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百年中國新詩史略》共十章,前八章把20世紀的中國新詩發展分為八個十年(20-90年代)進行描述分析,后兩章分別為理論和史料梳理。《百年中國新詩史略》的特殊之處在于,各章都是由對該領域擅長的學者獨立撰寫。自總序開始,各部分作者依次為謝冕、姜濤、孫玉石、吳曉東、洪子誠、程光煒、王光明、張桃洲、吳思敬、劉福春。他們各自的思路和風格不同,進入問題的角度不同,有的甚至相互沖突,但整體上形成了一部堪稱完美的新詩史“合唱”。
謝冕 ·現當代詩 ·27萬字
《20世紀的詩心:中國新詩論集》作者把詩歌研究理解為對“文學性”的探索、對詩人精神的懷想以及對千載“詩心”的領悟,在對詩歌藝術佳構的精細閱讀以及詩人心靈世界的深入解析中,力求捕捉和傳達內在的詩性,并試圖展示中國新詩百年歷程中的詩學軌跡與精神側影。
吳曉東 ·現當代詩 ·23萬字
《東坡詞研究》以東坡詞作為觀照對象,通過對具體詞的考察,體會東坡人生之境中豐富的內涵。書分上下兩編,從上編到下編是一個從詞到人的追尋過程。上編集中探討東坡詞創格方面的問題。其中題序屬于詞外在的附加形式,雜體屬于詞的一種體式,詠物屬于題材的一部分。以這三方面的創新,探討東坡對于詞體的態度。從“以詩為詞”這個特殊的角度,重新考察東坡詞的價值所在。下編主要探討東坡的人生境界問題。選取東坡氣質中一些特出的因素,如“清”,“豪”、“逸”等,以表呈他的人生之境。由詞觀人,是《東坡詞研究》討論東坡詞的意旨所在,東坡在任何一種文藝體式的理論和創作中所采取的態度都是真實一致的,而他“為藝”的根源即本于最高的“為道”追求,詞雖為“小技”,其所承當的意義亦然。
鄭園 ·現當代詩 ·10.7萬字
書中收輯的八篇論詞之作,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從事古典文學研究三十年來,由對個別詞人詞作的評賞到批評理論探討不懈求索的堅實足跡。在八篇評賞文字中,作者有意選擇了一些不崇高不完美的作品,并借以成就扭轉學界偏見之功。如晏殊、吳文英、王沂孫等人品略有缺憾的作家及其被某些目為晦澀不通的毀譽參半之作均被目為評賞對象。二篇理論探討文字則對花間詞派及王國維的境界說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究。
葉嘉瑩 ·現當代詩 ·21.2萬字
該書將唐詩序視為一個獨立的系統,采用綜合論述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詩序的文學史意義、對文學理論的貢獻及文化意蘊導向方面加以清理論述,為唐代文學特別是唐詩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能引起人們對詩序的重視,頗利于唐詩研究的深入發展。該書體現出作者扎實的文獻功底、清晰的分類思路和較高的宏觀把握能力,及較高的抽象分析能力。本書運用考證分析與詩文交叉研究的方法,首次對唐代詩序進行全面考察,對王勃、陳子昂、陶翰、李華、皮日休等人的詩序首次進行全面研究。
吳振華 ·現當代詩 ·41.6萬字
本書為北大中文系百年系慶紀念圖書之一,精選了中文系師生的精彩詩文若干篇,呈現了各人除為師為學之外文采飛揚、才華橫溢的一面。
孔慶東 王嵐 葉文曦 ·現當代詩 ·29.9萬字
近代報刊是詩界革命運動賴以開展的陣地,學界長期以來對原始報刊詩歌史料重視不夠,成為制約這一領域研究的瓶頸。本書基于原生態近代報刊詩歌詩話文獻史料,通過對詩界革命的歷史淵源、核心陣地、原初形態、地理版圖、革新精神、多層意蘊、詩體風格、流變軌跡、詩人隊伍、歷史影響等方面的系統探研,重繪了詩界革命運動的政治、地理、文化、詩學、詩人版圖,揭示出其多聲復義的駁雜形態及其多元探索與試驗,得出了諸多原創性觀點,解決了此前學界或語焉不詳、或尚無定論、或存在偏見、或史實有誤的一些文學史問題,在整體意義上將晚清詩界革命研究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胡全章 ·現當代詩 ·34.3萬字
本書匯集了詩人西川二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在詩歌寫作、詩歌與文明、詩歌與時代、詩歌與社會等多個方面的重要思考,在較大程度上展現了作者一貫強調的“詩歌思想”,使詩歌問題被放置在文化和歷史的大背景中被處理。在這個仿佛“大河拐大彎”的時代,作者以其廣闊的視野、深刻的問題意識、敏銳的直覺面向詩歌;而在作者看來,中國詩歌的問題其實也就是整個中國文化的問題。作者力圖通過對中外古今詩歌,以及詩歌與其他行當藝術的反復比對,為當代中國詩歌的創造力呈現找到可能的出發點和突破口。
西川 ·現當代詩 ·29.7萬字
《<名作欣賞>精華讀本:中國現當代詩歌名作欣賞》選收欣賞文章28篇,涉及現當代影響較大的詩人和詩作名篇,盡可能地包容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種看法和觀點,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所輯篇目,從兩萬余篇文章中精選而出,名家行文,觀點鮮明,功底深厚,語言生動,不拘一格,有很強的閱讀性和欣賞性,值得珍藏。
謝冕 孫紹振 ·現當代詩 ·14.6萬字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唐詩宋詞十五講(第2版)》主要內容是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杰出代表,標志著詩和詞這兩種詩歌樣式的全盛時期。《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唐詩宋詞十五講(第2版)》截取中國三千年詩歌史上瑰麗輝煌的唐詩宋詞為代表,通過對其自身發展演變的描摹,對其詩歌潮流嬗變的分析,并結合對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等杰出詩人詞人作品的分析,全面展示了唐詩宋詞的風貌與流變。本次出版修訂版,糾正了首版的錯誤,并增加了近年來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對詩詞文本的闡釋更加細致、深入,更具閱讀吸引力。
葛曉音 ·現當代詩 ·25.1萬字
黃學規,1940年生,1962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系全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美學學會美育研究會會員、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財經學院教授。黃學規教授是浙江省高校名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他既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又是一位出色的詩人。跨學科的研究內容和豐富的人生經歷,鑄就了他獨特的人生。詩人黃學規的詩詞在體現其濃厚的藝術功底的同時,還折射出詩人的一種非凡的人格魅力。歌以傳情,詩以言志,詩人黃學規以他的詩篇從多種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撫今追昔,勇于創新,在創作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寶貴的經驗,所撰寫的多首精品詩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黃學規 ·現當代詩 ·14.5萬字
詩集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愛情詩,取名為“在風光里想她”,這是作者在北大寫詩的最初動因,圍繞一個愛字來展開。第二部分,是作者的心聲,取名為男子漢宣言。第三輯,是獻給故鄉和母親的詩。至于第四輯和第五輯,即對黃土地和祁連山的歌頌。
黑山 ·現當代詩 ·2.2萬字
本書為一部現代抒情詩歌集。其中收錄作者從1998年至2016年初(農歷2015年末)的所有偏重抒情類的詩歌題材。本詩集主題所涉及的“情”涵蓋作者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自然、生命和宇宙之情的記錄。從創作內容角度來講,作者試圖探索擴展抒情詩題材的范疇。同時,作者探索擴展了現代抒情詩歌創作的手法,其中對西方十四行詩體的“漢化繼承和發展”是作者在該詩集中的重要目標。
符西鋒 ·現當代詩 ·5.5萬字
當代詩人仙頭陀,現代意識流詩歌合集。精選短詩九十四首,風格迥異,不從流俗,簡而深隱。如同晨曦升華在無垠黑暗之央,詩人的魂膽駐扎在大地與血肉,實體或虛殼之淵。萬丈詩史已無力超越,而探索、創新與獨立,是一切藝術應該遵循的基本法則。海子說過,必須克服對于表象和修辭的熱愛。“詩歌不是視覺。甚至不是語言。”意識流詩歌的本質應當突破時空和概念,巧妙地摒棄語言邏輯和固有的文學形式規范,常常拒絕措辭和情感上的一切庸俗或曖昧,同時避免抽象主義文學的絕對非理性和非經驗,使心靈內外的統一恰到好處,至于中道。希望她帶給你全新的生命體驗,愿她鮮活的心朵,浸吮我們沉靜而火熱的靈脈,綻裂如春華。
仙頭陀 ·現當代詩 ·3716字
《光影的狀態》是余銘真繼《新甜言萬語》之后的又一力作。以一部交響音畫的方式,用57首詩構筑了一部如同故事發生的整體。從遇見到思念,從身體的隱喻到自我的回歸。在這一部詩集里,語言如同音符,交織呈現出獨特的旋律,配以游記照片以抒光影之情致。本書特邀《與病對話》作者胡冰霜教授寫序,精彩紛呈。胡冰霜教授是華西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預防醫學博士后,四川大學心理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她在序言里說道:“今日里大余的詩歌穿越了千年的滄海桑田,與那些永恒的詩心唱和:關于飛天、追日、填海、奔月的意像,星月的交響,青春的希翼,花與葉、山野、摯愛以及其他,大余用她來自洪荒的全部生命力,一如荊棘鳥似的吟唱。”
余銘真 ·現當代詩 ·9189字
最用心的選編,更多維度、更全面地再現林徽因的才情與詩意,她獨立的思想,“不要浪漫要生活”的務實,第一次被真實還原。她生于杭州,微風細雨、輕煙長巷的江南水鄉賦予了她與生俱來的詩意與典雅。人們愛談論她那場空前絕后的康橋之戀,愛她清新雋永的詩文,感嘆她交際時迷人的魅力,欣賞她言談間有別于一般婦人的思想與見地,更贊佩她作為建筑學家,為挽救中國古代建筑與手工藝做出的貢獻。她就是林徽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民國精靈。女子當如林徽因,不僅因為她的優雅和詩人氣質,更因為她思想獨立、雙腳自由,才學與見識能與同時代的男性一爭高下。本次選集內容上不僅囊括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體裁,還將收錄林徽因與親友間的信件,以及她關于建筑的文章及手稿。除此之外,也會收錄其他選集未曾收錄的佳作或詩歌片段。不同題材展現出林徽因不同的方面,且題材之間的銜接做到有一定的邏輯聯系。
林徽因 ·現當代詩 ·8.4萬字
該書收錄了作者從12歲至17歲的中文詩歌,是作者作為孩童、少女、學生、思考者的真切自白。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作者如何一路成長,如何使用詩歌來表達她真實的內心,以及她對世界的好奇、憤怒、驚嘆與愛。本書無內容導向問題,思想內容健康。
李書琳 ·現當代詩 ·8536字
一本《山水田園集》,歌不盡山水田園之美,詠不盡心靈田園之蔥蘢。讓讀者分享其山水田園之樂
黃志鵬 ·現當代詩 ·1.3萬字
本書凝聚了作者五年的心血,囊括了其2015、2016兩年的作品。作者從日常生活出發,根據日常點滴,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以獨特的角度,通過詩歌的形式,將自己的所感所悟表達出來。全書情感細膩,文筆優美,蘊含著作者本人的真情實感和生活體味。
王璇冬 ·現當代詩 ·2.4萬字
林徽因是中國近百年來文化史上“才貌雙全”的女子,集才藝、品學、美貌于一身;徐志摩是中國文壇最具特色、最具才華的作家之一,二人因詩才、情意、傳奇為后人所銘記。本書收錄了二人最主要的代表作,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風格多樣,藝術成就極高,是了解二人作品,把握二人思想內涵的理想讀本。
林徽因 徐志摩著 桑楚主編 ·現當代詩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