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哲學、美學、藝術史、社會生活變遷以及東西文化交流等層面探究唯美主義思潮的發生語境,梳理其在19世紀主要歐美國家的發展譜系,將其“為藝術而藝術”的詩學理念細化為“藝術高于生活”“藝術自律”“藝術拯救人生”等層次并展開深度闡釋,指出唯美主義詩學理論和文學創作既有相互對應的一面,又有互相錯位的一面。
蔣承勇 馬翔 ·文學理論 ·40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全書根據經、史、子、集分為四個部分,在目錄中以空行體現。論文或為相關領域某個專門問題的最新研究,或為中國古代著名學者的生平、交游考,或為海外漢學的交流探討。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26.6萬字
本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為詩歌史略,從詩字原始觀念的形成、《詩經》和《楚辭》,論述到少數民族詩人和域外漢詩;下編為詞曲史略,考察了從詩到詞、從詞到曲的轉折,并且比較了詩詞曲在形式、內容和風格上的異同,勾勒出詞曲歷史的發展脈絡等。
張伯偉 ·文學理論 ·28.3萬字
本書從明代詩學內在問題出發,在中國詩學整體理論視野中,展開對清代詩學的全面探討。作者提出,真偽、正變、雅俗三對基本觀念制約明清詩學的歷史進程。全書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獻的基礎上,揭示清代詩學的演變軌跡及整體特征,探究各時期詩學的理論問題與價值取向,考察各詩學流派的群體構成及理論主張,比較各派之間的承嬗關系與詩學異同,闡述重要詩學家的理論體系及獨特貢獻,對清代詩學的歷史與體系作了論述。
張健 ·古詩詞 ·48.7萬字
本書以敏銳的學術眼光捕捉到常為愛倫坡小說研究者忽略的語義邏輯問題,在確定了坡的小說邏輯詩學這一基本框架之后,分別圍繞“文學與控制論”“視差與表層閱讀”“文類能量與進化”“語言游戲與語義增殖”“新媒介與秘密寫作”“文學與儀式”以及“雙重束縛與替身結構”等七個層面對坡的小說加以重新闡釋,凸顯其寓意賴以發生的邏輯機制。
于雷 ·文學理論 ·23.6萬字
本書以制度史、政治史、理學、詞學、史料、人物等為序,收錄了《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與當時積弱積貧和農業生產的關系》《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和《陳亮反儒問題辨析》等文章。
鄧廣銘 ·文集 ·45.2萬字
本書精選了報社自2018年年末至2022年年初創作、發布的優秀文章。全書分為銘赤心、綻輝芒、點華燈、共韶光、探迭潮、還四方六個篇章,共收錄數十篇創作,體現北大青年的理想追求與篤志奮斗,展現北大青年的青春記憶與獨特關切,呈現北大青年的時代體悟與生活隨想,表現北大青年的關注、聲音和責任。
戶國棟主編 ·文集 ·24.6萬字
本書從詩學觀念、創作方法和文本構成等諸層面展開,對自然主義文學思潮進行創新性闡釋,揭示其在與同時代象征主義和唯美主義文學風尚相互影響、共同存在之文學空間中的“主導性”地位,并指出其對20世紀現代主義的產生與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曾繁亭 ·文學理論 ·39.8萬字
本書是關于元曲的入門讀物,介紹元曲基礎知識,兼顧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掌握元曲的知識全貌和發展脈絡,展現了元曲這一文學形式的藝術魅力。
楊棟編著 ·古詩詞 ·25.7萬字
本書以1898年到1927年的中國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借用西方的敘事理論,從西方小說的啟迪與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傳統文學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中的作用兩個視角探討晚清與“五四”兩代作家如何完成從古代小說到現代小說的過渡。作者借鑒托多羅夫的敘事理論,從敘事時間、敘事角度、敘事結構三個方面“把純形式的敘事學研究與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說社會學研究結合起來”,不僅填補了文體研究的空白,而且推進了文學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陳平原 ·文學理論 ·23.6萬字
本書是對文論經典《文心雕龍》的校訂注釋和今譯,包括《原道》篇、《征圣》篇、《宗經》篇、《正緯》篇、《辨騷》篇、《明詩》篇等,并對每篇作出理論分析。作者考察原著的版本文字、字詞訓釋、文意正確理解等各層面問題,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糾正各家錯誤,提出自己新見,并補充新的資料,提煉闡釋理論概念含義。
張少康 ·文集 ·41.9萬字
本書作者通過跨學科的視角,結合大量新發現的考古證據和知識,穿越時空隧道,探索了各民族神話深厚的文化蘊含,以及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現象背后深遠的神話淵源,如新年與餃子、端午與中醫、七夕與織女等禮俗背后的神話觀,揭示出神話寶庫中潛藏著的各種文明密碼和文化“潛規則”。
葉舒憲 黃怒波 ·民間文學 ·27.2萬字
本書以宋刻《毛詩詁訓傳》(二十卷)為底本,精選81篇作精講。編寫體例為:原詩、注釋、翻譯、導讀。
程翔編著 ·古詩詞 ·26.5萬字
本書嘗試梳理日常物象浮出文學地表的歷史過程,并通過經典文本鉤沉那些原本被視為零散、瑣碎、缺乏獨立價值的日常物象描寫,使其重新進入讀者和研究者的視野,借此激發對明清日常敘事新型審美風格及創作觀念、明清物質生活及文化的感知與理解。
劉紫云 ·文學理論 ·32.9萬字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這一兩分法出發,嘗試界定法國兒童文學的文體外延,并借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實踐來剖析該體裁的共性特征,以強調兒童文學作為“兒童文化最重要的載體”的特殊屬性。
章文 ·文學理論 ·22.4萬字
本書收入《文賦集釋》《夕秀集》兩本著作。其中,《文賦集釋》綜貫古今學者之說,對其文意及理論內涵加以詮釋?!断π慵酚懻摿斯糯恼撆c當代文藝學之關系、中國文學觀念之自覺、《文心雕龍》之意境論、古代詩論與畫論、山水畫南北宗等問題。
張少康 ·文集 ·37.1萬字
本書共十二章,分析了麥克尤恩小說的敘事藝術以及浸淫于作品深處的倫理問題,發掘其中被學界所忽視的倫理訴求。
尚必武 ·文學理論 ·23.4萬字
本書是對文論經典《文心雕龍》的校訂注釋和今譯,并對每篇作出理論分析。作者考察原著的版本文字、字詞訓釋、文意正確理解等各層面問題,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糾正各家錯誤,提出自己新見,并補充新的資料,提煉闡釋理論概念含義。
張少康 ·文集 ·36.4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收錄了《夏禹劍考》《洪汝奎刻書及相關文獻整理活動考論》《宋代江西詩派詩集合刻考》等文章。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24.4萬字
本書收錄32篇文章,由畢業于北大社會學系的幾十位社會學人回顧自己在母系求學的歲月,講述自己和北大社會學的緣分。書中不僅記錄了北大社會學系恢復重建初期費孝通、雷潔瓊和袁方等老先生的砥礪前行,也記錄了40年來北大社會學系的師生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的種種緣分和深情。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編 ·文集 ·2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