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陜西宏觀經濟發展報告(2019):新時代的陜西高質量發展
會員

本書是西北大學宏觀發展研究中心的“陜西宏觀經濟研究報告”系列的第3本,該系列報告每年出一本,2019年的報告將聚集陜西省高質量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既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也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指向。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高質量發展”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概念?!案哔|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目標。毫無疑問,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僅依靠中高速經濟增長難以支撐,我國更需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現階段是“兩個一百年”交匯的歷史時刻,高質量發展是中華民族完成從小康社會“富起來”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起來”偉大飛躍的關鍵。不僅如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也表明從全球視角來看,研究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和時代緊迫性。

任保平 ·區域 ·20.3萬字

涪陵經濟地理
會員

《涪陵經濟地理》由十章構成。第一章為導論,闡明研究對象、意義、主要內容及方法。第二章為涪陵歷史沿革與經濟區劃,厘清涪陵行政區劃、經濟地理、戰略地位的歷史演變。第三章為自然地理資源,從涪陵的地質與礦產、地形、氣候、河流、土壤、植被、生態環境等方面分析涪陵自然資源狀況、特點與經濟價值。第四章為人文社會資源,從社會文化、人口、基礎設施、市場經濟基礎、政策環境等方面分析涪陵的人文社會資源狀況與特點。第五章為第一產業經濟地理,在厘清涪陵第一產業生產條件的基礎上,重點分析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產業的生產與布局。第六為章第二產業經濟地理,在梳理涪陵第二產業稟賦條件之后,重點分析化工化纖、食品醫藥、重要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清潔能源、建筑等產業的生產與布局。第七章為第三產業經濟地理,在闡明涪陵第三產業資源條件之后、重點分析商貿、對外經濟、金融、旅游、運輸物流、公共服務、生產性服務等產業的生產與布局。第八章為特色經濟地理,在概述涪陵特色經濟地理狀況之后,重點闡述榨菜、胭脂蘿卜、油醪糟等產業的生產與布局。第九章為城鎮經濟地理,分析涪陵城鎮體系的形成、發展及其布局。第十章為涪陵經濟地理布局優化,在闡明涪陵經濟地理特征及其對于經濟地理布局客觀要求的基礎上,揭示涪陵經濟地理布局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發展方向。這十章既自成體系,又相互關聯,共同組成了涪陵經濟地理的完整體系。

何侍昌 劉開華 吳黎圍 謝正發 ·區域 ·22.7萬字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2)
會員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系教育部重點支持的研究報告之一,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全國長期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吨袊鞑拷洕l展報告(2012)》內容包括總報告、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新農村建設報告、產業發展報告、金融穩定與安全報告、專題研究報告六個部分。總報告為重點對2011年西部地區經濟運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2012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面臨的內外環境,對2012年的經濟增長態勢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建議。競爭力評價分析報告在對國內外關于區域經濟競爭力研究文獻進行系統回顧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西部地區的特殊區情,構建了包含宏觀經濟、產業發展、企業發展、資源、環境、金融、科教與創新、對外開放及政府職能等九個方面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從靜態與動態兩個角度、西部整體與各?。ㄊ小^)兩個層面,對西部地區2010年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分析,歸納出了存在問題,并提出了西部地區提升經濟競爭力的方向性建議。

姚慧琴 徐璋勇 ·區域 ·28.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全州县| 济宁市| 万盛区| 新乡市| 正安县| 蕲春县| 凤庆县| 湖口县| 嘉荫县| 桦南县| 志丹县| 大城县| 武宣县| 黄骅市| 中西区| 清涧县| 绍兴县| 常熟市| 故城县| 阳泉市| 玉山县| 察隅县| 巨鹿县| 洛南县| 彩票| 辽宁省| 客服| 巴林左旗| 寿宁县| 盘锦市| 来安县| 嵩明县| 金寨县| 奈曼旗| 云霄县| 栖霞市| 藁城市| 仪征市| 黑河市|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