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時光總在不經意間流走》收錄了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經典名篇。朱自清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親切,讀來有一種娓娓動人的風采;也讓我們懂得:無論時間如何流逝,只要我們珍惜平淡而真實的每一天,開掘生命的價值,譜寫出生命最華麗的篇章,生命就會變得雋永、深刻,并在時光的流逝中成為永恒。
朱自清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散文集《大地的根須》是作家周齊林近年來的作品選集。全文關注的是身邊親人、朋友這些熟悉的群體,書寫的是他們離開故鄉、深扎城市的各種命運故事,呈現的是東莞這片熱土的海納百川。作品置于城鎮一體化的語境之下,作者把背井離鄉漂泊羈旅的人比喻成氣根,懸空的氣根,鮮活地呈現了漂泊者的生存圖景和精神狀態。?
周齊林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語自在》是阿來的一本生活哲思散文,內容分為三輯。第一輯“大地的詠嘆”,作者再次游走在藏地這塊既熟悉又日益陌生的土地,對邊地文化的追思與展望,令作者發出“離開是一種更本質意義上的切進與歸來”的感慨。第二輯“草木之名之美”,作者的文字愈發柔和、細膩,城市街邊常見的梅蘭李桂,在作者那里,超越了“生活一角”的常態感,演化出了生命最本真的禪意。第三輯“病中讀書記”,選取了作者病中的幾篇讀書札記,生病的狀態,不止將時間拉長,更為文章平添了視角獨特的哲思。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至親至愛所給你的才是至情!那些濃濃的感情,多數來自于祖父母、父母等親人,以及愛人和伙伴等身邊人。這是一部描寫親情的故事集,記錄了作者家人、伙伴的一些真實故事。文中有永遠緬懷的長輩,有一起成長的手足,有相伴一程的伙伴,有刻骨銘心的初戀,有回不去的故鄉,有努力融入的都市……風格冷峻卻不乏溫度,文字厚重卻簡約自然,抒寫了80后與90后所處的生活境遇和對生命的思考、對情感的解讀,茫然中夾有期待,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堅持。同時本書也可看作一部回憶錄,記錄了從農村到都市、從少年到中年的一些成長片段,也記錄了我國社會在時代中的變遷。
丁浩 ·現當代隨筆 ·8.3萬字
你一定曾在孤獨的時刻捫心自問過:人生的幸福真的會眷顧于我嗎?我尋求到了那個獨—無二的自我嗎?我們終此一生,意義是什么?我們要如何去愛人和被愛?我應該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們渴望在哲學典籍中找到答案,卻又畏懼其艱深與晦澀,害怕它的深邃與虛無。我們有時候要的不止答案,更要一份共鳴與療愈,但幸而我們還有周國平,還有這一本全新畢生精華散文集——《敢于孤獨的勇氣》,它以融匯文學與哲學的美妙,帶領我們去重新審視那些直面靈魂的問題,重新思考對于人生和生活的態度。愿這本書能讓你保持內心的豐富、敏感與活躍,認識自己的稟賦與價值,過簡單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強大的靈魂世界。當你擁有敢于孤獨的勇氣,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諦。
周國平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愛情的到來,與買煙一樣,都是無法預知的。當你從街頭小販的攤子上,或從金碧輝煌的商場里,買回一包香煙時,你并不知道,哪一支會是你的愛情,或者,究竟是否有你的愛情。一如你在街頭行走,或于某個溫暖的午后遐想時,你也并不知道,你會否點燃一根香煙。愛情的到來沒有任何先兆,如同一根香煙的點燃,也沒任何先兆。在沒有預謀的情況下,你遭遇了愛情,或者,你點燃了一根香煙。高中生早戀、網戀訪談輯錄,翔實的數據分析。
石地 ·現當代隨筆 ·6.4萬字
愛就是這樣的陰錯陽差,你以為真心不二的人,有一天會突然離你而去,而你以為游戲愛情的人,卻默默舉著一面旗幟,執著地等在岸邊……半臥在闊大的床上,夏錦緞展開細長的手指,對著無名指上熠熠閃光的鉆戒,左看右看,再瞄一眼斜臥在身側歡喜佛一樣的林萬金,她“啪”地甩掉腳尖上的高跟鞋,咯咯笑著坐到他懷里去。其實,夏錦緞并非天生就是個物質狂。她也無私無畏地愛過。鄭恩和,大山里長大的男子,大學畢業后留在了這個城市,夏錦緞第一眼看見他就瘋狂地愛上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陳寅恪與傅斯年如何共事又暌違、“古史辨”旗手顧頡剛如何改造自我,還有呂思勉、陳垣、牟潤孫……以近現代學人著作、日記書信為材料,有趣味地講述“民國大師”的治學與人生。本書為“六合叢書”最新一種。本集以人物為綱,收錄關于近現代知識分子的隨筆三十余篇,包括陳寅恪、陳垣、傅斯年、呂思勉、顧頡剛、楊絳等。所涉主題如陳寅恪的“恪”字究竟怎么讀、陳寅恪與傅斯年的交往、顧頡剛在五六十年代的經歷,大多有趣味而有意義。大部分文章此前發表于《讀書》《中華讀書報》等報刊,亦有幾篇為首次刊布。
張旭東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春桃、眷眷草、陳小手、老人和鳥兒、紫色人形、無邪、日記里的愛、霧里看花、講一段校園愛情給你聽、寫信族、大四這一年、紫藤花事件、可笑的悲劇、等著的轎車、我所發現的生活等內容。
馮化平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有人曾說:這世界上,誰都不知道誰在等著誰。可是關于我愛你這件事,我不怕等得時間久,也不怕走多少彎路。在遇到你之前,我們或許都曾和別人一起看過風景,也在別人那里傷心落淚。可我還是相信,這世上一定有一個你,可能正徘徊在某個燈火闌珊處。我不想再輕易地去愛一個人,我只想靜靜等你。你來了,我要把你看仔細,緊緊抓住你的手。愛是太不確定的事情。但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
駱瑞生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一日三餐、四季吃食、江南風物。樸素的食物,是人間至味。人生的樂趣,在這一日日的光陰里,樸素的日常,蔬菜、瓜果、飲食,以及細枝末節的事物上。煙火俗世,故土舊物,是這樣可親,也最令人迷戀陶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雖居于鬧市之中,然而一顆心靜下來了,亦如歸隱深山。滾滾紅塵,婆娑世界。如何讓自己持有一顆歡喜心,不焦慮,不浮躁,不彷徨,不迷茫。也許,這本書會給予你一些啟示和答案。
簡兒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徐志摩散文選》(據民國初刊本校訂)所選篇目來自徐志摩生前自編的三本散文集《巴黎的鱗爪》《落葉》《自剖》,參照民國初刊本修訂,盡量保留作者寫作年代的用語習慣,展現了徐志摩的生活情趣、文學素養與精神世界。全書共29篇散文,除收錄《巴黎的鱗爪》《翡冷翠山居閑話》《天目山中筆記》《落葉》等名篇外,也不乏《西伯利亞》《契訶夫的墓園》等不為大眾熟知的篇目。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方便閱讀,又具有代表性的徐志摩散文讀本。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深情懷念,感人至深、充滿哲思、直抵靈魂之作。這是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長隨筆。史鐵生的離去,給陳希米留下了虛空。孤獨中的她開始種種感人的努力,通過閱讀、思考、行走與書寫,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偉大哲人交談,向虛空發問。于是,她的思考不斷深入,漸趨深沉、闊大,逐漸走過幽深絕境,跨越虛空,重新尋獲生命的意義。獨到的書寫方式,感人的心靈絮語。這是陳希米發自內心的私語,而史鐵生始終是個缺席的在場者,他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實實在在的一個對話者,傾聽者。在她真摯優美的行文中,關于生死、愛情、誠實、孤獨、時間、永恒、生存意義的文字敏銳通透,散發出炫目的智慧之光。收錄陳希米、史鐵生等親攝十六幀照片。謹以此書紀念史鐵生!
陳希米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首屆茅盾文學獎榮獲者李國文沉寂三十余年,橫跨世紀的通達智慧,讀遍二十四史,耄耋之年的大徹大悟。我為什么這樣活?人的一生應如何度過?作者通過類似回憶錄的寫作方法回答了這個難題:童年回憶的真情流露,世情百態的描摹寫真,人間冷暖的真實體驗,山水草木的深刻哲思,歐美游歷的觀察思考,作者一一道來,這些文章現實意味強,既有豐沛情感,又有對人生的大體悟。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17.6萬字
《自己可以定義人生的輸贏》:好的情緒會把壞人變成好人,壞的情緒會把好人變成壞人!失敗和挫折,實際上是上帝包裝后的祝福!個性化時代,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緒,才是人際交往中最大的潛規則。人世間最高層的角逐,其實玩到最后的往往是心態,那是一種思想的較量、智慧的較量,更是心態的較量。
亞諾 ·現當代隨筆 ·5.9萬字
《聲音之繭》以“聲音”為載體,以“海島”為空間原點,以“四季”“節氣”為時間節點,以“情感”為媒介,以“人生”為指向,將中國南方的風物人情與作者記憶深處最刻骨銘心的聲音、生命片段相結合,勾連古今中外,書寫萬物有靈、天地大美,挖掘人生哲理、中華美學,構建獨特視角下靈動幻美、大氣磅礴、深情無限的心靈時空。一本書,就是一個用文字織就的、充盈著溫暖和力量的“聲音之繭”,讓讀者重新聽見自己生命中的回響,微弱或響亮,幽暗或明朗,是潮汐,是渡船,是破繭成蝶,將你擁向闊遠的彼岸,找到最好的自己。
蘇滄桑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散文《沖浪者的樂趣》、《陽光燦爛的日子》、《友情頌》、《往事斷憶》等約80余篇。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20.3萬字
本書為作者近十幾年來筆耕不輟的積累之作。她熱愛文學,熱愛寫作,為生活而各,為夢想執筆,根脈扎入延安這片富含營養的熱土,在感悟中成就了這本樸實無華的作品集。作品集包含散文部分和小說部分。其中,散文占據了大量篇幅,有紅色淵源、人生感悟、春天抒懷、恩師引路、懷古思親、家國情懷、歲月匆匆、出行游記九大部分。作者用樸實的筆觸闡明了人生的處世哲學。不管是寫人物還是寫事件,都盡量從細處著筆,從細小的變化中去尋覓大千世界中的閃光點。
趙景蓮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太陽悄悄地探出了半個腦袋,窺視著沉睡的大地。江雪兒,這個六年級的小姑娘,從昨天開始就盼著太陽快點升起來。她梳好麻花辮,系上紅色的蝴蝶結,穿著那套有特別意義的連衣裙,到自家的院子里選了幾朵剛綻開嫩嫩的花瓣,還帶著幾顆鉆石般的露珠的野菊花,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握在手里,背上書包去上學了。有一天,她終于厭倦了這種冰冷和纏繞了。她走到海邊,看到了皎潔的月光,明媚的世界,闊闊的海風,她感到溫度變暖了,但心底卻還是冰冷的。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本書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哲學原理、哲學觀點,注重吸取古今中外先進的、優秀的文化精華,緊密結合當代實際,對包括為人、處事、生活、工作、學習、家庭等在內的人生,進入了深入而深刻的論述,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具有一定的學術性。本著作共300篇隨筆,每篇2000字左右,以義相反或相近的詞對仗作題,如《獨角戲與雙簧戲》《隔重山與隔層紗》《道具與面具》《跳槽與臥槽》《做與作》《冷與涼》等,文意深邃,文筆明快,文字優美。
顧龍友 ·現當代隨筆 ·8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