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塞得希爾·穆來納森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強強聯合之作,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之后的又一部行為經濟學重磅新作,《金融時報》2013年必讀十佳商業圖書。在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的過程中,塞德希爾·穆來納森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竟然類似:窮人缺錢,他缺時間。在這一現象基礎上,他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實調查,卻發現了一個存在于世人中間的驚人真相: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但是,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因為即便是給窮人一筆錢,給拖延癥患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變得富足和高效。實際上,在長期性的資源(錢、時間)稀缺中,人們已經形成了“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雖然這有可能為我們帶來“專注紅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專心致志”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權衡式思維”,不斷增加我們的帶寬負擔——當1元錢的價值在窮人與富人之間產生了巨大差異時,當印度金奈的街頭小販們陷入了無止境的借貸壓力時,當每個人都處在多任務處理的“雜耍”狀態中時……最理性的經濟模型和行為方式都會變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內在邏輯。最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沖動。

(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通俗讀物 ·14.5萬字

如何預防下一次大流行

新冠肺炎大流行尚未消退,世界各國政府正在努力把我們從這場災難中解救出來,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談論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我們如何才能防止一次新的大流行病病奪去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并嚴重破壞全球經濟?破壞全球經濟?我們有希望實現這一目標嗎?比爾·蓋茨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在這本書中,他清晰有力地闡述了世界應該從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吸取的教訓,以及我們所有人可以做哪些準備來抵御另一場類似的災難。基于全球知名專家的共有知識,以及蓋茨基金會防治致命疾病的經驗,他首先幫助我們梳理了傳染病的知識,其次展示了世界各國應該如何相互合作并與私營企業合作,以此抵御另一場與新冠肺炎類似的災難,并消除包括流感在內的所有呼吸系統疾病。這本書的每一章都闡釋了一個我們需要采取的行動,它們共同構成了一項計劃,旨在消除大流行病對人類的威脅。書中還提到,我們不必生活在對下一次大流行的恐懼中。世界可以為每個人提供基本衛生保健,并準備好應對和遏制任何新出現的疾病。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將在未來加速這一進程。如果我們——政府、資助者、私營企業——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投資,我們就能做到這一點。

(美)比爾·蓋茨 ·通俗讀物 ·13.6萬字

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全新修訂版)

中國的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這個邏輯,即中國模式,探討的是中國發展與改革的經驗。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深化,中國模式的問題在今天再次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國際層面,中國發展和改革的現狀已經產生了兩個全然不同的預測,一個是“中國世紀”來臨,另一個是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已經進入“殘局”。那么,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究竟會是什么樣的呢?中國之所以是中國,究竟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一個國家總是有自身的發展邏輯,那么,這個模式是怎樣的?這個模式的內在和外在含義是什么?這個模式從何而來,往何處去?是即將進入“中國世紀”,還是中國的改革進入“殘局”?只有通過觀察中國的實踐和中國的經驗,才能理解中國模式,也才能回答上述這些問題。在過去的數年里,《中國模式》作者鄭永年對中國的發展模式做了大量、深層次的觀察和思考,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獨立的批判精神,透過各種紛繁表象,超越各種政治化的主義紛爭,探求中國模式的核心,對中國模式的優勢和劣勢給予了冷靜、公允、堅實有力的分析和闡述。《中國模式》第一版出版之后即成為中央黨校的指定教材和《亞洲周刊》的2010年十大好書。此次修訂,新增十幾萬字內容,并對原有內容進行了細致的精簡,內容的更新超過了50%。

鄭永年 ·中國經濟 ·21.9萬字

數字中國:區塊鏈、智能革命與國家治理的未來

技術革命推動社會變革。5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從工業革命1.0到4.0的升級。這一次,數字技術成為技術革命的核心新動能。對比文明之初的“結繩記事”,文字發明之后的“文以載道”,近代科學的“數據建模”,數字技術的發展真正實現了萬物互聯。從1994年正式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在數字化領域迅速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域領跑的轉變。在經濟領域,截至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共享經濟、信息消費蓬勃發展,新業態、新產品大量涌現。在社會領域,數字化趨勢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革命,泛在互聯逐步顯現。萬物都在被數字化。從國際關系到個人的“朋友圈”,從智慧城市到鄉村治理,從數字海洋到社區的垃圾分類,數字化正在以不可逆的方式實現全方位滲透。本書以數字革命對國家發展的影響為基礎敘事邏輯,圍繞“變革與應對”這一要義,梳理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時間線;并就中國如何形成快速應對數字變化的“數感力”,從以下幾個層面展開了探討:數字社會的發展、人工智能在中國、數字絲綢之路、區塊鏈、智能制造與中美博弈、自主創新與大國角力,以及網絡安全的防范與對策等。

王文 劉玉書 ·部門經濟 ·15.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察雅县| 南召县| 松桃| 图片| 沁源县| 临朐县| 益阳市| 延边| 保定市| 工布江达县| 兰坪| 颍上县| 深州市| 寿阳县| 马尔康县| 石门县| 德昌县| 林西县| 安溪县| 买车| 正宁县| 青铜峡市| 绥化市| 临西县| 淮阳县| 石台县| 洞头县| 瓮安县| 英山县| 金湖县| 定襄县| 北海市| 榆树市| 阳新县| 稷山县| 贺州市| 萍乡市| 新乐市| 峡江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