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燼未熄
2021年春,失業的祁禾宇在星箋一瞬APP寫下關于《荊棘鳥》的碎語,像把心事扔進深海——他不會想到,千里外云嶺省大坪口村,患免疫性肝炎的黎文珺正對著舊書里的褪色車票發呆,恰好接住了這顆“星子”。他在中州塘河的熟食店熬鹵湯,她在云嶺的玉米地栽秧苗,星箋成了唯一的橋。他寫鹵料里的八角要熬夠時辰,她回木姜子酸湯得等酸透才香;他寄來《鄭川市肝病專家指南》,她偷偷畫滿星星眼的鹵味包裝。可一場疾病,讓她忍痛斬斷星橋——她怕自己的病,會拖垮這個連捆玉米桿都要學半天的男生。直到2025年夏,黎文珺栽秧時暈倒在稻田,肝衰竭的診斷書砸向所有人。祁禾宇揣著那本翻皺的指南,在ICU外找出“托法替尼”的三成希望,哪怕抵押熟食店冰柜也要湊藥錢。遠程會診屏前,她攥著他的手說“想試試”,像秧苗朝著陽光挪步。如今鄭川市醫院病房的銀杏葉又綠了,他讀《荊棘鳥》給她聽,她盼著幫他舉直播手機。只是星箋里那封未發送的時光膠囊,還等著她補完“謝謝你”后面的話——三成希望能不能留住她?他們能不能一起回大坪口看晚稻灌漿?《星燼未熄》的手稿,又會寫進多少個帶著鹵香的明天?
·連載 ·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