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華藥酒配方大全
  • 劉步平 陳宏斌
  • 9字
  • 2019-01-04 19:00:49

第一章 藥酒配制知識

第一節 藥酒的起源與發展

所謂藥酒,就是將藥物用酒類(酒精)浸制后形成的澄明液體,簡單說就是含有藥物的酒。既然制作藥酒先得有酒,那么藥酒自然不會早于酒出現了。

關于酒的起源,至今眾說紛紜。先后出現過儀狄造酒說、杜康造酒說、神農造酒說、酒星造酒說、猿猴造酒說等。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儀狄造酒說,講的是夏禹時代有個造酒師叫儀狄,做了一種美酒(叫做“醪”),喝起來甘醇,以為奇功一件,就獻給了大禹。沒想到大禹喝完酒后做了兩個判斷:一是儀狄溜須拍馬必須疏遠;二是有人會以酒亡國。后來商紂王確實因為“酒池肉林”(用酒裝滿池子、把肉掛滿樹林)亡了國。儀狄造酒說聽起來有意思,其實并不準確。據孔子的后代孔鮒考證,大禹的前兩任——帝堯、帝舜都很能喝酒。顯然,早在大禹之前,已經有人會造酒了。可見,儀狄并不是酒的發明者,很可能他只是一位造酒師(民間工匠或政府官員),總結前人經驗,完善釀造方法,最終釀出了甘美的酒醪。考古挖掘也發現,龍山文化早期(大約5000年前)已有谷物釀酒。因此,可以判定,酒在我國的使用歷史至少有5000多年。

將酒和藥物結合起來運用,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大創舉。早在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知道了制作藥酒的方法(如用郁金制成“鬯”)。到了周代,朝廷委派專門官員——“酒正”、“食醫”,將酒納入了醫療保健品管理。到了秦漢年間,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不僅載有藥酒配方(如“雞矣醪”),還有專篇論述酒與防病治病的關系(“湯液醪醴論”);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有許多藥酒治病的記載,同墓出土的《養生方》、《雜療方》還有關于藥酒釀制工藝的記載,其中《養生方》“醪利中”的第二方包括藥酒制作過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內容,是我國釀制藥酒最早的完整記載。

到漢代,藥酒被認為特別適合治療腸胃疾病,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提出“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藥酒也被用于外科手術麻醉,如《列子·湯問篇》記載,扁鵲用毒酒“迷死”魯公扈、齊嬰二人,剖胸探心;還出現了最早的藥酒醫案,如西漢名醫淳于意用三石藥酒治愈濟北王“風蹶胸滿”、用莨菪酒治愈甾川王美人“難產癥”。同時,藥酒配方進一步增加。如《傷寒雜病論》收錄了紅藍花酒、麻黃醇酒湯、瓜萎薤白白酒湯等藥酒名方。

魏晉南北朝,藥酒的制作方法不斷完善,開始用藥曲釀酒,堪稱釀酒史上的獨創。如《齊民要術》對藥酒特別是浸藥專用酒的制作,從曲的選擇到釀造步驟都做了說明,提出了熱浸藥酒的新方法。《肘后備急方》載有海藻酒、桃仁酒、金牙酒、豬胰酒等藥酒配方,列有浸漬、煮等制作藥酒的方法。《本草經集注》對藥酒的浸制方法進行了論述,指出71種藥物不宜浸酒。在這一時期,藥酒的制作技術開始傳到日本、朝鮮、印度等國家,出現了用藥酒行刑和平叛的記載。如北魏高祖太和二十年,廢太子恂被“椒酒”麻醉后處死。

在隋唐時期,藥酒種類更多,運用范圍更廣,使用經驗漸增。其中,《千金方》記載最豐,收錄藥酒配方80多首,涉及補益強身、內科、外科、婦科等方面,對藥酒的毒副作用有一定認識,研制出了治療飲酒頭痛、中毒等方面的方劑。《千金翼方·諸酒》是現存最早的藥酒專論,載有藥酒方20首,強調“冬宜服酒,至春宜停”。《外臺秘要》設“古今諸家酒方”,收錄藥酒處方11首、藥酒醫案2個,對藥酒的釀造工藝進行了詳細記述。

宋元時期對藥酒的認識上升到了新階段,不僅提出藥酒能養陽通脈、適合治療病久邪深的疾病(《圣濟總錄·治法·湯醴》),而且強調藥酒少飲為佳、過度傷生(《飲膳正要》)。在這一時期,發明了隔水加熱的煮酒法,提出了加熱殺菌貯存藥酒(比歐洲早數百年),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論酒專著——《酒經》(又名《北山酒經》);而且藥酒種類大大增加,《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普濟本事方》、《嚴氏濟生方》等均載有藥酒配方,數量達數百種。同時,出現了養身延年、美容保健等方面的藥酒。如《養老奉親書》、《飲膳正要》、《御藥院方》等就收載了許多適合老年人服用的養生保健藥酒。在元都北京,羌族的枸杞酒、地黃酒,大漠南北各地的鹿角酒、羊羔酒,東北各族的松節酒、松根酒、虎骨酒,南方的五加皮酒、茯苓酒,西南的烏雞酒、膃肭臍酒等也曾流行一時。

到明代,藥酒使用更加廣泛,不僅宮廷建有御酒房,出現了“滿殿香”等名噪京城的宮廷養生保健酒,而且作坊還制有成品藥酒出售,形成了正月椒栢酒、端午菖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陽菊藥酒等傳統節令酒,深受群眾喜愛。同時,藥酒配方繼續增加。《普濟方》、《奇效良方》、《醫學全錄》、《證治準繩》、《本草綱目》等都收載有大量的藥酒配方,既有前人經典之作,又有時人創新之舉。其中,《本草綱目》輯錄藥酒方200多首,僅《谷部·卷二十五·酒》就列舉藥酒69種,對藥酒的制作和服法作了精辟論述。此外,《醫方考》收載藥酒7種,《扶壽精方》收載藥酒9種,《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收載藥酒近40種。這些藥酒大多以燒酒為基質酒,與先前用黃酒作基質酒明顯不同。

至清代,藥酒又有新發展,配方數量繼續增長。《醫方集解》、《隨息居飲食譜》、《醫宗金鑒》、《良朋匯集經驗神方》、《同壽錄》等均錄有新創制的藥酒方。藥酒除了用于治療疾病之外,養生保健酒更是盛極一時,宮廷補益酒空前發達。其中,乾隆帝經常飲用的松齡太平春酒,對老年人諸虛百損、關節酸軟、納食少味、夜寐不實諸癥均有治療作用;清宮御制的夜合歡酒,對腦卒中攣縮等癥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至此,藥酒已發展成為比較完善和成熟的一種養生治病方法。

民國時期,由于戰亂頻繁,加之當局大肆扼殺中醫,藥酒備受沖擊,少有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藥事業得到空前發展,藥酒研制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一是文獻整理取得新進展,出版了《中華藥酒譜》、《中國藥酒大全》、《中國藥酒》、《藥酒配方800例》等專項著作,更加方便藥酒的推廣;二是理論認識逐漸加深,通過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對五加皮酒、十全大補酒、史國公藥酒、龜齡集酒等傳統中藥名酒的藥理、毒理、有效成分等有了全新認識,為其拓展應用、增強療效提供了依據;三是藥酒品種增加,根據市場需要,研發出清宮大補酒、十全大補酒、金童常樂酒、羅漢補酒、藿香正氣水、大黃酒等多種新藥酒,受到國內外歡迎;四是制備工藝改進,發明了滲漉法等制酒新工藝,大大降低了藥酒的制作成本,增強了藥酒的作用效果;五是質量標準嚴格,藥酒規范被收入藥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公布了允許制作藥酒的中藥,藥酒生產逐步轉向標準化和工業化,不僅逐漸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要,并且打入了國際市場,博得了國際友人的歡迎。

可以預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科技的發展,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必將產生更多更好的藥酒,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洛隆县| 兴化市| 铅山县| 枣强县| 巨野县| 绥滨县| 海丰县| 镇赉县| 柞水县| 大城县| 新河县| 安阳县| 江华| 龙南县| 台山市| 乌兰县| 政和县| 金秀| 拉孜县| 桓仁| 昌吉市| 霍城县| 鸡泽县| 山西省| 巴东县| 胶州市| 武夷山市| 安泽县| 土默特右旗| 海伦市| 大化| 京山县| 义乌市| 灌南县| 区。| 会同县| 呼和浩特市| 凯里市| 平山县|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