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張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張中行的散文精選集,內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等,有濃厚的古典韻味和人生哲學。本選集對浙江文藝出版2008年版的《張中行散文》進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時,為便于讀者閱讀,將全書篇目按內容分成“心聲偶錄”、“舊跡發微”、“睹物思情”、“燈下憶友”四個部分。
張中行 ·文集 ·16.9萬字
本書是“子魚ziyu”微信公眾號主推作品,作者以幽默風趣的文筆講述親朋好友平凡而溫馨的故事,講述了不同時代的平凡人的愛情、友情和親情,講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辛酸苦辣。在作者的筆下,親朋好友、同學鄰居仿佛就這么站在你面前,將他們的故事幽幽道來,讓你看到一個個平凡人身上的溫暖與愛。有些人,飽受風霜、歷經磨難,依然能一往無前,因為他們身后有家、心中有愛。
代哈哈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文辭優美、感發人心的古代詩歌共263篇,加以注釋和賞析,特別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古詩選篇。
陳引馳 ·古詩詞 ·15.7萬字
《惡之花》是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的一部詩集,它一本有邏輯、有結構、有頭有尾、渾然一體的書。《惡之花》被譽為法國“偉大的傳統業已消失,新的傳統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里“開放出來的一叢奇異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征?!稅褐ā分械脑姴皇前凑諏懽髂甏群髞砼帕?,而是根據內容和主題分屬六個詩組,各有標題:《憂郁和理想》、《巴黎風貌》、《酒》、《惡之花》、《反抗》和《死亡》,其中《憂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個部分的排列順序,實際上畫出了憂郁和理想沖突交戰的軌跡。此版本亦收錄《惡之花》1868年第三版增補本、《殘詩集》、《風流集》、《題詞集》和《詼諧集》。
(法)夏爾·波德萊爾 ·外國詩歌 ·6.7萬字
《清涼世界》是一本散文或隨筆文集,作者為我國現代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李叔同(弘一法師)。本書中包含的作品或精彩深奧,或淺白曉暢,篇幅或長或短,文字或多或少,或一言或萬言的經典,字字珠璣,值得讀者慢慢品味,細細領悟,靜靜地慢慢閱讀。
弘一法師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學盛極轉衰,繼之則宋學崛起,而為新儒學之復興,另辟新局。宋初諸儒,其議論識見、精神意氣,有跨漢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轉趨精微,遂為宋明理學開山,而后有二程、張載、朱熹乃至于王陽明之學術盛世。本書成書于1953年,自宋學之興起,下迄晚明遺老,分五十六目,將此六百年間理學發展衍變之跡,溯源窮流,作簡明扼要之敘述。
錢穆 ·紀實文學 ·15.7萬字
戀愛的終極目標在于兩性身心共許并結合為一體。愛的本質無非是男女雙方互相吸引、互相追求這一欲情的實現過程。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并不能只靠勇敢和熱情而隨心所欲地向前沖鋒,而是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誰也無法避開的規則。
(日)渡邊淳一 ·外國隨筆 ·5.3萬字
本書以擬人化的兩只小動物——小狐貍(男)和小兔子(女)為視角,記錄了一對情侶在三餐、四季中的浪漫情景和甜蜜日常,涉及過節、旅游、下廚、看電影、逛街等溫馨、有趣的互動,還涉及講故事、哄睡、陪看病、拌嘴、吃醋等感情調劑片段,既充滿煙火氣又不失詩意,讓人或溫暖、或感動、或治愈、或心動……照見了大多數情侶的真實生活,使其能夠代入自身,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幸福感、儀式感。
小龍 小馨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我,或者“我”》是史鐵生遺作結集,在這里,他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本書為《單向街》系列文集的第1輯,主要包括話題、訪談、記錄、藝術、隨筆、沙龍等專題,力圖用智力性、探索的姿態去向讀者呈現這個日益變遷的真實社會面貌。本輯的主題是“最愚蠢的一代”,主要探討了互聯網對青年心理的影響,揭示互聯網和物化,如何摧毀了一代人的頭腦。從美國著名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到中國年輕一代,他們談論了對技術、青春、青年文化的看法。文章的跨度如此之大,是想為讀者提供盡量多的視角。
許知遠 肖海生主編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這是一份獨特的醫院總值班日志,作者不是醫生,不是病人,也不是家屬,卻以一個醫院“局外人”的視角,寫出了醫院里的百態人生,萬千世情,也寫出了無數生死間的掙扎與彷徨?;蛟S在病痛與生死的極端壓力面前,人都會蛻化成動物:有人相信只要不檢查,就等于沒病,把自己活成了薛定諤的貓,一生勤懇如老牛者,卻在絕癥面前慨嘆人生如此不值,重癥監護室前等待遺囑的家屬,如同一群奪食的碩鼠,積勞成疾的頂梁柱,掙扎撲騰如案板上的魚,卻無人理睬……
王戈多 ·文集 ·11.1萬字
《東京夢華錄》成書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傳于世,是北宋遺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汴梁,今河南開封)的筆記體著作。全書共十卷,翔實地描繪了東京上至貴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風貌,涵蓋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鋪攤肆、飲食起居、吃喝玩樂、歲時物貨、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等,事無巨細,無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記載北宋汴京的浮世繪和風情畫,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相得益彰,堪稱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對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業、民俗、貨物、飲食、歲時、地理乃至氣象等,都有很高的價值。
(宋)孟元老著 侯印國譯注 ·古代隨筆 ·13.9萬字
《在西南聯大》記錄了汪曾祺在西南聯大的生活,和同學師長之間的故事。汪曾祺是沈從文先生的學生,在西南聯大讀過書,也在昆明教過書,除家鄉高郵和北京外,這是他一生待得最長的地方。這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說:“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時常深情回望這七年聯大時光。翠湖、晚翠園、鳳翥街、觀音寺、白馬廟,泡茶館、跑警報、逛書攤,沈從文、聞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吳雨僧、唐立廠,種種人事,在他筆下娓娓道來,飽含深情,蘊藉彌遠,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這是一本講解傳統詩詞寫作的大眾普及讀物。作者久負詩名,深明詩詞創作的甘苦,故能將什么是好詩好詞,怎樣才能寫出好詩好詞,講得簡明著切,啟人至深。書中既有詩詞欣賞、詩詞寫作的基礎知識,也有進階的寫作技巧。寫法上深入透徹,而又淺近明白,適合一切對詩詞有興趣的讀者閱讀。本書作者繼《大學詩詞寫作教程》之后,特針對零基礎的詩詞愛好者,撰寫此書。從詩詞的格律、押韻、平仄、屬對、粘對、煉句、排布意象、虛實相生、借題發揮等方面,翔實切當地講解了學寫詩詞的諸要領。本書還解答了為什么要學寫詩詞、好詩都被唐人做完了嗎、為什么總也寫不好詩詞等詩詞愛好者常有的疑惑。既有詩詞理論上的講解,也有實際的詩詞寫作指導,堪為初學詩詞者指示門徑。本書語言通俗,富含知識性,同時兼顧了創作和欣賞兩方面,對詩詞愛好者提升詩詞鑒賞水平也頗多助益。
徐晉如 ·現當代詩 ·11.1萬字
本書所言《吉爾伽美什史詩》(為簡捷起見,以下有時簡稱《史詩》),指用阿卡德語書寫在十二塊泥版上的、以吉爾伽美什(Gilgame)為主要人物的長篇敘事詩。內容簡介: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流傳下來的最為重要的一部史詩作品,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史詩所述的歷史時期據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比已知最早的寫成文字的文學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詩圍繞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奇都的友誼展開,講述了英雄的冒險活動,揭示了人類不能獲得永生的命運。
拱玉書譯注 ·外國詩歌 ·15萬字
老舍是我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本書收錄了他一生文學創作的精華之作,分為散文、小說、戲劇三輯,收錄散文《我的母親》《我熱愛新北京》等,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斷魂槍》等,以及戲劇名作《茶館》。老舍將自身的爽朗、幽默、質樸和熱情都傾注在這些作品中。它們都是進入老舍文學世界的精品。
老舍 ·名家作品 ·9.2萬字
這是楊云蘇(故園風雨前)的第一部長篇回憶體小說。故事發生在1999年的春節,“我”與當時的男朋友檀生,以及檀生父母一起回到他們老家潮汕。第一次以準兒媳的身份出現在這個龐大家族中,自然受到親戚們的熱情招待。但當“我”進一步融入這個家族時,卻發現隱藏在表面熱鬧和諧下的波詭云譎,以及一觸即發的家族爭戰……本書以細膩入微的筆法,用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呈現了中國式復雜的家庭關系。既有血濃于水的深情,也有虛偽、不堪、軟弱等那些不可言說的灰暗時刻。雖然原生家庭的創傷不可平復,但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與家族和解。或許讀后會有強烈共鳴的部分,親戚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似曾相識。這也是一本中國式家庭關系的特寫,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維系家庭紐帶的并非血緣關系,而是生活中彼此之間的尊重和理解。
楊云蘇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有人從《三體》中看到了滄海桑田,有人從《三體》中看到了曠世絕戀,有人從《三體》中看到了思想實驗,有人從《三體》中看到了星空燦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種打開《三體》的方式,而這本書,通通指給你看!讀過或沒讀過《三體》,都不妨打開此書。如果你為其中的科技名詞而茫然無措,請打開此書,如果因其中的情理沖突而糾結,請打開此書……
詹琰 路姜波 ·文學理論 ·9萬字
李白是唐代最耀眼的詩人之一,其人其詩都以雄才縱逸,想落天外著稱于世,代表著盛唐詩歌的氣象和最高成就,也因此為歷朝歷代不同階層的讀者所接受和熱愛。本書作為他的詩歌的選注本,共選詩160多首,約占李白現存詩歌的六分之一,原文則以廣受好評的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為底本,注釋和賞評則借鑒或取用了古今眾多專家的研究成果。
熊禮匯評注 ·古詩詞 ·10萬字
本書以唐宋詞人的風花雪月和經典詞作為線索,通過對唐宋詞人及其膾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讀,講述了著名詞人與詞背后那不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論世之語。同時,作者結合這些詞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學養、情感經歷等方面,來探尋唐宋詞藝術的發展與演變及詞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陳清華 ·古詩詞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