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教育部推薦書目,新課標同步閱讀,王蒙、張曉風推薦閱讀。東漢末年,漢室羸弱無能,黃巾之亂爆發,群雄并起,軍閥混戰。在這個背景下,劉備、曹操、孫權逐漸崛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就是歷史上承東漢、下接西晉的三國時期。書中根據三國史實和大量民間傳說,相互穿插,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向讀者展開一幅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明)羅貫中著 潘宗峰改寫 ·四大名著 ·22.6萬字
《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描寫一系列梁山英雄好漢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生動故事,如智取生辰綱、林沖被逼上梁山、武松打虎、魯智生拳打鄭關西等膾炙人口,流傳極廣,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
(明)施耐庵 羅貫中 ·四大名著 ·82.8萬字
《西游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游記故事見于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先寫了孫悟空出世,然后遇見了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三人,但還是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受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
(明)吳承恩 ·四大名著 ·74.2萬字
《水滸傳》,又稱《水滸》、《忠義水滸傳》、《水滸全傳》,它是中國古典章回小說中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描寫的是,北宋徽宗時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上梁山起義,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小說刻畫的梁山英雄人物,個性生動,形象豐滿,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水準。《水滸傳》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羅貫中在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再度創作完成的。但是,在歷史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而是存在多個內容互有不同的版本,影響較大的有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以及清代初期金圣嘆刪節的七十回本。
(明)施耐庵著 羅貫中續 ·四大名著 ·83.1萬字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從漢靈帝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九十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云變幻的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關系。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是以毛宗崗本為底本,由著名學者顧學頡等整理,初版于1954年,后來歷次再版不斷修訂,是迄今國內發行量最大、最權威的版本,一直是市場上最受讀者歡迎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此次制作有聲版,增加了音頻、視頻內容。
(明)羅貫中 ·四大名著 ·62.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九紋龍剪徑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等。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40.9萬字
陳玢主編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也是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書中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漢在梁山泊聚義的故事,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故事,揭露了北宋末年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全書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成為眾多讀者心中的英雄人物。
陳玢 ·四大名著 ·5.4萬字
本書是《超值典藏》系列的后續產品。全書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線,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路上歷盡千辛萬苦,一路跋山涉水、降妖除魔,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其中,唐僧的堅韌不拔、迂腐軟弱;孫悟空的無畏無懼、嫉惡如仇;豬八戒的貪吃懶惰、膽小勢利;沙和尚的任勞任怨,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吳承恩著 阿釩改編 ·四大名著 ·22萬字
本書是《超值典藏》系列的后續產品。《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創作時間待考證,一般認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書。《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小說的先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
(明)施耐庵著 湯韜改編 ·四大名著 ·23.2萬字
“部編版必讀經典書系”為“新課標經典名著·學生版”的全新改版系列書,在原有系列基礎上,根據部編版最新語文教材的要求、前期市場反饋,進行品種的精選與增減。《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于明朝中葉,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明)吳承恩著 賈傳令改寫 ·四大名著 ·21.1萬字
《水滸傳》講述了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反抗官軍、替天行道的故事。書中對梁山英雄不斷發展壯大、對抗朝廷的過程進行了詳細描寫。除了故事情節曲折、人物性格鮮明外,更是一部英雄傳奇的贊歌。本書節選到梁山聚義為止。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等。
(明)吳承恩著 胡元斌改編 ·四大名著 ·28萬字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本書結合市面上眾多優秀版本的特點,采用一百二十回足本。為方便學生及大眾閱讀,進行了隨文注音和生僻字注解,增加了創作背景介紹,國學知識注解。書中插畫均為典藏版繪畫,如《大觀園圖》是由清代畫家孫溫所繪,筆觸細膩,色彩明艷,精美典雅,生動再現了書中場景,讓讀者能夠更為真切地感受到情節、氣氛與人物性格。其余所選插畫皆精美細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清)曹雪芹 ·四大名著 ·86.9萬字
本書的前70回和金圣嘆評點的貫華堂本《水滸傳》基本一致;而后50回,則與目前流行的120回本《水滸全傳》完全不同。這里的梁山好漢沒有受招安,直到120回,他們還在與官軍血戰。這后50回曾由上海中西書局在1933年單獨排印過,梅寄鶴先生的序言里記載了當時出版的詳細情況。《古本水滸傳》的后50回,情節曲折,人物個性鮮明。一部分學者認為,它與前70回的作者為同一人。將后50回與前70回對比分析,從而發現前后的情節結構連貫吻合,布局前后呼應,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統一體;沒有前者,后者無法成立;沒有后者,對前70回中許多情節安排也難以理解準確。前后人物形象特征一致,后50回中的主要人物只要看其言行就可以判斷他是誰了,現在能見到的其他各種版本的續作都達不到這一水平。前后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觀一致;藝術風格一致;特別是語言的時代特征、地方特征也一致。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25.6萬字
“部編版必讀經典書系”為“新課標經典名著·學生版”的全新改版系列書,在原有系列基礎上,根據部編版最新語文教材的要求、前期市場反饋,進行品種的精選與增減。《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水滸傳》圍繞“官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
(明)施耐庵著 朱皓改寫 ·四大名著 ·15.9萬字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該書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作品能緊緊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經歷,通過人物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去表現其性格,如吳用的神機妙算,魯智深的忠勇仗義,武松的神威神勇,林沖、花榮的驍勇善戰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同時也能夠很準確地把握住人物性格與身份,社會地位,生活閱歷之間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動形象立體、在一代又一代讀者中影響深遠的古代綠林好漢形象。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80.8萬字
《紅樓夢》中包含了許多典章制度、生活習俗,甚至一些詩詞曲賦中隱含了很多索隱的內容。為讓讀者能更深入解讀《紅樓夢》,深度領略《紅樓夢》包羅萬象的內容,博大精深的思想,我們推出了注釋版《紅樓夢》。該版本由已故紅學大家啟功先生主持,組織了一批中國古代文學領域知名的研究專家,對文本進行點校,并著力對其進行出注詮釋。注釋詳細,嚴謹準確,是極具權威性的注釋版文本。
(清)曹雪芹 高鶚著 啟功主持 張俊等校注 ·四大名著 ·87.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等。
(明)吳承恩著 李卓吾評 ·四大名著 ·38.1萬字
本書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同時,《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書中插圖選取了清代著名畫家任薰所繪制的梁山好漢人物圖、群英圖,方便讀者辨識這些好漢的形象,更容易理解水滸人物之間的關系。內文保留原著足本無刪減,并采取隨文注音、為生僻字添加注解的方式,幫助讀者實現無障礙閱讀。
(明)施耐庵 ·四大名著 ·89.4萬字
《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描寫一系列梁山英雄好漢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生動故事,如智取生辰綱、林沖被逼上梁山、武松打虎、魯智生拳打鎮關西等膾炙人口,流傳極廣,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
(明)施耐庵 羅貫中 ·四大名著 ·8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