的語言。《我走入寧靜蔚藍的日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為了治療自己的抑郁癥,離開德國,隱居瑞士提契諾州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后,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后創作出的38篇隨筆詩歌作品集,本書精選收錄了其同時期創作的多幅插畫。黑塞在提契諾將觀照自然之美作為自我療愈的實踐,此舉成為全球青年修煉的榜樣,此作也成為自我療愈的指導性文本。
(德)赫爾曼·黑塞等 ·名家作品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