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佛國記》是東晉高僧法顯撰寫的紀實性游記,又名《法顯傳》等。該書全面記述了法顯從長安出發,歷經艱辛到達印度求法的經歷,歷時15年,游歷30余國。書中詳細描述了所經地區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風俗、物產等情況,是研究五世紀初年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時,它也展現了法顯大師不畏艱難、求法若渴的精神風貌,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游記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東晉)法顯 ·古代隨筆 ·1.7萬字
《玉笑零音》是明末田藝衡編撰的一部古籍。內容廣博,涵蓋了諸多哲學思想、歷史故事、道德觀念以及自然現象的探討。書中通過豐富的比喻、典故和哲理,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對世界的獨特見解。其文筆優美,語言精煉,既有對古代智慧的傳承,也有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深刻剖析,是一部集知識性、思想性和文學性于一體的古典佳作。
田藝衡 ·古代隨筆 ·5725字
《香畹樓憶語》是清代陳裴之為悼念其亡妾王子蘭(紫姬)所作的一部回憶錄,也是中國古代“憶語體”文學的經典之作。全書以清麗的文筆和細膩的敘事,深情追憶了作者與紫姬的愛情故事及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書中不僅插入了詩、詞、挽聯等多種文學形式,還真實記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體形象和悲劇命運。作品文字艷而不浮,哀而不傷,感人至深,對后世的文學創作和家庭生活觀念產生了深遠影響。
陳裴之 ·古代隨筆 ·1.2萬字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收錄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間130多位作者的詩文700余篇,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本書內容可大致劃分為賦、詩、雜文3大類,其下又分列38小類。其選材嚴謹、注重詞藻,使中國自先秦以來文史不分的現象有了明確的分界。《昭明文選》選材嚴謹、注重詞藻,所選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過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視為文學的教科書,是士子們必讀的一部書,千余年來流傳不衰。本書賦、詩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內容把賦分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門,把詩分為補亡、述德、勸勵等23門,這樣的分類體現了蕭統對古代文學發展,尤其是對文體分類及源流的理論觀點,反映了文體辨析在當時已經進入了非常細致的階段。由于《文選》本身所具有的優點,比起同類型的其他詩文總集來,其影響遠為深廣。唐代以詩賦取士,唐代文學又和六朝文學具有密切的繼承關系,因而《文選》就成為人們學習詩賦的一種最適當的范本,甚至與經傳并列。
(南朝梁)蕭統編 ·古代隨筆 ·4.9萬字
(南朝梁)蕭統編 ·古代隨筆 ·4.8萬字
古風散文大家隨園散人遺作曝光,寫給40位唐宋文人的“情書”!從《當倉央嘉措遇見納蘭容若》到《長安詩酒汴京花》,黃土高坡上的詩意浪漫。唐宋誰是古典文學巔峰?20位大唐詩人與20位大宋詞人,兩大文人天團大對決!高人氣國風插畫師北冊貢獻多幅精美插畫,點睛唐宋星辰粉碎時!PK基因植入圖書結構,李白PK蘇軾,杜甫PK辛棄疾……大唐與雅宋誰是古典文學巔峰?《長安詩酒汴京花》是隨園散人生前創作的唐宋文人散文集,共二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大唐文人天團與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陸游等人的的雅宋文人天團做PK,逐鹿我國古典文學巔峰。作者將唐宋兩座文學高山既做對比又做融合,引領讀者感受大唐詩人的詩酒往事和大宋詞人的悲喜人生,以及唐宋文脈傳承的魅力,透過唐宋文人的故事看歷史、看文化、看傳統,篤定我國傳統文化經典詠流傳的文化自信。
隨園散人 ·古代隨筆 ·21.5萬字
《石屋余沈》一書,記述了清末以來的掌故軼聞。記載了一些馬敘倫先生的個人經歷和見聞,以及對當時社會現象、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思考和評論,如“馬先生湯”的掌故等,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文化氛圍。
馬敘倫 ·古代隨筆 ·6.3萬字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所著的百科類圖書,全書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經史百家、三教九流、神仙鬼怪、政治人事、典章沿革等類,收錄文化常識條目多達四千余個。此書成書于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張岱在書中通過豐富多樣的知識條目,展現了其淵博的學識與廣泛的興趣愛好。書中不僅有對古代文化的深入剖析,還穿插了許多生動有趣的逸聞趣事,使得這部百科全書既具有學術價值,又充滿了趣味性。張岱以“夜航船”為名,意在提醒人們在閑談中也能增長見識,避免在類似場合中因無知而出丑,展現了其獨特的文化情懷與教育理念。
(明)張岱 ·古代隨筆 ·26.7萬字
《婦人集》是清代文學家陳維崧編著的一部作品集,主要收錄了清初以來女子的軼事和詩作。書中不僅記載了諸多才色兼備的女子的錦繡才思和高潔品行,如李香君拒絕田仰及阮大鋮的故事,還描繪了明末清初著名女子的顛沛流離,寄托了清初遺民的故國之思。此外,書中也包含了一些表現家國之痛的作品,反映了明清鼎革之際的社會背景。整體而言,《婦人集》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學和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
(清)陳維崧 ·古代隨筆 ·2萬字
《厚德錄》是南宋時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宋代興文教士人們普遍具有較高的自我道德追求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其小說也往往表現出較強的道德勸懲意味。《厚德錄》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書中廣泛收集宋代史書、小說中的故事,以名臣事跡為主,兼及普通士人,主要輯錄了宋代士大夫的善政和厚德故事,推崇厚德仁愛的道德觀念。其內容涵蓋賑災救荒、活獄洗冤、濟人之難、公私分明、報恩重義等多個主題。這些故事展示了高尚品德的典范,鼓勵人們以他們為榜樣,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厚德錄》不僅在道德勸懲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還具有一定的文獻校勘、輯佚和補史價值,為后世研究宋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李元綱 ·古代隨筆 ·7.7萬字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沈三白以時而輕靈、時而深情的筆觸寫下生平所樂、所快、所愁,其中《閑情記趣》之生活藝術、《坎坷記愁》之悲慘愁苦、《閨房記樂》之夫婦情深、《浪游記快》之自由曠達,皆筆真、情真、意更真,令人讀之心醉。試問,誰人能在掩卷后稍忘至情真性的沈三白及靈慧深情的蕓娘呢?
沈復 ·古代隨筆 ·8.2萬字
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個時期。他不喜科舉,很晚才恩獲貢生科名,為修職郎,后候選教諭。一生治學甚廣,勤于著述。他在《圍爐夜話》開頭提到此書由來:寒夜圍爐,是田家人之樂趣所在。默默無言或者嬉笑作樂,不是虛度良宵嗎?我不過一識字農人,晚上與家人聚在一起,在炭火堆里烤紅薯的當兒,心有所得,就講出來,令兒子寫下保存,題為《圍爐夜話》。他描繪了一個頗為溫馨的場景:歲暮天寒,與家人圍爐夜話,一邊烤著紅薯,一邊把自己人生所得所感,為兒孫道出。或許正是這種氛圍,奠定了全書自然親切的調子。不是正襟危坐的說教,不是無病呻吟的文章,只是一個長輩在向你娓娓道來他的人生哲學。這種哲學,是儒家的,是文人的,是鄉土的,也是最中國的。
(清)王永彬著 (清)虛谷繪 ·古代隨筆 ·9820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反映魏晉文人風貌、體現時代特征的筆記小說,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學、思想等方面,堪稱名士顯貴的達人秀場。《世說新語(無障礙精讀版)》文辭優美,意味雋永,可謂篇篇珠璣,千百年來深受讀者喜愛。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悉心呵護,再貧瘠的心靈土壤上都能開出美麗的人性之花。
(南朝宋)劉義慶 ·古代隨筆 ·24.7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朝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以沈復夫婦生活為主線,描繪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他游覽各地的所見所聞。沈復和妻子蕓娘的生活盡管清貧,但卻能一直保持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他們相互扶持,把平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充滿藝術情調。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也深深感染著今天的讀者。書中寫的都是作者本人的真實生活,不僅有閨房之樂,也有兄弟矛盾,公婆和兒子、兒媳的沖突,展現了一個普通家庭的真實生活狀態。篇篇流露的都是其真情實感,無論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還是談文論藝,大多不加掩飾,直抒胸臆,感情真摯,對讀者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作者文學水準高超,文風恬淡、素雅。書中所寫大都為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瑣事,但讀起來并不感到單調、沉悶,反倒覺得興味盎然。
沈復 ·古代隨筆 ·11.3萬字
《浮生六記》一書既是沈復作為一介書生對人生的快意告慰,也是他作為一位深情夫君寫給愛妻的綿長悼文,有閨房記樂,有閑情記趣,有浪游記快,也有坎坷記愁,即使顛沛流離,布衣蔬食,宿疾纏身,沈復夫婦也總能在花月詩酒間發現賞心樂事。《老殘游記》一書所寫為一個江湖醫生鐵英(也被稱為老殘)在游歷途中的見聞與作為。《影梅庵憶語》一書是冒襄關于愛與離散的淚筆記人之書,共四卷,一記作者與董小宛相識、相愛,終成眷屬的曲折過程;二記焚香品茗、花前月下的嫵媚時光;三記甲申之變后流離失所經歷的險難困苦;四記與姻緣相應的讖言和夢兆,全書哀感惋艷,瑣細真摯,卻也春光無限。
(清)沈復 劉鶚 冒襄 ·古代隨筆 ·39.9萬字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菜根譚》關于待人、做事、修心、處世、接物之道。一個“靜”字串聯全書。一本讓你在紛繁的塵世可以寧靜從容的書。關于待人:寧默毋躁,寧拙毋巧。不宜暴怒,不宜輕棄。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關于做事: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關于修心:寸心潔白,百代清芬。天機清澈,胸次玲瓏。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關于處世: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關于接物: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沖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讀了《菜根譚》,愿你活得更舒心,更清心。
洪應明 ·古代隨筆 ·4.1萬字
花間集精選收錄多首花間詞。不泥古,不矜秘,大膽講述美色與愛情,還原了一個曲折幽隱之特美的詩詞世界。因為極美的韻律和用詞,讀之會在唇齒及內心翻滾,被很多注重詞之大美的讀者推崇。
(唐)溫庭筠 (后蜀)趙崇祚 ·古代隨筆 ·4.7萬字
《浮生六記》是中國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散文,沈復以不事雕琢的語言和純樸真摯的感情寫出了他與摯愛蕓娘平凡日子里的詩意棲居。二人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品評李杜詩篇;夜游滄浪亭賞月,感慨宇宙之大而情致不存;結伴去看廟會,蕓女扮男裝新奇快意;借住仆婦家,種菜養菊,飲酒啖蟹,布衣菜飯,可樂終生。沈復愛好游山玩水,侍弄瓶花,與友人小聚,吟詩作畫,一生淡泊名利,瀟灑不羈;而蕓娘,自制梅花食盒、活屏風,拔釵沽酒,不愛珠玉惜書畫,茶葉置于荷花心,她的生活情趣,也是獨具匠心。沈復和蕓娘這兩個中國文學史中“最深情的丈夫”和“最可愛的女子”,從談詩論畫到賞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將平常的日子過成了一首詩。充滿情趣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若浮生多真趣,布衣菜飯,也是可親可愛的。這一生,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過有趣的生活。
(清)沈復著 彭劍斌譯注 ·古代隨筆 ·11.7萬字
《圍爐夜話》《小窗幽記》《菜根譚》并稱“處世三大奇書”。全書分為二百二十一則,以隨筆的形式闡發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人生的諸多方面,如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持身立業、讀書立志、惜時交友等。格言式的短句中藏著的是無窮的處世智慧,猶如一位長者和后輩圍著冬日之爐火娓娓而談,教予你歲月沉淀的人生哲理。美好的書值得反復閱讀,每讀幾句,便要掩卷沉思許久。這本書勉勵讀者重拾于忙碌與慵懶之間拋諸腦后的平實道理,修身養性,成為心靜智生的人。
(清)王永彬 何攀譯注 ·古代隨筆 ·7萬字
《小窗幽記》是明代陳繼儒所編撰的一本隨文集錦。整本書看似是一種對所見所聞、所聽所想的記錄,而實則是對內心感悟的梳理,寫盡了人生百態、世間真情、人生真諦。全書共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12卷,分別從修身、處世、為學、立業等角度闡釋為人準則。內容涉獵廣泛、意韻深遠、極具哲思,幾百年來深受讀者喜愛。
陳繼儒 ·古代隨筆 ·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