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裝甲車輛設計(輪式戰車卷)
- 馮益柏主編
- 4472字
- 2019-01-04 14:50:10
第七節 德國輪式戰車技術分析
一、山貓水陸兩用輪式偵察車
(一)總體結構特點
該車為全焊接鋼結構。駕駛艙在前部,炮塔居中央,動力艙后置。車體和炮塔的正前面可防20mm彈丸侵徹。
駕駛員位于車內左前方,其艙蓋前邊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可換為被動夜視潛望鏡。
炮塔為萊茵金屬(Rheinmetall)公司的TS-7型,采用間隙裝甲。車長位于左側,炮長位于右側,兩者各有1個向后開啟的艙蓋,并各有1個用于20mm火炮瞄準的PERIZ-11A-1瞄準鏡,他們共有12個觀察鏡。與主炮隨動的探照燈可以紅外方式使用。火控系統有1個方位指示器。
無線電操作員兼后駕駛員面向后,坐在炮塔后部,其單扇艙蓋上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可換為被動式夜視潛望鏡。
發動機靠右側布置,可通過1個長方形艙蓋與之接近。動力艙內安裝有自動滅火器,包括發動機、傳動裝置、機油冷卻器、空氣濾清器和停車制動器的動力裝置可整體裝拆。動力艙、冷卻系統和排氣系統由氣密的焊接板與戰斗艙隔開。
該車采用4根帶差速閉鎖的戴姆勒-奔馳剛性軸,由縱向桿支撐,各輪都帶有垂直螺旋彈簧和液壓減震器。分動器帶差速閉鎖裝置。該車為8輪轉向,但公路行駛時僅用前4輪轉向。
該車為水陸兩用,在水上靠車后部兩側的肖太爾(Schottel)可調螺旋槳推進,該螺旋槳由分動箱的功率分出裝置所傳遞的動力驅動。入水前,液壓操縱的車前防浪板豎起,戰斗艙的2臺排水泵和動力艙的1臺排水泵同時打開。
該車的制式設備包括用于加熱冷卻液、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潤滑油及蓄電池的預熱器。當車上的所有艙蓋都關閉后,三防裝置可用來通風。
該車裝備了萊茵金屬公司的MK20 Rh202式20mm火炮,系雙向供彈,彈殼和彈鏈從炮塔右側拋出。車長艙蓋的滑動架上安裝了1挺7.62mm高射機槍,炮塔兩側各有4具煙幕彈發射器。
(二)性能數據
二、UR-416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一)總體結構特點
車體為全焊接鋼板結構,能防輕武器、炮彈破片和殺傷地雷。乘員2人,可載8名步兵。動力裝置前置,其后是車長和駕駛員座位。駕駛員位于左側,車長在右側,他們前方裝有帶刮水器的擋風玻璃。必要時擋風玻璃可用上部鉸接的裝甲蓋板防護,這時他們可用前部頂裝的潛望鏡觀察。車前裝有前燈和紅外駕駛燈。
車體兩側和后部各開1個出入門。側門的下部可放下來當階梯使用,上部可折疊到側面。后門類似于側門,但比它寬,上部還裝有1個備用車輪。
動力為戴姆勒-奔馳公司的OM352型6缸水冷柴油機。柴油機的缸徑為97mm,行程128mm,總排量為5.675L,壓縮比為17,當2600/min時平均有效壓力為0.628MPa(6.4kgf/cm2)。傳動裝置為8個前進擋和2個倒擋的機械式變速箱。錐形齒輪傳動比為3.14,側傳動裝置的傳動比為2.07。前、后橋均裝差速器,離合器為單片、干式。采用液壓助力式轉向操縱裝置。4個車輪的內蹄式制動器是氣液操縱,停車制動是通過機械操縱機構制動后輪。
懸掛裝置是帶有附加彈簧的螺旋彈簧,前后車輪均裝有筒式液壓減震器。車輪輪圈外緣包有金屬板,一旦輪胎損壞,仍能依靠該金屬板行駛。
載員艙可載8名步兵,每側有3名面朝外、1名面朝后坐在折疊椅上。車體兩側分別開有5個帶護板的射孔,步兵可在車內用輕武器射擊。車內裝兩個風扇及照明設備。車體是用4個萬向接頭和2個主插座固定于底盤上,更換車體時只需要擰松4個萬向接頭,使用3個起重器,在幾分鐘內就能支起車體。一般情況下,起重器隨車攜帶。
車頂上有1個圓形艙口,并安裝1個帶有護板、能360°旋轉的7.62mm機槍架,機槍俯仰范圍為-10°~+75°。車頂后方還有1個向前打開的艙蓋,艙蓋上還開1個射孔。當艙蓋垂直鎖住后步兵可使用射孔進行射擊。
可選設備包括空調系統、滅火設備、加溫器、夜視儀器、泄氣保用輪胎、炮塔或車體兩側安裝煙幕彈發射器以及后置絞盤,絞盤拉力為49kN,鋼繩長40m,直徑12mm。
UR-416裝甲車族如下。
(二)性能數據
注:方括號內是UR-416M車數據。
三、TPz-1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一)總體結構特點
該車戰斗全重17t,除駕駛員、車長兼副駕駛員外,還可載10~12名步兵或2t貨物。
車體為鋼板焊接的硬殼結構,局部采用間隙裝甲。車體裝甲有適當角度,可防槍彈和彈片。車前部左側為駕駛艙,其后是動力傳動裝置,后面是載員艙。由于車體呈傾斜角度,頂蓋部分車寬降至1.80m、地板部分約1.40m。為了在全負荷情況下保持6×6車輛的平衡,中軸自車中心線稍向后移動,各軸承受負荷均勻,前中軸承受5.25t,后軸為5.40t。該型車共有3個門,乘員各1個門,車后還有1個雙扇門,尺寸為1.35m×1.25m。車內10名步兵可通過中央大窗口(直徑1.30m)、兩個頂窗口(80cm×60cm)和3個小矩形窗口向外瞭望。
動力裝置為奔馳(Benz)公司的OMA402型8V90°夾角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235kW(320馬力),單位功率為13.84kW(18.82馬力)/t,最大轉矩1128N·m。進、出氣百葉窗在車體頂部,排氣管在車體左側。動力艙內的兩個燃油箱是自閉式,總儲油量為430L。動力傳動裝置僅用10min時間可快速地從車內吊出。該型車的外置輪邊減速器的剛性軸屬于奔馳公司的第7號系列軸,這與山貓(8×8)裝甲偵察車、載貨汽車的部件相同。懸掛裝置采用螺旋彈簧,并有雙作用液壓減震器,車輪行程290mm。采用標準的14×20徑向輪胎或低壓越野輪胎,裝在可拆卸的鋁制輪緣上。
該型車前4個車輪能轉向,液壓助力循環球式轉向機的最大閉鎖角為42°,轉向半徑為16.9m。轉向力通過1個伺服機械系統傳遞,輔助液壓缸產生轉向助力的液壓。轉向裝置還有1個電動輔助泵,當液壓泵失去作用時,該泵自動提供轉向裝置油壓,還為螺旋槳操縱提供油壓。該型車的6個車輪都能制動,制動器按歐洲共同市場標準設計。主制動器為空氣助力、雙管路液壓系統,輔助系統包括1個手動操縱桿,用以操縱制動器,還可以用它控制變速箱輸出軸的彈簧加荷停車制動器。另外,操縱制動器踏板還可將發動機作為1個制動器使用。
駕駛員、車長兼副駕駛員座位都按照人體工程學要求設計。駕駛員座椅為整體吊裝式,可按人體高度進行調節并能向左右轉動45°。車長兼副駕駛員座位與載員艙座位相同,當他操縱機槍時,座椅底板可以折疊。車前擋風窗、駕駛員旁的小邊窗都安裝有抗彈玻璃,外面還有旋轉的裝甲蓋板防護。閉窗駕駛時駕駛員使用3個觀察裝置。控制儀、輪位顯示器、報警與開關指示燈都布置在儀表板上。
從駕駛員到載員艙要經過駕駛員旁的1個通道。載員艙長3.20m、高1.25m、寬2.50m(最寬部分),容積6m3。靠近輪弧處、在通道與駕駛艙內還有1.7m3的容積。載員艙內的10個面對面、吊裝式座椅可以折疊,艙內裝有0.1kW的散熱風扇、24V的輔助加溫器、自動滅火系統和三防裝置等。
車內電氣系統的工作電壓為直流24V,裝有6.62kW(9馬力)的啟動電動機1臺,5kW的發電機1臺。車內蓄電池總容量為200A·h,如需要更大電流,還可再裝2個蓄電池,使蓄電池容量增至300Ah,并在左后門旁安裝5kW輔助發電機1臺。
該車公路最大速度為105km/h,也可以4km/h速度慢速行駛,公路最大行程800km。水上行駛時,靠2個直徑為480mm的4葉片螺旋槳驅動。它采用兩級電液控制,同時駕駛艙能顯示出螺旋槳的角度與加速器踏板的位置。車輛一旦入水,駕駛員通過液壓系統支起車前防浪板,啟動總排水量為540L/min的3個排水泵,并獨立控制車輪與螺旋槳,水上速度為10.5km/h。當車輛出水上岸時,駕駛員能夠調節上述兩路控制系統,使車輪附著力和螺旋槳推力保持平衡。
武器可根據任務需要選用,既可在車長兼副駕駛員上方安裝1挺MG37.62mm機槍,俯仰范圍為-15°~+40°,可360°旋轉;也可在凱勒爾和克納皮赫(Kellerand Knappich)公司的E-6環形支架上安裝1門Rh202式20mm機關炮,可360°旋轉,仰角為75°,俯角由車體輪廓限定,有待發彈150發,還可裝米蘭MCT炮塔等。
在車體左側裝有向前發射的6個煙幕彈發射器,當步兵下車或卸貨時可發射煙幕彈形成煙幕屏障。
TPz-1裝甲車族如下。
(二)性能數據
四、禿鷹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一)總體結構特點
車體為全焊接鋼板結構,能防5.56mm和7.62mm穿甲槍彈及彈片,能防地雷破壞。乘員2人,可載9名步兵。駕駛員位于車前部左側,有1個向右打開的單扇艙蓋,他的前部和兩側都設有防彈玻璃窗。動力、傳動裝置前置,位于駕駛員右側,采用戴姆勒-奔馳(Daimler-Benz)公司的OM352A型6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和UG3/40-8/13.85GPA型8擋同步變速箱(既為前進擋,又是倒擋)。動力由發動機經單片干式離合器、變速箱和扭管內的萬向軸傳遞到前、后車橋。懸掛裝置為螺旋彈簧、雙作用液壓減震器。兩個車橋都有差速器閉鎖裝置,越野性能良好。制動器為雙管路液壓盤式,由高壓空氣系統控制,而制動器閥門是由制動器踏板通過一根套有彈簧軟管的鋼絲繩控制。
車長位于駕駛員之后,上方有1個單扇艙蓋。9個步兵坐在載員艙內并能通過觀察窗觀察。車體兩側、尾部各有1扇門,步兵能從各個方向迅速上下車。車頂還設有兩個艙口,1個在炮塔左后,另1個在右邊,兩個艙蓋分別向前、后打開。
該車能水陸兩用,水上行駛靠螺旋槳推進。入水前車前豎起防浪板,駕駛員控制螺旋槳旋轉并有指示器顯示其位置。
車上安裝的武器為蒂森·亨舍爾公司的單人炮塔及雙聯7.62mm機槍;有的車在炮塔上也可安裝霍特反坦克導彈或12.7mm機槍和7.62mm機槍。馬來西亞裝備的某些禿鷹車安裝英國赫利奧·米勒(Helio Mirror)公司的FVT900型單人炮塔及厄利空(Oerlikon)公司的20mm機關炮。
該車的變型車有指揮車、裝有起重機等設備的工程車和救護車等。
(二)性能數據
五、TM170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一)總體結構特點
該車車體為全焊接鋼板結構,能防輕武器和彈片。乘員2人,可載10名步兵。動力裝置前置,其后是車長與駕駛艙,載員艙在最后。車體用萬向支架與底盤連接,并能快速拆卸和舉升。發動機匹配1個手動變速箱。駕駛員可選用4×4和4×2兩種驅動形式,前者用于越野行駛,后者用于公路行駛。所有車輛均裝制式泄氣保用輪胎。
駕駛員位于車體左側,車長在其右側。兩人前面都有擋風玻璃。戰斗時擋風玻璃可用在下面鉸接的裝甲蓋板防護,這時他們可使用3個頂裝的潛望鏡進行觀察。兩人側面都有邊窗,戰斗時邊窗同樣能用裝甲蓋板防護。此外,車長和駕駛員位置上方都有能向后打開的艙蓋。
載員艙兩側可乘坐10名步兵。車體兩側各開1個大門,門上各有1個射孔,車體兩側還各開有4個球形射孔,每個球形射孔都有1個觀察窗。球形射孔上裝有步槍或SMG輕機槍,機槍可左、右旋轉16°,俯仰范圍-8°~+23°。車后開有出入艙口,艙蓋上還開有觀察窗和射孔。車頂部中央還有1個向后打開的大型艙蓋,可安裝多種武器。
該車水陸兩用,水上行駛靠車輪或2個噴水推進器推進。車輛入水前車前豎起防浪板,不用時將它折疊到車前底部。
可選設備有輔助加溫器、火災報警器、滅火裝置、液壓驅動的絞盤(絞盤拉力為49kN,并有直徑12mm的鋼繩40m)、三防裝置、電臺、煙幕彈發射器以及閃光燈與警報器。
可以安裝下列武器:在樞軸或環形架上裝7.62mm機槍;安裝炮塔及雙聯7.62mm機槍;炮塔上裝萊茵金屬(Rheinmetall)公司的20mm機關炮;炮塔上裝有2個霍特反坦克導彈發射架或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指揮塔內裝20mm機關炮并能在車內瞄準與射擊。此外還可安裝監視指揮塔,并在車前裝有清理障礙的推土鏟。
該車的最新變型車為TM170 Hardliner巡邏車,有下列改進;車長和駕駛員前面和兩側安裝防彈玻璃,戰斗時防彈玻璃可用頂部鉸接的裝甲蓋板防護;他們上方位置有前視潛望鏡和1個艙蓋向后打開的艙口;車后開有跳板式大門,后大門也開有射孔;車頂部安裝1個炮塔,裝7.62mm機槍或12.7mm機槍或20mm機關炮或25mm機關炮,載員艙內兩側安裝條椅。該車不具備水上行駛能力。
(二)性能數據
注:方括號內為TM170Hardliner巡邏車數據。