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李叔同全集》第三部分,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以下方面:《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例言,《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盜戒釋相概略問答,寶華山見月律師年譜摭要,蕅益大師年譜,說解《心經》,華嚴集聯三百等等。其文風真摯樸實,充滿情感,作品獨具特色,體現了弘一法師高尚的人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弘一法師 ·文集 ·10.3萬字
本書是林徽因的一本詩歌、散文集。內容包括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等60余首,散文《悼志摩》《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數十篇。她的詩曼妙飄逸,如淺吟低唱,似輕聲呢喃;她的散文熱情洋溢,意蘊悠長。
林徽因 ·文集 ·5萬字
《多情總被無情惱》:為散文體傳記,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背景,以晏幾道、晏殊二人的詞為脈絡,運用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展開兩人的傳奇人生。
丁敏翔 ·文集 ·10萬字
本書收錄了梁曉聲關于個人成長和人生價值思索的經典散文篇目。梁曉聲的文字真摯、憂郁、深刻、豪邁,充滿深切的人文關懷。這里既有理想主義者犀利的一面——用文字叩問社會良知,探尋時代脈搏;也有溫情、感性和質樸的一面——用細膩的筆觸,寫母親的慈愛、父親的老、兄弟姐妹間的手足情深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其中收錄了入選人教版教材,并被作者在央視“朗讀者”欄目中朗讀的名篇《慈母情深》,其他部分作品(節選)被收入香港小學語文課本、多所大學對外漢語言教材以及美國某大學人文文學教材,日本國家漢語言義務教學教材。
梁曉聲 ·文集 ·12.9萬字
《正午故事001》是正午系列的第一本。開篇欄目是“寫給正午的話”,每期我們都會邀請一位名家,談談他所在的領域。“特寫”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們盡力去尋找那些被忽視的人、被遺落的事。在“隨筆”欄目,我們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學性,以一種更自由的敘述方式去寫作。“個人史”其實是口述史,是去挖掘那些被埋沒卻值得紀念的回憶。除了敘事之外,我們偶爾也會推出“訪談”系列,偏重思想和觀念。“視覺”是正午比較特別的一個欄目,我們試圖在影像和文字之間、影像與美術之間,建立一種張力。本書的最后,是正午團隊偏愛的“長故事”,它的“長”,不在于字數的多寡,而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
正午故事 ·文集 ·13.6萬字
本書為我社中小學課外應讀文學經典叢書之一種。每個成語都包含了一個典故或者故事,這些故事或充滿神奇的想象,或飽含著美好的寓意,或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或講述了一段歷史。可以說,成語故事是人們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捷徑。本書精選中小學生常用成語近百個,根據目標讀者的語文程度進行改寫,大致分為故事、釋義、拓展與心靈語錄四個部分進行闡釋。其中拓展與心靈語錄匠心獨具,是花城版與其他版本的不同之處。拓展部分,根據故事或者出處部分提及的內容,提取關鍵詞進行名詞解釋,讓讀者借助該成語,了解到更豐富的歷史背景或者小掌故,反過來亦可加深對成語的認識。心靈語錄類似于給學生提供例句,但又不僅僅于此,其中的正能量能引導學生向上向善,也是編寫者的用心所在。
方冰瑤編著 ·文集 ·4.2萬字
一本由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匯成的關于孤獨、寂寞的散文、詩的合集。匯集了諸如梁實秋、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叔本華等19位當代文學大家的33篇經典文章。他們的文字,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無一不彰顯著對生命、對孤獨綿密的思考和體悟。你的孤獨以及你所畏懼的,都將被時光鍛造成鋼。
梁實秋等 ·文集 ·6.3萬字
《李叔同全集(共6冊)》這本套書收入弘一法師李叔同所有作品,分為佛學雜記、佛學書信、文藝詩詞、佛理解說四大部分,共六冊,是迄今為止收錄最全、編校最精、意境最美的弘一法師全集。本書講的是文藝詩詞類。
弘一法師 ·文集 ·8.5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
魯迅 ·文集 ·19.3萬字
本書包括了林徽因文學作品中的小說、散文、詩歌和書信。林徽因兼詩人與建筑學家于一身,本來就是林徽因個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盡可能地收集了她的書信,盡管遠不完全,卻也涵蓋了她從留學時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純粹的私信,極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學、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這一切都交織在一起的社會生活中的心路歷程,有血有肉有淚地反映了那一段歷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寫的時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動,不僅字跡潦草,甚至有點語無倫次。對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個時代和文化的人來說,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林徽因 ·文集 ·11.3萬字
演講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間,博爾赫斯在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大學講授了五堂課,分別以書籍、不朽、伊曼紐爾·斯威登堡、偵探小說以及時間為題。主題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徑:從口述傳統角度談論書籍的歷史,以詩歌為切入點分析不朽的意義,借斯威登堡談生與死的哲學命題,把偵探小說譽為混亂文學時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課統以“時間”這個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貫穿始終。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文集 ·3.7萬字
《抱著你和人間》此書是一本詩文集,包括90首現代詩,3篇短篇故事。詩歌內容主題廣泛,情感,成長,生活,哲理等方面均有涉及。所選詩歌作品均在網絡上獲得讀者認可。短篇故事分別以親情,友情,愛情為主題,表達傷痛或誘惑下的人們對真情的留戀與向往,悲中有喜,結局完滿,一定程度上具有撫慰人心的作用。詩文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各種人物心靈的理解與同情,用充滿個性色彩的語言,富有故事性的情節,生動展示出一個又一個人物鮮活而不為人知的內心與情感。感染力極強,同時也能給青年人思考和啟迪。
蒼白 ·文集 ·4.9萬字
本書精選自中文互聯網平臺九年來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有愛情,有親情,有友情,有世間冷暖,有逆境成長,精心打造或溫暖、或治愈、或遺憾、或勵志、或感人、或幽默、或啟迪的“復合味”情感故事。為什么匿名的故事更好看?遺憾事乃世間常有,難為情是世間常態,這樣多重復雜的情緒,既動人,又有回甘。“我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可以穿越到過去,把大學時答應她追求的那個蠢小子打個半死。”——《感謝當年不嫁之恩》
匿名用戶 ·文集 ·12.4萬字
《墻》是“薩特代表作”之一。收入薩特的成名作《墻》《惡心》,以及被認為代表其最高藝術成就的《文字生涯》。短篇小說集《墻》中所收的五篇作品提出了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命題:“人是自由的,人的命運取決于自己的選擇。”《惡心》以文學形式提出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另一個基本命題:“沒有本質的存在等于虛無。”通俗的解釋即“渾渾噩噩地生活等于一片空白”。自傳體小說《文字生涯》則詼諧俏皮、妙趣橫生地講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解釋存在主義思想和整個學說的出發點。
(法)讓-保爾·薩特 ·文集 ·19.8萬字
《背影》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集,其同名散文《背影》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回憶性紀實抒情散文,曾多次被選入初中語文教科書。本書收錄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代表作,還收錄了其在歐洲、倫敦的旅行游記散文以及日常雜文隨筆。這些文章思想內涵極為豐富,是代表朱自清散文最高成就的經典作品,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反復去品讀、去體會。
朱自清 ·文集 ·9.2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是現代回憶性散文的典范之作。它由十篇散文組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成長道路。在回憶往事的基礎上,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使它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我們可從這些文章中,透視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
魯迅 ·文集 ·7.8萬字
《再別康橋》精心選擇收錄了徐志摩詩歌全集,包括《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樂》《月夜聽琴》等經典名篇。徐志摩的詩構思精巧、意象新穎,是中國詩文的經典之作。他所有的思想、熱忱和思念都可以在他的詩歌中找到答案,《再別康橋》是了解這位“唯美派”的詩人不得不讀的作品。
徐志摩 ·文集 ·8.2萬字
推出這部文集,一是要讓寶貴的財富得以傳承;二是要激勵后來者奮發有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湯勇 ·文集 ·14.4萬字
《你是人間四月天》根據早期刊載林徽因作品的報紙、刊物一一整理,完整收錄了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詩歌、戲劇和譯作方面作品。她的詩曼妙飄逸,如淺吟低唱,似輕聲呢喃,讀來如有陌上開花,緩緩歸去的心情;她的戲劇、譯作文采斐然,意境優美,描繪出一個玲瓏剔透的精神世界。
林徽因 ·文集 ·5.2萬字
弘一法師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門之前,他已在文學、律學等等各方面都頗有造詣。人生的一個轉折讓悟性極高的李叔同出家歸隱。從此佛門多了一位修為甚高的法師。弘一法師的智慧與超然讓世人敬仰,他的定力與慈悲讓世人敬重。
李叔同 ·文集 ·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