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寫給年輕人的沉思錄。執筆50余載,28篇散文精粹集結成冊。本書是一部有關生命思考的評論性散文集,編選自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先生散文隨筆中的精華文章,共收錄其散文28篇,從抵御時代的污濁和浮躁到浮世萬象下的人生百態,從為什么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到我們為什么如此倦怠,書中浸潤了作者對現實生活和浮世萬象的沉思及感觸,積聚了很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的積極視角。愿每個人都能切實感受來自歲月和生活的饋贈,不忘初心。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詩集。收詩一百十九首。分上中兩卷。上卷大多反映舊中國的社會現實,揭露豪富對勞苦大眾的壓迫和剝削;中卷主要表現國外的社會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戰后歐洲經濟的凋敝。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2萬字
《我身上有個不可戰勝的夏天》是加繆的一部散文集。創作跨度近20年(1935—1953),是加繆從青年到思想成熟期的文學實驗場。本書精選了加繆的14篇散文,在這些篇章中,加繆以阿爾及爾貧民窟的生存圖景為解剖樣本,將死亡、貧困與陽光、海洋并置,揭示了存在的荒誕性本質:生命的璀璨與腐朽永遠相互寄生,正如北非土地上永不褪色的藍天永遠籠罩著人類的苦難。同時,加繆通過對提帕薩、杰米拉等地的頌歌,展現了自身思辨的獨特性,不同于薩特咖啡館里的哲學思辨,加繆的哲學誕生于烈日炙烤的廢墟、咸澀的海風與無花果樹的芬芳之中。他在這里確立了對“世界之不可理喻的美”的絕對忠誠——不是通過理性認知,而是用整個身體去感受巖石的溫度、浪花的節奏,在感官的狂喜中達成與宇宙的短暫和解。這部作品最深刻的價值,在于它展現了存在主義最本真的形態:不是書齋里的概念游戲,而是赤腳踏過滾燙沙礫時的痛感與快感。在這部作品里,加繆也確立了自己終生的寫作母題——用對陽光的貪婪吮吸反抗永恒的黑暗,在直面荒誕中擁抱生命的熱烈。這種思想后來在《西西弗神話》中升華為“應當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的著名論斷,但其根源正是本書中那個在貧民窟陽臺上凝望大海的窮青年對生命既清醒又沉醉的雙重凝視。
(法)加繆 ·外國隨筆 ·6.4萬字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講述了蘇格蘭將軍麥克白從三女巫得到預言,說他會稱王。出于野心和妻子的慫恿,麥克白暗殺了國王鄧肯,自立為王。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里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最終,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麥克白最后落得個裊首的下場。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7萬字
本書是《閉經記》作者伊藤比呂美,一個人對抗孤獨與衰老的生活戰歌。她說:“人終有一死,沒辦法。但我舍不得。若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實在很豁達,很利落。”這本書是作者進入60歲后人生大小事的記錄,她以日記般平易近人的筆調,淡然地敘述經歷的生離死別與衰老。我們會衰老,會寂寞,會孤獨,但那其實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你依然可以擁有平凡幸福的生活。父母不在,女兒們離開,丈夫去世,作者一個人面對衰老、死亡、告別,一步步走進孤獨,但她從未忘記自己是誰,她不再懼怕寂寞,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燦爛人生。日子有難過之時,自然也會有開心的時候。面對衰老,面臨女兒長大離家、丈夫離去、寵物離世等接連不斷的告別與孤獨時,她也曾空虛惆悵。但她并未因此一蹶不振,開始迎接生活新的改變。全書以日記般平易近人的筆調記錄她60歲后人生大小事,淡然地敘述經歷的生離死別與衰老。細膩而深刻的文字,將生命的脆弱與堅強,個中的寂寞與自由展現得淋漓盡致。書中文字一字一句都透著作者豁達坦然的生活觀、生死觀。作者教會我們顧好眼前事,哪怕之后洪水滔天。
(日)伊藤比呂美 ·外國隨筆 ·9萬字
本書收錄了我國歷史上數十首經典詩詞,按內容分為愛情、田園、邊塞、懷古等篇章,文辭意蘊深遠、妙趣橫生。讀者可以在詩意的描述中,漫游古典文化的世界,與詩詞為伴,了解詩詞背后的人和事,體會古人的喜悅與哀愁、風度與風骨。
黃震 ·古詩詞 ·13.1萬字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文壇大家白先勇的全新作品集,書寫一個時代的生命軌跡與歷史魂魄,是故事的日積月累,更是填不滿的文化鄉愁。作者在字里行間深感生命中值得紀念的這些人、那些事,是永遠回憶不完的人生財富,折射出他的成長經歷、心路歷程及審美理想。白先勇用畢生的沉淀之筆,描繪了一幅至真的生命畫卷,引領讀者逐漸碰觸熱得發燙的文學家胸懷。《八千里路云和月》就像委婉的長河,有說不完道不盡的余韻,在寂靜無聲的文字中,含蘊著豐沛的生命力。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魯迅作品精選》是魯迅作品精選集,收錄其小說、散文、散文詩、雜感四種體裁的代表性文章69篇。包括《祝福》《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拿來主義》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富含文學性和思想性,清晰地展現了魯迅的思想特色和文章風格。
魯迅 ·名家作品 ·18.6萬字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是白落梅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精心挑選了中國歷史上的高僧慧能、慧遠、玄奘、倉央嘉措,詩僧寒山、皎然、拾得以及蘇軾、白居易、李商隱、曹雪芹等人所寫的充滿禪意、深具韻味的詩詞作品入篇,將40余首詩歌分為六卷,一一加以品鑒。文字清新秀麗,充滿詩意;意境悠長深遠,余味無窮。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10.1萬字
斟一壺美酒,飲完唐詩,醉倒在唐詩里就是一種幸福。萬古江山一壺酒,千年歲月現行詩,國學大師湯一介、北大教授李中華,王守常傾情推薦,十余位資深教授傾心審讀。
李會詩 ·文集 ·10.7萬字
本書節選了戴望舒各個時期最著名的詩。其中以《雨巷》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詩歌創作過程中思想變化歷程。
戴望舒 ·名家作品 ·3.5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詩十九首>》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古詩詞 ·3萬字
全書以汪國真一生為線索,以他對詩歌的狂熱至成名后的眾多細節故事來展現了一位詩人的成長歷程。從中可見一代人的成長歷程與社會的變遷。全書共用了21章的篇幅書寫了他的一生,描述細膩、流暢,并巧妙地將詩作穿插全書,讀來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語言,對汪國真詩的合理引用,也是全書引人入勝之處。
竇欣平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空山》描寫了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發生在一個叫機村的藏族村莊里的6個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個。本書由《隨風飄散》和《天火》兩部分組成,《隨風飄散》寫了私生子格拉與有些癡呆的母親相依為命,受盡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寫了在一場森林大火中,巫師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圍世界發生的種種變化。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長篇散文。這是對母親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這是對母愛凄婉、深長的頌歌;詳盡記錄了母親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個日夜;很少有這樣刻骨銘心的長篇自述;它講述的是生命、愛和靈魂的故事。
張潔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本書精選方志敏先生獄中散文六篇:《方志敏自述》、《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可愛的中國》、《死》、《清貧》、《獄中紀實》。文中處處洋溢著為國為民獻身的愛國思想和熱情,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其富于感召力的文字,今天讀來仍令人激情澎湃,賦予了中國革命詩性的光芒。
方志敏 ·文集 ·9.9萬字
《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要以修身齊家、立德立業為主,是我國古代勸誡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歷代思想和語言精華熔鑄于一體,猶如冬之爐火,給人溫暖,給人慰藉。全書分為221則,作者王永彬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將本來會令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王永彬 ·文學評論 ·12萬字
《醒來的森林》是美國自然文學之父、著名散文家約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書中暢游,可以傾聽森林百鳥的音樂盛會,欣賞鳥類筑巢可謂是鳥類的百科全書;在享受鳥語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還能增添對原野與叢林的興趣與知識,明確一種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柔軟、細膩、沉睡的詩意。
(美)約翰·巴勒斯 ·外國隨筆 ·9.1萬字
梁老師從十萬張攝影作品中甄選世界的側影和生活的剪影,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在陌生的遠方追尋類似的情緒,送給風雨兼程的人們。“因為不用走遠,換一種旅行者的眼光,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會有無窮的發現。”和梁老師一起行走在路上。去旅行,去發現,去打開。去延展生命的廣度,探索思維的深度,詩意地行走在山重水復的路上,將隱藏在視覺深處的萬千氣象告訴四面八方。當你走過這個世界,你就會活過,愛過。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桑楚主編的《志摩的詩》收錄了徐志摩的經典作品,分為詩歌和散文兩部分,“詩歌篇”精選《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選《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選擇上,既注意其思想藝術成就,也注意其體式、題材、內容、風格的多樣性,相信讀者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充滿文采、充滿激情、充滿睿智的徐志摩。
徐志摩著 桑楚主編 ·現當代詩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