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秦皇島耀華玻璃公司是中國最早采用機器連續大量生產平面玻璃的中外合資企業,在中國近代玻璃工業發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書主要從歷史學、管理學等視角出發,以耀華玻璃公司的發展為主線,研究了其專利技術的引進、公司的創辦、資金的籌措、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職工的待遇、公司的管理、盈余的分配以及比利時方股份轉售情況,總結了其取得的成就、發展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不足。
方強 ·國際經濟 ·18.4萬字
我國海外產業園區經過20多年發展,為帶動國內企業“走出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產業升級和雙邊經貿政治文化關系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本報告全面系統搜集整理了1995年以來我國企業創辦的183個海外產業園區資料,詳細描繪其歷史演進軌跡及空間分布變化情況;通過比較“一帶一路”建設實施前后海外園區發生的重大變化,闡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深刻影響;結合新加坡、日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實踐經驗,深入剖析當前我國海外產業園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現行政策措施的建議。
林拓 蔡永記 ·國際經濟 ·11.6萬字
美國真的是充滿夢想的樂土嗎?在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美國的弱勢群體正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中。美國的黑幫臭名昭著,醫保系統復雜而孱弱,醫療服務則充滿浪費,貧富差距日益懸殊,因為絕望而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在本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將自身經歷與經濟學視角相結合,審視了美國的醫保體系、養老金、收入分配等重要議題中的諸多不平等現象,討論了壓在美國百姓身上瀕臨失衡的權利與義務,以及美國政府對氣候問題和大國責任的漠視與松懈,直言美國正在幫助富人掠奪窮人的財富。同時,本書也展現了經濟學界內部在這些社會議題上的交鋒,并對經濟學給美國社會造成的影響進行反思,折射出經濟學家與政客之間緊張而脆弱的關系,揭示了美國政府的施政成就與失敗。
(美)安格斯·迪頓 ·國際經濟 ·16.4萬字
本書基于產業集聚區中國發展過程中的河南實踐,遵循“理論探索—實踐總結—規律研究”路線,嘗試性地對其經典理論模型進行了中國化改造,聚焦于產業集聚區的形成機理和發展動力的相關命題,對產業集聚區內、外部動力機制及其關聯影響進行了理論探索。通過運用多樣化的統計計量分析方法對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發展情況進行了多維度、綜合性分析。
鄭秀峰 郝鵬 王春暉等 ·國際經濟 ·24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4月16日,隸屬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心主任為李永全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旨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為基礎,立足中國國情,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以建設“一帶一路”為契機,深入研究符合時代潮流的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綜合研究“一帶一路”相關的政治、經濟、安全、外交、文化、社會等因素,跟蹤研究世界格局影響下的地區形勢和相關國家的國情,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服務于中央決策,服務于中國外交,服務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圍繞“一帶一路”相關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專題研討與學術交流,每年出版《“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等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舉辦多場高端國際學術會議。
李永全 王曉泉主編 ·國際經濟 ·5.4萬字
本書從新經濟史視角考察了阿根廷獨立以來的發展歷程,揭示出阿根廷的危機主要是制度的失敗,阿根廷的衰落的根源在于產權得不到政治制度保障。形式上的民主和市場經濟并不必然帶來經濟繁榮,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權力如何運作和政府的類型。阿根廷的特殊還在于這個國家幾乎探索了發展中國家所有可能的制度選擇,研究阿根廷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姜涵 ·國際經濟 ·16.3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的第三份中外聯合研究報告,是在2017年金磚國家智庫論壇基礎上形成的成果,匯集中外學者的十七篇文章,從多個角度闡述金磚國家的發展戰略,包括全球背景、改革困境、發展前景、戰略考量等,從“金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背景與意義”“金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路徑與方案”“促進金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的建議”等幾個方面展開深入討論。
王靈桂 趙江林主編 ·國際經濟 ·11.5萬字
本書收集了50年來石嘴山黨校中青年教授、講師的理論成果,內容主要包括探索與思考、改革與實踐兩個部分。
包金 ·國際經濟 ·9.8萬字
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困線之下。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于水火之中,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5年以來,為了弄清為什么會貧窮,貧窮又會導致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同時,本書也對關于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于人們對于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他們通過大量的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印度)阿比吉特·班納吉 (法)埃斯特·迪弗洛 ·國際經濟 ·17.3萬字
在國際經濟制裁中不斷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就是既要追求制裁有效又要確保制裁人道。然而,魚和熊掌不可兼道理常常使得制裁政策的制定者陷入了兩難困境。傳統理論認為,制裁損失是決定經濟制裁成敗的關鍵因素,當制裁損失足以讓目標國無法承受時,制裁的政策目標才能得以實現。然而制裁實踐表明,通過讓目標國承受巨大的代價來提高制裁的效果,其結果常常事與愿違。尤其是對于國際組織這類多邊經濟制裁而言,不僅制裁沒能獲得成功,而且還會給目標國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本書的研究重點聚焦于經濟制裁有效與人道的二者權衡。無論是在追求制裁的有效性,還是在給予相應的人道主義考慮,觀眾成本為制裁雙方的決策者提供了更多對抗博弈的機會。筆者認為經濟制裁中的人道主義措施并不制約制裁有效性的發揮,將人道主義考慮納入到制裁的過程中將有助于降低觀眾成本的壓力,有助于維系多邊經濟制裁合作。如果制裁政策已經使得目標國爆發了人道主義危機,那么向目標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要遠好于采取人道主義的例外措施。此外,人道的權衡不應只停留在文字的表述上,例如當前所謂的“針對性制裁”和“聰明制裁”,而應該在實際制裁領域的選擇上給予更為人道的關切,在一些關乎目標國“生計”的領域和商品上應盡量避免“一刀切”式的貿易禁令,在制裁之初就應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以防止“政治獲益、民眾受苦”的悲劇一再加重。
田斌 ·國際經濟 ·11.8萬字
創業細節解析。——如何找到合適的合伙人——如何找到有潛力的投資方向——如何跟供應商或特許經營者斡旋——如何拉到資金——如何擴大經營項目……本書為作者成功創業的經驗總結,希望能為同樣需要創業的你帶去有用信息。
Fiberead 加斯帕德·舍瓦利耶 ·國際經濟 ·5萬字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是新形勢下國際合作的大舞臺,是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發展的偉大構想。能源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帶一路”既是世界重要的能源生產區,也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費區,其能源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近3/5,能源消費量超過世界消費總量的1/2。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獲得成功,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運行的情況下,如何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是政府、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書以能源為“主線”,重點介紹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現狀,總結了我國能源企業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構想和建議。
李富兵 王建忠 顏春鳳等編著 ·國際經濟 ·22.8萬字
中東歐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中東歐國家大多支持中方提出的倡議并做出積極的反應;另一方面,對倡議具體內容缺乏了解,期待中方能夠做出更具體的布局規劃并令中東歐國家受益。歐盟機構的反應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對中方倡議會推動歐洲范圍內的互聯互通和貿易合作表示出積極支持的態度;另一方面,歐盟又擔憂中方倡議可能將其“分而治之”,干擾歐盟規則的實施,因此,積極利用規則加以限制。本報告分為四個部分:中東歐國家和歐盟機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歐洲精英對“一帶一路”倡議看法問卷調查,“一帶一路”在歐洲布局和建設的風險評估,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建設的政策建議。
劉作奎 ·國際經濟 ·5.9萬字
本書首先分析了南南合作中的數字機會與挑戰,對發展中國家數字產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做出判斷,并提出建議;其次,重點關注了數字技術對推動跨境貿易和貿易便利化的影響,智能合約在跨境貿易中的應用以及智能監管問題;再次,重點分析了數字金融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潛力;最后,探索在數字世界中推動數字教育、互聯網醫療、社交等智能社會建設,促進發展中國家包容性發展,提出一種面向2019后的南南合作數字經濟倡議。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 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編著 ·國際經濟 ·14.8萬字
本書為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科普項目研究成果,分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合作3大篇,從歷史視角、現狀概覽與案例剖析等維度,系統梳理了中國、老撾、緬甸、越南、泰國和柬埔寨6國金融發展及中國(云南)與其他5國開展金融合作的情況,展現了瀾湄流域國家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狀況,并輔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金融發展指數進行了綜合比較,提出了新時代云南金融對外開放與合作的具體路徑,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瀾湄國家金融發展與金融合作的基本情況,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劉方 ·國際經濟 ·8.2萬字
本書全面論述了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項目落地與戰略對接。在面對東道國投資環境更為復雜,國內宏觀決策體系構建仍不完善、企業微觀管理運營模式有待加強等外部與內部的嚴峻形勢下,建立基礎設施、能源開發和產業園區等主要類別項目的落地風險把控體系和幫助沿線國家搭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完備的支撐體系,是新時代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可以發揮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為經濟全球化貢獻更多推動力量,還有助于培育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增長引擎,促進沿線地區經濟全球化均衡發展,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國際經濟 ·14.8萬字
中歐班列的開行暢通了絲路通道,改變了國際貿易發展的格局。本書在闡述中歐班列產生的前世今生及戰略定位的基礎上,重點分析班列的發展現狀以及渝新歐、鄭歐班列、長安號班列、蓉歐快鐵及義新歐的運行狀況,歸納了中歐班列的創新成果,利用統計分析法,分析了中歐班列對開行城市的帶動效應,剖析班列發展中存在的運輸效率低、運費和補貼問題、班列無序競爭、配套服務不足和鐵路運單的局限性等問題,結合中歐班列未來發展環境,對班列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思考,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班列的平穩高質發展,釋放通道潛能,促進內陸城市的發展和中歐兩大市場的互聯。
王丹 ·國際經濟 ·13.4萬字
當代中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而規制改革是中國經濟社會整體轉型的一部分,是轉變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有效路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在規制實踐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同時規制機構的設置不僅沒有獨立于政府,甚至有些領域仍沒有獨立于企業,政府在缺乏約束和監督情況下掌握大量審批權,政府尋租空間被拓展。政府以規制形式參與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政府決定資源的投向和對象,從而造成資源錯配。本書試圖在研究日本規制政策歷史演進的經驗中,獲得對中國規制改革的有益啟示。
徐飛 ·國際經濟 ·12.9萬字
書是大衛·哈維過去半個世紀思考和研究成果之集萃。在本書中,大衛·哈維為讀者搭建了理解世界運行規律的一般框架,試圖通過一系列強大的理論工具來解釋世界——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金融危機的城市根源、自然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資本的演化等。哈維還試圖用其方法論和理論思考來解讀中國最新的發展狀況,探討中國資本危機的空間轉移、中國的基建浪潮以及城市化的背景和隱憂。
(美)大衛·哈維 ·國際經濟 ·23.9萬字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推進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持續互動、共同發展的關鍵進程。本書著重探討如何借助多邊合作框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帶一路”是推動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新倡議、新舉措,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多邊合作的新平臺和試驗田。本書基于多邊視角,探討“一帶一路”向多邊合作拓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一方面有助于“一帶一路”取得更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對國際多邊合作做出的一種新貢獻。
李永強 王靈桂 ·國際經濟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