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貓城記》以科幻荒誕的形式述說了火星上一座貓城的故事。飛機墜毀在火星,“我”誤入火星上最古的國“貓城”,開始了艱難的外星生活。貓人擁有兩萬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們也與外國打過仗,而且打勝過,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他們自相殘殺,完全把打外國人的觀念忘掉,而一致的對內,導致文明的退化。“我”目睹了一場貓人與矮子兵的戰爭,以貓城全城覆沒而結束了這座私欲日益彭脹的外星文明古城。繁華落盡,如夢無痕。
老舍 ·名家作品 ·8.8萬字
《南腔北調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1932-1933年間所寫的雜文51篇。
魯迅 ·名家作品 ·12.2萬字
《西西弗神話》是加繆的哲學隨筆集,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對荒誕、自殺等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探討。除此之外,全書精編收錄加繆生平及創作年表,特別收錄加繆美版自序,特別補編了1943年的《弗蘭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與荒誕》。全書表達了在直面生活的荒誕之后,加繆決心不求助于外在的神祇,也不陷入徹底的絕望,他要從生活的本身和內部去尋找快樂。
(法)阿爾貝·加繆 ·名家作品 ·8.5萬字
《跟大師學寫作系列》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精心編輯的叢書,遴選了多位現代文學大師“寶庫”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循循引導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分。《秋的意蘊》收錄了老舍、郁達夫、張恨水關于秋的描寫的散文作品,包括《濟南的秋天》、《天安門的黃葉》、《故都的秋》。
老舍等 ·名家作品 ·3915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蕭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5.7萬字
宗璞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便浸潤在深厚的文化淵源之中,熟諳古典文學的藝術手法,同時又吸取了西方文化的菁華,學養深厚,氣韻獨特,這都悉數體現在她六十多年的散文創作中——她的散文,有反映家庭生活、表現父女、母女、姐弟之間摯愛親情的,如《花朝節的紀念》《九十年華誕》等;也有反映旅外華僑生活,凸顯愛國思鄉情懷的,如《彩虹曲社》等;更有描寫訪問名勝古跡,反映異國風光的,如《澳大利亞的紅心》《奔落的雪原》等;還有反映個人生活志趣愛好的,如《恨書》《樂書》《風廬茶事》等;當然還有描寫她居住多年的燕園風物的,如《紫藤蘿瀑布》《燕園石尋》等;其散文風格質樸高雅,思想健康向上,情調優美,感情真摯,深受讀者喜愛。
宗璞 ·名家作品 ·17.4萬字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主要收錄史鐵生先生重要的中篇小說或先鋒文學作品,包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關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原罪?宿命》《關于一部以電影作舞臺背景的戲劇之設想》等,思想深刻,構思奇特,探討人生、命運、文化、信仰、情感、宗教等命題,這場文學盛宴,帶給讀者豐富的精神啟迪和高品質的閱讀享受。
史鐵生 ·名家作品 ·19.9萬字
人生難得的清醒,便是告別復雜回歸簡單。用天真的眼光看人、看事、看世界,才有好奇,才得自在,才能抵擋歲月的漫長。季羨林的一生“豐富而天真”,這份天真,不是單純,更不是無知,是一種嘗盡生活滋味后的選擇,是閱盡世間滄桑后的至真至純。本書精選季羨林46篇經典篇章,通過季羨林干凈樸素的文字,看到平凡生活中處處流露的純凈和歡喜。當我們用天真的眼光去觀望世界,會發現春雨很動聽,塘荷很美,人間有真情,生活無膩事。天真抵擋了時間,當你天真無拘,如此醒覺地活在當下,生命自是一件賞心樂事。
季羨林 ·名家作品 ·12.3萬字
本書為當代著名學人朱正先生的題跋本,為蕭躍華先生歷數年時間辛苦輯得,包括書影和題跋手跡,以及蕭躍華短文數篇。收錄了朱正著述、朱正編訂及其他圖書七十余種。蕭先生對每本書的相關內容進行考證梳理,寫成莊諧兼具、妙趣橫生的短文。逸聞趣事,家長里短,書里書外,書香盎然。
朱正 蕭躍華 ·名家作品 ·6.6萬字
《人間煙火》分為“故園聲猶在”“燈火要人歸”“今朝風日好”“至味在人間”四個章節,收錄汪曾祺近40篇罕見精品散文,特別收錄短篇小說名作《大淖記事》,呈現汪曾祺數十年文學創作的精華。汪曾祺筆下人物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然而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同時又有一種超功利的充實與空靈。故事往往在曲折中暗藏著淡淡的憂傷,卻又洋溢著脈脈溫情。總能喚醒那些在紛繁復雜的俗世里,心有茫然,卻仍然對自己保有期許的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詩意的。讓藝術以生活之態,慷慨地融入文字,以抒情的筆調敘述永不過時的人文關懷,此間有真趣,格調與新意都尤勝想象。
汪曾祺 ·名家作品 ·9萬字
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全本首次發現并出版,填補了郁達夫手稿出版的空白,給學界提供了研究郁達夫創作的寶貴材料,同時,手稿字里行間的氣韻及反復涂改的痕跡給讀者提供了接近郁達夫心路歷程的稀見文獻。
郁達夫 ·名家作品 ·5.9萬字
茶館老板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劇中故事全部發生在北京城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老舍 ·名家作品 ·3.1萬字
如果厭倦了匆忙奔跑,就停下來感受生活。梁實秋先生曾在《懶》一文中直言“人沒有不懶的”,但在緊繃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卻偶爾需要這種“懶一懶”的松弛感,借懶積蓄能量,恢復生活元氣。讓生活慢下來、簡單點兒,從中積攢繼續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出發。本書選取55篇梁實秋的趣味散文,從普通的小事、或喜或憂的心境、偶爾的詩和遠方中探尋生活的樂趣。詼諧幽默的筆調,亦古亦今的行文風格,在輕松的氛圍下洋溢著生活的喜樂滋味。
梁實秋 ·名家作品 ·11萬字
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騷體類文章的總集。傳世通行本《楚辭》多是17卷,17篇。現通行的版本的篇目結構,基本依以《楚辭章句》為祖的《楚辭補注》等為據。
(漢)劉向輯 (漢)王逸注 (宋)洪興祖補注 ·名家作品 ·5.8萬字
梁遇春短暫的一生,他的確具備一名成功譯者的一切素養。十八歲進北大就讀英文系,成為葉公超等一代英語名師的得意門生,廣泛涉獵英美文學,沉浸于色彩斑斕的英語文學世界。畢業后留校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他在專業上的出類拔萃。他那兩本廣為傳誦的散文集《淚與笑》與《春醪集》文章醇厚,文字雋永,被稱為新文學的六朝文。在中國現代散文的歷史長卷中,《淚與笑》和《春醪集》以其獨特的風格曾經大放異彩。
梁遇春 ·名家作品 ·19.8萬字
本書精選何其芳的散文作品,包括何其芳散文代表作《畫夢錄》中的《黃昏》、《獨語》、《夢后》等名篇,以精致嫵媚、夢幻一般的詩境,體現出一名孤獨者的內心想象,以及被壓抑的熱情;同時,還從作者的《還鄉雜記》中,遴選了代表性的散文《樹蔭下的默想》、《貨郎》等,體現出作者在鄉村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中的內心之變。除此之外,本書還選編了何其芳延安時期的散文《川陜路上雜記》《我歌唱延安》等體現了革命精神和人道關懷的作品,以及作品序跋、《寫詩的經過》《一個平常的故事》等文章,充分展現了何其芳的文學觀念,也展現了其創作道路。
何其芳 ·名家作品 ·15.8萬字
知名文學家馬克·吐溫曾說:“19世紀有兩位偉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侖,一位是海倫·凱勒。”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身體障礙,考入哈佛大學拉務克利夫學院,成為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啞人;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終生致力于殘疾人事業,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獲得了代表美國公民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勛章。她一生與疾病做斗爭、最終成功的傳奇經歷,以及她那永不言輸、執著奮進的光輝人生,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海倫不僅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類戰勝疾病的能力和勇氣,還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給世人以寶貴的遍和借鑒。《我生活的故事》是她在老師安妮落莉文的幫助下,于1902年完成的處女作,書中展現出來的頑強品質和毅力,震撼了每一位讀者。海倫·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立即在美國引起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著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余種,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由海倫·凱勒的《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海倫·凱勒 ·名家作品 ·13.7萬字
本書是一本以懷舊為主題的名家散文選篇,數位名家用細膩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于無聲中治愈當下孤獨的青年讀者,在孤獨的世界傳遞人間溫暖。本書匯集華語文壇名家散文經典,文筆扎實,行文流暢,字里行間充滿人生真味,可讀性和感染力極強。由余秋雨、蔣勛、白先勇等知名作家領銜,有一定的讀者認同基礎。全書分為五章,每一章分別是一個溫情主題,引領讀者重溫老一代作家對歲月沉積的體悟,在欣賞名家作品的同時治愈自己。
余秋雨 白先勇 蔣勛等 ·名家作品 ·13萬字
《假面的告白》是三島由紀夫早期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被評為“三島文學的核心和根子”。《假面的告白》帶有自傳性質,描述了主人公“我”的成長歷程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小說中,與少年快樂欲望相連的性愿望,被正確而冷靜地加以整理、表現,并將其文學化,不僅是了解三島深層思想的重要門徑,也成為所有人經歷過并頻繁回顧著的“青春”之重要參照樣本。堅持“人應在年輕美麗時就死去”極端理念的三島,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青春性”的,但唯有《假面的告白》,卻是青春的極致,青春的絕唱。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9.5萬字
七十三通手札首次全彩影印,一手詞學研究資料高清呈現兩位詞壇曙星,一段生死交誼;滿山舊時月色,幾點鴻爪雪泥內附信札全部釋文,重溫黃金十年民國文壇舊貌,領略民國學人的學識、風度、胸襟與情懷。夏承燾與謝玉岑1926-1927年間同在浙江省立十中執教,遂成一生莫逆。本書收錄1927-1935年間夏承燾致謝玉岑信札六十二封,另有致錢名山四封,致張孟劬、胡小石、顧頡剛、容庚、鄭曼青、劉節、錢仲聯各一封,共計七十三封。此批極富文獻與藝術價值的信札,幾經劫難得以完整保存,洵為珍貴。沈迦先生為此做了全部釋文,并就其中相關人物、典故、作品箋釋本事,以便讀者于燈下把卷觸摸遙遠但有溫度的民國文壇。
沈迦編撰 ·名家作品 ·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