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制作藥酒的方法
藥酒的制作方法若不當,輕者功效全無,次者產生不良反應,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妥善選用。目前,制作藥酒有浸、淋、煨、釀、煮、熱投等多種方法,其中適合家庭和小型工廠采用的主要有以下4種。
一、煎煮法
煎煮法是將酒與藥汁同時放在火上煎煮。
1.具體做法
①中藥材碾成粉末,全部放入砂鍋內,加水高出藥面6~10厘米,浸泡4~6小時。
②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
③藥渣加適量水復煎1次,過濾。
④合并兩次濾液,靜置6~12小時。
⑤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一般每5千克生藥,煎成清膏1.5~2.5千克),待冷。
⑥加入與清膏等量的50~60度白酒,攪拌均勻。
⑦放入瓶或缸內密封靜置7日,取上清液過濾。
2.注意事項
①注意密封,防止有效成分揮發。
②選用穩定酒器,避免無用的化學反應。
③含揮發類有效成分(如芳香類中藥)、受熱后治療作用改變的中藥禁用此法。
3.優點
①用酒量較少,經濟實惠。
②酒味不重,便于飲用,尤其適合不善飲酒者。
③制作時間短,適合治療急性疾病。
4.缺點
①酒精受熱易揮發。
②藥物成分易與酒器發生化學反應,如山楂與鐵生成鞣酸亞鐵,導致不良反應。
③某些有效成分受熱后會失去治療作用,如青蒿受熱后抗瘧作用降低。
④某些有效成分可能因受熱揮發散失,如薄荷。
5.適用范圍
①藥物有效成分常溫不易析出。
②藥物有效成分穩定。
③藥物有效成分受熱不易破壞。
二、浸漬法
浸漬法是將藥物放在酒中浸漬,根據是否加熱分為冷浸法和熱浸法兩種,為最常用的藥酒制備法。
(一)冷浸法
1.具體做法
①中藥材切成薄片或粗碎成顆粒,直接放入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的玻璃瓶等非金屬容器中,或用絹袋、布袋盛裝后放入密封容器中。
②按處方比例加入適量的基質酒[如果處方中未規定酒的用量,則藥物與酒可按1∶(5~10)的比例加入,即每100~200克中藥材加入1000毫升酒,也可根據中藥材的性質適量增減酒的用量]。
③室溫下密封浸漬14日,過濾。
④藥渣壓榨取汁。
⑤合并浸出液與榨出液,靜置數日后過濾。
或
③取一半基質酒浸漬藥材,室溫下密封浸漬14日,過濾。
④取另一半基質酒浸漬藥渣,室溫下密封浸漬14日,過濾。
⑤合并2次浸出液,靜置數日后過濾。
或
③取一半基質酒浸漬藥材,室溫下密封浸漬14日,過濾。
④每飲1次,即加入等量基質酒,至藥味淡為止。
2.注意事項
①盡量避免陽光照射。
②冬季浸漬時間延長至20~30日。
③注意經常攪拌或振蕩。
④如需加入砂糖或蜂蜜矯味著色,應將砂糖用等量基質酒溫熱溶解,再與藥液混勻。
3.優點
操作簡便、安全。
4.缺點
①用酒量多。
②所需時間較長。
③藥物有效成分不易完全析出。
④藥物膨脹后占用體積較大。
5.適用范圍
①藥物有效成分容易浸出且藥材量不多。
②藥物含較多揮發性成分。
③藥物有效成分受熱易破壞。
(二)熱浸法
1.具體做法
①藥物打成粗粉,放在小砂鍋、搪瓷罐等容器里。
②加入50度左右的白酒(一般為藥材量的4~6倍,或根據處方規定量),密封。
③放在盛水鍋中,隔水燉煮至藥面出現泡沫。
④密封靜置10~15日,取上清液。
⑤藥渣壓榨取液,過濾澄清。
⑥合并上清液與濾液。
2.注意事項
①注意密封,防止酒精揮發。
②選用穩定酒器,避免無用的化學反應。
③禁止直接用火加熱。
④基質酒是醫用酒精,或用酒精加熱,應注意防火。
⑤含揮發類有效成分(如芳香類中藥)、受熱后治療作用改變的藥物禁用此法。
3.優點
①需時短。
②藥物有效成分易析出。
③用酒量少。
4.缺點
①酒精受熱易揮發。
②藥物易與酒器發生化學反應。
③某些有效成分受熱失效。
④某些有效成分可能受熱揮發散失。
5.適用范圍
①藥物量大。
②酒量有限。
③藥物有效成分常溫不易浸出。
三、釀制法
1.具體做法
①藥物切片或研末,加水煎熬取汁(桑椹、梨、楊梅等果實也可直接壓榨取汁)。
②取適量糯米(黃黏米)入水浸泡至漲,加水煮熟瀝干,冷卻至30℃左右。
③將藥汁、糯米飯和酒曲拌勻,裝入干凈的容器里,加蓋密封,置保溫處發酵。
④酒味香甜可口時,即可去糟留液。
2.注意事項
①器具及手均需潔凈,無油污及異味,以免影響發酵。
②發酵器要大,以免發酵中酒液溢出。
③糯米不要煮得過生、過熟、過稀或過稠,以免影響酒質。
④一般每100克糯米,加酒曲4~6克,高寒、低溫地區酒曲可加至18克。
⑤釀制過程中,不能蘸冷水。
⑥發酵中應注意氣溫,氣溫過高可攪拌降溫,時間稍短;氣溫過低,應用棉花、稻草包繞發酵器,或者加溫發酵,時間稍長。
⑦發酵酒液需隔水加熱至75~80℃,殺滅酵母菌及雜菌,以保證質量和適于存儲。
3.優點
①藥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②酒味濃郁香甜,醇厚爽口,刺激性少。
4.缺點
①工藝復雜,難以掌握。
②受氣溫和酒曲的質量影響較大。
③容易出現爛酒和性質不穩定的現象。
5.適用范圍
①要求藥酒口感較好。
②用糯米等糧食入酒。
四、滲漉法
1.具體做法
①藥物碎成粗末,加適量白酒浸至藥材膨脹。
②分次裝入底部墊有脫脂棉的滲漉器中,每次裝完后用木棒壓緊。
③頂層蓋紗布,壓一層洗凈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藥粉浮起)。
④打開滲濾器下口開關,從頂端緩慢注入白酒,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開關,收集滲漉液。
⑤繼續加白酒至高出藥粉面數厘米,密封靜置24~48小時,打開下口開關,收集滲漉液。
⑥反復操作,合并滲漉液,加矯味劑溶解。
⑦靜置數日,過濾。
⑧加白酒至規定量。
2.注意事項
①藥物粉碎不能過細,否則可阻塞基質酒的通過,影響提取率。
②基質酒揮發性不能太強(多用不同濃度的乙醇、酸性或堿性水等),否則有損酒效。
③藥物裝填不能過緊、過松、過量,一般裝滿滲漉筒的2/3即可。
④注入基質酒前,應先打開滲出口的閥栓,以提高滲出率。
3.優點
①節約基質酒。
②藥物成分提取比較安全。
③酒液的流動造成了濃度差,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擴散。
4.缺點
所需器材較多,不宜家庭制作。
5.適用范圍
工業大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