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宋代乃是詞之最鼎盛時期,詞人燦若星辰。而作為女性詞人的代表,李清照在詞壇獨樹一幟,被后人稱為“易安體”,是婉約派的杰出代表。其詞以南渡為界,前期作品多描寫閑適的閨閣生活,表現女性詞人特有的多情和敏感。后期詞作則充滿了“物是人非”的傷感情緒,表達對故國、故事的眷戀。李清照擅長從日常口語里提煉生動曉暢的詞句,清新雋永,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本書備搜李清照詞作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徐培均先生的系年,為讀者欣賞李清照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宋)李清照著 吳惠娟導讀 ·古詩詞 ·5萬字
詞興起于唐代,經過五代的發展,極盛于宋代,是一種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詞主要來源于樂府和民間文學,但和唐代的音樂繁榮是分不開的。在唐代,以琵琶為主要樂器的西域音樂已經大量傳入,民間歌曲也很發達,故《舊唐書·音樂志》說:“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這種西域音樂和民間歌曲結合后,創制出無數動聽的新樂曲,從宮廷延到民間都很流行。詞的產生和創作,主要就是配合這種新興的樂曲,因而當時把詞叫做“曲子”或“曲子詞”。由于詞和音樂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從而產生了嚴格的聲律和種種形式上的特點。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旬,旬有定字,字有定聲”,有它的固定形式。為了適應樂曲的節拍,詞的句子多數是長短不齊的,韻位也是參差不同的。為了配合樂曲的音調。加強樂曲的音樂性,詞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有些還要分四聲。由于詞必須受聲律的約束,所以前人把作詞稱為“倚聲填詞”或“按譜填詞”。
龍榆生 ·古詩詞 ·8.4萬字
晚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而“大重儒者”,北宋開始文教大昌。王國維說:“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學術多發端于宋人。”(《宋代之金石學》)而歐陽修就是北宋開一代風氣的人物,是主導古文運動的北宋文壇盟主,在散文、詩、詞、文學理論、文藝批評,乃至經史、書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
(宋)歐陽修 ·古詩詞 ·5.4萬字
由于詞和音樂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從而產生了嚴格的聲律和種種形式上的特點。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旬,旬有定字,字有定聲”,有它的固定形式。為了適應樂曲的節拍,詞的句子多數是長短不齊的,韻位也是參差不同的。為了配合樂曲的音調。加強樂曲的音樂性,詞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有些還要分四聲。由于詞必須受聲律的約束,所以前人把作詞稱為“倚聲填詞”或“按譜填詞”。
(宋)柳永著 謝桃坊導讀 ·古詩詞 ·5.7萬字
秦觀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緣情婉轉,語多凄黯。張炎《詞源》評其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本書備搜秦觀詞作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徐培均先生的導讀,為讀者欣賞李清照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秦觀 ·古詩詞 ·8.7萬字
此書系“詞系列”叢書之一種。陸游詩作今存九千多首,蔚為大觀,其詞作量雖遠不如詩作巨大,但成就和影響卻也很大。前人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超爽處似辛棄疾。本書備搜陸游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評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此外更有詞學泰斗夏承燾先生的導讀和編年,為讀者欣賞和研究陸游的詞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宋)陸游著 夏承燾導讀 ·古詩詞 ·6.4萬字
晚唐的溫庭筠和韋莊乃花間詞派的鼻祖,二人齊名,合稱為“溫韋”,他們的作品體現“詞為艷科”的特色,內容以描寫閨情與離別相思等為主。他們的詞作藝術技巧很高,溫詞工于造語,濃艷沉郁,韋詞清麗淡樸,情深語秀。
(唐)溫庭筠 (唐)韋莊著 聶安福導讀 ·古詩詞 ·7.6萬字
《王維孟浩然詩選評》上部王維,分聲華早著、貶官與隱居、出塞與知南選、半官半隱、余生晚景、未編年詩等章節;下部孟浩然,分待仕鄉園、長安求仕不利、漫游與入幕、未編年詩等章節:對王維和孟浩然的詩歌創作作了詳盡的注釋和解評。深入淺出,易讀易懂,適應新時代讀者的欣賞閱讀習慣,通俗而高雅。
劉寧 ·古詩詞 ·12.6萬字
李商隱的《無題》詩,憂傷、執著而美麗,李商隱給人的印象,如春蠶吐絲,纏綿委曲;如紅樓隔雨,凄艷迷離。本詩選大致依據李商隱生平履歷,將其詩歌創作分為三大階段,以利讀其詩知其人,知其人而憫其情。
劉學鍇 李翰 ·古詩詞 ·12.6萬字
晚唐詩人杜牧,其詩歌盡顯其豪邁與柔情兼具的個性,為他贏得“小杜”之美譽。本書薈萃杜牧各個時期的名篇佳作百多篇,按時間先后編排,配以準確的注釋和融會眾說的講評。
吳在慶 ·古詩詞 ·12.3萬字
本書依據韓愈生平創作歷程,選擇代表性的詩文,加以注釋、評析。詩歌依據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為底本,文依據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為底本,文獻翔實可靠,而注釋精辟簡要,評析反俗為雅,適應讀者欣賞習慣。
孫昌武 ·古詩詞 ·13萬字
辛棄疾一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而終生不被重用,發為歌詞,悲壯激越。本書以生平敘述統領名篇注釋評析,見解獨特。
施議對 ·古詩詞 ·8.6萬字
高適和岑參是唐代邊塞詩歌的代表作家,本書精選高適、岑參的代表作品,結合二人的生平經歷,以史說詩,講析詩意作法,點評藝術特色,凸顯二人同中有異的創作風格。
陳鐵民 ·古詩詞 ·8.9萬字
劉禹錫以對詩歌題材的拓展、對傳統主題的深化及對詩歌體式的革新,為唐詩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近三千詩作,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詩歌理論。他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被譽為“堪與杜甫比肩的偉大詩人”。這個選本將詩人生平和作品講評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肖瑞峰 彭萬隆 ·古詩詞 ·9.3萬字
本書精選中唐著名作家柳宗元文學性較強的詩文六十余篇,按照柳宗元生平活動的軌跡,分為“入仕前后(790804)”、“謫居永州(805814)”、“詔返與再貶(815)”、“刺史柳州(815819)”四個部分,各部分均有生平活動簡述;所收詩文大致按創作先后、前詩后文的順序編排,每篇均加簡明注釋,最后加以講評。
尚永亮 ·古詩詞 ·12.6萬字
本書按時間排序,將王安石的一生分為“入仕前后”、“轉宦州縣”、“在京為官”、“居喪講學”、“執政變法”、“退隱鐘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詳細介紹該時期王安石的行跡、思想特色、創作風格等,俾讀者有一總體的了解;隨后精選若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對每一首詳加注釋,并做點評,評論中既包括創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學技巧,使讀者對作品的藝術性與思想性都能有所體會。
高克勤 ·古詩詞 ·10.8萬字
《詩經》、《楚辭》分別開啟了中國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源頭。《詩經》大體是黃河流域的上古歌謠,《楚辭》幾乎可以看作長江流域的文人絕唱。前者是清醒的現實主義,后者是積極的浪漫主義。
徐志嘯 ·古詩詞 ·8.1萬字
秦觀在“蘇門四學士”中,最為東坡所稱道。他作詩為文,專主情致。無論是詩是詞是文,處處皆為真情熔鑄,絕無虛言浪語摻雜。特別是他的詞作,細膩婉美,刻畫入微,最能感動人心。本書在講評其代表詞作之外,還特地選了一部分詩、文、辭賦,目的是想還秦觀以完整面目一個諸體兼擅、全面發展的多情文人。
徐培均 羅立剛 ·古詩詞 ·8.8萬字
我國古代素以詩歌發達著稱,詩人輩出,佳作如林,有唐一代,更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繁榮局面,李白的出現,不但把我國古代五七言詩歌的創作推到了高峰,而且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李賀、杜牧,宋代的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學習,進一步發展了古典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本書由我社趙總編精心選擇李白的代表作,按時間順序共分六期編排而成。每期前有概述,每篇作品后有詳明的注解和精到的講評。
趙昌平 ·古詩詞 ·14.8萬字
杜甫是站在盛唐詩歌巔峰上的偉大詩人,為中國的人文精神樹立了憂國憂民的百世楷模,為中國的詩歌藝術樹立了沉雄博大的千代典范。杜甫之詩被稱為“詩史”,因為他真實地記錄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杜甫被尊為“詩圣”,因為他在詩歌藝術上的集大成,開創了后世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作者追蹤偉大詩人杜甫一生的心路歷程,全書分為:少壯漫游,旅食京華,奔赴行在,度隴入蜀,定居草堂,滯留夔州,漂泊荊湘七個章節,詳盡地解析了杜甫的詩歌。
葛曉音 ·古詩詞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