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心理自助是人們用以調節自身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行為與活動。心理自助由自我所主導,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有心理專業工作者的指導和支持。它可以用于情緒管理,還可以治療一些心理障礙。本書以大量實例詮釋現代人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危機,并以一名專業心理醫生的視角向讀者闡述自我應對心理危機的方法,引導與幫助被心理危機困擾的人走出困境,重建美好的心靈家園。
魯芳 ·社會心理 ·13.5萬字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人都會習慣性地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并在各種場合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有些人總是能很得體、到位地表達,讓大家覺得很舒服。其實這些人只是很懂心理學,知道怎么表達恰當??吹絼e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中不斷地贏得掌聲,若你也使用類似的方法去生搬硬套,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你必須了解他背后的心理學規律。本書讓你通過了解心理學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讓溝通變得簡單、順暢。
林楓 ·社會心理 ·8.7萬字
本書是一本心靈能量學的頂尖讀物,將個人的心靈力量劃分為七大神秘領域,從野心、潛能、反應、情緒、氣場、行動、財富等方面進行自我的探索和提高。本書通過富有見解性的語言、豐富詳實的案例和獨創性的理念,幫助讀者對心靈力量建立起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成長,并取得成功。
鮑耶 ·社會心理 ·11.7萬字
情商是一種能力,情商是一種創造,情商又是一種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規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提高情商其實有著簡而易行的方法,你需要的就是堅持而已。本書結合哈佛大學在情商方面的成功案例,并以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情商理論。同時提出了許多提高情商的具體方法,為讀者送上一道營養滋補的心靈雞湯。
徐憲江 ·社會心理 ·14.7萬字
本書詳細剖析了說話與心理的關系,列舉了幽默、贊美、說服、批評等語言表達藝術,總結了一系列有效的說話技巧。深諳心理學,說話讓人舒服,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時機,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把話說得恰到好處,會令聽者如沐春風。古往今來,但凡不通說話之道者,都難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語言方面具有其獨特的能力。一句恰到好處的話,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作者通過自己多年來掌握的語言措辭技巧告訴大家該如何修煉說話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在本書中,你可以通過閱讀大量實踐故事,更好地掌握并運用語言措辭的技巧,使自己成為說話高手。
黎明 ·社會心理 ·10.1萬字
《烏合之眾--群眾心理研究》是剖析群眾心理的經典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社會心理學的歷史上影響長達百年。這本書結合法國,甚至世界范圍內的歷史事件,入木三分地解析了群眾的特點及其成因。本書是研究群體行為的研究者和普通大眾的必讀書。本版特別收入了獨家授權的、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撰寫的長篇書評。書中配有插圖,以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譯者為國內著名翻譯家何道寬,譯者還為本書撰寫了譯后記。
(法)勒龐 ·社會心理 ·11.3萬字
你覺得能夠從一個人的筆跡里面看出他的個性嗎?你覺得有些人為什么就愛給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為什么我們會對一個觀點有不同的見解和爭論嗎?你知道現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為什么嗎?你知道顏色和減肥之間存在關系嗎?你覺得“筆仙”和“靈魂出竅”是非常詭異難辨的事情嗎?在這本書里,描述了許多怪異的現象,在這些千奇百怪的現象背后,隱藏著人類在不同層面的秘密心理。我們探索的是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就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里。
文章編著 ·社會心理 ·13.3萬字
身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展現出來的語言。面部表情的豐富性就在于它可以展示各種各樣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種心理情緒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呈現出來。一個人的眉眼間隱藏著豐富的信息,說話的聲音其實也暗藏秘密。在心理神探的微鏡頭下,動作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可以被精確觀察到。搖頭的潛臺詞是什么?點頭就一定表示贊同嗎?每一種動作的背后都有一種心理狀態,翻開本書,你將知道其中的奧秘。
魯芳 ·社會心理 ·12.1萬字
為什么我們總是要與他人比較?與他人比較會對我們造成何種影響?誰更喜歡與他人比較?在本書中,zhu名社會心理學家蘇珊·T.菲斯克研究了人際和群體間比較的心理基礎,探討了為什么我們將自己與那些“高于”和“低于”我們的人進行比較,并分析了日常生活中這種比較的社會后果。本書匯集了大量前沿的心理學研究,以及菲斯克自己多年研究的結果,揭示了社會比較常見的結果——嫉妒地位等級高于我們的人,鄙視低于我們的人——并詳細討論了嫉妒和鄙視獨特的生物、情感、認知和行為特征。這種自然的嫉妒上層、鄙視下層的傾向,卻可能對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合作產生負面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可能使人喪失人性,導致毀滅性的結果。因此,全書最后給出了關于如何轉化嫉妒和鄙視,幫助人們更健康地進行社會比較的建議。
(美)蘇珊·T.菲斯克 ·社會心理 ·14.9萬字
本書從家庭幸福之道的內涵、本質、經營、管理、興盛、矛盾處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地闡述,同時輔以一些擁抱幸福的秘笈和幸福家庭的哲思心語,讓你輕松明白家庭幸福的道和術,給你帶來希望,帶來真正的溫暖,成為你心靈的港灣、事業成功的后盾,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幸福源泉。
劉鳳鳴 ·社會心理 ·12.9萬字
作為全球的特工組織,FBI的讀心術可謂獨領風騷。FBI經過100多年的歷練,其賴以成名的絕技也已經趨于完善,并且與時俱進,不斷汲取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社會學、犯罪學、傳播學及人類學等領域的發現。《活學FBI讀心術,妙用FBI攻心術》為你解析FBI破解身體語言的秘密,幫助你識人、觀相、察心,快速理解和掌握人的微妙心理,為人際關系的互贏,最終實現一生的幸福。
李云宵 ·社會心理 ·12.5萬字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是卡倫·霍妮重要的心理學專著,也是她的代表作。該書多角度分析了現代人的心理和人格。她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矛盾和沖突中,而主要的沖突是我們都同時具有“親近人”“對抗人”“逃避人”的沖動。這些沖動如果無法協調好,就會讓我們陷入各種各樣的焦慮和神經癥。這部大師級的著作,用樸實的語言、清晰的邏輯,闡述簡明的哲理,能讓廣大讀者受益匪淺,感受到精神分析導師的真正魅力。
(美)卡倫·霍妮 ·社會心理 ·11.6萬字
本書就從心理學角度入手,教會讀者看人、讀心、交流的技巧,通過活潑、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向我們闡述了如何識人、察人、讀心和參與人際溝通,讓我們輕松掌握在各種場景下的溝通技巧,幫我們達成所愿。在人際交往的博弈中,溝通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一方,而高明的溝通者往往都離不開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本書告訴你如何用精準的溝通語言、有效的溝通方式處理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幫你修復受傷的交流自信心,讓你說出口的話不再打折扣,跟誰都能“好好說話”。
毛振福 ·社會心理 ·8.7萬字
本書詳細講解分裂型病態人格的成因、行為模式以及如何調整。在文中將列舉大量真實的患者案例,便于讀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從而抓住矛盾和恐懼的根本,以最為有效的間接手段解決生活中輾轉反側也難以通明的各種學習、工作、婚姻、社交的問題。通過了解人格心理理論,使我們更加理解社會問題,通達人情冷暖,學會回避社交風險,解決人際矛盾,成為高明的問題終結者和自己的心理醫生。
龐金玲 ·社會心理 ·7.3萬字
本書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結合生活實例,列舉了多種控制情緒的方法,并詳細介紹了這些方法背后的心理學原理、運用方式,穿插部分心理學實驗案例,手把手地教會讀者如何控制情緒、提高情商。
李娟娟 ·社會心理 ·11.3萬字
本書是一本幫助讀者了解心理決策過程、避免人際沖突和誤解、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的心理學作品。作者力求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漫畫解釋人在做決策時的過程和其中的心理學原理,內容包括“社會助長理論”“旁觀者效應”等一系列在決策中體現的心理學現象,并介紹了一套減少人與人之間誤解,增進相互聯系的方法,有助于您正確認識心理決策,避免因誤解導致的矛盾,進而化解沖突。
李云帆編著 ·社會心理 ·2.8萬字
本書為你全面解讀談判秘籍,通過大量的談判案例詳細介紹了談判的各種心理技巧和應對策略。能讓你學會如何贏得談判對手的好感和信任;在談判桌上,如何說、如何問、如何答,怎樣拒絕對方的要求;在談判過程中,如何發動心理戰,瓦解對手的心理防線;如何解讀身體語言,洞察對方的真實想法;如何運用談判中的潛規則,掌握主動權;如何出其不意,打破談判僵局。
李娟娟 ·社會心理 ·10.8萬字
全身心地投入一段充滿愛的感情中(成為“我們”),是一段無比美麗、充實的經歷。然而,任何處于長期關系中的人都會告訴你,這也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那么,如何克服困難呢?“所有成功的長期關系都是安全的關系。”心理治療師斯坦·塔特金寫道,“你和你的伴侶以一種確保雙方在任何時候都感到安全、受保護、被接受的方式互相照顧。”在本書中,作者為夫妻、情侶提供了一種開創性的指導。你會發現你和你的伴侶從長遠來看是否合適,如果合適,你能為你們的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你們就能享受一段安全而持久的愛情。重點包括:創造共同的愿景,這是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學習預防發生問題的工具和技術;了解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中的心理和生物學因素,了解神經科學、喚醒調節、依戀理論等;進行練習,例如新婚游戲、閱讀面部表情以及更多有趣和嚴肅的練習,培養親密感和安全感;處理沖突,實現雙贏;建立一種愛的關系,幫助你和伴侶作為個人和夫妻“茁壯成長”。共同的興趣、身體上的吸引力、共同的價值觀和良好的溝通技巧是人們通常認為的良好合作關系具備的因素。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目前的研究顯示,這些只是構成健康婚姻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生理因素。有了本書的幫助,你將學會如何駕馭這些因素,更有機會讓關系成功。
(美)斯坦·塔特金 ·社會心理 ·11.2萬字
自殺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課題,在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全世界每年有近10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未遂者則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國的自殺率從20世紀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呈現出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殺率農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殺率的急劇下降和典型特征是眾多因素尤其是經濟、社會、心理因素共同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書在對中國自殺者進行長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參考社會學的參照論,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提出了自殺的扭力理論(StrainTheoryofSuicide)。扭力或不協調的壓力,不同于單一的壓力,它至少包含兩個相互沖突的壓力源或變量,主要包括四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愿望與現實之間的沖突、相對剝奪和危機應對技能的缺乏。“不協調的壓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導致自殺行為的路徑中受到社會、心理因素的調節,以及精神病理學因素的干預或強化。張杰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對遼寧、湖南、山東16個農村縣的調查研究,為自殺的扭力理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書中的內容有助于讀者理解“中國式自殺”,以及更有針對性地預防自殺。
張杰 ·社會心理 ·17.2萬字
當我們對生育這一熱門話題廣為討論時,似乎更多的是在關注社會趨勢、統計數據,探討低生育率意味著什么,卻很少將目光投向自己——你是否曾因為來自長輩的壓力、生育的負擔、工作規劃與人生發展而苦惱是否要孩子,或被迫要孩子?但需要意識到的是,過分憂慮生育問題這件事本身,會讓我們忽略焦慮背后的內心感受,盲目地對是否生育做出決定。所以,與其逼自己在當下就做出判斷,不如尋求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我對生育的擔憂究竟是什么?這種焦慮的情緒因何而來?問題在于生育本身,還是其他什么?本書基于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結合大量個案,試圖從原生家庭、婚育觀念、內在感受、現實生活等不同方面來探討生育焦慮背后更深層的心理原因與社會因素。當情緒和感受長期被忽視、被否定、被壓抑;當婚育成為一種束縛,限制了人們生活的可能性;當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被社交媒體無限制地放大……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創傷,讓我們疇躇不前。只有在察覺那些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真實感受之后,我們或許才能發現困擾自己的并非生育。除了拂去繚繞眼前的迷霧,本書還為我們提供了緩解焦慮、療愈內心的建議與方法,希望能為讀者走進自己的內心打開以扇門,實現自我松綁,釋放生命潛力,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悅芝林 ·社會心理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