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江南寫作12年來首部集結出品的敘事散文集,講述江南本人所見多年來的身邊故事。一個作者哪能寫盡世上的所有人呢?寫來寫去,寫的還是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無論孤獨還是野心,都有自己人生某個側面的寫照。這是我的局限和淺薄,但也是我的真誠。——by江南
江南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偏遠寂靜的阿克哈拉村,緩慢而永恒的喀吾圖,沙依橫布拉克的夏牧場……“阿勒泰的精靈”李娟以細膩明亮的筆觸全景式記錄北疆邊地美好閃光的時刻。全書分為兩輯。第一輯記憶之中(2007—2009),記錄了在喀吾圖和阿克哈拉村細碎堅忍的生活畫面;第二輯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態書寫了李娟和母親及高齡的外婆隨牧民遷徙、流動的日常:開雜貨鋪,當小裁縫,幫往來的牧民車衣裙,去大山深處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脹的帳篷,夏季牧場上喧囂盛大的阿肯彈唱會,入冬后瓷實的迢迢雪路……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駿馬和牧人,細膩明亮的文字展現了游牧民族在邊地深遠豐富的生存景觀。
李娟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莫言寫給年輕人的低谷期救贖之書。本書收錄了莫言40篇散文,從家人與朋友、童年與成長、讀書與寫作等角度展現了莫言的人生態度和對人生艱難時刻的感悟。其中,《不被大風吹倒》這篇散文是莫言在五四青年節時給年輕人的寄語,講述了小時候和爺爺在大壩上遇到大風、爺爺抵抗大風的故事,鼓勵年輕人遇到人生的艱難時刻時不要放棄。其中,《我的室友余華》,講述莫言和余華相愛相殺的故事。特別收錄莫言全新創作《憶史鐵生》,回憶他和余華帶著史鐵生偷黃瓜、踢足球讓史鐵生當守門員的故事。
莫言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本書收入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墻下短記》《好運設計》《扶輪問路》《我二十一歲那年》《合歡樹》《秋天的懷念》《黃土地情歌》《我的夢想》《記憶與印象》等散文名篇,全面地講述了他的輪椅生涯、人生故事。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的長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筆》,是他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滿了深刻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這部作品是他從身患尿毒癥、接受透析開始,用四年時間寫成,被譽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困惑與痛苦出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托不斷追問。全書分為六個部分,243則,用生動優美而通俗的語言,探索我們都要面對的人生命題:命運、愛情、金錢、人性、信仰、健康的心靈、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9.7萬字
此書為李娟近兩年開始寫作并發表在《文匯報》筆會的專欄——“遙遠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結集。“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烏倫古河南岸,是李娟母親多年前承包耕種的一片貧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細膩、明亮的筆調,記錄了勞作在這里的人和他們樸素而迥異的生活細節:她勤勞樂觀的母親、高齡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賽虎,雞鴨鵝,以及日漸華盛,卻被鵝喉羚毀了再種,種了又毀的九十畝葵花地……刻畫的不只是母親和邊地人民的堅韌辛勞,更是他們內心的期翼與執著,也表達了對環境的擔憂和對生存的疑慮。呈現出一種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時又富于樂趣和尊嚴的生存體驗。
李娟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明星作家關東野客作品,字里行間觸人心弦,讓都市青年在不太美好的現實中相互溫暖,繼續前行。在這世界上時刻都在發生著故事,有那些你經歷過的,和你未曾經歷過的,它們都值得銘記。21個真實又溫暖的情感故事,它們或許讓你覺得心酸,或許又讓你覺得幸福,或許讓你覺得遺憾,它們都是人海里的星星,只是碰巧被你遇見,才能閃閃發著光。故事里的那些人,會哭,會笑,會悲傷,會流淚。但他們終會幸福,就像你也會幸福一樣。希望它們能陪你走過一段絕無僅有的歲月,無論你現在是否失戀,或是有人陪伴,還是獨自行走在路上,它們會陪你度過許多難熬的夜晚和溫暖的歲月。
關東野客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貓魚》是電影人陳沖的非虛構長篇作品。祖輩與母親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歲月,“小花”攝制組大篷車的日子,獨自踏上異國留學之旅,每一部電影不為人知的幕后,生命中的愛與痛楚、掙扎,經由作者的回望,躍然紙上。寫家族故事,是獨特的上海敘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從《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陽照常升起》等等的銀幕前后,是電影藝術家的傳記;從上海童年到異國打拼,一段段人生旅程,是女性兼具激情與柔情的私語。
陳沖 ·現當代隨筆 ·28.9萬字
季羨林經歷過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爭不辯,不怨不艾,滿懷天真,執著自己的執著,安于當下。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于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同時又用質樸的文字向世人傳達一個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歸處。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作個閑人:蘇東坡的治愈主義》是著名文化學者費勇教授從現代人的視角解讀蘇東坡的作品。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但他一生命運坎坷,奔走潦倒,處境艱難,卻始終不改樂觀的天性。雖然蘇東坡和我們處于不同時代,擁有不同身份,但他也同樣面對普通人的煩惱、人生的不確定和命運的無常,最終卻用一顆超脫世俗的“閑心”守住了心靈的空間,消解了所有的磨難,活得快樂且通透。本書以蘇東坡的人生經歷為經、詩詞文章為緯,勾勒出蘇東坡豐富而坎坷的一生,并獨辟蹊徑地提出了“作個閑人”的生活哲學,讓讀者跟隨蘇東坡在“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的快樂錦囊中,感受樂觀豁達的精神,了悟人生智慧,從而得到心靈的治愈。
費勇 ·現當代隨筆 ·13.2萬字
“魯迅文學獎”“中國好書”獎得主,李娟《記一忘三二》2020年全新修訂版。作者替換增改幾萬字篇幅,并增加新序。《記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十余年來的隨筆結集。三十余篇以“記”為題的文字輕松隨性,從親情、友情、愛情,工作、生活、興趣乃至夢境等諸多側面,記錄了李娟的心路日常——與母親相依為命也鬧過“分居”,定居于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顛沛流離,少年時曾遭受的暴力與得到的關愛,等等,隨著成長反而愈益清晰。種種文字率性而作,平實詼諧,同時又有掩蓋不住的溫暖和詩意,組成一幕幕“含淚的微笑”,連綴起時間流逝中的瑣碎日常。
李娟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寫給彷徨者的禮物。這是梁曉聲的散文精選集,也是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總結和心靈獨白。書中先生寫人間百態的清醒,談孤獨和壓力,說成功與完滿,話懷舊和喜悅;深邃與優雅相間、嚴肅與幽默同步、小情愫與大胸懷兼具,字里行間透射出先生對人情世事、學術道德的公正謹嚴、詼諧有趣的思考,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一本心靈獨白,我們既見眾生,也見自己;一個自在的靈魂,分享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保持真實,保持清醒,保持憤怒。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吐槽大會》總策劃李誕首部作品,暢銷百萬冊后新增4萬字的紀念版。寫作的快樂跟酒精一樣,有時讓人難受,但從不讓人失望。有連載多年膾炙人口的《扯經》也有天馬行空的短篇奇趣,有犀利的隨筆也有溫柔的詩,這些不曾散失的文字里有你知道的、認識的、了解的以及從未見過的李誕。“人生確實沒有意義,但人生有美。”“我心里這個小樂隊,一直以來缺了一把小號。”“改變世界的方式很多,喝醉也是其中一種。”“不是我幽默,是你們愛笑。”
李誕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本書完備地收錄了汪曾祺談美食的系列散文。書中寫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進了制作者的心意,還承載著千百年流傳的文化風情,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致的韻味,令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誘惑,更有著溫情的鄉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蘊的自然真趣。作者無意于寫得深刻,從容閑適的筆觸卻每每讓人品咂出生活本身的滋味……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金一南在《浴血榮光》一書中寫道:從世界政黨史上很難找到,有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領導層像割韭菜一樣,一批一批被對方屠殺。這就是中國革命和其他革命都無法類比的空前殘酷性……那是一個熱血澎湃、狂飆突進的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斗,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拼命奮斗,共產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斗。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斯大林42歲當上總書記。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暴動。朱德31歲參加護法戰爭。博古24歲出任中共中央臨時總負責人。
金一南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臺灣三大散文獎得主、金石堂年度風云人物、暢銷書作家、當代華語文壇散文大家簡媜寫作三十年精裝典藏紀念版,包含《水問》、《女兒紅》、《微暈的樹林》和《胭脂盆地》。簡媜特別撰寫新序,回顧三十年來散文之路。特別收錄簡媜相關珍貴照片,更具紀念意義。
簡媜 ·現當代隨筆 ·34.2萬字
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是史鐵生半自傳式的作品,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務虛筆記》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我們將默默地凝望,隔著咫尺空間,隔著浩瀚的時間,凝望生命的哀艷與無常、體味歷史的豐饒與短暫。他抑或我、不動聲色卻黯然神傷。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32.7萬字
《一切境》是慶山暌違五年的全新散文作品,內文共分為四部分:“當作一個幻術”“曙光微起,安靜極了”“簡單和純度”“佛前油燈”,集中展示了過去幾年慶山的生命行思。很少有作家像慶山一樣,持續不斷、赤誠地進行自我探索,給予內心靜觀。甚至這種探索令她成為作家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她的生活、閱讀、觀影,是她思辨性的來源。展現了極具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是宇宙中極為微渺而脆弱的一部分,只是對個體而言,這活著的一生極為重要。”
慶山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樹猶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選集,主要收錄他回憶個人經歷、親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紀念亡友的《樹猶如此》將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稱為“以血淚、以人間最純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兩篇寫友人的新作:畫家奚淞修佛之旅《尋找那一棵菩提樹》,救助上萬艾滋孤兒的杜聰《修菩薩行》。可見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書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橋曾“驚訝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發瞬息燦爛”。寫至友王國祥、三姊先明,平實中蘊藏波瀾壯闊,人間悲憫。桂林、上海、南京、臺北,文化鄉愁疊加,難覓歸處。在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雜志《現代文學》,白先勇以文會友,情篤一生。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8.8萬字
這本書講述的都是一些瑣碎的片段,身邊真實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訴說,或者天馬行空地做夢,使讀者可以從中收獲微小的、錯綜復雜的、細枝末節的感動,得到一種共鳴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風格和平實的文字打造溫暖的主題,讓讀者從書中得到慰藉。
盧思浩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