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文明的遠歌》為四輯,第一輯名為“煙花三月下揚州”,收錄的主要是游記類散文,抒發作者對古跡的追思;第二輯名為“菩提本無樹”,主要是記述游覽佛教圣地的見聞和對佛教的感悟;第三輯名為“最后的童話”,主要是山水游記,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樂;第四輯名為“寒山寺鐘聲”,主要介紹所游覽的廟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對黃鶴樓、西湖、藍田等許多游客和讀者們觀賞、游歷或耳聞過的景致,生發出無盡歷史追思,也道出勝地所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
熊召政 ·現當代隨筆 ·20.7萬字
《你能拒絕誘惑》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錄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基本上涵蓋了周大新從寫作、讀書、電影、游覽等角度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歷史文化的透徹解讀,從中可以領略一個作家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和濃郁的人文主義情懷。
周大新 ·現當代隨筆 ·21.8萬字
本書作者是新華社高級記者,常年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多次當西歐國家采訪游歷,對西歐有著深刻的感情與了解,本書是作者的隨筆散文集,分為社會萬象篇、歷史風云篇、文藝殿堂篇、作家寫作篇、名人后事篇五個部分,全面描述了作者眼中的西歐社會,有助于讀者了解一個真實的西歐。
高秋福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本書通過一個個傳奇人物生命中最鮮活的記憶,牽引出青島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百余年的滄桑蛻變,有城市精神的堅守,異國文明的侵襲;百余位歷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有攪動時局的政客,風雪閑情的文人;百余座城市記憶地標,有膠州灣的海浪,棧橋的黃昏,八大關的紅瓦綠樹……透過記憶的網,舊照片捕捉歷史曾經的表情,是平靜,是喜悅,抑或是沉重……
李明 ·現當代隨筆 ·20.1萬字
江南一壺一茶一寺的風物,一碑一謠一人的世情,流轉千年化為文脈,士農工商的文化價值觀延續至今。隱于歷史與山河之間,是從春秋經六朝,沿唐宋至明清,文人往來,進士頻出;是田壟村落,碑坊祠堂,鄉規民約維護文字尊嚴,家族傳薪秉持耕讀傳統,時代變遷印刻于鄉村面貌。“中國好書”作者徐風,長居江南,經年累月,遍訪鄉野桑梓,爬梳典籍方志,以內視角為我們講述何為江南。在《江南繁荒錄》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脈絡源流;擷取歷史上命運攸關時刻的人與事件,講述嬗變中的堅守與繁荒。“青玉案”“聲聲慢”“風滿樓”三部曲層層遞進,對江南地域的文化現象細作檢點,對隱藏于民間的風土、情懷、俠義、肝膽、寬厚、仁愛等傳統精神深加描摹,最終,留給現實的迷路人和未來的還鄉者一份永不磨滅的江南精神版圖。
徐風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古人講究惜墨如金,大概與刀刻竹簡之費力有關。埃及的羊皮書,朝鮮的陶片書,我國的鐘鼎銘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書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隨筆。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頁,每篇配一頁插圖,文圖并茂,更好看。古人講究惜墨如金,大概與刀刻竹簡之費力有關。埃及的羊皮書,朝鮮的陶片書,我國的鐘鼎銘文,肯定都是短文章。一個故事、一點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圖畫,互相映襯,蘊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調與悠長的滋味。
趙大年 ·現當代隨筆 ·24.4萬字
本書共收錄散文作品45篇。包括:“皇帝與作家”、“劉項原來不讀書”、“詩人的感覺誤區”、“胡椒八百石”、“嘴巴的功能”等。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21.4萬字
人總是在時間中行走,在空間中追尋。時間分過去、現在和將來,空間有故鄉、祖國和世界。時間和空間無限,無限的時空成為物質的存在形式,也成為精神的長路。
馬吉福 ·現當代隨筆 ·33.4萬字
《好嘴楊巴》是馮驥才經典小說精選集(插圖新版),包括《俗世奇人》短篇精華作品15篇以及中篇經典作品《三寸金蓮》,分為“俗世奇人”和“怪世奇談”兩個部分,以天津衛獨特的人物、世態和風俗為題材,寫俗世百態、風土人情,語言極富特色。《花巷》是馮驥才先生的經典散文精選集(插圖新版),全書圍繞“用心生活”主題,收入58篇精選經典散文,《挑山工》《珍珠鳥》《花臉》等29篇入選全國不同版本語文教材。讀馮驥才先生的散文如讀教科書中的范文,其景其情其思皆能引人入勝。
馮驥才 ·現當代隨筆 ·26.3萬字
蔣藍著的這本《成都筆記(精)》的核心詞是:物文化。是作者多年閱讀,考察大成都范圍內的歷史、人文關系,以展示區域內動物文化、植物文化、建筑文化為主的文史隨筆。有部分古代配圖。本書作者在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時,做了大量的田野實地考察與真相還原,進一步厘定了很多歷史真相,廓清、梳理了事物的本來面目。由于是采用散文話語的表述方式,文筆生動,可讀性強。填補了散文演繹成都歷史與風物的空白。
蔣藍 ·現當代隨筆 ·25.5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作者周大新,當代作家,作品曾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三屆人民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總覺得還有很多人生風景未看,卻在倏忽之間,邁過了七十歲的門檻,被沖到了人生長河的下游,心中自然會有不甘!不甘又能如何?還想回到18歲去再覽河之上游的風光?亦或回到45歲去觀中游的美景?沒有可能了!造物主已預知人會生返老還童的妄想,早早便把人生的返程票全部毀掉,根本不在人生長河岸邊的碼頭上開設賣返程票的窗口。死了心吧,你!剩下的還有什么選擇?只有老老實實地站在下游,站在你該站的地方。現在還能做什么?人生長河的下游,也有美景吆……
周大新 ·現當代隨筆 ·20.8萬字
本書收集周有光先生八十五歲退休之后的所有重要作品。周先生自“離開辦公室”后,就告別了語言文字的專業研究,開始撰寫大量思想文化隨筆,內容涉及中西歷史、文化、政治思想等,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這些隨筆除了來自閱讀積累之外,還結合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周先生以其超凡的文字駕馭能力、清通曉暢的語言,論述了諸多深奧的問題。文集薈萃了作者以小見大,微觀中顯現宏觀的晚年代表作。
周有光 ·現當代隨筆 ·37.2萬字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是一個追夢的時代。作為大學畢業的優秀學子,韓楊拒絕了母校的挽留,義無反顧地返回故鄉,成為扶貧辦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擁有要為家鄉脫貧的夢想。當命運將來自大城市的姑娘袁蔚然帶到他面前,他又該何去何從?海歸的企業高管,不服輸的萬人迷,他們之前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啃老的富二代,遇見向往大城市的縣城女孩,面對愛情,他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六位代表著各自階層的典型人物,講述了一個關于追夢、奮斗、拼搏的愛情故事。
星夜涼 ·現當代隨筆 ·21.8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隨筆作品集,收錄有:《雪夜訪戴瀟灑一把—中國文人作秀,他算是領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見畏?—孟老夫子的遺憾和無奈》等約40篇。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25.2萬字
本書是一本學者隨筆集,分“魯迅篇”和“群星篇”兩部分。作者以其對中國現代文壇的高度了解,將其中較有價值和趣味的掌故逸聞梳理成文。史料可靠,行文生動,既可供專業人士評鑒賞讀,也可作為普通讀者增添知識、休閑陶冶的讀物。
陳漱渝 ·現當代隨筆 ·20.3萬字
《心中的曠野》是魯樞元的散文隨筆集。較之早前版本,魯樞元對書稿進行了大規模的增補與修訂,搜集其近40年來在不同時段、不同空間對于自然與人文、荒野與城市、信仰與認知、情感與技術、生命與金錢的感受與遐想,收錄文章百余篇,擴容近乎一倍。全書分為“荒野啟示”“生命詩篇”“同一星球”“潮起潮落”“達摩洞下”“說魚上樹”六編。作者承襲老子、莊子、陶淵明等中國古代先賢的傳統智慧,又從利奧波德、羅爾斯頓等西方學者的生態思想中汲取養分,同時結合自身“與生俱來的荒野情結”,表達出對于當下生態文明發展狀況的憂思與期許。書中文字融滲著魯樞元個人的體驗與感悟、回憶與憧憬,同時映射出對社會歷史現象的觀察與反思,兼具學理探討與現實關懷。百余篇帶有作者體溫與心靈脈動的隨筆,為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提供了一份內涵豐蘊的鏡鑒。
魯樞元 ·現當代隨筆 ·31.5萬字
作為淘寶搜索負責人,鬼腳七對搜索規則的解讀非常權威;負責的互聯網產品用戶過億,鬼腳七對產品的認識也值得業界借鑒;自媒體有一定名氣和特點,鬼腳七對新媒體的發展也有獨到見解;更重要的是,鬼腳七對生活思考的文字,能讓很多人平靜。是第一本自媒體的書。向讀者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媒體人。把電商、互聯網、搜索和生活無縫結合,讀者不知不覺融入鬼腳七真實的世界。作者微博粉絲16萬,微信粉絲7萬,在電商圈非常有影響力。
鬼腳七 ·現當代隨筆 ·22萬字
本套裝包括兩冊書,《有意思的生活》《誰的愛情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周作人 代哈哈 ·現當代隨筆 ·28萬字
本書是一本學術札記和隨筆,以“健民短語”的形式,對一些書籍、作品進行評述,同時對一些人生問題進行思考。本書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沉入詞語”“書叢觀象”“瞥見詩意”。作者力求以哲學在場的視角,摩挲書籍,觀察世象,借此守望精神家園和人類本心。文字富于質感,用語獨特,充滿哲學意味,是一冊容易引發讀者再度思考的著作。
楊健民 ·現當代隨筆 ·24.9萬字
作者的散文寫作,記事懷人,屬學者散文,文筆好,見識高,特別是記敘了曾有長期、深入交往的馮雪峰、韋君宜等一批文壇著名人物,留下了珍貴史料。文章多發表于《中國語》、《當代》、《中華散文》、《新文學史料》、《散文》、《理論與創作》等報刊,2005年曾結集《蔓草綴珠》,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次重新修訂、改正錯漏、增補新篇,是一個增訂升級版。
陳早春 ·現當代隨筆 ·2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