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以汪國真一生為線索,以他對詩歌的狂熱至成名后的眾多細節故事來展現了一位詩人的成長歷程。從中可見一代人的成長歷程與社會的變遷。全書共用了21章的篇幅書寫了他的一生,描述細膩、流暢,并巧妙地將詩作穿插全書,讀來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語言,對汪國真詩的合理引用,也是全書引人入勝之處。
竇欣平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空山》描寫了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發生在一個叫機村的藏族村莊里的6個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個。本書由《隨風飄散》和《天火》兩部分組成,《隨風飄散》寫了私生子格拉與有些癡呆的母親相依為命,受盡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寫了在一場森林大火中,巫師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圍世界發生的種種變化。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長篇散文。這是對母親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這是對母愛凄婉、深長的頌歌;詳盡記錄了母親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個日夜;很少有這樣刻骨銘心的長篇自述;它講述的是生命、愛和靈魂的故事。
張潔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本書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表現了抗戰時期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老舍 ·名家作品 ·69.8萬字
1995年3月20日,日本發生震驚世界的地鐵沙林事件,事件發生后,村上春樹親自花了一年時間,面見親歷事件人士,進行錄音采訪,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結整理成這部《地下》。這是村上春樹追蹤地鐵沙林事件的紀實文學作品,描寫逼真,也是村上春樹首部非虛構類作品,意義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樹轉型之作,第一部長篇紀實文學作品,是對日本這一“責任回避型封閉性社會”的深刻反思。《地下2》是繼《地下》之后,村上春樹的第二部紀實作品,絕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員口述的邪教黑幕,與《地下》同樣詳細逼真,觸目驚心。尋求療愈的他們為何制造了“地鐵沙林”這一毫無救贖可言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他們為何難以在現世中正常生活?他們追求的夢想國到底在哪里?直面奧姆信徒進行的徹底訪談,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間的不設防對話實錄,揭示現代社會包裹下的內心陰暗的一面。
(日)村上春樹 ·紀實文學 ·41.7萬字
本書精選方志敏先生獄中散文六篇:《方志敏自述》、《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可愛的中國》、《死》、《清貧》、《獄中紀實》。文中處處洋溢著為國為民獻身的愛國思想和熱情,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其富于感召力的文字,今天讀來仍令人激情澎湃,賦予了中國革命詩性的光芒。
方志敏 ·文集 ·9.9萬字
《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要以修身齊家、立德立業為主,是我國古代勸誡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歷代思想和語言精華熔鑄于一體,猶如冬之爐火,給人溫暖,給人慰藉。全書分為221則,作者王永彬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將本來會令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王永彬 ·文學評論 ·12萬字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密勒士評選》曾評出當時中國文壇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達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也是一位優秀的出版家,并且與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中國現代文學和出版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郁達夫 ·名家作品 ·23.7萬字
《醒來的森林》是美國自然文學之父、著名散文家約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書中暢游,可以傾聽森林百鳥的音樂盛會,欣賞鳥類筑巢可謂是鳥類的百科全書;在享受鳥語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還能增添對原野與叢林的興趣與知識,明確一種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柔軟、細膩、沉睡的詩意。
(美)約翰·巴勒斯 ·外國隨筆 ·9.1萬字
梁老師從十萬張攝影作品中甄選世界的側影和生活的剪影,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在陌生的遠方追尋類似的情緒,送給風雨兼程的人們。“因為不用走遠,換一種旅行者的眼光,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會有無窮的發現。”和梁老師一起行走在路上。去旅行,去發現,去打開。去延展生命的廣度,探索思維的深度,詩意地行走在山重水復的路上,將隱藏在視覺深處的萬千氣象告訴四面八方。當你走過這個世界,你就會活過,愛過。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桑楚主編的《志摩的詩》收錄了徐志摩的經典作品,分為詩歌和散文兩部分,“詩歌篇”精選《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選《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選擇上,既注意其思想藝術成就,也注意其體式、題材、內容、風格的多樣性,相信讀者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充滿文采、充滿激情、充滿睿智的徐志摩。
徐志摩著 桑楚主編 ·現當代詩 ·17萬字
本書以正統敘事與民間敘事的沖突融合為切入點,主要討論了殷商之際的歷史及其在正統敘事與民間敘事中的不同表現,《武王伐紂平話》的民間敘事特征及其成因,《列國志傳》卷一由民間敘事向正統敘事嬗變的過渡性敘事特征,《封神演義》故事的由來、成書、版本、編者問題以及其整體文化特征與政治倫理觀等。對《封神演義》做了由源及流的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
李亦輝 ·文學評論 ·40.9萬字
宋詞寫艷情而不輕佻,寫富貴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臨風伴月,情調閑雅,懷抱曠達,使人心馳神往,無限沉迷。這本《一生要讀的美麗宋詞》正是我們在學習、借鑒先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博采眾長的精華之作。本書編撰體例除原詞和鑒賞外,還根據內容適當加入了詞人名片、注釋、插圖及后人點評。“詞人名片”做介紹,力求言簡;“注釋”疏通義,力求準確;“鑒賞”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助于讀者掌握原記事的美學內涵,陶冶性情;適量的“插圖”則以視覺形象與語境交相輝映,觸發大家的靈感。另外,我們還搜集了較為經典的后人點評,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啟發思考。
李金水編譯 ·古詩詞 ·20.4萬字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詩體故事集,大部分以韻詩形式寫成。全書收有一篇總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兩篇,其余都是詩體。講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為解悶而各人所說的奇異故事。這群人來自社會各階層,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學生、工匠等等,他們的故事也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作品以幽默和諷刺為基調,刻畫了不同階層的人物,諷刺封建社會的丑惡,揭露社會的腐朽,反對禁欲主義,宣揚世俗享樂。其間以短小的戲劇場面串連,故事的內容和文體各異,并符合每一個講述者的身份。
(英)杰弗里·喬叟 ·文集 ·35.1萬字
《張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張中行的散文精選集,內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等,有濃厚的古典韻味和人生哲學。本選集對浙江文藝出版2008年版的《張中行散文》進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時,為便于讀者閱讀,將全書篇目按內容分成“心聲偶錄”、“舊跡發微”、“睹物思情”、“燈下憶友”四個部分。
張中行 ·文集 ·16.9萬字
本書是“子魚ziyu”微信公眾號主推作品,作者以幽默風趣的文筆講述親朋好友平凡而溫馨的故事,講述了不同時代的平凡人的愛情、友情和親情,講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辛酸苦辣。在作者的筆下,親朋好友、同學鄰居仿佛就這么站在你面前,將他們的故事幽幽道來,讓你看到一個個平凡人身上的溫暖與愛。有些人,飽受風霜、歷經磨難,依然能一往無前,因為他們身后有家、心中有愛。
代哈哈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文辭優美、感發人心的古代詩歌共263篇,加以注釋和賞析,特別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古詩選篇。
陳引馳 ·古詩詞 ·15.7萬字
《惡之花》是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的一部詩集,它一本有邏輯、有結構、有頭有尾、渾然一體的書。《惡之花》被譽為法國“偉大的傳統業已消失,新的傳統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里“開放出來的一叢奇異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征。《惡之花》中的詩不是按照寫作年代先后來排列,而是根據內容和主題分屬六個詩組,各有標題:《憂郁和理想》、《巴黎風貌》、《酒》、《惡之花》、《反抗》和《死亡》,其中《憂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個部分的排列順序,實際上畫出了憂郁和理想沖突交戰的軌跡。此版本亦收錄《惡之花》1868年第三版增補本、《殘詩集》、《風流集》、《題詞集》和《詼諧集》。
(法)夏爾·波德萊爾 ·外國詩歌 ·6.7萬字
《清涼世界》是一本散文或隨筆文集,作者為我國現代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李叔同(弘一法師)。本書中包含的作品或精彩深奧,或淺白曉暢,篇幅或長或短,文字或多或少,或一言或萬言的經典,字字珠璣,值得讀者慢慢品味,細細領悟,靜靜地慢慢閱讀。
弘一法師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作于1908~1909年,是王國維接受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的評論。發表于《國粹學報》,是中國近代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人間詞話全集鑒賞》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作為中國發展史上堪稱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全書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集中體現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每篇文字都妙語連珠,見解獨到,不僅有對詩詞作品的點評,而且對歷代詞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評價,可謂難得的國學經典、美學巨著。作者王國維更是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王國維 ·文學評論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