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不僅是一本集合自我心理診斷,自我疏導的心理防疫指南,還是疫情下,國內第一本匯集百余名心理咨詢師個人聯系方式,提供點對點心理援助的實用心理防護手冊。疫情防控關鍵期,心理防控與防疫防控一樣重要。該書基于疫情期間眾多心理咨詢實際案例,針對大眾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恐慌,介紹相關的心理學知識,配以音頻和課程講解的形式,幫助大眾有效自我識別心理困擾,科學進行心理危機行為干預,是一本集合自我心理診斷、自我心理疏導的實用心理防護手冊。
胡文婷 ·入門 ·3萬字
面對人生未知的一切,怎樣才能不驚慌失措?很多人越在乎什么,就越會被什么影響、干擾和傷害。當你患得患失、質疑當下、胡思亂想時,人格核心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就被外在的沖突消耗掉了,只會覺得內在空虛無比,根本沒有力量支撐自己。哈佛心理導師加藤諦三表示:穩的感覺,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個足夠大的容器,可以裝得下很多的情緒、問題,以及更多的智慧和創造,沉穩、扎實地立足當下。穩,源自內在的安全感,是情緒的耐受度的考驗。容納自己的無力、焦慮、失望、悲傷、恐懼,而不是越陷越深。穩,源自內在的洞察力,是核心人格穩定的體現。客觀地審視問題,容納他人的指責、抱怨、依賴、脆弱和局限,不被沖突影響,不被情緒帶跑。穩,源自內在的創造性,是提升綜合素質的根基。在復雜的局面中抽絲剝繭,不再非黑即白看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方可掃除前進的障礙。穩,是一種可以習得的心境澄明、寵辱不驚的境界,更是一種能讓自己持續向前的心理力量。
(日)加藤諦三 ·入門 ·8.2萬字
1小時漫畫心理學系列專門針對當代社會大眾群體,分別從非典型抑郁癥、成癮、社交恐懼癥3個方面,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我們認識到心理的問題和療愈方法,并掌握更多科學知識,緩解當前疫情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問題。《非典型抑郁癥》非典型抑郁癥治療專家貝谷久宣,數十年的臨床經驗,讓你走出抑郁情緒,擁抱健康生活;《成癮癥》明明想戒,卻總也戒不掉?專治成癮癥的醫生白川教人,教你從深陷的心理問題中獲得解脫的方法;《社交恐懼癥》社交恐懼癥治療專家田島治帶你正確認識疾病,并告訴你有效的治療方法,讓你在人前抬起頭來。
(日)貝谷久宣 白川教人 田島治編著 ·入門 ·98字
本書以近代日本的思想發展為脈絡,敘述德川幕府末年開國后,從明治、大正至昭和時期的出版活動,內容集中于介紹1868年至1945年間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著譯書籍、文學作品及報刊等,并藉此探究百多年來日本文化的發展趨勢。
周佳榮 ·入門 ·6.1萬字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專業的心理學書籍往往布滿了偏僻的專業術語,導致非心理學專業的人們被拒之門外,無法享受其中的奧妙。本書則正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一本以笑話之名,化繁為簡地講述心理學知識的書籍。希望它可以實現的使命——有助于讀者離開懵懂之門,進入自我體察與社會認知的大門——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幫助。
牧之 偉偉 ·入門 ·16.6萬字
父母離婚,親人離世、酗酒或成癮,家庭暴力,冷暴力,校園欺凌,各種程度的虐待,等等,數據顯示,有75%的人曾經歷過童年創傷。這些經歷對于經歷者的影響是持續的,會影響他們成年后的性格、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社交以及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除了少數人有條件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大多數人即便長大成人,依然將童年遭受的黑暗當作自己秘不可宣的隱私,不能與人言說,甚至得不到別人的理解。他們只能在別人無法看到的地方,悄悄與之搏斗。而這些人當中,有些人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這本書將他們稱作“超級常人”。《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的作者梅格·杰伊博士,作為一名心理學家,結合自己經手的案例故事,剖析了這些“超級常人”是如何應對童年創傷對自己的影響的。梅格博士在書中指出,戰勝創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那些“超級常人”一路走來也是充滿了各種艱辛,但盡管如此,只要我們對未來懷有積極預期并為之努力,輔以有效的應對方法,我們終將可以爬出童年創傷的泥潭。這本書將會給那些曾經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帶來巨大的心理認同。
(美)梅格·杰伊 ·入門 ·20.6萬字
心理學是一門探索心靈奧秘、揭示人類自身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及應用范圍涉及與人類相關的各個領域,如教育、醫療、軍事、司法等,對人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個體而言,企業管理、工作學習、人際關系、戀愛婚姻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都離不開心理學。可以說,心理學與我們的生存乃至發展息息相關。
邢群麟 達夫 薄同嬌 ·入門 ·45.3萬字
視障跑手梁小偉(Gary)繼南北極馬拉松與環臺跑之后,又一突破極限的創舉——35天由北京跑回香港。期間,35位領跑員與Gary大步邁出步伐一致的腳步,齊心沿著國道踏上2500公里的回家旅途。期間,他們經歷滿是泥濘的惡劣路況、霧霾嚴重的城市、車輛幾乎擦過身旁的高速公路……然而,一幕幕優美景觀、雄心壯志的挑戰,還有悄然萌芽的珍貴友誼,都一一在路上靜待著他們。“路只有一條——這就是回家的路”Gary在險峻的路途中不停自我鼓勵。承接這次慈善跑旅的“回家”之意,眾多領跑員和Gary都有一致的目標:為慈善團體“母親的抉擇”籌募善款,讓更多受助少女和嬰孩獲得一個關愛的家。
余漢杰 梁小偉 ·入門 ·5.8萬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漂泊的迷茫、生活的壓力、愛情的失意……諸多的困惑,將我們帶入無限的負面情緒當中。尤其在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中國,職業壓力成為隱形的殺手,正悄然威脅著我們的身心健康。一旦情緒失控,在憤怒或抑郁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言行,將會害人害己。如果你學會了審視自己,學會了怎樣激勵自己、怎樣控制情緒,你將不會再無助地聽任消極情緒的擺布,而能夠從容地面對痛苦、憂慮、憤怒和恐懼等情緒,你會發現自己能輕而易舉地駕馭它們,駕馭一切。
徐文 ·入門 ·14.1萬字
本教材主要依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進行編寫,全書分為十章:第一章:大學生心理健康導論。第二章: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探索和完善。主第三章:大學生人格發展與特點。第四章:大學生生涯規劃。第五章:大學生人際交往。第六章:大學生戀愛心理與性心理。第七章:大學生情緒管理。第八章大學生壓力與應對。。第九章:大學生學習心理。第十章: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
肖宇 ·入門 ·18.8萬字
你是否:無法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喜歡的物品總是念念不忘,立馬就要買到手?無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緒,讓珍視的伴侶瀕臨崩潰?減肥遙遠無望,擺脫不了眼前一頓美食的誘惑?工作嚴重拖延,還在沉溺于社交網絡和在線游戲?快買快賣導致投資頻頻失利?本書告訴你: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看到第二顆棉花糖,自控便無須努力。自控力與意志力的熱論都源于50年前開始的棉花糖實驗,實驗結論一經報道便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場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卻遭到了極大的誤讀。《棉花糖實驗》是實驗設計者、自控力之父沃爾特·米歇爾對實驗來龍去脈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眾對棉花糖實驗的普遍誤解的同時,還給出了對從孩子的養育、雇傭新職員,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個人決定的最明智建議。
(美)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 ·入門 ·13.8萬字
本教材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特點尤其是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及多年的實踐與思考,對現有的理論進行了必要的篩選并給予了進一步的完善。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大量的典型案例及閱讀材料進行心理分析,突出能力培養。全書文字流暢可讀性強。全書分四編共14章:第一編緒論,簡介心理科學和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第二編認知過程,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注意;第三編情意過程,包括情緒、情感和意志;第四編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能力、氣質和性格、自我意識。本教材不僅可作為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其他師范院校的教材;亦可供對這一領域研究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楊鳳云 ·入門 ·25.6萬字
本書作者亞歷克斯·佩塔克斯師從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本書與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脈相承,將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應用到了現代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啟發讀者發現工作和生活當中的意義,并通過“意義”來對抗焦慮、抑郁和空虛。本書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7原則:自由地選擇你的態度,實現有意義的目標,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千萬不要違心做事,從遠處審視自己,改變你的關注焦點,要敢于超越自己。意義療法從集中營應用到當下的工作環境中,它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在影響著個人、公司甚至我們的社會。
(美)亞歷克斯·佩塔克斯 伊萊恩·丹頓 ·入門 ·11.7萬字
該書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第五本,出自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暢銷書作家斯蒂芬妮·斯蒂爾之手。這本書令人感動,因為我們孤獨、無助、抑郁、憤怒的內心從未被如此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也從未被如此完整而清晰地察覺。它深入內心,在那個一直被隱藏被遺忘的荒蕪的角落,喚起人們深深的共鳴。它更令人振奮,因為它找到了一條卓有成效的治愈之路,一把幾乎能解決所有心理問題的鑰匙——給內心的小孩找個家。一個人找不到內心的家,一輩子都不得安寧。家是內心的港灣,是培養原始信任的地方,也是我們心智成熟的起點。如果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給心靈帶來的是沖擊和震撼,這本書則如綿綿春雨,滋潤心田。尤其是書中的練習和方法,就像是一幅幅心靈地圖,可以幫助你找到回家的路。該書自出版以來好評如潮,常年高居德國各大暢銷書榜前茅。
(德)斯蒂芬妮·斯蒂爾 ·入門 ·12.3萬字
人們往往愿意相信事實和數據,但無意間卻會被故事吸引,并沉浸其中。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亞里士多德)。經過情感故事包裝過的事實,會以洪流般的勢頭迅速打開人們的心門,進而極大程度地影響人們的心理走勢。本書以故事思維在品牌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為切入點,重新發掘了故事的潛在力量:故事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方式,更是一種異于邏輯和數據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塑造一種深層次的認同感,從而適用于日常社交、職場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基于此,本書還提供了一系列技術手段:收集故事背景、原型分析、完成故事摘要、激發靈感、尋找意義等。讀完這本書,你會掌握更多的生活藝術,成為一個“有內容”的人。
(美)吉姆·西諾雷利 ·入門 ·9萬字
本書圖文并茂,收集了各種微行為概念,并結合實際案例加以說明,教你從面部表情、行為舉止、言談、衣著打扮、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斷他人,交給你一個“閱讀放大器”。漸漸地你就會發現,讀懂人心、識破謊言不再是難事。通過本書,你將得到一雙識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讓你靈活運用微行為的相關知識,從體態上辨認人的性格,從談吐中推斷人的修養,從習慣中觀察人的心理,從細微處洞悉人的氣質,進而讓你在職場、商場、情場等各種場合中左右逢源、運籌帷幄,一切盡在掌握!
張卉妍 ·入門 ·29.1萬字
行為心理學是一種獨立的、有趣的、有價值的心理科學,是探索人生的基礎。它使人理解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審視和重塑。本書詳細介紹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的行為心理學理論。與一般心理學不同的是本書作者努力跳出意識研究的框架,通過行為來探究心理,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和事例,探究了包括情感、情緒、本能、思維、言語、習慣、人格等在內的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并進行了精妙的解析,本書將約翰·華生的行為心理學研究清晰具體地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是我們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心理的可靠讀物。
(美)約翰·華生 ·入門 ·16.6萬字
每天15分鐘,學習一節心理學的入門知識,30天掌握基礎的心理學知識。《30天學習心理學》介紹了著名的心理學家和重要的心理學實驗等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也推薦了各種場合都能使用的實踐性心理技巧,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日常心理學指導書,在書中,作者帶領讀者通過心理學的方法,分析相關心理活動,發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出解決辦法。書中用漫畫和手賬的形式進行解說,內容形式豐富、生動,簡單易懂。書中配備了學習的進度管理表,來檢查每日的學習情況。
(日)植木理惠 ·入門 ·7萬字
30多年前,在暢銷800多萬冊的《放手》一書中,梅洛迪·貝蒂率先提出了“依賴共生”一詞,之后這個問題逐漸進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所謂依賴共生,指的是依賴他人對自己的依賴。這類人通常沒有自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需要在照顧他人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價值。經過30多年的研究,“依賴共生”概念提出者梅洛迪·貝蒂寫出了全新的心理指南,在書中,貝蒂圍繞著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境遇,揭示出“依賴共生”的形成與發展。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曾為“依賴共生”“依賴成癮”的問題所困擾,閱讀本書,你將學會如何為愛立界限,幫助自己更好地愛他人、愛自己。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處在依賴共生的關系中,直至形成假性親密關系。如將自己的生活價值和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對愛人百般遷就甚至百依百順的“付出者”、對朋友的事情無比操心的善于照顧他人的人。在周圍人看來,他們可能是更面面俱到的父母、二十四孝伴侶、更富有愛心和樂于助人的朋友,但實際上這只會害人害己。依賴共生者往往扮演了“殉道者”的角色,犧牲自己的幸福去滿足那個“需要他”的人,但這其實既束縛了對方,也讓自己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如何擺脫假性親密關系,建立良性親密關系?梅洛迪·貝蒂告訴我們,重要的就是為愛設立界限,知道與他人,包括與親密愛人,與父母子女之間保持怎樣的距離,知道什么時候說好,什么時候說不。本書就是通過科學的量表和方法,教你如何為愛建立界限,奪回自己的人生。
(加)梅洛迪·貝蒂 ·入門 ·13.3萬字
夢看似光怪陸離、支離破碎,毫無邏輯和規律,卻透露著內心最深處的一些私密信息。美夢、噩夢、重復的夢、連續的夢、前世的夢等等,構成了一個有跡可循的世界,我們可以順著它的足跡,去打開一扇通往心靈的窗戶,探尋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夢揭示了我們的現實與理想,觸摸我們真實而被掩蓋的內心,指引我們重新尋找生活的真正目標。夢也偶爾讓人恐懼,一些夢中的畫面和事件可能會長時間伴隨我們,甚至可能成為人生航行中有意義的燈塔。這不是一本夢的心理學教材,也不是夢的專項理論研究。這是一本讓你了解夢境奧秘的書,一本打開心靈之門的書,一本啟發內心智慧的書。
徐端 ·入門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