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魯迅雜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之中的雜文本。本書中所精選收錄的各篇雜文,參校1936年版《魯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魯迅全集》等版本編輯而成。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書的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譯法,不作修改。同時為方便閱讀,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必要注釋。
魯迅 ·名家作品 ·15.3萬字
本書精選何其芳的散文作品,包括何其芳散文代表作《畫夢錄》中的《黃昏》、《獨語》、《夢后》等名篇,以精致嫵媚、夢幻一般的詩境,體現出一名孤獨者的內心想象,以及被壓抑的熱情;同時,還從作者的《還鄉雜記》中,遴選了代表性的散文《樹蔭下的默想》、《貨郎》等,體現出作者在鄉村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中的內心之變。除此之外,本書還選編了何其芳延安時期的散文《川陜路上雜記》《我歌唱延安》等體現了革命精神和人道關懷的作品,以及作品序跋、《寫詩的經過》《一個平常的故事》等文章,充分展現了何其芳的文學觀念,也展現了其創作道路。
何其芳 ·名家作品 ·15.8萬字
人生難得的清醒,便是告別復雜回歸簡單。用天真的眼光看人、看事、看世界,才有好奇,才得自在,才能抵擋歲月的漫長。季羨林的一生“豐富而天真”,這份天真,不是單純,更不是無知,是一種嘗盡生活滋味后的選擇,是閱盡世間滄桑后的至真至純。本書精選季羨林46篇經典篇章,通過季羨林干凈樸素的文字,看到平凡生活中處處流露的純凈和歡喜。當我們用天真的眼光去觀望世界,會發現春雨很動聽,塘荷很美,人間有真情,生活無膩事。天真抵擋了時間,當你天真無拘,如此醒覺地活在當下,生命自是一件賞心樂事。
季羨林 ·名家作品 ·12.3萬字
黑塞作為一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文人(后移居瑞士并入籍),從頭到尾都是開門見山地在德國國內普遍被民族主義挾持的愛國主義氛圍中大唱反調。甚至在一戰結束的時候,黑塞還給戰敗后處于迷茫困惑的德國青年開藥方。赫爾曼·黑塞的這本自白書不能與任何戰爭文件集相提并論,它表達了一種堅定不移、毫不妥協的詩意精神,它預見到了戰爭的動蕩,并以歌德的古典精神對抗人類思想的墮落,用響亮的聲音捍衛人類的尊嚴。在這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見證中,沒有一句話落空。對今天的一代人來說,這是一份令人震驚和警醒的遺產。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9.8萬字
朱自清的散文是影響中國幾代人的美文典范,語文教材多次更新的保留篇目。《背影》《荷塘月色》等,家喻戶曉,享譽海內。李亞鵬在央視《朗讀者》深情誦讀,情到深處眼含淚水。最初在語文課本上閱讀時,年少的我們尚無法體會這種感情。成熟以后再次閱讀,千萬讀者頓覺當年的自己太過淺薄。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背影”,牽動著靈魂深處的柔軟。《背影》是課外閱讀佳作,培養孩子純正的心靈。在閱讀經典中懂得親情的深沉,發現感動,發現愛。“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身為子女,我們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依仗著父母的愛,卻還嫌棄著他們,正如《背影》中的“我”,嫌棄著父親肥胖的背影、蹣跚的步履。成熟以后再想起那“笨拙”的背影,遍淚流滿面。正如朱自清筆下的文字:“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0.6萬字
王陽明入室弟子鄒守益作陽明先生圖譜;馮夢龍亦深受陽明學影響,他有一個通俗寫法的王陽明傳,文筆類似其“三言”。如今將二書合為一編,并加注解、導讀。
(明)馮夢龍 鄒守益原著 張昭煒編注 ·名家作品 ·9.3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后記》組成。
魯迅 ·名家作品 ·4萬字
“邊境三部曲”終曲。在《天下駿馬》書末向著未知出發的約翰·格雷迪與《穿越》中失去了一切獨自流浪的比利·帕勒姆,在本書中會合,一起生活、勞作在美國西南部靠近墨西哥的一個牧場里。離牧場不遠,是美國的埃爾帕索與墨西哥的華雷斯兩座城市隔著界河相望,亦即“平原上的城市”。約翰·格雷迪愛上了華雷斯妓院里一個年輕多病的美麗妓女,決心想辦法助她脫離妓院老板愛德華多的控制,來到美國和他一起生活。比利作為他的好伙伴,雖然和身邊的人一樣認為這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但仍然答應幫他救出女孩。然而愛德華多的精明與殘暴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約翰·格雷迪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姑娘,比利·帕勒姆也失去了他的好伙伴。
(美)科馬克·麥卡錫 ·名家作品 ·17萬字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主要收錄史鐵生先生重要的中篇小說或先鋒文學作品,包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關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原罪?宿命》《關于一部以電影作舞臺背景的戲劇之設想》等,思想深刻,構思奇特,探討人生、命運、文化、信仰、情感、宗教等命題,這場文學盛宴,帶給讀者豐富的精神啟迪和高品質的閱讀享受。
史鐵生 ·名家作品 ·19.9萬字
本書收作者1936年所作雜文三十五篇,作者生前開始編集,后經許廣平編定,1937年7月由上海三閑書屋初版。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豐子愷給孩子的散文》精選民國文學大師豐子愷46篇文章,全書分為4輯,以敘事、寫人、寫物、抒情為主題分為四大章節,全面提升孩子寫作及觀察生活的能力。其中7篇選入《語文》教材,13篇選入中高考試題,更有8張豐子愷先生后人親自甄選給孩子的插畫,增添閱讀趣味。豐子愷體貼入微地用兒童視角觀察日常生活,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生活的點滴,用一顆赤子之心向孩子們傳遞出率真的情感,回到孩子的世界,找回本來的自我。
豐子愷 ·名家作品 ·11.7萬字
譯作卷(二)收錄了朱湘翻譯的《番石榴集》(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朱湘的翻譯注重音韻和節奏,其特點是在不脫離原詩意境的前提下表現自己對原作品的獨到見解,本卷翻譯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譯功力與優美的翻譯藝術。
朱湘著 方銘主編 ·名家作品 ·5.9萬字
本書選取了魯迅作品中的部分勵志作品。閱讀魯迅的作品,總是讓人能領略到他“骨頭是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高大形象,他的精神往往能深入人心。這本小書只能選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它們不僅是勵志的火炬,也是美文的典范,人們不僅能從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也能享受到寫好文章的樂趣。
魯迅 穆洛 ·名家作品 ·12.6萬字
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騷體類文章的總集。傳世通行本《楚辭》多是17卷,17篇。現通行的版本的篇目結構,基本依以《楚辭章句》為祖的《楚辭補注》等為據。
(漢)劉向輯 (漢)王逸注 (宋)洪興祖補注 ·名家作品 ·5.8萬字
宗璞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便浸潤在深厚的文化淵源之中,熟諳古典文學的藝術手法,同時又吸取了西方文化的菁華,學養深厚,氣韻獨特,這都悉數體現在她六十多年的散文創作中——她的散文,有反映家庭生活、表現父女、母女、姐弟之間摯愛親情的,如《花朝節的紀念》《九十年華誕》等;也有反映旅外華僑生活,凸顯愛國思鄉情懷的,如《彩虹曲社》等;更有描寫訪問名勝古跡,反映異國風光的,如《澳大利亞的紅心》《奔落的雪原》等;還有反映個人生活志趣愛好的,如《恨書》《樂書》《風廬茶事》等;當然還有描寫她居住多年的燕園風物的,如《紫藤蘿瀑布》《燕園石尋》等;其散文風格質樸高雅,思想健康向上,情調優美,感情真摯,深受讀者喜愛。
宗璞 ·名家作品 ·17.4萬字
梁遇春短暫的一生,他的確具備一名成功譯者的一切素養。十八歲進北大就讀英文系,成為葉公超等一代英語名師的得意門生,廣泛涉獵英美文學,沉浸于色彩斑斕的英語文學世界。畢業后留校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他在專業上的出類拔萃。他那兩本廣為傳誦的散文集《淚與笑》與《春醪集》文章醇厚,文字雋永,被稱為新文學的六朝文。在中國現代散文的歷史長卷中,《淚與笑》和《春醪集》以其獨特的風格曾經大放異彩。
梁遇春 ·名家作品 ·19.8萬字
本書是一本以懷舊為主題的名家散文選篇,數位名家用細膩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于無聲中治愈當下孤獨的青年讀者,在孤獨的世界傳遞人間溫暖。本書匯集華語文壇名家散文經典,文筆扎實,行文流暢,字里行間充滿人生真味,可讀性和感染力極強。由余秋雨、蔣勛、白先勇等知名作家領銜,有一定的讀者認同基礎。全書分為五章,每一章分別是一個溫情主題,引領讀者重溫老一代作家對歲月沉積的體悟,在欣賞名家作品的同時治愈自己。
余秋雨 白先勇 蔣勛等 ·名家作品 ·13萬字
安德烈·布勒東,法國詩人、作家、超現實主義創始人,引領強調夢境、潛意識和原始沖動的藝術創作思潮,以顛覆性的詩歌語言直面“人類精神的迷亂”,對后世的文學及藝術創作產生深遠影響。本書是國內出版的首部布勒東訪談錄,收錄布勒東1952年應記者之邀,為法國廣播電臺錄制的十六期訪談文稿。在其中,布勒東漫談個人過往與經歷,回溯言與詞的游戲、解放無意識的運動、破碎語句拼貼的夢境,談及對先鋒派詩人及藝術家的看法,講述流動成一場超現實主義的精神歷險。獻出“一份證詞,用以重溫超現實主義的燃燒歲月”。
(法)安德烈·布勒東等 ·名家作品 ·12.6萬字
七十三通手札首次全彩影印,一手詞學研究資料高清呈現兩位詞壇曙星,一段生死交誼;滿山舊時月色,幾點鴻爪雪泥內附信札全部釋文,重溫黃金十年民國文壇舊貌,領略民國學人的學識、風度、胸襟與情懷。夏承燾與謝玉岑1926-1927年間同在浙江省立十中執教,遂成一生莫逆。本書收錄1927-1935年間夏承燾致謝玉岑信札六十二封,另有致錢名山四封,致張孟劬、胡小石、顧頡剛、容庚、鄭曼青、劉節、錢仲聯各一封,共計七十三封。此批極富文獻與藝術價值的信札,幾經劫難得以完整保存,洵為珍貴。沈迦先生為此做了全部釋文,并就其中相關人物、典故、作品箋釋本事,以便讀者于燈下把卷觸摸遙遠但有溫度的民國文壇。
沈迦編撰 ·名家作品 ·7.5萬字
如果厭倦了匆忙奔跑,就停下來感受生活。梁實秋先生曾在《懶》一文中直言“人沒有不懶的”,但在緊繃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卻偶爾需要這種“懶一懶”的松弛感,借懶積蓄能量,恢復生活元氣。讓生活慢下來、簡單點兒,從中積攢繼續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出發。本書選取55篇梁實秋的趣味散文,從普通的小事、或喜或憂的心境、偶爾的詩和遠方中探尋生活的樂趣。詼諧幽默的筆調,亦古亦今的行文風格,在輕松的氛圍下洋溢著生活的喜樂滋味。
梁實秋 ·名家作品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